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侯度遺址
- 距今年代:約180萬年
- 發現地點:山西芮城縣西侯度村
- 類型:舊石器時代人類遺址
- 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主要生活方式:採集,漁獵
- 工具:打制石器
- 時代:舊石器時代
- 批次: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182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性氣候
- 所屬國家:中國
- 發掘時間:1961年
地理位置,遺址發掘,遺址文物,文化介紹,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匼河文化,文物價值,
地理位置
西侯度遺址
遺址發掘
西侯度遺址是我國早期猿人階段文化遺存的典型代表之一,為目前中國境內已知的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西侯度遺址是目前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世界上其他國家還發現的燒骨所處時期均在西侯度之後,西侯度遺址的發現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推到距今一百幾十萬年前。
1961年至1962年,山西省博物館對西侯度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出土了一批人類文化遺物和脊椎動物化石。西侯度出土了一批燒骨材料,這個發現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推到距今一百幾十萬年前。世界上其他國家還沒有發現如此古老的燒骨。
1988年西侯度遺址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文物
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集中分布在平均約1米厚的交錯砂層中。動物化石主要是22種哺乳動物,包括巨河狸、劍齒象、平額象、步化羚羊等。哺乳類中絕大部分是草原動物,也有適於草原和森林生活的動物。文化遺物共發現石製品32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經過加工的石器。石器原料多為石英岩。
西侯度遺址位於山西省芮城縣西侯度村,經發掘出土的動物化石有巨河狸、鯉、山西軸鹿、粗面軸鹿、粗壯麗牛、山西披毛犀、三門馬、中國野牛、晉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豬、納瑪象等。石器出土數量不多,主要以石英岩為原料,類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狀器。另外在文化層中還出土有若干燒骨,這是目前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石器和有切割痕跡的鹿角以及燒骨的發現,證明遠在180萬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遺址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介紹
中國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發現於山西芮城西侯度村高出黃河河面約170米的階地上。1961~1962年發掘。出土劍齒象、納瑪象、野牛、三趾馬、三門馬、巨河狸等早更新世滅絕動物化石。文化遺物有石製品32件和燒骨、有砍痕的鹿角。研究者推測,該文化距今已有180萬年。因石製品被流水沖磨,不易同自然石塊區分,有人對其是否人工製品持懷疑態度。
中國到目前為止是世界上發現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址最多的國家,在大約180萬年前就出現了最早的原始先民。在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工具和兵器並不分家,但由於生存競爭,氏族或部落之間常會發生流血的暴力衝突,於是具有殺傷力的生產工具,也被用於人類的戰爭。到後來,為了爭奪土地,人口,財富,部落聯盟之間的戰爭愈發激烈。以生產為目的的工具已經不能勝任越來越殘酷的戰爭,人們開始研究製造專業格鬥武器和防禦衛體武裝,從此,兵器逐漸與生產工具分離開來,出現了正式兵器。這一變化大約發生於原始社會晚期,約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
舊石器時代
中國就已經產生了眾多的文化遺址。最典型的有距今約180萬年的西侯度遺址。舊石器時代的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類簡單、一器多用為其特點;到了舊石器時代的晚期,石器趨於小型化和多樣化,器類增多。舊石器時代有代表性的兵器有石刮刀,石錘,尖嘴石鑿;石箭鏃。古代文獻《易經*繫辭》曰: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就是木製之弓;矢,就是箭的古稱。雖然在考古發掘中,難以見到石器時代的弓和箭桿(弓和箭桿都是採用竹、木、藤之類的易腐物質,一般不能保存至今天),但出土的石器時代的箭鏃卻十分豐富,有石、骨、蚌殼、陶質等不同材料且大都經過磨製,形狀多樣。新石器時代遺址幾乎遍於全國。最著名的文化遺址有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遺址(公元前5550~前4900年);其中紅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前後),獨具特色。
新石器時代
人們已經熟練地掌握了磨製石器的技能,能琢磨成鋒利並且稜角分明的石質工具;同時也提高了用石質工具加工木器、骨器的技術,為製造兵器準備了工藝方面的條件。當時由生產工具轉化成的兵器主要有:石刀,石箭鏃,石矛,石斧,石錛,石戚,石鉞;石錘,石戈,等等。箭鏃的大量出土,表明弓箭的普遍套用和狩獵活動的普遍存在。弓箭的用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本射向禽獸的箭鏃,開始轉向人類自己,成為人類自相殘殺的武器。在山西、雲南等地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考古者都曾發現了被箭射中的人類骨骸;而在江蘇邳縣大墩子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一具成年男子的股骨被一枚骨鏃深射進去達2.7厘米,至今那枚折斷的骨制箭鏃殘段仍然嵌留在距今約5600年前的遺骨上。至於骨兵,蚌兵,角兵,一般在石兵出土地點都可以發現,但因為容易腐爛,所以完整的很少。主要種類有骨鏃,骨錛,骨刀,骨斧,骨刺兵,貝鏃,貝刮刀,蚌刀,角兵。原始玉兵是中國特有的兵器,深具特色,晶瑩剔透,精美絕倫,是中國兵器中的瑰寶,作用為禮儀器或陪葬品,存世不多。主要品種:玉鉞,玉刀。
匼河文化
中國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位於山西芮城匼河村。1957年發現 ,1960 ~1980 年多次發掘 ,出土有動物化石和石製品 。石製品有砍斫器 、刮削器 、大尖狀器、小尖狀器和球狀器等,研究者認為它們在風格上同北京人的石器不同,而與丁村遺址的石器屬於相同的技術傳統。動物化石包含一些古老的種類 ,如三 趾 馬和一種古老 的 劍 齒 象。有的研究者據此主張匼河文化也許比北京人文化稍早;也有學者從地貌學角度分析,認為該文化的年代較晚。在文化發展上具有承上啟下的性質。
文物價值
這是目前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也是世界人類用火的最早記錄之一。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被山西省申報北京奧運聖火採集地。另外芮城縣的匼河遺址,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匼河文化的代表遺址,地質時代為距今約60萬年的更新世早期。重要文化遺址還有垣曲的南海峪岩洞;夏縣的禹王城、東下馮、西陰;永濟的獨頭、堯王台;河津的西王村、北里村;絳縣的原窯河;平陸的七里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