匼河文化

匼河文化

匼(kē)河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分布於山西省芮城縣匼河村一帶。其地質時代屬中更新世早期。1957年發現,1960~1980年由賈蘭坡主持,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先後5次發掘。匼河文化以大石片製作的砍斫器、石球和三棱大尖狀器為特色。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早期,匼河文化與藍田猿人文化和丁村文化較為接近,可以認為匼河文化上承藍田猿人文化,並發展為舊石器中期的丁村文化。在文化發展上具有承上啟下的性質。

匼河文化的遺物主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燒骨是匼河人用火的證明。伴出的動物化石多為中更新世的典型種屬,象、鹿、水牛、披毛犀的共存說明匼河人的生活環境為溫帶氣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匼河文化
  • 所屬時期:舊石器時代早期
  • 分布地區:山西省芮城縣匼河村一帶
  • 發現時間:1957年
地層年代,文化遺物,自然環境,

地層年代

匼河遺址由11個地點組成,它們分布在中條山西南麓的黃河左岸,南北伸延13.5公里。匼河一帶沖溝發育,地層出露好,文化遺物埋藏在中更新世紅色土及其以下的砂礫層或泥灰岩之中。共生的動物化石中,不但有腫骨大角鹿、扁角鹿、德氏水牛、三門馬等華北中更新世的典型種屬,還有第三紀殘留下來的三趾馬和師氏劍齒象。這表明,匼河文化所處的時代比北京人文化早,而與公王嶺的藍田人遺址同時或稍晚。

文化遺物

匼河文化以石製品為代表,共發現石核、石片和石器138件。除少數幾件採用脈石英外,其餘均以石英岩礫石為原料。石核有用錘擊法產生的和碰砧法產生的兩種。但從石片來看,當時打片還使用了投擊法。用錘擊法打制石片,多以礫石平面為台面,而特意打制出台面或利用石片疤相交脊棱為打擊點的比較少。石核上常常保留大部分礫石面,石片疤一般寬大於長,說明石核的利用率很低。用碰砧法和投擊法產生的石片寬而厚,形狀多不規整,匼河文化的一些砍斫器和三棱大尖狀器就是用這類石片加工成的。
石器數量不多,約占石製品總數的13.8%,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狀器、 小尖狀器和石球5種。砍斫器數量較多,有“單面刃”和“兩面刃”兩種,加工比較粗糙,由於長期使用和反覆修整,刃部片疤重疊。三棱大尖狀器雖僅發現一件,但卻是匼河文化中富有特色的一種工具。石球共3件,呈多面體,具有早期石球的一般特徵。刮削器和小尖狀器則為華北舊石器時代諸文化中所習見。此外,和石製品一起,還發現了一小塊燒骨。匼河文化有別於以多種類型小型石器為特徵的北京人文化、周口店第15地點文化,而接近於以大砍斫器、三棱大尖狀器等為特色的西侯度、藍田和丁村文化。它是華北舊石器兩大傳統之一的“匼河—丁村系”的重要代表。

自然環境

與匼河文化共存的動物化石中,象、野豬等動物的存在,表明當時匼河一帶有茂密的森林;鹿、馬等食草動物的存在,說明附近還有開闊的草地;而從軟體動物“對麗蚌”、水牛等判斷,附近亦有湖泊、沼澤和河流。水牛和象是喜歡溫暖和濕潤的,而披毛犀是喜歡乾燥和涼爽的,它們的同時存在,說明當時基本上屬於溫帶氣候,與現在的華中區接近。匼河文化的主人生活在這種自然環境中,使用挖掘工具三棱大尖狀器和投擲武器石球,過著採集和狩獵的經濟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