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檔案
在位起訖:距今約170萬——70萬年前
生卒年:這是一個大時代,歷時約100萬年
出生地:熊耳山(今河南宜陽市西)
立都:龍門(今河南洛陽市南)
年號:地皇氏
記載
距今約一百七十萬至七十萬年前,中國遠古歷史進入地皇時期。
地皇又稱地皇氏,是傳說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史書上說:“
天皇之後,
地皇興起”。據說地皇共有兄弟十一人,興起於
熊耳、
龍門等山。這裡的“兄弟十一人”,我們不能用現代語意去理解。因為上古的“人”有時候是代指一個部落(國家)的,十一人指的就是十一個部落,也可以理解成十一個國家。熊耳山在今河南
宜陽市西,龍門山在今河南洛陽市南,這說明當時中國人的先祖已經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了。
演變
為什麼
天皇時期有十三個國家,到了地皇時期反而少了兩個呢?顯然那兩個國家是滅亡了。什麼原因滅亡的呢?史書上沒有說。但是我們猜測不外乎是天災人禍。
那時能摧毀整個國家(部落)的天災主要是水和火,水指的是大洪水,火指的是突發的森林大火。因為當時的人類為了取水方便,往往都是臨河而居,一遇上大暴雨山洪暴發河水猛漲,洪水就會沖毀他們的棲息地,使許多人在洪水中喪生。那時的森林大火主要是由雷電引起的,當時遍地都是樹木和蒿草,大火燒起來以後,火勢迅速蔓延,人們來不及逃脫就被活活燒死了。
“人禍”造成種族滅絕在原始初民時代很少,因為當時還沒有大規模的戰爭,而且地廣人稀,用不著因為爭奪食物和領地而發生衝突。但是人禍的因素並不是沒有,導致一個部落滅亡的人禍主要是當時的婚姻形式。那時的婚姻形式是族內血緣群婚,本部落男女不分輩分,凡是有生育能力的都可以自由交配,這種血緣群婚使得許多女人生下了各種各樣的怪胎,而許多不明真相的人們又把那些生了怪胎的女人當作惡魔處死,女人大批死亡使得本部落人口的數量和質量逐漸下降,減少,部落群體日益衰敗,最終導致整個部落滅亡。
在天皇時代的晚期,由於全球氣候轉暖冰川融化,海洋水位猛漲,陸地大面積被洪水淹沒,許多居住在低洼地帶的人類和動物都葬身於洪水之中。當時天皇的統治已經衰落,如何衰落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歷史發展規律來看,很可能與人類墮落和環境變遷有關。當時中華人的活動中心已經從雲貴高原轉移到水草繁茂的華北平原。
興起
就在天皇氏衰落的同時,一個新興的人類集團正在發展和壯大,這個集團就是興起於中原地區的地皇氏。由於中原地區遭受水患,地皇氏家族向華北平原遷徙,分別占領了華北平原中的一些高地。在遷徙中他們與衰落的天皇氏居民混居在一起,男女雜交,先後建立起了十一個新的氏族部落,號稱十一兄弟。他們共同推舉一人為領袖(大酋長),號稱地皇。此後這十一個部落各據一方,繼續以原始的生活方式繁衍後代。原始初民時代人類進化比較緩慢,因為各部落之間互不往來,彼此間各守領地,以極為簡單的狩獵和採擷謀生,一代一代循環延續,幾萬年也沒有什麼大的變革和改進。
貢獻
定三辰
“定三辰”:地皇時期以前雖然天上有了日、月、星辰,但並無名稱,統稱為“光”,太陽叫大光,月亮叫小光,星辰叫細光。地皇時期給“三光”起了名字,大光叫“日”,小光叫“月”,細光叫“星”。人們把這項發明稱之為“定三辰”。
分晝夜
“分晝夜”:地皇時期以前的時間概念是模糊的,只是順其自然。地皇時期的先祖把有太陽的時間稱為“白晝”,把有星星、月亮的時間稱為“黑夜”,白晝與黑夜合稱為“一日”。人們把這項發明稱之為“分晝夜”。
有歲月
“有歲月”:地皇時期以前是沒有歲月之分的,地皇時期的先祖以三十日為周期定為一個小循環,稱作“月”,又把每個月與十二支相配,構成以十二個月為周期的大循環,稱作“歲”,兩項加起來統稱為“有歲月”。
這三大發明揭開了中華遠古文明的序幕,為中華遠古文明的誕生打下了良好基礎。
考證
如果按時間推算,地皇時期的地質年代應該是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的中期,當時的考古年代恰好處於舊石器時代早期。
1964年,我國考古工作者於陝西藍田發現了距今約115萬——110萬年前的古藍田遺址,挖掘出許多當時古人所使用的石器。其中有刮削器、大型砍砸器還有一種一頭尖一頭厚鈍,斷面呈三角形的尖狀器,是利用石英礫石製成的。它和1957年發現於山西芮城匼河澗的石器基本相同。
據學者考證,“匼河文化”的主人約生活在距今七十萬年以前,“匼河文化”和“藍田文化”向我們提供了極有價值的遠古信息,為研究當時的人類生活狀況提供了珍貴資料。
地皇時期的人類社會組織仍屬於血緣家族公社,婚姻形式依然是血緣群婚。他們當時過著群居生活,食物主要是獵取動物和採集野果野菜。他們把石塊磨製成鋒利的武器用來打獵,打到動物後,先喝乾動物身上的血,然後再切割獵物的肉分享。他們此時還不知羞恥,男女老少常年都赤裸著身體。也沒有男婚女嫁,男女隨意交合,生了孩子由女人照看,男人負責外出獵取食物。
另外考古工作者在匼河與藍田兩處遺址都發現了有用火的痕跡,進一步證明那時的人類已經知道用火。
地皇時期的中國人類除一部分居住在華北平原外,還有一部分居住在長江中下游平原。
1975年,我國考古界在湖北十堰市鄖縣龍骨洞發現了距今100萬——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牙齒化石,考古界把這一地區的古人類命名為“鄖縣人”。
1976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北十堰市鄖西縣神霧嶺白龍洞發現兩顆古人類牙齒化石,據考證同屬於距今100萬——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考古界把這一地區的古人類命名為“鄖西人”。
“鄖縣人”和“鄖西人”的發現,證明在距今一百萬年前後,中華人種的一個分支已經生活在長江流域。
考古為古史的地皇時期提供了有力佐證:在距今七十萬年前,中華人種的兩個分支分別居住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他們正緩慢的向著遠古時代的早期文明靠近。
地皇時期的世界考古發現,除中國的藍田人(距今約110萬年)、匼河人(距今約70萬年)、鄖西人(距今約90萬年)、鄖縣人(距今約90萬年)外,還有十九世紀西方考古學者在南非德蘭士瓦的石灰岩洞穴發現的,距今約一百五十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遺骸化石。可見在這一時期,東西方的古人類是並存的,從而證明人類起源一元論的觀點是可信的。
南方古猿分粗壯型和瘦小型兩種:粗壯型古猿體態笨重,以食用植物為生,後來在發展進程中由於自然界的變遷,周圍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從而逐漸滅絕。而瘦小型古猿體態靈巧,以植物和肉類為生,他們隨著環境的改變,迅速調整了自身的生活習慣,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種族得以延續下來。其中的一部分,後來發展成為人類。可見適者生存是人類誕生和發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