匼河村

匼河村

匼河村坐落於風陵渡鎮中心的西部,緊鄰鐵路和沿黃幹線,交通便利,人傑地靈。9個居民小組, 706戶2749人,黨員48人,年末勞動力1689人。土地共有2977畝,人均1.1畝,其中水澆地2850畝,灘地5735畝,16眼機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匼河村
  • 外文名稱:Ke river village
  • 所屬地區:山西省風陵渡鎮
  • 電話區號:0359
  • 郵政區碼:044602
  • 地理位置風陵渡鎮中心的西部
  • 面積:2977畝
  • 人口:2749人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匼河遺址
  • 火車站:風陵渡火車站
  • 車牌代碼:晉M
簡介,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簡介

匼河村坐落於風陵渡鎮中心的西部,緊鄰鐵路和沿黃幹線,交通便利,人傑地靈。9個居民小組, 706戶2749人,黨員48人,年末勞動力1689人。土地共有2977畝,人均1.1畝,其中水澆地2850畝,灘地5735畝,16眼機井。經濟作物以大棚蔬菜、蘆筍、棉花為主;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村里第三產業主要是勞務輸出、運輸業和養殖,並大力發展經濟合作社,保證了人們的就近就業,促進增收;養殖主要以養牛、羊為主,2008年成立了大棚蔬菜經濟合作社,效益顯著。匼河村民在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的領導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文化素質普遍提高,團結互助;在科學發展觀的鞭策下,完善自我,為和諧匼河這個偉大目標奮進。

歷史文化

山西省的最南端,瀕臨黃河的芮城三角山地,曾有一處古鎮名叫匼河古鎮,這是一個因黃河環繞而得名的小村鎮。在上世紀60年代時,考古專家發掘、研究後認定這裡在六七十萬年前就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遺蹟,而且在其生活的周邊還有大量舊石器時代的遺存,在這個黃河拐彎的地方,曾群聚著大量的原始部落人。
如今每年乍暖還寒時,匼河人有一項久遠而來的習俗—背冰亮膘,彰顯了他們血脈中延續著祖先粗獷強悍而不屈的精神。
在距今300萬年至160萬年之間,青藏高原曾發生3次抬升,其中最強、最猛烈的抬升運動發生在距今160萬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的抬升運動中躍出地面。然後突然山崩地裂,巨大陸地躍出地表,一條由湖泊匯集而成的大河隨之奔騰而下,那就是黃河。
古代的黃河,河面寬闊,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時,她的名字並不叫黃河。我國最古老的字書《說文解字》中稱黃河為“河”,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中稱黃河為“河水”,《水經注》中稱“上河”,《漢書·西域傳》中稱“中國河”,《尚書》中稱“九河”,《史記》中稱“大河”。到了西漢,由於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稱她為“濁河”或“黃河”,但未被普遍認可,直到唐宋時期,黃河這一名稱才被廣泛使用。、
匼河村位於晉西南端的芮城縣風陵渡鎮,地方雖小,歷史卻久,單以村名得來便知。“匼”是周匝被環繞的意思,“匼河”就是周匝被河所環繞,這裡的河便是如今的黃河,《說文解字》中的“河”。上世紀60年代在這裡曾發現舊石器時代的砍斫器、刮削器等工具及動物化石,被稱為“匼河文化”。

風景名勝

匼河遺址位於芮城縣風陵渡西北約7公里的匼河村一帶,距西侯度村約3公里,是河東境內發現的又一舊石器文化遺址,與周口店、藍田文化同期,距今約六七十萬年。
匼河遺址發現了象、野豬、馬、鹿、水牛、對麗蚌等大量的動物化石和200多件石製品,出土的文物,同樣有像當年西侯度遺址發現的粗大的打制石器,但大多是經過兩次加工的比較精細的石片石器工具,同時還出土了比較精緻的小尖狀器和石球兩種工具,其中,用作挖掘植物塊根的三棱大尖狀器,是匼河人的代表性工具;用來挖取樹蟲或剔除獸骨上肌筋的小尖狀器,是匼河人的一項發明;作為狩獵而用的石球,是匼河人有意識製作而成,這些在舊石器時代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專家說,匼河文化是西侯度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但比西侯度文化有明顯的進步。更讓人驚喜的是,西侯度遺址是一個孤立的文化遺址,而匼河遺址則是以匼河遺址為中心的遺址群,也就是說這裡的原始人不孤獨。
在以匼河為中心的黃河沿岸,北自永濟獨頭北溝,南至芮城澗口南溝,長達13.5公里的範圍內,分布有17處時代相同、性質一致的石器和化石地點,共同形成一個遺址群。在其東面的垣曲縣的官溝、東嶺、中背嶺、柴火疙瘩、西圓疙瘩、坪道、八角凹、小趙村、申家莊、晁家坡、許家廟、河西坡、馮家山等處,以及陝西潼關、河南陝縣、三門峽的一些地方,都發現有屬於匼河文化的石器地點。這說明在晉西南地區黃河拐角處,是我國早期人類生產生活的中心地帶,已經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原始人群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