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母帖

法帖簡介,法帖釋文,釋文,大意,註解,書法欣賞,線條圓活,瀟灑散淡,剛柔兼備,相關閱讀,
《胡母帖》《胡母帖》

法帖簡介

【名稱】胡母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時代】東晉
【材質】紙本墨拓
【規格】5行,42字
《胡母帖》又名《永興帖》。《右軍書記》無錄文。《鼎帖》、《二王帖》、《戲鴻堂帖》、《快雪堂帖》、《翰香館帖》收刻。《宣和書譜》錄有《永興帖》目。

法帖釋文

釋文

原文: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諸理極差。頃比復勿勿。來示雲與其婢問。來信□不得也。註:帖文有一處殘損,符號□表示殘文。

大意

嫁給胡母氏的堂妹一切平安,她原來住在永興,離這裡(會稽)大約七十里地。我在目前的官職上,諸事極不順利,近來又非常忙碌、匆忙。堂妹來信說,有信交給其家婢女,但前去問此來信,並沒有此信的訊息。

註解

《胡母帖》“胡母氏從妹平安”中的胡母,複姓,讀音為hú wù。從妹,未詳何人。胡母氏的郡望為泰山奉高縣,王羲之從妹所嫁胡母氏,指胡母輔之的兒子胡母謙之。永興,屬會稽郡,在山陰西北面,今浙江蕭山縣。“吾在官,諸理極差”句,“在官”是指王羲之在會稽內史任上,即公元351年——355年(晉永和七年至十一年間),言“諸理極差”,指為政之事。王羲之為會稽,曾為兩件事所擾:一是東土荒災;一是王述復出後對會稽刑政方面的刁難,王羲之因而深以為恥。辭郡之事,亦由此導致。

書法欣賞

線條圓活

《胡母帖》中的“胡、問、得”等字為圓折筆畫,《十七帖》在這些筆畫中很注意折曲的幅度、用筆的發力點,圓中加方,方中有圓,使很多圓轉筆畫都圓潤靈活。
《胡母帖》局部《胡母帖》局部

瀟灑散淡

《胡母帖》看似平淡,實以熟練筆法強化了字的連線,筆斷意連。除行距寬疏,字距也字字拉開,增加一份散淡意境。在諸多的信札中,《胡母帖》與《諸從帖》格外勻稱靈秀,平和典雅。

剛柔兼備

清代姚配中《論書詩自注》說:“不按則血不融,不提則筋不勁。”《胡母帖》中運筆剛柔並濟,疾徐有致。疾則彰顯筋力,徐則血肉豐滿。“氏、在、頃、復、信”等字鋪毫運力,筆筆送到,字字剛勁有力。“平、安、永、興、示、雲”等字柔姿綽約,尤以“平安”二字更見縹緲。“母”字骨藏肉圓,“從”字骨肉勻和。

相關閱讀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目錄如下:
01、郗司馬帖;02、逸民帖;03、龍保帖;04、絲布衣帖;05、積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處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鹽井帖;15、遠宦帖省別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嚴君平帖;18、胡母帖;19、兒女帖;20、譙周帖;21、漢時講堂帖;22、諸從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藥草帖;26、來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錄主要依據收藏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孔氏岳雪樓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樓本為“僧權”全本,摹刻於南朝梁內府所藏原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