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下帖》“知足下行至吳”在書寫上看成是一筆書,王羲之著手落筆時,就將力點放在最後一字上,中間字都是過渡。
基本介紹
法帖簡介,法帖內容,釋文,大意,解讀,書法賞析,相關閱讀,
法帖簡介
【名稱】知足下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時代】東晉
【材質】紙本墨拓
【規格】3行,19字
法帖內容
釋文
知足下行至吳。念違離不可居,叔當西耶!遲知問。
大意
知道您行將出任吳郡之守,想其地離家太遠,不適合居處。叔是否將有西行?希望您能回信。
解讀
包世臣認為這是王羲之寫給郗倍的信函,那么,“叔”則是指郗曇。郗倍為黃門侍郎時,吳郡守缺,朝廷欲以郗倍為太守,倍辭謝,遂轉為臨海太守。臨海在會稽郡東南。帖中所謂“至吳”,當指郗倍出建康赴臨海途中行至吳地。此時,郗曇代荀羨鎮下邳,“當西”似指曇赴任下邳。下邳在建康北。相對王羲之所在的會稽和郗倍赴任的臨海而言,“當西”才說得通。
書法賞析
因此“知”入筆便走,在字底部作著力點,右側作橫勢,末筆左帶,“足”字承勢,不提筆寫成;“下”字全部作點,一側一勒、一勾一掩,筆力在頓挫之間增大,以至於末筆借勢前行,稍駐即作“行”字。“行”字增加縱勢,書寫右側部分時,邊走邊壓筆,筆鋒彈起,凌空長躍,點下即寫“至吳”兩字,“至”字快速寫就,與“吳”上半部分連成一體,形成“字群結構”,“吳”字下半部分斜頓筆反手右旋,壓鋒鋪毫,以徐行短線,將跌宕起伏的動作緩緩收起。
縱觀“知足下行至吳”,“知”字若高山,“足”字若山谷,“下”字似溪間圓石,“行”字似垂簾瀑布,“至”若水勢跌落,“吳”若清流盤旋。六字宛如一高山流水,在山澗盤旋,迴蕩,奔跳,在斷壁處躍起後一瀉而下,痛快淋漓,落入天池。鉤環盤紆,使轉縱橫,止行斂放,一氣呵成。“一筆書”並不單單是一筆下去寫數個字,而是以凝鍊精簡的線條將字的字內空間全部釋放,只剩下字外空間,即行間布白。這也正是今草的魅力,是王羲之一變橫勢為縱引草書的魅力。在魏晉時代,不僅僅是名士書家,就是從敦煌殘紙看到的不知名的書家,以筆勢字勢見勝的書家不在少數,為何王羲之獨成巨擘,燦古耀今,勝就勝在布白空間與書寫節奏上。更在於王羲之超越了點畫的書寫形態,進入了塑造“心象”的點畫造型境地。
相關閱讀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目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