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信息,法帖內容,原文,大意,解讀,書法欣賞,開合關係,行氣節奏,與墨跡比較,作者簡介,相關閱讀,
法帖信息
【名稱】蜀都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時代】東晉
【材質】紙本墨拓
【規格】11行,102字
《十七帖》中收刻《蜀都帖》。
法帖內容
原文
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嶺、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
大意
在看到你另寄來的信,描述到蜀地那裡山山水水諸多奇景,感到揚雄的《蜀都賦》、左太沖的《三都賦》都不是太詳備。蜀地確實多有奇妙之處,越加令人興起想飽覽景色、暢遊意足的念頭。若有去的結果,會告訴你派人來接,人數不要多,到的時候再詳敘,等待這個日子的到來,真有度日如年之感。猜想你鎮守蜀地,一時沒有調動的道理。所以想借著您還在蜀地的機會,一起登汶嶺、峨嵋而歸,那誠然是件不朽之盛事。暫且只敘這些,但心已馳往蜀地了。
解讀
《蜀都帖》文中“遲此期”的“遲”為“待”之意。是王羲之與益州刺史周撫的信札,信中表達了居於東土的王羲之對西土山川奇勝的嚮往和欲與周撫登汶嶺、峨眉的心愿。王羲之曾於公元345年(永和初年)報揚州刺史殷浩書,說:“若蒙驅使關隴、巴蜀,皆所不辭。”王羲之嚮往巴蜀,不僅僅是在晚年。信中還可見出,王羲之深知東晉鎮蜀之任,非周撫莫屬。
書法欣賞
開合關係
《蜀都帖》首行至第三行密、第四行疏,第五行密、第六行疏,七、八、九行疏中有密,十、十一行密中有疏。首行“土山川”三字雖點畫獨立,並不相連,但因其字與字、線與線之間布白均勻,短畫粗重,塊面感強,因此雖疏實密。
《蜀都帖》通篇的每一行上部字勢都開朗,而首行“彼土山川諸”多短折之筆,“羲之的末年之書,稍有別於前幾年,心情沉鬱,筆意變得穩和、凝重,故書寫速度緩和,運筆以方筆、方折為主,每帖中有幾字的豎畫甚粗,有切金斷玉之功,似有意為之”。
行氣節奏
《蜀都帖》在《十七帖》叢帖中字數最多,達102字,行數為11行,其次為《七十帖》9行,82字。雖是手札尺牘,起承轉合關係具備。前兩行為“起”,三四行為“承”,五六七八行為“轉”,末三行為“合”。首行和第二行茂密而多直線,“土山川”三字顧盼照應,樸拙可愛,王羲之以短直點畫書寫,在節奏上形成“抑”勢,為第五、六行線條圓融飄拂、纖細清勁的“揚”作鋪墊。第三四行筆力不疾不徐,第四行字距大字形小,將筆力蓄起。至第五行“也”字開始,飛揚之勢頓起,緊接著“可得果”三字作一字寫,“果”字自趯筆上揚,末筆長頓,形成第一組節奏,“當告卿求迎”為第二組節奏,一反“果”字上密下疏之勢,“當”字上疏下密,並與“告”字連書,“卿”字短停,“求”字長舒其筆。末行“言此心以馳於彼”快速寫畢,似心馳神往,迫不可待;“矣”字離開一段距離後再書寫,似意猶未盡。
與墨跡比較
《蜀都帖》有唐代墨跡摹本,亦名《游目帖》。
相比刻本,墨跡本不僅點畫布白勻稱,而且字與字的間距也都相同,不如刻本疏密關係大。以第二行“揚雄蜀”三字為例,《蜀都帖》刻本字距近且點畫有穿插,“揚”字左緊右松,“雄”字左疏右密,“蜀”字外緊內松;但在墨跡本里“揚雄蜀”三字字距都增大,且疏密關係也已改變,每一個字都接近日常書寫,書法的“法度”(如剛柔兼備等特質)減弱。由於以圓轉筆勢書寫,弱化了刻帖的擒縱、張弛的書寫節奏。
作者簡介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初任秘書郎,後任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世稱王右軍。後因與揚州刺史王述不和,辭官定居會稽山陰(今紹興)。王羲之出身於建康烏衣巷顯赫的王家,是王導之侄。曾與謝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從衛夫人學書法,後來改變初學,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鐘繇。博採眾長,備精諸體,一變漢魏以來質樸的書風,獨創妍美流便的新體。王羲之的正書、行書為古今之冠,人贊其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王羲之為歷代學書法者所崇尚,被奉為“書聖”。其作品真跡無存,傳世者均為後人摹本。行書以《蘭亭序》為代表作,草書以《初月帖》、《十七帖》,正書以《黃庭經》、《樂毅論》最著名。
相關閱讀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目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