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信古道

羅信古道,又稱瀧(州)竇(州)古道,是經羅定----信宜----高州----雷州半島出海的古代陸海重要通道。三十多年前,一篇《中原文化從何處傳入高涼——試論古代進入高涼的交通路線》的短文,這條交通路線指的就是羅信古道。

大量史料證明,羅信古驛道是嶺南古驛道中歷史最長,曾經是陸海對接的絲綢之路,同時又是在不同時期有過重大歷史貢獻的一條古驛道

基本介紹

地理環境,戰國時期,秦朝時期,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明清時期,抗戰時期,當代,

地理環境

十萬大山余脈雲開大山將粵西西江流域與沿海高、雷、廉、瓊地區隔開。秦漢時期,樓船航海要靠近海岸行駛,合浦徐聞成為主要出海口,合浦取道北流玉林,徐聞借道南江高涼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高州,無水路與西江直接相通,惟假道於西江的支流南江(羅定江)。南江上游古稱瀧水(又稱雙床水),有兩條主要河道,西流即今之羅鏡河,南流即今之太平河,均發源於信宜縣,源頭與鑒江上游曹江(古高涼山,良德附近)僅一山之隔,有山道相通,無疑,這是高涼與西江的最近陸上通道。自戰國以來,高涼由南江兩條支流進入西江的交通線已經開通。在羅鏡河上游林垌河的山谷河口是古代的重要津梁渡口,稱為水擺。

戰國時期

追溯歷史,在秦統一嶺南前,楚國人就已經開出了這一條通道,黃佐《廣東通志》有“楚地千里,南海臣服於楚”的記載。對公元前356年,“楚子熊惲受命鎮粵,在今雷州建楚豁樓” 之說法,目前在史學界仍有較大的爭議,有指黃佐通志年號有誤,姓名有誤,地名有誤,但也無法全盤否定之。經過多年更深入的研究,有更多的材料提供了楚人在南江活動的證據。
楚人東下,是為了製造青銅兵器,楚的青銅器相當先進,尤為兵器。1977年,在羅定太平河山口的南門垌清理戰國墓三座,出土青銅器一百四十餘件,是嶺南較為大型的戰國墓,其中出土銅鉞43件,有不少是刃口尚未磨過的鑄件,我的看法,這是當時用以作為交換的商品,(後被寫入《簡明廣東史》)。可以認為,這是廣東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貨幣”。它恰恰出現在羅信古道的咽喉,極為重要的關口。後來又在瀧水故城相近的傍城崗出土一個車軎,從形制紋飾考證,應來自楚國戰車。1983年在背夫山戰國墓發現的漆器,也來自楚國。更加令人稱奇的是,古越人有名無姓,在今羅定的大姓陳姓、黃姓、劉姓的族譜中,都記載有一位羋氏太婆,並且各有一座羋氏太婆墓。羋是楚國的姓氏,在其它地區甚少見,這就是曾在羅定生活過的土著人是楚國人士的有力證據。羅定人至今仍保留楚人過端午節,吃粽子扒龍舟的習俗。當然,對尋找羅信古道的走向和遺蹟,仍需要有更多的證據。

秦朝時期

秦始皇軍隊初入嶺南,曾將它的南海郡尉署設在羅信古道的水道連線口。《廣東通志·廣東總圖經》是這樣寫的:南越“負山險阻,南北數千里(《漢書·南越傳》),置南海郡尉以典之(是時越人竄入叢薄,南海郡尉署在瀧口西岑),徙天下吏民罪滴者,南戍五嶺” 。北江和南江的水口都可稱為瀧口,岑是低矮小山丘,第一個指出“瀧口西岑”在今南江口的是羅定學者徐東。如果證實,足可見當時南江與羅信古道的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齊時(479--502年),設定南江督護。南朝梁武帝進軍嶺南,將晉末在南江上游太平河岸設立的龍鄉縣升為瀧州(下轄瀧水、開陽、正義縣)。中原南遷的庶族地主陳法念被任命為南江督護和新、石二州刺史。陳法念家族定居瀧州開陽郡,“以孝義訓溪峒”,與當地人士結合,成為當地酋長。其時,瀧州陳氏、高涼馮冼氏、欽州寧氏並稱為嶺表三大酋長。瀧州陳氏與高涼冼夫人的崛起,羅信古道突顯其重要的地位。今羅定太平瀧州故城,其南面有官道崗,是羅信古驛道的始發點,(官道崗有兩個圓墩,是城外關卡)。其西北有官渡頭,是經水道連線西江的重要渡口(為城外水兵關卡道口)。由於上游水道狹窄,中有山脈隔斷,陸路需延伸到羅平小盆地,開始出現有京山徑(金山徑)和京官嶺(京貫嶺)地名,羅信古道真正成為連線陸海的古驛道。
南朝末年,冼夫人歸附隋朝,因番禺俚帥王仲宣反,冼曾派其子馮暄率師援救隋將韋洸,但因馮暄與法念之子佛智“素善”而按兵不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陳佛智扼冼馮進軍之咽喉,馮不敢貿然進兵。後冼夫人命其孫馮盎出奇兵擊殺佛智,高涼冼兵才得以進軍番禺,嶺南始平定。羅信古道是高涼冼夫人進軍廣州的軍事線路。高涼馮冼氏家族,歷經梁、陳、隋、唐四朝,維護統一,反對分裂;對嶺南地區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高涼地區才為人們所關注。然而,近代學者對古代進入高涼的交通路線卻缺乏考證。

隋唐時期

隋唐之瀧州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行政區域的劃分與前後各朝的差別極大。隋設永熙郡於瀧州舊地,永熙郡是一個大的行政區域,範圍包括瀧水、懷德、良德、安遂、永業、永熙六縣(今羅定、信宜縣及高州、電白、陽春縣的一部份),這行政區域的設定與當時高涼的政治地位和交通狀況不無關係。
1983年在羅鏡水擺的一座南朝墓中出土的金手鐲和金指環產自中亞粟特地區,墓中還出土不少越窯青瓷,其中有刻有蓮瓣紋圖案的高足碗。證實了當時的陸海絲綢之路進入一個中外交流活躍時期。佛教也分別從北方和海上傳入嶺南,形成佛教的興盛。陳氏家族數代佞佛,法念、佛智、龍樹等名字都與佛有緣。永寧縣令陳普光家族在龍龕岩洞室興建道場(寺觀),從武德四年(621)----聖歷二年(699)近80年間,影響新瀧二州及周邊地區。《龍龕道場銘並序》摩崖石刻記述,有交趾僧人寶聰,弱歲出家,雲遊到南京,聽說嶺南有龍龕道場,專程前來禮佛,參與重修道場。惠能學佛多少受其影響。道場的第二次修建,正是惠能北上之時,龍龕第三次修建,是六祖返回新興之日。
唐武德四年(621)改永熙郡為竇州,置正義、懷德縣,唐太宗五年(631)竇州僚人反叛,竇州又僑治於瀧州。羅定、信宜、高州關係更加密切,羅信古道顯得尤為重要。唐玄宗十六年(728),瀧州刺史陳行范聯合西江沿線僚人反唐稱帝,攻陷40餘座城池,後被楊思勗討平,瀧州退出嶺南政治中心地位,宋更將瀧州降為瀧水縣隸屬康州。宋朝南江航運業仍保持暢通,最近從肇慶宋城考古發現有瀧水縣戳印的城磚。宋紹聖四年(1097),蘇東坡由惠州再貶海南瓊州,元符三年(1100)獲赦內遷廉州,對蘇東坡被貶所經線路,如果蘇東坡訪問高州冼太夫人廟一事得到證實,蘇東坡走的應該為南江羅信古道。經歷近600多年瑤亂,此後羅信古道似乎被遺忘。

明清時期

明萬曆五年,平定羅旁徭亂後設立羅定直隸州,下轄東安、西寧縣。其時,將今信宜的一半劃入羅定州和西寧縣版圖(一直到民國才劃歸信宜),當時羅定州設有瀧水驛(在州城小東門外,明萬曆前原設有新興縣新昌驛)和 溝驛(在今太平山口,明萬曆前原設有恩平縣恩平驛),西寧縣設有晉康驛(在今連灘,明萬曆前原設有新會縣東亭驛)和掘峒驛(明萬曆前原設有電白縣立石驛,後遷今信宜懷鄉),以及平竇驛(在今信宜平塘,明萬曆前原設有陽江縣平西驛)等驛站。羅定州的建立,恢復了羅信古道的物流往來。當時信宜懷鄉、貴子、錢排等劃歸西寧縣,思賀、合水劃入羅定州。新建州縣實行“募民占籍” 政策,鼓勵和獎勵移民,大批客家人經羅信古道進入信宜墾荒。同時新開西山大道、官大路和東山中路近300多里,歷時三年。驛站設有領取薪俸的驛丞一員,書辦一員,皂隸二名。到清代,府衙入不敷出,驛站薪俸需新會新興恩平四會廣寧陽江電白吳川茂名、東安等各縣分攤接濟。可印證,羅信古道的陸海通道暢通如網路。
羅定直隸州是嶺南第一個直隸州,位於廣東十府中心,同時又是兩廣交匯處。東為廣、肇、韶、惠、潮;西為高、雷、廉、瓊、欽。萬曆年間有牌坊稱“全粵要樞”( 廣東稱東粵廣西稱西粵,合稱全粵)。萬曆和乾嘉兩個時期使羅信古道和南江航道進入活躍期。
明末三藩之亂和民國時,軍隊常借道羅信古道,軍事用途占重要位置。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兩廣三條鐵路幹線,其中中線經羅定穿越雲開大山,將羅信古道作為交匯點

抗戰時期

抗戰時期,羅信古道更成了食鹽補給的生命線。
抗戰前,西南內陸的食鹽補給主要靠船運,產地在海南三亞以及陽江水東電白一帶。廣州淪陷,肇慶峽水道被日軍封鎖。百姓不可一日無鹽,只有採用水陸並進的辦法。羅定地處南江中上游,適宜用小木船航行,上行,右可至羅鏡,左可達太平;下行,可通南江口,入西江,上都城,取道八步梧州,直達廣西中部和西江上游;陸路南可到陽江、電白、茂名、高州、湛江等地,下可達雲浮、新興、高明鶴山特殊的地理位置,羅定成了廣東南路與廣西的重要交通的樞紐。當時,陽江、電白的鹽,通過羅信古道,源源不絕肩挑至羅定,然後轉運各地。
食鹽轉運有四條途徑:第一路,每天由高州、黃塘、石骨肩挑來羅定太平墟,羅鏡墟的約有一千擔(每擔七十至八十斤),經當地商人收購後,用木船運出羅城。笫二路,由高州、茂名、黃塘、石骨等地肩挑至羅定縣城的,每天有一百擔。笫三路,有幾家公司,自己僱工往電白挑生鹽回羅定城,每月的數量有五至七萬斤。第四路,國民黨軍隊也利用士兵販運私鹽謀利。
食鹽補給線揭開了嶺南古驛道有史以來最為壯觀的一幕。這些運鹽大軍每天都有一千多人日夜行走在羅信古道的山嶺間,仿若游龍,成為一種戰時特有奇觀。其時,在羅定開設的鹽莊也迅速增加,德慶高要祿步的商人也來羅定採購,轉運。隨即,在羅定增設鹽務局,開徵鹽稅,人稱羅定的鹽為流亡鹽,羅定的鹽稅叫做流亡稅。
鹽商把收購到的生鹽,除銷售給煎熟鹽和制豆豉的商店外,其餘的用木船運往德慶、都城、封川,連縣等地的鹽棧和供給高要、祿步、西南等地鹽商。
當時吳川、電白、陽春沿海一帶還用海水煎鹽,需用大批鐵鑊,當地鹽商紛紛擁到加益採購,加益鑄鑊業盛極一時。均益、鎮昌、裕民生等廠,都是這一時期創辦的。加益王齊堯還獲得“鐵鑊大王”之美譽。
羅信古道物流的暢順,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南江航運出現前所未有的極度擁擠,南江河道上開始出現了“電船”(小火輪) ,沿河還開闢了羅城、榃濮、古欖三個口岸和六竹、雙龍市等多個臨時停泊口岸。古欖從民國初年起就已經是羅定糧食的集散地和連州礦產的輸出口岸。羅鏡、太平河上的小船裝運貨物抵古欖則卸貨過駁,轉由大船載運,古欖對岸泗盆,河面開闊,可停靠大船,最大的木船可裝四萬斤。抗戰時期,每晚都有四十餘艘木船靠泊泗盆,泗盆前所未有繁榮,出現了日夜街市。
桂皮過去銷往國家,主要是印度法國日本美國,國際需求量大。由於交通關係,廣西岑溪與原鬱南羅定毗鄰區鄉生產的桂皮、桂油都集中羅定出售,從清代起,便在羅定設桂稅局,負責肉桂產品的收購與出口管理。抗戰時航運不通,出口的運輸途徑便借道羅信古道經加益----信宜----梅菉而至廣州灣(今湛江)出口。由羅定至信宜陸運全靠人力肩挑,運至信宜後轉用木筏載運至高州,到高州改用內河木船載運至吳川梅菉,由梅菉再改用出海帆船載至廣州灣的西營(今湛江霞山)轉付香港出售。

當代

在近代,特別是在戰爭期間,羅定成了北通西江,東連四邑,西進廣西,南聯高廉的交通樞紐,解放海南島時,一支強大的解放軍就是通過羅定借道羅信古道進入雷州半島的。因此,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方面講,羅信古道的地位都十分重要。
解放後,信宜縣商業、供銷系統在羅定縣城設有物資轉運站,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324國道暢順後才停止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