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州

竇州

竇州,古地名,位於現廣東省信宜市鎮隆鎮。唐朝建置,據說,川長石貫岸,秋冬潦盡,水石下竇出,曰羅竇洞,《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四·廣東五志云:縣南一里有羅竇洞,唐以此名州。轄地包括現在廣東信宜全市,廣東高州市的馬貴、古丁、深鎮以及廣東羅定市的蕾濱、新樂、都門、扶合、加益一帶,廣西的北流市大倫鎮、白馬鎮、扶新鎮一帶。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廢竇州改稱信宜縣。該地名存在時間從公元634到1071年,歷時43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竇州
  • 性質:古地名
  • 位於廣東信宜鎮隆鎮
  • 相關文獻:讀史方輿紀要
竇州沿革,竇州記要,竇州古蹟,古蹟簡述,古城沿革,古城景點,文明門樓,學宮,起鳳書院,黎照書院,李廷樞公祠,茂園蔡公祠,簡齋書院,

竇州沿革

唐虞時代(前21世紀),信宜地屬南交。
夏朝(前21世紀—前16世紀),信宜地屬揚州南裔。商朝(前16世紀—前11世紀),信宜地屬南越。
西周(前1066年—前771年),信宜地屬南海。周靈王三十五年(前334年),被熊商打敗的越人逃散到江南海上各地居住,是為百粵(越),信宜地屬百粵。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設定南海郡,信宜是南海郡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任囂和趙佗奉命平定南越,設定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信宜地屬桂林郡。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派陸賈趙佗為南越王。信宜地屬南越。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派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平定南越,設定南海、蒼梧等7個郡,開始設定端溪縣(轄今天的德慶、鬱南、羅定、雲浮、信宜5縣市及高州縣的馬貴、古丁、深鎮),隸屬交州刺史部蒼梧郡。信宜是端溪縣地,相沿了613年。
南朝梁(502—557年),析端溪縣地置梁德縣(意在顯示梁朝德政)及梁德郡,梁德縣是信宜縣前身,縣治在今池洞鎮太安圍底街,轄地包括今天的信宜全市,高州縣的馬貴、古丁、深鎮以及羅定縣的蕾濱、新樂、都門、扶合、加益一帶。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梁德郡,保留梁德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梁德縣名為懷德縣,意取感懷隋王朝之德,縣轄地不變。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懷德縣地置信義縣,以南近信山(在今鎮隆鎮沉沖村南面)、北接招義山即雷公嶺(池洞鎮與徑口鎮界山)得名,即取信山的信字與招義山的義字,成信義縣名,縣址在今鎮隆鎮八坊村,信義(信宜)置縣始此;潭峨縣(以潭峨江得名,縣址在舊縣村)。同時,設南扶州,轄懷德、信義、潭峨3縣(即轄原梁德縣地),州治遷到信義縣治。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懷德縣地置特亮縣(以特亮山即牛弼山得名,縣治在今徑口鎮木威村)、扶萊縣(今廣東省信宜市西南部,廣西北流市大倫鎮白馬鎮、扶新鎮一帶),隸屬南扶州
唐貞觀八年(634年),南扶州改名竇州,以鎮隆東江、西江匯合處的羅竇洞得名。轄懷德、信義、潭峨、特亮、扶萊5縣。(《舊唐書》 地理四 .嶺南道.竇州記載:乾元元年,復為竇州。舊領縣五,戶三千五百五十。天寶領縣四,戶一千一十九)。
唐乾封二年(公元667),本屬竇州的扶萊縣劃歸了東峨州,總章二年(公元669),改屬禺州。(《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八之扶萊廢縣)
宋開寶五年(972年),廢懷德、潭峨、特亮3縣,其地併入信義縣,仍屬竇州,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避宋太宗趙光義諱,信義縣改名信宜縣。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廢竇州,始後稱信宜縣,信宜縣名一千多年至今未變過。而信宜古城在民間一直被稱作竇州城,直到現在依然運用。

竇州記要

《舊唐書 》 地理四 .嶺南道.竇州記載:竇州下 隋永熙郡懷德縣。武德四年,置南扶州及五縣。以獠反寄瀧州。貞觀元年廢,以所管縣並屬瀧州。二年,獠平,復置南扶州,自瀧州還其故縣。五年復廢,縣隸瀧州。六年復置,以故縣來屬。其年,改南扶為竇州。天寶元年,改為懷德郡。乾元元年,復為竇州。舊領縣五,戶三千五百五十。天寶領縣四,戶一千一十九。至京師水陸六千一百二里,至東都水陸五千四百里。西至容州二百里,東至瀧州一百八十里,南至潘州一百五十里,東南至高州九十二里,北至義州二百三十里,西南至禺州一百九十里。信義 漢端溪縣地,屬蒼梧。隋為懷德縣。武德四年,析懷德縣置信義縣,仍置南扶州。貞觀中,改為竇州,取州界有羅竇洞為名也。
《舊唐書》:貞觀二年,遣使內附。。。五曰嶺南諸僚。除欽州寧氏為南平僚分支,還有羅竇洞僚
《廣東通志初稿》卷十三 :陳佛智。。。子龍樹仕唐歷瀧、南扶、建、萬、 普、南、施六州刺史。
《新唐書》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 :武德四年析置正義縣,並領懷德縣。後省正義,以懷德隸竇州
《資治通鑑》記載:唐武德七年六月,瀧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擊平之。
《資治通鑑》:貞觀五年(631年),馮盎身自入朝;未幾,敕盎帥部落二萬為諸軍前鋒討平羅竇諸洞僚。
《舊唐書》馮盎傳:貞觀五年,盎來朝,太宗宴賜甚厚。俄而羅竇諸洞獠叛,詔令盎率部落二萬為諸軍先鋒。時有賊數萬屯據險要,不可攻逼。盎持弩語左右曰:“盡吾此箭,可知勝負。”連發七矢,而中七人,賊退走,因縱兵乘之,斬首千餘級。
《元和姓纂》卷一“高州馮氏”云:竇州刺史合浦公馮士翽代為酋領。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南扶州改稱竇州。
《 新唐書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竇州懷德郡,下。本南扶州,武德四年以永熙郡之懷德置。以獠叛,僑治瀧州,後徙治信義。貞觀元年州廢,以縣隸瀧州。二年復置,五年又廢,以縣隸瀧州。六年復置,八年更名。土貢:銀。戶千一十九,口七千三百三十九。縣四:信義,(中下。武德四年置,並析置潭峨縣,五年又析置特亮縣。)懷德,(中下。)潭峨,(下。)特亮。(下。)
禺州溫水郡,下。本東峨州,乾封三年,將軍王杲奏析白、辯、竇、容四州置,總章二年更名。土貢:銀。戶三千一百八十。縣四:峨石,(下。總章二年析白州之溫水置,以南有峨石名之。)羅辯,(下。本陸川,隸辯州,後更名。本羅辯洞地。)扶萊,(下。武德五年析信義縣置,隸竇州,以扶萊水名之。貞觀中省,後復置。)宕昌。(下。本隸容州。)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八 :扶萊廢縣,在縣南百里。唐武德五年,析信義縣置扶萊縣,屬竇州,以扶萊水為名。貞觀中省。乾封中,復置,屬禺州。南漢因之。宋初,與州俱廢。
《資治通鑑》:貞觀十四年三月,竇州道行軍總管黨仁弘擊羅竇反獠,破之,俘七千餘口。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 列傳第四十五:乃貶彥范瀧州司馬,敬暉崖州司馬,袁恕己竇州司馬。
《新唐書》高宗傳:永徽二年十一月,竇州、義州蠻寇邊,桂州都督劉伯英敗之。
《讀史方輿紀要》一百四《志》云:縣南一里有羅竇洞,唐以此名州。顯慶三年,播羅哀獠酋長多扶桑等率眾內附,即此地也。蓋生獠所居後,日就傾圮,無復故險。
《贛州府志》記載:“竇州楊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黃巢破京城,乃斷髮入崑崙山。過虔州,以地理術授曾文辿劉江東。卒於虔,葬雩都藥口壩”。
《 吳越備史》卷二■〈王瞿〉,王第八子也。母濟南郡夫人童氏。■〈王瞿〉性仁厚,明敏好學,治郡自得政體,累授鎮東軍親巡都指揮土客諸軍安撫使、光祿大夫、竇州刺史,奏授金吾大將軍、員外置同正員、檢校司空,改明州刺史。年三十,惜哉!
《宋史》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高州,下,高涼郡,軍事。開寶五年,廢良德縣。景德元年,併入竇州,移治茂名。三年,復置,以二縣還隸。
《宋史》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信宜。中下。唐信儀縣。太平興國初改信宜。熙寧四年廢竇州,以信宜縣來隸。有銀場。
《宋朝事實》:藤州,熙寧四年,廢南儀州入焉—寶三年,復儀州曰南義州。五年,廢入竇州。六年復置。
《梧州府志-卷之一》 輿地誌一 星野 沿革:分寧邕容等州為三路,白、高、竇、雷、化、郁、儀、藤、梧、龔、瓊隸容州。
《太平寰宇記》卷之百六十三 竇州 風俗:“谷熟時里閈同取,戌日為臘,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會作歌。”
《太平御覽 》卷一百七十二△竇州 《十道志》曰:竇州,懷德郡。《禹貢》揚州之分,古越地。漢蒼梧郡之端溪縣,先管羅竇洞,因為名。唐武德五年,置南扶州。貞觀八年,改為竇州。《郡國志》曰:竇州悉以高欄為居,號曰乾欄。三日一市。又曰:特亮縣,在河洞水北。昔有白牛夜出,光影照村,村人見牛光,號為特亮也。
《續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四:乙亥,以馬軍副都指揮使、昭信留後張茂實為寧遠節度使、知潞州。茂實之母微,既生茂實,入宮乳悼獻太子。茂實方襁褓,真宗以付內侍張景宗曰:“此兒貌厚,汝養視之。”景宗遂以為子。於是開封民繁用扣茂實馬首,言茂實乃真宗子,茂實執以聞。事下開封府。用蓋病狂易。事既明,言者以嫌請罷茂實兵柄。帝察其無它故,擢節度使出守。用坐配竇州牢城。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十六:丁巳,賜故鎮東軍節度推官毛洵家帛五十匹、米五十斛。洵,吉州人,進士及第,又中書判拔萃科。其父國子博士應銓,與其母卒於竇州,洵徒跣護喪,歸葬里中,負土成墳,毀瘠而卒,特□之。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十六:甲午,廣南東、西路並言妖獠寇邊,、竇、雷、化等州巡檢許政死之。遣左侍禁桑懌會廣、桂二州都監討捕。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十六:庚戌,詔知廣州兼廣東路鈐轄,知桂州兼廣西路鈐轄,及權增置東路駐泊都監一員,西路鈐轄一員。時、竇、雷、化四州蠻獠寇邊,去朝廷遠,事不可申覆,故令廣、桂知州兼鈐轄,以便宜從事也。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十六:丁巳,廣西提刑司又言,、竇妖獠陳友明等寇海上,遣左侍禁閤門祗候侍其洙、右侍禁朱光濬討捕之。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十六:劉鋹時,計口以稅,雖船居皆不免,至是,雷、化、欽、廉、州猶未除,瓘為除之,又減柳州無名役四百人。
《北宋皇陵》:宋宗室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右驍衛大將軍使持節 竇州諸軍事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天水郡開國公食邑 二千戶食實封貳佰戶贈隨州觀察使漢東侯墓志銘並序 (趙世謨)
《圖經 圖經》雲:五嶺之南號為瘴鄉,高竇雷化,俗有 五嶺之南號為瘴鄉,高竇雷化,俗有 ‘‘說著也怕 說著也怕’’之諺。郡據群山之中,去海百里,四時之候 之諺。 .
《宋史》列傳第五十八:郎簡,字叔廉,杭州臨安人,宋朝大臣。幼孤貧,借書錄之,多至成誦。進士及第,補試秘書省校書郎、知寧國縣,徙福清令。縣有石塘陂,歲久湮塞,募民浚築,溉廢田百餘頃,邑人為立生祠。調隨州推官。及引對,真宗曰:“簡歷官無過,而無一人薦,是必恬於進者。”特改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分(信)宜縣,徙知竇州。縣吏死,子幼,贅婿偽為券冒有其貲。及子長,屢訴不得直,乃訟於朝。下簡劾治,簡示以舊牘曰:“此爾翁書耶?”曰:“然。”又取偽券示之,弗類也,始伏罪。
《宋史》列傳第九十四種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少尚氣節,昆弟有欲析其貲者,悉推與之,惟取圖書而已。以放蔭補將作監主簿,累遷太子中舍。 嘗知涇陽縣,里胥王知謙以奸利事敗,法當徙,遁去。比郊赦輒出,世衡曰“送府則會赦”,杖其脊而請罪於府,知府李諮奏釋之。後通判鳳州。州將王蒙正,章獻後姻家也,所為不法。嘗乾世衡以私,不聽,蒙正怒,乃誘知謙訟冤而陰助之,世衡坐流竇州,徙汝州。弟世材上一官以贖,為孟州司馬。久之,龍圖閣直學士李紘為辨其誣,宋綬、狄棐繼言之,除衛尉寺丞,歷監隨州酒,簽書同州、鄜州判官事。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三):冬十月庚子,閱諸軍、班、直將校武藝,擢授有差。上諭天武右第三軍都指揮使、竇州刺史王秀曰:「爾藝雖不中格而嘗有戰功,故以爾為正刺史。」又諭散直都虞候胡從曰:「爾藝雖不中格而治兵齊肅,故以爾為內園使。」命殿前副都指揮使郝質戒諸軍勤習武藝,特支諸軍、班錢。
《北戶錄》卷二:竇州出梨。梨大如拳,有類浙東成家梨。可蒸而食,乃皮厚肉硬。又,非哀家梨也(縉雲成家出此梨,因以為名)。
《世說》云:桓南郡玄每見人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復不蒸不食(舊語秣陵有哀仲梨,甚大如升,入口便消,言愚人不別味,得好梨而蒸食也)。
《欽定四庫全書》香乘卷一:沉香,嶺南諸郡悉有之,旁海諸州尤多。今南恩、竇等州惟產生結香。《本草衍義》

竇州古蹟

古蹟簡述

據一些 歷史資料記載,這座古城建於公元621年,從那時起到1952年,它一直是信宜縣城的所在地,在唐貞觀到宋熙寧的430多年中,它還作過竇州州府。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古鎮,鎮隆留下了國內十分罕見的13所書院組成的古書院群和7個公祠等一批古建築。

古城沿革

竇州宋元時,城牆是用土夯築的,周圍185步。
明正統五年(440年)始築磚城,周圍255丈(當時度計,下同)。高1丈8尺,鑿濠池,周圍414丈6尺(今城東、西、南三面俱環竇江,無濠塹)天順三年(1459年)創串樓548個。
正德五年(1510年)築子城。嘉靖十三年(1534年)設敵樓13所,四十五年增窩鋪、包腮牆。明末清初,戰爭頻繁,城垣被毀。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修復,砌以磚石,周圍525丈,高2丈6尺。厚2丈3尺;設東、西、南、北4個城門,上建四角樓;又建窩鋪43間,雉堞526個,城的規模定型下來。
嘉慶十八年(1813年)移建南門於學官前正南位,改稱文明門,同時將舊南門封閉。
光緒十二年(1886年)添建四門炮台。
民國時期改建文明門,仿宮殿樓台式,兩層,底層為瓮城;中開拱門,高4.73米,寬4.4米,深10.55米,建築體寬24米,深14米,高30多米;裝修式樣屬“庶殿頂”的樓台結構;大屋頂,高台基;鼓磴式柱礎,抬梁式屋架,屋檐下有蓮花托拱頭,襯以紅牆綠瓦,民眾稱為“紅樓”,為茂名市重點保護文物。

古城景點

文明門樓

文明門樓,俗稱“紅樓”,是千年古城唯一留存下來的標記南城門,這於粵西地區無二見。仿宮殿樓台高15米,寬24米,大屋頂,高台基,抬梁屋架,鼓磴柱礎;美哉,斗拱翹角,紅牆綠瓦,那檐下間距有序的蓮花托拱頭獨樹一幟,樓底高而大而深的瓮城拱門別具古色,使人頓感此身猶在幾百年前的古城池。登臨樓上面南的闊廊台,盡覽東西二水環抱而匯合的流水行雲,百頃平疇的春華秋實,令人心曠神怡。不少文人雅士,常慕名到此,文明門取"青雲路上構傑閣,獻奇納秀開文明"之意而命名,古往今來學優而仕者及婚嫁壽辰必由此出入,喪葬白事一概止步,乃生氣之門。有個時期樓上住人專司每天午時鳴放一聲土炮,有稱報時樓。民國三十七年國民黨史政府修建為信宜圖書館,解放初期易為信宜人民文化館,以後一直為區鄉民眾文化活動場所。1984年以來定格為鎮文化中心(文化站),從展貼的文字圖表和藏書藏檔,可以獲得鎮以至縣(市)較翔實乃至搿拾遺資料,堪稱一幢活的歷史寶庫。
竇州古城樓:文明門樓竇州古城樓:文明門樓

學宮

由文明門直上100米的學宮(也稱孔廟或聖殿),彼此一線兒正對,前後呼應,於布局得體中蘊含著一點歷史知識:古代城池規範建設的基本格調。信宜學宮原在城東始建於無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後因火災受毀,復於明朝嘉清十四年(公元1535年)遷建於此。總占地近萬平方米,歷300多春秋才完善清朝風格的建築群體。自"文武官員到此下馬"碑示的"聖域"門而入,迎面的是牌坊式高大的珠紅色欞星門,叫人肅然久久仰望。進而百十步越過一幢三山門式的過道《廳堂(已為學校改建),但見東西兩庶房廊左右侍托,一座紅牆綠瓦的大成殿巍峨矗立。面寬15米,進深14米,雄偉莊重。殿堂內原設有"大成至聖孔子先師之位"、"萬世師表"等牌匾,昭示是尊師重教的聖潔地方。殿瞻前是兩畝見方四圍欄桿包護的雲台,乃祭祀寧立之所。最具特色者不僅是檐下的雲紋斗拱和彩繪棟樑,更數堂內和堂門八大鐵梭木圓柱,堅固不朽支撐那偌大的抬梁屋架,使人驚嘆當年自然生態蔥茂和建殿選材上乘。進殿堂細看,沿四廊走觀,建築藝術風格欣賞之餘,自然想及歷代有學府之設和眾多員生勤奮治學之風,教育興邦的意義躍現。這大成殿更添光輝的是清朝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金釭反清濟民,率義軍攻占信宜,重建農民革命政權大洪國,以此為王府,叱吒風雲達兩年七個月之久,成為近代廣東農民革命不可多得的遺址。
竇州深宮竇州深宮

起鳳書院

在古城內文明橫街,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縣裴正時創建,以對岸有鳳凰山,取“騰蛟起鳳”之意而命名。初建時為三座兩廊,坐北向南。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縣羅嘉會重建,添設廊廡號舍,兼為試院,又稱“考棚”。光緒五年(879年)於書院正座建樓,因唐太宗開文學館,給所選十八學士繪像題名,時人仰慕稱為“登瀛洲”,而取名“登瀛樓”,增設廳堂6間,房子12間,為生童肄業之所。現登瀛樓較為完整,土木結構,砌磚牆,面寬25米,進深15米,抬梁式屋架,鼓蹬式大柱,斗拱雕刻龍頭,噴水柱托住梁架。樓上正廳上鑲一塊萬字曲屏風,線條精細,古樸大方。書院前座,民國中期改建為西式洋樓,是中國國民黨信宜縣黨部所在地。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廣東省勤商學院遷此辦學,開設會計、銀行、工商管理三個學系。
起鳳書院起鳳書院

黎照書院

位於古城北街口,即劉家祠。書院坐北向南,磚木結構,二進格局,前座為平房、門口、天井,一廳二廊二室;后座兩層,造型古樸大方。“黎照”一名取此西漢經學家、文學家劉向深夜讀書,油盡燈枯之際,有老者點燃黎木拐杖照明這段故事。命名“黎照書院”,用意深遠,激勵後人。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廣東西江南路行署曾設在此。
竇州

李廷樞公祠

為紀念清朝知縣李建樞清康嚴明、大治信宜而建。李廷樞祖籍江蘇無錫,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四月,李廷樞任信宜知縣,同年十月初七病逝,死時,李知縣身上僅有幾塊洋元,當地百姓自發籌資將李廷樞屍體運回江蘇無錫老家。次年,老百姓又捐資修建李廷樞公祠,占地400多平方,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當時的知縣雷澍春撥款重修李廷樞公祠,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縣長張虞紹再修時寫下對聯:路不拾於遺,樵夫往跡三升米;愛能延乎世,棠舍餘思一瓣香,掛於殿前。可見一任清官,雖來去匆匆,卻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一座永恆的豐碑。至今舊址尚存,但已破落不堪。

茂園蔡公祠

在鎮隆古街一臨水處,至今保存較為完整,此公祠建於晚清時,檐邊的系列壁畫,技藝高超,神采依然,頗為罕見。

簡齋書院

建於民國初期,便留下當時廣東省主席胡漢民的墨跡,胡以楷體題寫的“簡齋書院”,剛勁瀟灑,清晰可見。
古城有十三所古書院、七間公祠,兩家公館,以及冼太廟(大洪國招賢館)、中山公園等一批具有歷史意義和文物價值的古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