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古道是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對接通道之一,是海江山河古道匯通之要津,是嶺南土著百越族文化遺存最多最古的文化聖地。歷史背景“櫓聲揺盡一枝柔,溯到康州水更幽,一路青山青不斷,青山斷處是瀧州”。這是清代羅定州學正何仁鏡對...
以南江古道為中心,向南有徐聞,乃至交趾,向東有番禺,所輻射範圍構成嶺南對外貿易的重要區域。通過這條古道,大量海外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入內地,同時,又把絲綢、陶瓷等中原商品輸送到雷州半島、海南島,乃至東南亞、南亞和中東地區。流域...
南江米倉古道 南江米倉古道,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秦代至民國遺址。位於巴中市南江縣。遺蹟簡介 南江米倉古道,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秦代至民國遺址。位於巴中市南江縣。
《羅定:南江古道與一帶一路文化論壇論文集》是2017年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南江文化作為雲浮市傾力打造的三大文化其中的品牌,正在日益煥發青春的光彩。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南江文化,擦亮古道文化...
米倉古道縱貫秦巴山區,聯接黃河長江流域,北上三秦而通中原,南下四川以達南方,古稱大行道。沿途高峰叢集,萬壑分流,先民依勢開道,成於夏商。北起漢中,經南鄭入南江界,越米倉山,躊孤雲兩角,南抵巴中,其間西去成都,南至重慶,...
北江和南江的水口都可稱為瀧口,岑是低矮小山丘,第一個指出“瀧口西岑”在今南江口的是羅定學者徐東。如果證實,足可見當時南江與羅信古道的重要性。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齊時(479--502年),設定南江督護。南朝梁武帝進軍嶺南,將晉...
南江縣,隸屬四川省巴中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邊緣,幅員3389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29個鎮、2個鄉。2022年,南江縣常住人口45.53萬人,戶籍人口64.42萬人。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南江縣,因“江水難涉”而名難江。是首批國家生態...
位於南江流域的磨刀山遺址,是南江文化的始發點,也嶺南文化目前已知最早的“根”。流域文化源遠流長自成一體 追溯歷史,南江古道曾是古代楚人南下海岸的重要通道。在羅定太平河上游南門垌等地出土的戰國墓葬及青銅器,都具有十分鮮明的楚...
南江古道曾是古代楚人南下海岸的重要通道。 [116-117] 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以陶瓷為紐帶的貿易交往圈,並通過水路將其影響擴大到沿海和海外島嶼。 [46] 秦至南北朝時期建置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隨後,“因南征百越之...
《夜色漠離之楓林殘憶》是Mc夜漠離作詞並演唱的一首另類歌曲,與歌曲《夜色漠離》、《夜色漠離之斗轉星移》、《夜色漠離之劍仙情緣》屬於同一專輯發布。歌曲歌詞 餘暉斜陽西落 南江古道阡陌 紅楓盡染血光魄 誰的淚光閃爍 白衣如雪如夢...
同時,石飛河造像所處的南江河谷,屬於米倉古道的主線,從古至今一直在發揮作用,對於米倉古道各時期的具體路線研究亦有重要參考價值。保護措施 2021年,石飛河摩崖造像被發現後,成為當地一個文物保護點。造像分別位於兩座裸露的紅砂岩上...
皇柏林在南江縣城西南二十公里的東榆鋪古米倉道約一百三十華里沿線。現位於巴南二級標美水泥公路的兩旁,歷代屬國有。現況 現有胸徑一尺以上的古柏二千八百零餘株,最高的達五十多米,最大的胸徑為二米多,胸徑一尺以下的幼樹甚多,森林...
由於歷史原因,唐之後,荔枝道、米倉道逐漸遠離人們的視線,成為被廢棄的古道。米倉道 米倉道北起漢中、南抵巴中,是從今陝西漢中循濂水河谷翻米倉山再循南江河谷入四川的一條重要通道。米倉道始創於秦末,興於漢代,隨著時間的...
民俗宗教文化和山水生態文化,組委會經過實地調研後精心制定了八條南粵古驛道遊學線路,分別為潮州饒平西片古道、從化錢崗古道、江門台山梅家大院-海口埠、南雄梅關古道、乳源西京古道、汕頭樟林古港、雲浮鬱南南江古水道和珠海岐澳古道,涵蓋...
小巫峽位於川陝交界的四川巴中南江縣城東26公里,距趕場鎮6公里,是光霧山風景名勝之一,景區集奇峽、 秀洞 、雄峰、 怪石 、湖泊、 雲海於一體。“蜀中一奇小巫峽,秦巴一絕穿花、通天洞” 。明江從大巴山深處衝出,一路咆哮,傾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