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義訓溪峒,嶺表豪族,開拓州縣,
簡介
陳法念,是瀧州陳氏豪族的始祖,說瀧州陳氏豪族就不得不提及此人。據考證,陳法念祖籍鄢陵,是中原衣冠之士,更是梁朝武帝蕭衍的重臣兼駙馬。南北朝時,嶺南地區尚未開化,是嶺南土著的聚居之地,文明處處落後於中原;梁武帝感念於茲,決心要開拓嶺南,讓中原文明傳播到嶺南,於是便起用自己的重臣兼駙馬陳法念為新州、石州刺史,讓其到嶺南赴任,傳播中原文明。就這樣,陳法念身負著梁武帝賦予的歷史巨任,腳踏車一騎來到嶺南赴任,開啟了嶺南歷史的新紀元。
陳法念時任新州、石州刺史,舉家定居於瀧州。陳法念主政嶺南後,並未因自己是朝廷命宮而魚肉百姓,反而是廣布德政,團結俚僚,和輯漢粵,留下了“以孝義訓溪垌”的佳話。由於陳法念有出色的政績,因而梁朝封其為宋平郡公(郡在今越南河內),而嶺南當地土著也一致推選陳法念為大酋長,陳法念算是在瀧州立穩腳跟,而其家族延續數世的顯望亦由此而來。可以說,陳法念的南下為嶺南地區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及文明,使嶺南氣象為之一新,而陳法念也自然成為嶺南境地及瀧州陳氏望族的開拓者,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義訓溪峒
南北朝時的羅定,還是“百越”後代俚、僚族居住的地方,古代百越民族多聚邑結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叢竹之中,溪谷之間,而且數目眾多,社會還是很落後,俚、僚族在地及生活物資短缺,互相掠奪。 陳法念他的到來,給瀧江流域僚族帶來了中原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以詩書禮義傳家,又同地方民族通婚聯親,逐漸成為這裡的地方首領,得到了土著民族民眾的擁戴,陳法念上任新州刺史後,“以孝義訓溪峒,所至鎮俗戢奸,盜賊屏息”。因而被推舉為“酋長”,並子孫世襲。 陳法念崛起於嶺南,成為嶺南最有勢力的地方首領,深得僚人的敬仰信賴,他既能致力幹部落之間的和睦團結,又能極力引導當地土人接受漢族道德教化,遵守法紀,與漢人和睦相處,因此,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發展都非常迅速。
嶺表豪族
開拓州縣
梁朝全盛之時,梁武帝并州設縣,新、石二州並設一州(瀧州);三郡(平原郡、開陽郡、羅陽郡);六縣(龍鄉縣、夫阮縣、永熙縣、羅平縣、開陽縣、安南縣)。 瀧州僚人陳氏豪門勢力也只控制在(羅定盆地)瀧水的平原地區,雲開雲霧兩大山山脈的高山山區,永熙縣境內俚僚交雜難於羈糜。瀧州西山山僚依然未被王化,各洞僚各自為政,依山林而居,無酋長版籍,蠻之荒忽無常者也。 陳法念常常親自率眾入山與當地土著的俚僚酋長議事,爭取支持,從永熙縣的里五大山東川源設立了梁德縣,上奏朝廷,推舉當地土著的俚僚酋長擔任羈糜縣令。粵西家長奴隸制向封建制逐步轉化的時期,仍保留有奴隸制和原始部落,各部族還“往往別村,各有長帥,恃在山險,不用王法”,且“越人之俗,好相攻擊”,“每構仇怨”。他們在相互侵擾,掠奪生口和財富,“以富為雄。”羈糜縣設立,使各部族分治得以結束,推進了歷史進程,使中原先進農耕得以引進,改變了刀耕火種方式,續漸步進了先進的封建農耕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