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龕道場銘並序
- 主要榮譽:嶺南第一唐刻
龍龕道場銘並序原文刻於龍龕(kān)岩摩崖石刻,位於廣東省羅定市苹塘鎮談禮村榃陽龍龕岩洞室內的石壁上。是廣東現存年代早的摩崖石刻,也是嶺南最早的有絕對年代的石刻。石刻的研究價值,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學史以及盛唐時期羅定...
龍龕道場銘,責任者,(唐)陳集原撰 年代,唐聖歷2年(699)2月23日 地點,廣東省羅定縣 拓片原物狀況,刻石月份《寰宇訪碑錄》等目著錄為“一月”責任者 (唐)陳集原撰 年代 唐聖歷2年(699)2月23日 拓片原物狀況 刻石...
《龍龕道場銘並序》無書者與刻者姓名,石刻內容敘述了龍龕道場修建演變的歷史以及對佛教思想的頌揚。該石刻以其年代早、刻字多、保存好、價值高而著稱於世,被譽為嶺財第一唐刻,不少文人、學者、金石家對“銘序”及石刻稱頌有加。...
《龍龕道場銘並序》是廣東現存年代早的摩崖石刻,也是嶺南最早的有絕對年代的石刻,並且是廣東現存文字最多的一塊古碑,書法近歐體,帶北碑風格又揉合南方行楷帖體韻味,它還是廣東絕無僅有的一處唐武周年間刻石,銘序中使用了十五個...
於是,陳集原便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龍龕道場銘並序》。這是《龍龕道場銘並序》的來由。陳集原,時官拜“冠軍大將軍行使左豹韜衛將軍”,授予“上柱國穎川郡開國公”等勛位、爵位,且“世為嶺表酋長”。其祖父佛智,南朝陳初為南靖太守...
《龍龕道場銘並序》石刻的研究價值,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學史以及盛唐時期羅定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俗和地方志諸多方面。岩中還有馮龍官、儀克中、何仁鏡、何惠祁、陳士彬、灣溪菊主人等歷代名人雅士訪碑時的石刻題記、題詠...
著有《龍龕道場銘並序》,位於今廣東雲浮羅定市龍龕岩摩崖。人物生平 陳集原,瀧州開陽(今廣東雲浮羅定市)人。世代做酋長。父親叫陳龍樹,擔任欽州刺史,患病,陳集原立即就不再進食。永徽年間父親去世時,他吐血數升,在墓旁建茅屋...
羅定境內有曾任六州刺史、被封為鄱陽縣開國男的陳龍樹;有撰寫了被譽為“嶺南第一唐刻” 《龍龕道場銘並序》的唐朝冠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將軍上柱國穎川郡開國公陳集原;有豎起反唐義旗,僅用半年時間便攻下兩廣40多座城池,在瀧州...
陳龍樹的兒子陳集原自幼就是一位孝子。曾在先父墓旁守孝三年。武后時,官拜左豹韜衛將軍和冠軍大將軍,又封穎川郡公。陳集原精通文學,聖歷二年(699)刻於苹塘談禮村境龍龕岩石壁上的《龍龕道場銘並序》,就是他撰寫的。陳集原的...
從唐《龍龕道場銘並序》釋文爭議談到“代”字的俗寫 萬曆《(雷州府志)序》中的馬元震書法 嶺南摩崖石刻敘略 第二編 流寓嶺南的書家與書跡 李邕《端州石室記》考辨 關於神龍二年李邕的被貶地點 嶺南幾件唐宋名賢石刻考論 宋代...
《龍龕道場銘並序》描述該道場“花葯奇卉,實仙聖之安憩。”“無假梁棟,自然花葯。”“雲起山窗,花開蓮井。”兩處出現的花葯,中國古代特指芍藥,但在佛教名物中有花葯欄,設定在寺院的環境內,種植芍藥和牡丹。而蓮井在佛教名物中...
永寧縣令陳普光家族在龍龕岩洞室興建道場(寺觀),從武德四年(621)---聖歷二年(699)近80年間,影響新瀧二州及周邊地區。《龍龕道場銘並序》摩崖石刻記述,有交趾僧人寶聰,弱歲出家,雲遊到南京,聽說嶺南有龍龕道場,專程前來...
唐聖歷二年(699):陳集原作《龍龕道場銘並序》鐫刻在苹塘龍龕岩。該石刻為廣東現存年代較遠的摩崖石刻之一,現為省級保護文物。唐神龍元年(705):正月二十四,武則天將帝位傳給太子李顯(中宗)。二月初四,恢復大唐國號,初五,因武則天...
隋·前陳散騎侍郎劉府君墓銘 隋·隋故太原王夫人墓志銘 隋·寧越郡欽江縣正議大夫之碑 隋·大隋儀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使君墓志銘 唐·羅定龍龕道場銘並序 唐·唐故順政郡君許夫人墓志銘並序 唐·端州石室記 唐·張九齡告身刻石 ...
重修竣工之日,陳仁謙請陳龍樹之次子、陳普光之胞弟、穎川郡開國公、上柱國、左豹韜衛將軍、冠軍大將軍陳集原撰文以志此盛事,於是陳集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寫下了流芳千古的《龍龕道場銘並序》,並鐫刻於龍龕道場中的岩壁上,石刻歷經...
唐高祖武道四年(621年),瀧州永寧縣令陳普光在岩中修建道場,供佛祭禮。武周聖歷二年(699年),冠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將軍、上柱國、潁川郡開國公陳集源撰寫《龍龕道場銘並序》,令石匠刻在洞前廳左側石壁上,距今1200多年,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