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龍舟

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流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鳳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舊時人們祭祀龍神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目前,扒龍舟的起源有江浙地區的吳越民系和湖南西北部沅陵兩種說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扒龍舟
  • 所屬:娛樂方式
  • 時間:端午節
歷史淵源,江浙地區,湖南沅陵,各地龍船,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龍舟儀式,

歷史淵源

扒龍舟,是端午節傳統的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圖騰——龍,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旱之災。目前,扒龍舟的起源有江浙地區的吳越民系和湖南西北部沅陵兩種說法。
扒龍舟扒龍舟

江浙地區

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我國古代南方水網地區人們常以舟代步,以舟為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勞作中,攀比漁獲的多寡,休閒時又相約划船競速,寓娛樂於勞動、生產及閒暇中,這是遠古時競渡的雛形。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事實上,我國南方吳越一帶直到東漢時才開發,端午的習俗最初只在長江下游吳越民族中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游和北方地區。《事物原始》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漢代趙曄《吳越春秋》也認為,龍舟的起源“起於勾踐,蓋憫子胥之忠作”。至今專家公認的中國最早的“龍舟競渡”的圖形,發現於浙江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甲村。
端午節早期源頭是對龍圖騰的崇拜,這主要源自原始部族的信仰。因此,原始先民在端午節,以划龍舟敬神而自娛,舞龍燈祭拜而自樂,因而古代又稱端午節為“龍日”。端午節標誌性食俗是吃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稻米和竹葉、竹殼、茭白葉等,稻米與竹主要產區在南方地區。古代的先民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每年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盛大的圖騰祭。拋竹筒食物,划龍舟祭龍,其中便有類似今日競渡的遊戲,這便是端午習俗的由來。浙江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證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而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湖南沅陵

扒龍舟源於湖南西北部沅陵之說,在反映中華龍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龍船歷史淵源的《沅陵千年龍船》一書里,收編了104篇作家、學者對沅陵龍船的精闢論述。這些文章科學、系統地論證了沅陵傳統龍舟的起源,記錄了沅陵龍舟活動的參賽規模、船建等情況。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龍舟。沅陵龍船發源於遠古,祭祀的對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盤瓠。盤瓠曾落戶沅陵半溪石穴,生下6兒6 女,兒女互相婚配,繁衍為苗、瑤、侗、土、畲、黎6個民族。盤瓠死後,六族人宴巫請神,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林密,巫師不知他魂在何處,就讓各族人打造一 條龍船,逐溪逐河尋找呼喊,以至演變成後來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動。沅陵龍舟起源於5000年前,所以比紀念屈原的說法要早3000 多年。

各地龍船

江蘇

蘇州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發祥地。而蘇州龍舟競渡的最早起源當為“胥門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詩人邵長衡有“五月胥江怒,水嬉歡競渡”的詠嘆。到清朝,蘇州端午龍舟競渡盛極一時,地點眾多,“龍船,閶、胥兩門,南、北兩濠及楓橋西路水濱皆有之。”進入二十一世紀,古城蘇州還保持著舉辦各類端午龍舟競渡的活動傳統。蘇州的端午節習俗還有喝雄黃酒、佩掛香囊、懸掛菖蒲、懸掛鐘馗像。
南京自古就有賽龍舟的傳統。南京地方志“民俗宗教方言篇”中就有關於龍舟賽的記載:“午後,秦淮河有龍舟競渡,觀者蟻集。”民國文史專家夏仁虎的《歲華憶語》也描繪了端午節時南京龍舟賽的情景:“午餐即盡,則相率至秦淮水濱,看龍舟矣……”有專家指出,直到明清時代秦淮河上仍然是有賽龍舟繁華盛景的,只是到了近代由於歷史等各種原因,秦淮河上就很難再看到龍舟競渡的場景了。
江蘇常州自古就有賽龍舟的傳統,清代常州詩人洪亮吉在《外家記聞》里,記載舊時常州城內五月端陽賽龍舟的盛況:“端陽雲溪競渡有龍舟六艘,城內是五色龍,東門的大小青龍、西門是金龍、南門是白龍、北門是烏龍”。“清晨,故城四方民眾劃著名六龍舟,匯聚城內子城河白雲渡東端的白雲古渡,爭相競渡。夜以繼日,挑燈競渡,一條條光燦燦的火龍舟游於溪中。”據《武進縣誌》記載:“夜龍舟之戲四面各垂小燈,競渡如白晝。”
無錫地區的賽龍舟是很有講究的,有很強的地域特色。自明清至抗戰前夕,無錫的龍舟競渡曾經盛行,北塘黃埠墩和盪口的鵝湖均為競渡勝地。黃埠墩競渡於清代初期最盛。每當農曆四月下旬即作準備,參賽的龍舟分別在各水路操演,至端午節才會集北塘。龍舟頂部均張起青白色的布幕,插上一面面彩旗,五色繽紛,乘風燁燁。 北塘黃埠墩一帶,因為這裡是古芙蓉湖所在,水面較其他河道開闊,距離北門也不遠,這裡的賽龍舟被稱之為“蓉湖競渡”。正式的競渡需要幾年才舉行一次,正式比賽所用的龍船共有13隻半。這13隻半的龍船代表了無錫城鄉14所神廟。他們分別是梨花莊的延聖殿,東門外延壽司殿,南門外南水仙廟,西水關外西水仙廟,南門外的張元庵,北門外府城隍廟,南門小南海,西門四大天王廟,江尖上關帝廟,船廠里三大老爺廟,以及其他泗堡橋,大小河上,北水關,惠山浜的四所神廟。由於惠山浜的龍船有時參加有時缺席,所以稱參賽龍船為“13隻半”。
正式比賽那天全城沸騰,人們爭相前往北塘觀看。《錫山景物略》載:“往看者無大小,無貴賤,無男女,無城鄉,水路並發。路則演塘擺列,如堵如屏,可四五層,有面無身;水則自酒船以及田船,互相擊撞,水為不流,龍舟亦擠入各船幫至不得伸縮。”蓉湖競渡直到民國仍十分熱鬧,且規模甚至超過前代。這是由於清末民國時期無錫地方商人勢力崛起,而各神廟此時基本都成了各行業的公所,如延壽司殿為酒業公所,延聖殿為木業公所等等,蓉湖競渡也就成了他們展示財力的大好機會。而盪口鵝湖於光緒初年,每逢端午節有龍舟大會。屆時,數十里外遊客爭趨觀看。湖中舟滿,夜則燈火通明,管弦聲沸,甚為熱鬧。鵝湖水面開闊,民國時期端午競渡,有5艘大龍船,分成五色,名為紅龍、黃龍、青龍、白龍、烏龍。比賽時,鼓聲咚咚,槳聲嘩嘩,五舟競發,湖畔人山人海,爭睹為快。無錫解放後,無錫端午習俗這些活動統統停止,只在1958年,“綠龍”還進行過一次競渡,在之後的近半個世紀中,蓉湖競渡連同其他端陽習俗一起,漸行漸遠,退出了我們的生活。

浙江

浙江寧波是中國“龍舟競渡”的發祥地之一,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證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而中國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羽人競渡”發源於寧波一帶。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的論述,最好的證明就是寧波出土的銅鉞“羽人競渡”。如今“龍舟之鄉”鄞州雲龍的端午龍舟競渡風俗仍然十分興旺,村村有“龍舟”,企業出龍舟,端午當日,龍舟競發,鼓聲喧天,河江兩岸百姓蜂擁,呼聲如潮。
溫州龍舟競渡的習俗,各鄉一般在四月初一開殿門祭神後開劃,稱之“競渡”,也有俗叫“上水”。據民間的俗規,各龍舟均由所在地相關廟宇設香官神專管。有些地方若要做新龍舟,要在四月初一擂鼓開殿門,祭香官神後開始造船。到了端午當天,“聚舟數百,名曰‘鬥龍舟’”(龍船劃畢歸去叫“收香”),“鬥龍”結束叫“散河”或“洗巷”,即將龍舟翻轉,次日再翻正,抬到廟中存放並祭香官神。樂清地區的鄭氏龍舟舵的長度達3.5米,這長舵龍舟成了鄭氏的標誌,世代相傳。在蒼南仙居,有一種叫“龍船母”的龍船,用於專門整飭劃龍船的秩序。相傳元末明初,江南垟一帶瘟疫流行,有陳十四娘娘化民女為民治病。四月初一,該民女失足仙居當地一河口,村民擊鼓打撈,結果獲得一隻香爐,村民便將之立為神母,於是有了“龍船母”。於是有了四月初一由仙居開祠鼓起划龍舟之例。昔日梧田、花柳塘、蟬街等地最為著名的一種供觀賞之用的龍舟,叫“水上台閣”,亦稱“彩舫”,堪稱獨有。《溫州民俗大全》中記述:台閣約長18米,寬4米,可容百餘人。前後裝飾龍頭龍尾,均用木頭精雕細刻而成,須腳、眼睛、鱗片等用彩色油漆或貼金裝飾。龍舟上台閣上均用木材或竹竿搭設亭台三座,中亭高聳,形似亭台樓閣,故而得名。

福建

福州西湖“湖天競渡”是自古以來的福州西湖八景之一。在福州地區的端午節民間龍舟競賽中,西湖左海的龍舟特色鮮明,舟首不都是龍頭,而是“牛頭馬面”不同的獸首。歷史上西湖周邊有許多村莊,每隻獸首的舟都固定代表一個村莊。早前在西湖西側的西門一帶有5個自然村,其中官家村(舊時村名)的龍舟舟頭是白馬,湖頭村是紅馬,荷亭村是蝦龍,高峰橋村是新金龍。此外,西湖北面的村莊統稱北湖,統一是犀牛。東門的黎明一帶的小柳村是大王龍,文山村是飛龍,斗池村是金龍。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參加西湖龍舟競渡的龍舟賽手以舊式的各村為單位,自發聚集到龍舟停放點,與全村老幼一起吃龍舟飯,並在長輩主持下,向敬奉神明或名仕敬香祈求護佑平安,然後集體將龍舟扛下水。西湖“湖天競渡”從農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五。初五盛況空前,最為熱鬧,岸邊觀眾人數可達萬人。龍舟競渡以友誼賽為主,不求勝負,兩船遇見了就點燃鞭炮,以鑼鼓為號,即興競劃一段行程再自行散開,競賽過程鑼鼓鏗鏘,號聲震天,鞭炮噼啪作響,場面頗為壯觀。
端午節划龍舟是廈門民間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清代道光年間出版的《廈門志》,對廈門賽龍舟的特色就有記載,端午日“競渡于海濱(龍船分五色,惟黑龍不出)。富人以銀錢、扇帕懸紅旗招之,名曰‘插標’,即古錦標意,事竟,各渡頭斂錢演戲……或十餘日乃止。”一般情況,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場地都選擇在江、河或湖中,而歷史上廈門的龍舟賽的場地則選擇在海上,可謂與眾不同。每逢龍舟賽後,廈門還有一個獨創的鄉土節目,稱為水上搶彩頭,即水上掠鴨或掠豬。

廣東

端午前後龍舟競渡是珠江三角洲水鄉一個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有一整套儀式。從起龍、采青、趁景、賽龍、斗標、吃龍船飯、吃龍船餅,飲午時茶、藏龍、散標等一系列活動貫穿始終。珠江三角洲最負盛名的龍船景,各鄉村龍船景的日期和地點,是歷史上沿襲下來的。中山古時,河涌交錯且較寬闊,較為直、較為深,而端午節乃中山古代之重大傳統節日之一。
中山過去扒龍舟,多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那天早上。每年到端五節晨早,各地的賽手們及村中父老們,便到祠堂或社稷那裡拜神,祈求在比賽中有好成績,奪標耀祖。拜神後,便飽餐一頓,抬起龍舟放到河中,搖旗吶喊劃到比賽的起點。到達起步點後便燒衣放炮,然後參加比賽。比賽大致分三環節進行:
一是放龍。待全部參賽隊伍到達比賽起點時,吉時一到,鳴炮響鑼,各隊選手則一起涌到排列在淺水的龍舟上,合力推向深水處,在鼓聲鑼聲的指揮下,拼力向前划去,現在已改為划槳者先坐在船上待令了。因為水手上船,稍有亂子便會人仰舟翻,影響比賽。每年的端午龍舟競渡,放龍的場面幾十艘或是上百艘的龍舟一字形擺在起步點上,一聲炮響,然後數百上千支漿起劃,漿飛浪濺,鼓聲、吶喊聲、水聲混成一片,場面壯觀。
二是競賽。五月端午,由於氣候、節令的關係,多是漲潮之日,中山俗話講:“龍舟水猛過虎”。因而,端午節扒龍舟時,水又漲又急,比賽起來,並不是現代那樣,有一定距離、長度、時間的限制,而是一比就是一個上午、數小時或十多個小時的競技。因此,龍舟比賽,實際上又是耐力、體能、意志的一項群體性的運動競技。也因這些原因,過去多是男性的活動。解放後,逐漸有女性參加這項競技,稱之為鳳艇。
三是奪標。龍舟比賽最終是奪標,也稱為過龍門。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競爭,到最後,往往是剩下為數不多的幾支船隊。這樣,就形成了最後的衝刺,決賽了,也就是要過龍門奪標了,這是最刺激的關頭了。龍門搭在較窄的河面上,在橫跨河面上,用綠葉紮成的牌坊中,吊下一個紅色彩球,龍門兩岸更是聚集著數以千萬計的觀眾,亦會情不自禁為各隊吶喊助威,爭得頭名的隊伍,則搶先摘下彩球,這就宣布了龍舟比賽結束。難怪唐代張建封寫下著名的《競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揚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群齋外,江上早聞其和聲。……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乾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相目如瞬。”
一番龍爭虎鬥的賽龍奪錦後,也就是扒龍舟之尾聲了,相應地,每年的龍舟競賽也鳴金息鼓了。比賽結束後,奪標的隊伍,高擎錦標沿水路,繞村一周。此時,村中男女老幼早已齊集在宗祠前或曬穀場上,擺開宴席,待龍舟健兒上岸,便一齊飲宴,俗稱食龍舟飯。席間,有健兒將卸下的龍舟頭和龍舟尾舉起,借著酒意舞動起來,逐漸演變成舞龍船頭和舞醉龍的民間藝術來了。在慶功之後,便由族中、村中父老、教頭師傅等帶領下,將龍舟頭和龍舟尾抬入祠中,供奉在佛像前。拜謝神恩後,將龍舟沉於福地之中,等來年再起龍,這就是俗稱為收龍了。這種習俗,沿襲至今不變。扒龍舟不同於扒艇仔,二十多人坐在一條飾有龍頭、龍尾,畫有龍鱗,盛著獅鼓、響鑼,插著旗號的,十多米長,一米見寬的長長木船上,又一起聞鼓而齊劃漿,你追我趕,長時間的爭奪,稍有亂漿,將會船傾人翻。因而,要奪標必須有一定的體力和技術。而奪標者除了奪了標旗外,還有大金豬、水酒等,讓水手們飽餐一頓。

龍舟儀式

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環節。龍舟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各種祭祀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每年的扒龍舟有一定的儀式。雖是各處鄉村各處例,但主要的有幾個方面:
①起龍:
起龍亦稱祭龍。每逢臨近龍舟節,各會社便會在黃道吉目的晨早,興師動眾到供奉龍舟頭和龍舟尾的各宗祠、廟宇中拜祭。村民在長輩的帶領下拈香酬神,燒衣紙等。一群青壯年的村民,一般是參加扒龍舟的青壯年,沖落埋有龍舟的河裡先洗龍舟水,然後潛下水去,將埋於河床中的龍舟抬起,搬上岸,恭恭敬敬地將龍舟用碌油葉浸的清水洗淨,再用船灰執漏、上油,並從宗祠中“請出”供奉的龍舟頭和龍舟尾,重新上彩、點睛,然後在船頭插上龍頭,於船尾裝上龍尾和青綠的樹葉,貼上金花等吉祥物,請畫師在龍舟的船身上繪畫龍鱗等,這就叫起龍了。
起龍船起龍船
②下海:
下海亦稱游龍。龍舟重新上油,維修好後,便擇吉日、吉時,召集村中、族中之健碩的划艇力士,先到宗祠祀神,然後到宗祠前的河邊,燒衣鳴炮,拜祭一番,再合力抬起龍舟放下水中,全船人員一起合力,擂起獅鼓,敲響銅鑼,岸上的村民燃放鞭炮、地躉炮等,健兒們齊聲吶喊,合力起漿,劃出河面,沿途邊劃邊放鞭炮。這次下海游龍,只是練習,往往是沿著村莊的河流兜上幾圈,然後扒回下海的地方,將龍舟抬上岸,在陰涼處撐起或懸掛起來,待端午節賽龍舟時再用。這種形式也稱之為試舟。
端午節扒龍舟之習俗全國各地的漢族、傣族、苗族、壯族等均有之,甚至還加入了比賽項目。在莆仙方言裡,“扒”就是“劃”的意思,所以莆田人一直把賽龍舟叫做“扒龍舟”。在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證明,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認為文中記載的“飛龍”即是龍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