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名稱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
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
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
天干地支,根據
乾支歷,正月建寅,按
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謂之“
重午”;而午日又為“
陽辰”,所以端午也叫“
端陽”。有的地方(
北回歸線一帶)還稱為“天中節”(因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太陽在天空位置是一年裡最當中的一天)。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
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
菖蒲節、
龍舟節、天醫節、浴蘭節、躲午節、
屈原日、
女兒節、午日節、
地臘節、正陽節、詩人節、
龍日節、
粽子節、五黃節、解粽節、端禮節等。
歷史淵源
由來
端午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百越舉行
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龍是古越人(長江中下游以南一帶先民)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
乾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
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二十八宿”,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為“蒼龍七宿”。古越人以龍作為部族保護神,自比是龍的子孫,他們不僅有“
斷髮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在每年仲夏端午舉行盛大的
圖騰祭。選擇在端午舉行祭龍節儀與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時節
天象有關。在傳統文化中,方位和時間以及卦象是聯繫在一起的,仲夏午月午日,龍星飛升至正南中天,即如《易經·乾卦》中所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於“中正”之位,為大吉大利之象。天象“飛龍在天”被賦予多重含義和寄託,形成祭龍以酬謝龍祖恩德、壓邪攘災、祈福納祥的禮俗,衍化成“端午節”。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考證
據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以南廣大地區,在
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是一個崇拜龍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
古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史籍記載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以像
龍子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祀龍祖的節日。經歷史發展演變,大部分百越人已經演變為今漢族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今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為了全
中華民族的節日。
發展演變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早在上古時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飛龍在天”的仲夏端午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以酬謝龍祖恩德、壓邪攘災、祈福納祥的習俗;時至今日,扒龍舟依然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北方古人把端午視為“毒日、惡日”而避之。其實這是由於北方夏季天氣燥熱,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這才讓北方古人逐漸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
據文獻記載,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干地支。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越人最早的曆法是乾支歷,以午月的第一個午日天地純陽之氣極盛的重午日為龍圖騰祭祀日。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五日。於是端午節就演變成為現在的五月初五日。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端午節習俗就在南北風俗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就現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北方端午風俗主要以避惡為主。
南北朝後端午節日被賦予了紀念屈原的人文內涵,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繫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
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與屈原毫無關係。但千百年來,屈原已廣泛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在歷史發展中,民俗“五月初五”被道教吸收作為臘祭日,為“三元五臘”之一。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與《雲笈七箋》中說,五月初五名地臘,五帝攢會之日,此日五方大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道教認為一年中的幾個臘日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獲得福佑。
隋唐時期,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是從性質上講,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為節日娛樂活動。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張說《岳州觀競渡》詩中描寫當時競渡情景道:“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於門戶,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云:“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戶上。蘇子由作《皇太妃合端午帖子》詩中就有“太醫爭獻天師艾,瑞霧長繞堯母門。”端午節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如《遼史˙禮志》就記載遼國重午朝儀,皇帝要系長壽彩縷才升坐。對南北臣僚也要各賜壽縷。此外金國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娛樂活動。《金史˙世宗本紀》就記載:大定三年(西元一二六四年)重午,金世宗“幸廣樂園射柳,勝者賜物有差,復御常武殿,賜宴擊鞠,自是歲以為常。”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還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標者”。可見競渡規模歷時經月。對此事“或官府先禁後馳,民情先鼓後罷也。”龍船形制,中等長九丈五尺,長者有十一丈,短者也七丈五尺。划龍舟的橈手都是從漁家嚴格挑選募徵身強力壯的健兒。龍船分白龍、黃龍、青龍、紅龍。不僅船身,就連船上那些旌旗羅傘的裝飾,以及划船橈手們服裝乃至船槳都是一色。比賽時規定有賽龍場、比賽路線、並劃定起點和終點。在終點設有船標,當競渡龍舟到達終點時,投標船就將標投入水中,讓各船爭奪。
民間習俗
民俗活動
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扒龍舟(隱寓蒼龍)與食粽子(隱寓主星
心宿二)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
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流行。端午有龍舟也有鳳舟,鳳舟是源於遠古的烏舟;有的地方還有龍鳳船,《順德縣誌》載:“大良之龍風船妙極華麗。”扒龍舟是民間信仰中龍崇拜的一種形式,即要借龍之神威,祈福、消災。這些龍船平時沉在江湖水底,也有把龍船安放在陸地的木架上,再搭棚架保護的。每年的五月初一前後,龍船就下水或從水底浮起,水手開始訓練,直訓練到五月初五參加比賽。
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環節。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鳳舟相對應)。閩、台則往
媽祖廟祭拜。在粵閩地區,各種
祭祀、紀念之儀式,有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舊時,人們祭祀龍神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
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
“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
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
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認為文中記載的“飛龍”即是龍舟。據
河姆渡遺址和
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掛艾草與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
艾草和
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菖蒲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
艾草在中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
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
避邪”,乾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如宗懍的《
荊楚歲時記》中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掛艾草習俗。有意思的是,無論是南方視為天地純陽正氣吉日進行驅邪祛病,還是北方視為惡月惡日進行避惡避毒,其掛艾草、熏艾、菖蒲、藥水浴等習俗內涵是相通的。
端午浴
端午日洗浴(
浴蘭),浴蘭湯,是西漢末禮學家戴德著作《
大戴禮記》記載的古俗。但這裡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
佩蘭或
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
香草洗澡。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煮水洗,或用艾、蒲、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
龍舟水,洗去晦氣。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
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端午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據說可治皮膚病、去
邪氣。
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陽以四色線系臂,並佩戴香囊,小巧玲瓏精緻可觀。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內裝香料,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或者採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著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細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黃粉等中藥粉,再用彩綢扎繡而成,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在中國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鑄陽燧
東漢王充的《
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禮儀習俗:“
陽燧取火於天,於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認為,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在此時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
栓五色絲線
五色絲線,又俗稱五色絲、五彩絲。古俗名稱避兵繒、朱索等。系在蚊帳、搖籃上的又叫宛轉繩、健繩。應劭《
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國古代崇敬
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
在東晉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記述有將五色紙掛于山中,召喚五方鬼神的巫術,大概是以五色象徵五方鬼神齊來護佑之意,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可能與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有關,五色絲繫於臂上,或為文身遺俗。《漢書·地理志》記越人“文身斷髮,以辟餃龍之害”;晉人劉義慶《
世說》等書,記以五色絲纏繞粽子,以投入江中,為蚊龍所憚。雖系傳說,卻透出了一絲值得玩味的信息。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開始信仰陰陽五行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以動物為標誌,東方為
青龍,南方為
朱雀,西方為
白虎,北方為
玄武(龜蛇),中央為
黃龍,均為
靈物。實際上,五色絲可以驅邪避瘟的象徵意義遠比實際功能明顯。
浸龍舟水
端午節期間
浸龍舟水是嶺南一帶的傳統習俗,因為龍舟寓意吉祥,龍舟滑過的水人們都認為是“大吉水”,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心。端午節期間下的雨水稱為龍降水或端午水、龍舟水,每年“龍舟水”來時,人們就會帶著家人到江邊去洗龍舟水,古人認為“
龍舟水”有辟邪的作用,可淨身,洗去晦氣,帶來吉祥。
放紙鳶
在中國南方一帶城市,端午節放風箏也是一種習俗。端午時期,兒童放風箏稱之為“放殃”。風箏,即
紙鳶。它是玩具,在
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
懸鐘馗像
鐘馗捉鬼,是流行於江淮地區的端午節習俗。在
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據傳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
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
河曲縣誌》云:“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除病延年。”
佩長命縷
長命縷是端午節時的厭勝佩飾,長命縷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去邪祟、避災除病、益壽延年。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
佩豆娘
佩豆娘是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
清嘉錄》引《唐宋遺紀》云:“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
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有了種種求平安、避五毒的習俗。
五毒是指
蜈蚣、
毒蛇、
蠍子、
壁虎和
蟾蜍,這五種動物是古時北方盛傳的五大毒物。
採藥
採藥是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民間認為,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時在仲夏,當其時也,萬物生長,其勢盛極,是草藥生長旺盛之時。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都有熏艾葉、掛菖蒲、飲藥酒等習俗,中草藥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
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製藥用。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藥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
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
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採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端午也是最為合適的製藥時間。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十二“合諸藥”條引《瑣碎錄》“五月上辰及端午日、臘日、除日前三日合藥,可久不歇氣味”,是說端午時所合之藥的藥效會保持很久。端午所制之藥以菖蒲酒、艾酒、雄黃酒較為普及。
打午時水
端午節"
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打午時水即是端午當天中午11點到13點之間在井裡打水,古人把打上來的
午時水視為大吉水,這個時候的水是最能辟邪。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有“極陽水”之稱;亦稱龍目水、正陽水等。這一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台南有取午時水打鐵的傳統,利用午時水的至陽之氣,可讓各項鐵具更堅固耐用。
薰蒼朮
薰蒼朮是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在民間用
蒼朮消毒空氣,即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
九獅拜象、劃喜船、游旱龍
近代,全國各地在傳承中也有創新,既有傳統習俗展演,也加入了時代味道。九獅拜象,是在傳統的舞龍燈基礎上,凸顯舞獅象造型;在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端午節期間有當地獨有的客家民俗活動“
九獅拜象”巡遊表演。
劃喜船,是湖南婁星區孫水流域一帶的傳統習俗,每年端午前夕,村裡的青壯年男人們無論身在何處,都會自覺回村參與“劃喜船”活動。
游旱龍,在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每到端午時節,人們便用竹子和紙製成粉、褐、青、紫、紅、黃六種顏色的龍舟“
游旱龍”,從農曆五月初一至初六,每天依次巡遊。
節慶飲食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粽籺”、“筒粽”,其由來久遠,花樣繁多。“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端午節吃粽,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粽籺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成為端午節慶食物。
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蛤蔞、蛋黃等多種餡料。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吃五黃
五黃,即是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
黃酒代替雄黃酒)。吃五黃是漢族的民間風俗,流行於江南等地。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因有五種帶“黃”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
在端午節的中午吃五黃餐,即是把五種黃顏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為中醫理論認為,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可利用端午節氣的力量,抑制霉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荊楚歲時記》中說:“以
菖蒲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馮應京《
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蛇(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端午祝福
關於端午節的祝福語,大部分民俗學家認為,是先有端午節日之後,才將屈原等歷史人物附著在節日上賦予祭祀或其它意義,這些意義也只是端午節其中的一部分,端午節設立初衷就是一個歡樂的節日。"安康"一詞,在生活慣用上一般用於祝福的對象是老年人。“端午節安康”,在文獻上無任何相關記載,於近年才始流傳。很多古人詩文都講到歡喜快樂過端午,祝“端午節快樂”才是傳統。
事實上,端午節的起源與任何人的投江都沒有關係,端午節是可以慶祝、可以快樂的節日,而真正起源於祭祀的節日同樣也可以慶祝快樂的。中國傳統的民俗大節大多數都與祭祀有關,端午節因賦予有祭祀成分而不能互道"快樂",是對中國文化缺乏認知的說法,它還窄化了端午節的形式和內容。流傳的不能端午節互祝“快樂”、只能互送“安康”,只是噱頭罷了,並無依據。古代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都是慶賀佳節的體現。
北大教授張頤武曾在微博上闢謠端午不能說快樂的說法,引用的例子是
唐玄宗李隆基的《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張頤武寫道:“有媒體炒作,有位不知其來歷出處的非遺專家楊廣宇,說不能說端午快樂,只能安康,結果成了網路里流行的帖子“。這位所謂非遺專家之說並無依據。許多古人的詩詞都描繪了端午節
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現已經證實,所謂的“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子虛烏有,查無此人。流傳的端午不能說快樂只能說安康,是對中華悠久歷史文化缺乏認知而產生的鬧劇。唐代《端午殿宴君臣》詩的序,其中寫到:“嘆節氣之循環,美君臣之相樂”,這是表明古人也在道一聲“端午節快樂”。
各地特色
國內
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習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黃煙、送魚、唆囉嗹舞蹈、賽龍舟、蘭草水洗浴、采草藥作為
午時茶、捉鴨子,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
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彩線,繫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
竇娘”。
江蘇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划龍舟外,節日飲食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有五毒圖、菖蒲艾葉、鐘馗像、纏臂的彩線,掛絲線粽、穿五毒衣、戴香包等。而在江南地區,還有獨特的驅毒避邪習俗——消
赤口白舌;懸鐘馗、關帝畫像於堂上,像前供瓶,內插菖蒲艾葉,門戶左右亦插放根部包有紅紙之菖蒲艾葉;用紅紙書寫下述詞句張貼於門外,均系去除邪氣之意。儀征縣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
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
鰉魚)煮食。
廣東
廣東過端午節歷史悠久,端午節在廣東自古就是熱鬧隆重、喜慶洋洋的節日。廣東端午節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船、食粽、插艾草、龍點睛、拜神祈福、打午時水、聚午宴、放紙鳶、洗藥水澡、浸龍舟水等等。廣東人過端午節很有節味,節俗內容豐富。南方江河水網縱橫,水上競技活動歷史悠久。地處亞熱帶的廣東為適應這炎熱天氣及夏季時令,很早以前就在“五月端”採取各種措施消暑,全民防疫健身。
海南
海南每逢端午,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還有著洗
龍舟水、賽龍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傳統習俗。《
崖州志》中就記載到,“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賽龍船之舉。為角粽,祀祖先,以相饋遺。又采蘆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體。或折艾懸門,以辟疫。是日,士女皆出港門觀競渡。兒童放各種
紙鳶,角高下。樂羅沖育黎伏三里聚眾千百,互相鬥毆,謂之打風箏架,雖官府不能禁。”可見,在歷史上古崖州一帶的人們在端午節前後有著極為豐富的慶祝活動。
廣西
廣西端午民俗活動主要有
舞龍、
舞獅、
腰鼓等民俗文藝表演。廣西南部地區,比如寧明、崇左、龍州等地,過端午節都要包涼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諸如苦楝樹等樹木的枝葉,在陽光下曬到半乾時就堆放到平地里燒,然後把得到的灰放到一個竹製容器里用清水沖濾。最後用過濾得到的棕黃色的水來浸泡準備好的糯米。經過浸泡後的糯米會在原來的香氣中透出一股
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後多呈淡黃色或者棕黃色。
浙江
端午是浙江人民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文化與習俗多樣的一個特別的節日。從一般意義上來說,吃粽子、競龍舟、懸菖蒲艾葉、拴五色絲、飲雄黃酒、吃五黃、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較普遍的習俗。除此之外,金華的武義、衢州等地,則有端午吃大蒜的習俗。各地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
江西
江西過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製作豆娘(一種頭飾)、編織五彩繩、佩戴香包、畫額、佩戴五彩繩、賽龍舟等習俗。江西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安徽
安徽的端午風俗,主要有
踏百草、
回娘家、龍舟競渡、城裡粽、農家粑、插蒲掛艾、飲雄黃酒、掛香包、佩五彩絲粽、
鬥百草等等。鬥百草習俗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試草名,互相以路邊草名對答。一種是比試草的韌度,以強韌為勝。端午節這天,城裡人一般吃粽子,而鄉間人吃“大葉粑”。
湖南
湖南汨羅江畔的端午節習俗,主要有辦家宴、吃粽子、插艾掛菖、喝雄黃酒、賽龍舟、觀龍舟、回娘家、辭端午等,還包括唱讚詞、龍舟下水、龍頭上紅、朝廟等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祭屈原等習俗。湖南嶽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
送瘟”。
雲南
雲南端午習俗有
迎神、奠幣、
初獻、
亞獻、
飲福受胙、
望燎(送神)等等,亦有穿著漢服,誦讀詩歌、表演越劇、射禮表演等節目。雲南普洱當地人過端午不吃粽子,而是吃藥根。
四川
端午節食俗,四川人大多吃粽子、鹽蛋、莧菜。四川石柱有“
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李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貴州
“
游百病”是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男女老幼往往在端午節穿上新衣,到野外遊玩;在中午一時左右,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了手抱花草的人群;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稱為“游百病”及“洗百病”。老年人認為,端午節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
湖北
湖北的傳統習俗有貼端午對聯、門口掛艾葉菖蒲,還有包粽子、煮鹽蛋、泡雄黃酒等。湖北
秭歸是屈原故里,端午習俗的形式獨特,許多傳統習俗,都與祭屈原有關。
秭歸每年有三個“端午”:農曆五月初五是“頭端午”,五月十五是“
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
山東
山東各地端午風俗:採藥、五彩線、剪紙、拉露。端午節之日,山東所有地區普遍在門口插艾蒿,膠東部分地區還加插桃枝。山東
鄒平縣過端午,每人早起均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市過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過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
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甘肅
在甘肅,端午時節會採摘新鮮的玫瑰用蜂蜜醃漬並食用,有的地方還會蒸面扇子。
面扇子是用發麵整治的扇形麵食,一共五層,中間會撒上胡椒粉,據說這是由端午時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鎮原縣過端午節贈新婚夫婦香扇、
羅綺、巾帕、
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
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
燒高山”。
山西
飲雄黃酒,是山西民間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主要用於防病和祛毒。節日期間,成年人除飲雄黃酒外,還要在七竅之處塗抹一點;小孩子不飲酒,做母親的則要用筷子
蘸酒,點在孩子的耳、鼻等處,歷代相傳。山西解州端午,男女戴
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
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
陝西過端午節一般從農曆四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五月五日。主要活動是掛五彩縷、香荷包,懸掛艾草,吃雞蛋、粽子、油糕、麻花、面等,但是沒有賽龍舟之類。舊時陝西興安州過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
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
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河北
在河北的有些地方,端午期間是忌打井水的,民間傳是為了避井毒。並且在端午時期還要吃用五種毒蟲作為花飾的“五毒餅”用來避五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
櫻桃、
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
蒼蠅。各爐食鋪出售“
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
踏柳”。
河南
河南,過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
蘆葦葉,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
棗粽;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
東北
東北過端午,清早折一些樹枝或買些艾草回來, 繫上各種顏色的葫蘆掛在門沿和窗戶上。有的人家還會扎一些小小的笤秫,和葫蘆掛在一起有掃除百病的含義。採回來的艾草(
蒿子)放在水裡用來洗臉。小孩子的手腳腕上帶“五彩線”,是用紅黃藍綠黑白等顏色的細線擰在一起的。脖子上帶著香包,花花綠綠各色式樣的都有。除了吃粽子之外,還要吃
茶葉蛋。
港台
香港過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這些傳統風俗,此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比如“
立蛋”與“
龍舟水”里游泳等。台灣的端午習俗有打“
午時水”風俗,午時水指的就是端午節中午打上的井水,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國外
德國
端午節日文化賽龍舟在德國落地生根已經有整整20年的時間。1989年,龍舟活動傳入德國,並在漢堡舉行首屆“龍舟節”。1991年後,龍舟比賽改在德國金融中心法蘭克福舉行並一直延續至今。為了保證公平,比賽所用龍舟皆有主辦方提供,每支龍舟可容納20人,選手允許使用自帶划槳。比賽的時候,無論是河上還是岸邊氣氛都非常熱烈。
美國
從20世紀80年代始,端午賽龍舟已經悄悄滲入了部分美國人的運動習慣,成了美國發展最快的流行體育娛樂項目之一。美國的龍舟賽活動,已從西海岸的加州和東海岸的紐約州,向沿海州和內陸州蔓延,龍舟賽從每年6月至10月的各個周末,接連不斷地舉行。
英國
在英國,全英中華端午龍舟賽影響力逐年擴大,已經成為英國乃至歐洲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
越南
越南的端午節是越歷
五月初五,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端午採藥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認為“端午草藥”最為靈驗。
日本
端午節的習俗傳到日本之後,融合當地文化,被吸收改造成為日本的傳統文化。午月端午日,太陽行至中天,秉中天至陽之氣,因此被視為男兒的節日。日本在端午這天不划龍舟,但也吃粽子,並在門前掛出菖蒲。
韓國
韓國申報“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可見其本來源於中國,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直到1926年,因為其時間是從每年的陰曆四月十五持續到五月初七,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韓國
江陵端午祭始於新羅時代的
山神祭,原是村農祈祝豐收的慶典,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韓國江陵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韓國農村過端午祭的氣氛比較濃,在五月初五這天,全家人會穿上傳統的韓國服裝聚集在一起吃飯聊天。傳統的食品有
車輪餅食,遊戲活動有
盪鞦韆等。
新加坡
新加坡是華人國家,華人占總人口的70%以上,來自中國不同的省份,其中福建和廣東省占多數。這些早期的移民把家鄉慶祝端午節的習俗帶到了新加坡。隨著新加坡逐漸現代化,這些習俗慢慢地簡化。傳統的像佩帶香囊,懸掛艾葉菖蒲等這些習俗已經很少在新加坡看見,剩下的還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等項目還被保留完好。新加坡的華人過端午節主要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等。新加坡有不同籍貫的華人,包的粽子也是各式各樣,有傳統的福建肉粽、廣東鹼水粽、豆沙粽等等。賽龍舟在新加坡也成為一項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