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節

女兒節

夏曆三月初三為上巳日。古時以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稱為“上巳”,所以這天又叫“上巳節”。三月初三多逢巳日。這天,人們把薺菜花鋪在灶上以及坐、睡之處,認為可除螞蟻等蟲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內,認為衣服可以不蛀;婦女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為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特別香甜。 上巳也稱為女兒節。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端陽”條下亦云:“呼是日為女兒節。”

七夕又是女兒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另外還有流行於四川廣元一帶的女兒節。相傳,唐朝女皇武則天的母親在廣元遊河灣時遇黑龍感孕,於農曆正月二十三日生下武則天。故舊時民間以此日為武則天會期。這天,人們成群結隊到皇澤寺、則天壩和嘉陵江畔遊玩。婦女們穿戴一新,相互邀約沿河灣暢遊,以討吉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此活動曾一度中斷。1988年,廣元市政府決定恢復這一民間節日,並定名為 “女兒節”,將節期定在公曆9月1日。

中國女兒節的說法有很多。每年三月初三、五月端午、七月初七都被國人稱為女兒節。1988年,廣元市政府決定恢復這一民間節日,並定名為 “女兒節”,將節期定在公曆9月1日。

西安大唐感業寺地區,流傳有武則天九月初八出生於此,九月初八出寺回宮的故事。在大唐感業寺周邊,自古有“九月初八女兒節”的活動。所有生女兒的人,這天帶著女兒來祈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女兒節
  • 節日時間:每年三月初三、五月端午、七月初七
  • 節日起源上巳節
  • 節日活動:洗澡
  • 設立機構:廣元市政府
  • 設定時間:1988年
節日由來,各地習俗,巧果,七夕,節日概述,節日研究,各地特色,日本,曼法傣寨,記載,

節日由來

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人們就要到水邊去祭祀叫作上巳節,並用香熏的草藥沐浴。後來人們稱之為禊。《周禮 春官》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意思是:女巫職掌每年祓除儀式,為人們釁浴除災。鄭玄注說:“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到)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熏草藥沐浴。”這個日子除了宗教作用,還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由於青年男女會在這天都匯聚到河邊,為古人提供了自由戀愛的契機。《詩經 鄭風 溱洧》就寫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宋書禮志二》引用《韓詩》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
當然這樣青年男女集會的場合,女孩們一定是盛裝出席的,直到後來逐漸演變成“女兒節”。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

各地習俗

女兒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甘肅省隴南市的西和縣,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未出嫁的姑娘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動,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聰慧、靈巧,婚配如願,生活幸福。
西和乞巧”被稱為中國古代乞巧風俗的活化石。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晚上開始,一直持續到七月初七晚上,時間長達七天八夜,是持續時間最長的民俗活動之一。整個活動分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卜巧、送巧七個環節。每一環節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幾個富有特徵性的儀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詞、曲譜、舞蹈形式以及與農耕文明相關的崇拜儀式,還有與生活相關的紡織女工、服飾、道具、供果製作等。其活動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國絕無僅有。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有些地方的女兒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女兒節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女兒節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女兒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女兒節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女兒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愿。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女兒會”,各地區的“女兒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女兒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女兒節女兒節
江蘇南通,農曆2月初2是女兒節。南通諺語云:二月二,家家戶戶接女兒,娘家不請是窮鬼兒,女兒不去要爛腿兒,女婿不去是龜子兒。封建社會家庭婦女的社會地位很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人一旦出嫁就與娘家脫離。南通土話說,吃了楊家窖的水,就是楊家窖的人。春節期間,南通有“吃年酒”的習慣,關係親近的親戚之間必須相互走動。進入農曆2月,女兒女婿差不多也有一個月未去娘家了。南通人非常注重親情,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應該經常到娘家走一走看一看,這大概就是南通女兒節由來。至今想起來南通人這種的親情是多么地溫馨。

巧果

女兒節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女兒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女兒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直到今日,女兒節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女兒節女兒節
但女兒節非僅此一個。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
端陽”條下亦云:“呼是日為女兒節。”七夕又是女兒節,因為乞巧少女之事。加上重陽,就有三個女兒節。三個女兒節,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陽數相重,只不過相重的陽數大小之別。這倒並非出於故意安排,它們都不是從陽數上得名的。七夕有女兒節之稱,當在最前,其次是端午,最後才是重陽。但從意義上說,端午兼屬小閨女,已嫁女,七夕專指小閨女,重陽專屬已嫁女,同中有異,相映成趣。

七夕

女兒節是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日概述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織女星
女兒節女兒節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工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節日研究

女兒節源於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各地特色

日本

日本女兒節又叫“上巳”或“桃節”。在日本歷史上的室町時代,有用紙做成人偶撫摩身體後將偶人投入河海的習俗。人們認為,隨水流漂走的人偶會帶走疾病和災禍。到了江戶時代,幕府將每年的3月3日正式定為女兒節。每年女兒節前約半個月到節日當天,日本民間都舉行盛大慶典,祈願女孩健康成長並獲得幸福。每逢此時,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 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裡的被稱作“雛祭”。
很多日本人認為,女兒節源自中國,在融合了日本本土文化之後才形成了節日。據日本史料記載,在8世紀的平安時代,京都(當時日本的中心)的上流宮廷貴族女子間已經盛行在人偶身上換穿衣服的遊戲,後來又出現了向河水中投放人偶以求吉祥的習俗。擺放人偶是女兒節的最大特徵,這些身穿錦衣的宮裝人偶以精美華麗和做工細膩著稱。女兒節人偶的擺放非常講究,在特製的雛壇上,一般為3層、5層和7層等奇數排列。一個標準的人偶雛壇的頂層為“天子與太后”,以下各層可根據需要配以三女官、負責奏樂的五雛童、侍從以及聽差等。在擺放人偶的同時,還要輔以“桃花、燈籠、梳妝檯、日用品”等裝飾,一些地方的習慣中還會放上白酒和菱餅等食品。 在女兒節擺放的人偶很多是長輩贈送的,在過去,它甚至成為女性出嫁時重要的嫁妝。
外公外婆通常會事先準備好紅包,讓年輕夫婦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購人偶。女兒節的人偶一般在3月3日之前數日開始擺放,結束後則要及時收藏起來留待來年再用。據說,一旦人偶擺放時間過長,將會影響女兒的婚嫁。 從女兒節的人偶規格往往可以判斷出某個家庭的富庶程度和社會地位,同時它也是日本經濟發展的真實反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人偶的擺放數量和奢華程度都達到頂峰。如果祖先是聲名顯赫的世家,家中擺放的人偶甚至有幾百年的歷史,可列為國家指定的特別文物。

曼法傣寨

西雙版納州府景洪大約30公里的三鄉曼法寨是個傣族居住的大寨子,民風淳樸,竹樓與椰子樹相伴。據說由於種種原因,寨子為女兒舉行的賧佛活動(賧薩琅甩),因而,家家戶戶做得格外認真。這一傳統已延續了幾百年,是小女兒的成姑娘禮,所有的女兒都要經過這祈願將來幸福、如意的儀式。傣族婦女的勤勞是出了名的,不僅要生兒育女,寨子裡的農活、生意等許多事也都由女人來打理,因而在當地女人有很高的地位。
第二天,曼法寨開始過節。標誌性的事件就是大多數人家都在殺牛,有的是一戶人家殺一頭牛,也有的是兩戶人家合著殺一頭,過節的日子是由佛爺和寨民商定的。
一個寨子同一天請客吃飯,熱鬧非凡。晚間,整個寨子米酒飄香,被請來做客的其他寨子的人,有的開著汽車、拖拉機來,更多的人是騎機車來的。少婦和小朴哨(少女)穿著漂亮的筒裙,三三倆倆擠在一張機車上,與香蕉園、棕櫚樹、竹樓構成別樣的風情。傣族少女確實很美,是一種溫柔的美,擦身一過,自然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不知是看好還是嗅好。在這裡很容易分辨出誰家養了兒子,誰家是女兒。因為有兒子的家庭,音響傳出的流行歌曲的聲音,震得竹樓嘎嘎作響。而有女兒的家庭是安靜的。
女孩的心愿 天黑了,年輕人和老人們還在喝酒聊天,女人們準備著明天去寺廟用的東西。她們買來了在這裡能買到的所有的小商品:電筒、電池、速食麵、礦泉水、飲料等等,然後用綠色或紅色的包裝繩,編成網狀,套上小商品,一個個成排地掉在竹竿上。還有塔式的竹架,頂上是一把張開的雨傘,從上到下掛滿了嶄新的1元、5元、5角、10元的鈔票,花花綠綠的。還有稻子、土布以及新鮮的粽子、芭蕉葉包著的粑粑、肉等。女孩們高興地幫大人做這做那,同時也在挑選自己明天要穿的傣裙。第二天一早,曼法寨的曼乍緬寺從裡到外全是滿噹噹的施捨品和做賧的人。女兒們都被領來了,特別是五六歲的女孩。她們靜靜地坐在自家擺放的東西旁,聆聽著和尚們頌經。岩華的侄女對我說,她小時候就經歷過一次,沒有做過賧的女孩是不完美的。那些沒有女孩的家庭,也要隨全村人一起參加活動,區別在於準備的施捨品少或簡單一些。我問幾個小女孩今天有些什麼願望,玉鳳說:“我希望長大後臉上的疤痕沒有啦!”玉南罕回答:“希望快點長大,可以到城裡的美髮店做最好看的頭髮。”玉波卻說:“希望長大後去昆明,然後自己打的士,到處去玩。”稍懂點事的女孩什麼都不回答你,只是害羞地低著頭,笑一笑。
女兒節女兒節
緬寺的圍牆外站著許多來自其他寨子的和尚和他們的家人。這裡沒有年紀大的和尚,除了佛爺,和尚出家和還俗是自由的。在賧佛的儀式里,僧人要做的只是念經等佛事活動,其他的俗事則由村民公認的組織者來主持。
漫長的儀式結束後,組織者就讓所有在寺院周圍的和尚來抽取,用芭蕉葉卷著的一張經文和各家的聯繫方式。和尚們抽到後就把它交給自己的家人,由他們去收取放在寺里的施捨品。和尚們的家人,收取施捨錢物前,要喝主人敬上的一杯酒,然後把經文大聲讀完。這種分配施捨錢物的做法,體現了平均的原則,在傣族地區幾乎看不到富裕的寺院主持和出家人。耐人尋味的是曼乍緬寺里的功德箱有三個,分別寫有:寺廟建設基金、水電費基金、助學基金,施者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捐獻。交完施捨品的人們滿意地散去,和尚和自己的家人帶著施捨品也離去了,傣寨又回到了寧靜之中。

記載

相傳農曆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日子。古時候,人們把七月初七定為女兒節。這個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中國許多地方在這一天,或前一天晚上,舉行別致的活動。牛郎織女是由牽牛星和織女星衍化而來的神話故事。遠在周代《詩.小雅.大東》里就有這樣的詩章。
在古時候,人們把七月初七定為女兒節。每逢這一天,婦女們要比賽“乞巧”。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鈺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乞巧”活動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卜巧”,二是比賽穿針引線。
“卜巧”,就是卜問自己將來是笨還是巧;如果是巧,能巧到什麼程度。據《開元遺事》上記載,唐玄宗與妃子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都要在青華宮吃飯時,讓宮女們各以蛛絲放在小盒裡,察看蛛絲的細密,用來卜問自己巧得多少。“比賽穿針引線”,就是看誰的針線活兒做得好。祖詠在《七夕》詩中是這樣描寫七巧的: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民間除了乞巧外,在江南和江北一帶,還有女兒節送健繩的風俗。傳說,喜鵲為了讓牛郎和織女相會,決定造一座天。造橋要用大量的繩子,這繩子上哪兒去找呢?當初給牛郎織女說媒的老黃牛,突然想起當地居民有在端午節給小孩在手腕上栓彩繩,象徵健康,取名健繩的風俗,於是,它就到各個村子裡講牛郎織女的悲劇,發動人們獻繩。人們聽了老黃牛的話,都很同情這一對青年男女的不幸遭遇。於是,人們相約在女兒節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繩,扔到屋頂或窗台上,讓喜鵲銜去搭橋。
夜深人靜的時候,少女們還喜歡躲到葡萄架下,傳說,這樣可以偷聽到牛郎和織女的相思細語聲。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給後人留下的這些有趣的風俗,一直相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