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端午習俗

屈原故里端午習俗

屈原故里端午習俗,是湖北省秭歸縣的傳統民俗節慶習俗,端午節當天,人們以龍舟競渡、包粽子、插艾草等習俗,寄寓奮發有為、力爭上遊、辟邪避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009年,該習俗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屈原故里端午習俗
  • 分類:中國民俗文化
  • 地區:湖北省秭歸縣
屈原出生地,原始文化,秭歸歷史,文化歷史,端午節,端午由來,民間文化,新時代特徵,

屈原出生地

原始文化

屈原誕生在秭歸。秭歸是楚國最初建國的地方,楚文化的發祥地。楚國的先公先王,熊姓王族及其氏族分支的祖籍都是秭歸。只要研究一下秭歸的歷史,便不會感到意外。 秭歸是一片開化較早的土地。據考古新發現,早在1萬年以前,人類便逐步脫離原始群,在秭歸香溪河東岸的玉虛洞里穴居,相當於長陽人生活的更新世晚期。另據長江三峽考古發掘資料,在秭歸茅坪鎮徐家沖村境內的朝天嘴,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遺址東距茅坪鎮1.5公里,臨江一段階地上斷面與沙灘相接。遺址長100米,寬20米,文化層厚5米。1985年10月,由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牽頭,由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俞偉超主持,率領國家文物局、中國歷史博物館和長江流域部分省、市的考古工作者10多人,對朝天嘴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確認朝天嘴遺址為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是目前在長江中、上游結合部發現的最早的原始文化。遺址中發掘出的生產工具以打制石器為主,陶器製作原始,器類簡單,以釜、罐、支座等為代表。遺址中還發現了中國南方最早的彩陶藝術,如泥質紅陶片,夾砂粗紅陶片,多為繩紋。製造陶器的泥片貼築方法,在中國制陶史上還是首次發現。這些發現對探索大溪文化淵源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說明至少在7000年以前,人類已在秭歸境內開始了定居生活。證明長江流域跟黃河流域一樣,同樣是中華民族文化搖籃。

秭歸歷史

秭歸又是一片古老文明的土地。殷商時代,秭歸為歸(葵)國所在地。《漢書·地理志》載:“秭歸,歸鄉,故歸國。”《後漢書·郡國志》也載:“秭歸,本歸國。”劉昭《注》引杜預說:“夔國”。《水經注》引宋忠說:“歸即夔,歸鄉,蓋夔鄉矣。”新中國建立後,從古代的。殷墟,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南地出土的“自發(du 堆)組卜甲”中,發現了商王要南下征伐歸國,祈求上天保佑的內容。“歸”約在公元前13世紀末至前12世紀初的商王武丁時代和約前12世紀末至前11世紀初的商王武乙、文丁時代的卜辭中都有了記載。另據金文《歸伯篡(鬼,古代食器)》,說明歸國是個伯國,屬公侯之下的三等爵位。關於歸國的地理位置,《史記集解》引服虔說:“夔在巫山之陽,秭歸鄉是也。”《爾雅·釋言》說:“山南曰陽。”《玉篇·阜部》解釋:“陽,山南水北也。”說明歸國在巫山東南方向的長江北岸。郭沫若認為歸國“當即蜀鄂交界處之難國”,“其故地即今湖北的秭歸縣”。約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初期,周成王封楚子熊繹以子男之 田,居丹陽,秭歸為古丹陽遺址之一說。約公元前9世紀中葉的西周晚期,楚子熊渠的長子熊摯是一個殘疾人不能繼位,熊渠封他別居於夔,作為楚國的附庸國,治所先在巫山,後在秭歸。這便是歷史上的夔子國,今秭歸縣香溪鎮古名夔城,即夔子從巫山遷到秭歸的駐地。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楚成王熊惲以夔子不祀楚國始祖祝融、鬻( 遇)熊為藉口,派令尹子玉(成得巨)、司馬子西(斗宜申)率師滅掉夔國,把夔子俘回郢都,將夔子國的封地併入 楚國。戰國時期稱歸鄉,《史記索隱》引譙周說:“歸即夔之地名歸鄉也。”秦屬南郡。漢置秭歸縣,秭歸之名從此見諸史冊。置縣的具體時間不說,以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行政區劃“南郡領縣十八,一曰秭歸”為據,秭歸置縣至少有與公元紀年同樣悠久的歷史。

文化歷史

浦江清先生的“屈原故里郢都說”提出後,學術界依然像一 池秋水那樣平靜,是什麼原因呢?是黨中央還沒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嗎?是學者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爭論的必要嗎?已無從知道。人們也許這樣認為:浦先生是做學問的人,他的“新說”只是一種見解,只是認為屈原不生在郢都“難以想像”,只是“用情理來推測”,並沒有把話說死,多種見解並存是學術領域裡的常事。此後40多年來,每隔若干年,都會有人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說一說,也就說說而已。20世紀80年代末有人創立“新論”,換個說法說“屈原生於江陵,秭歸併非故里”。這是一個三人小組經過4年考證獲得的“研究成果”,揭開了屈原生地的“千古之謎”。“這一結論已經寫進新編《江陵縣誌·屈原傳》”,使該志成為“我國惟一詳細記載屈原出生地的史志書籍”。還出版了一本《屈原生地論集》的小冊子。關於屈原誕生地問題的討論,在20世紀90年代終於有了結果。 遺憾的是,人們並不因為有了這項“結論”而改變觀念。1999年6月17日,由中國屈原學會、湖北省屈原學會等單位發起,邀請國內外100多名專家學者,在屈原故里秭歸舉行20世紀最後一次“屈原文化研究會”,也是在秭歸舉行的第二次全國性“屈原學術討論會”。中國屈原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褚斌傑與會祝辭,依然認為屈原故里在秭歸。褚斌傑先生說:“1999年中國偉大詩人屈原學術研討會,即將在秭歸召開。這是在世紀之交我們舉辦的最後一次盛會,並且能夠十分榮幸地在詩人的故里舉行,這就分外地使我們感到親切、振奮和意義重大。”
“新論”創立者們開始懷疑他們那項“結論”的科學性了。他們匆匆忙忙於 2000年端午節又將 10年前的“研究成果”原封不動地搬出來,做了個二次“結論”。這就有點令人費解。歷史研究貴在用科學態度探索事物的本來面目,不宜過早地“結論”。

端午節

端午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了,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要到了,端午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以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準備好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不論端午的起源是否是為了紀念屈原,和其他中國傳統節日一樣,端午節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端午這一內涵豐富的傳統節日也正漸漸的淡出人們的生活,在筆者的感覺中,端午成了個不溫不火的節日。只要一提醒,大家都知道,再聊兩句,不是吃粽子就是賽龍舟。相比韓國“端午祭”的成功申遺和他們對本民族文化的保護和普及,我們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太少了。

民間文化

其實,不只是端午,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豐富了眾多的民間文化和藝術:娛樂方面的有花燈、皮影戲、木偶戲、雜耍、舞龍、舞獅等,飲食上有元宵、粽子、月餅、年夜飯等,風俗方面有春聯、鬥神、福、祿、壽、禧、招財進寶、五穀豐登、龍鳳呈祥、龍的圖騰等。民間的舞龍、舞獅由來已久,成為人們收穫、祈求平安、釋放喜悅激情的標誌;剪紙、刻紙藝術,充分展示了廣大人民民眾的心靈手巧,運用於婚嫁喜慶,烘託了喜慶氣氛,廣泛流傳;龍的圖騰則綜合了中華民族積極意義上的特色,成為圖騰綜合體藝術,是民眾崇拜的藝術形象。此外,還有正月鬧燈、清明踏青、端午插艾、中秋賞月、重九登高等節慶活動。這些文化傳統,既記錄了我們民族的歷史,又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認同,同時也成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財富。且不說鄰近的亞洲國家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拿世界美術史來說,無論是現代派始祖馬蒂斯、後印象派畫家梵谷,還是時下外國的一些專業畫家,都曾一度沉醉民族的民間藝術、古老文化傳統中。世界著名畫家梵谷創作於1887年的油畫《浮世繪》和馬蒂斯以舞蹈為主題創作的油畫就曾受到民族民間剪紙藝術影響。然而,同端午一樣,這些曾經札根在我們生活中的民間文化藝術正一天天的被我們淡忘。

新時代特徵

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使我們的傳統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是傳統文化日漸冷落的主要原因,但我們自身對傳統文化的不夠重視也是原因之一。我國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寶,她發源和深蘊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民眾辛勤勞動、艱苦創造的結合體,是廣大人民民眾智慧的結晶。因此,我們要從積極意義上挖掘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努力傳承和創造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藝術,讓中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絢麗多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