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義(是一種飲食文化)

素食主義(是一種飲食文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素食主義是一種飲食的文化,實踐這種飲食文化的人稱為素食主義者,這些人不食用來自動物身上各部分所製成的食物,包括動物油、動物膠。

世界各國或不同文化下的素食主義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義者可食用蜂蜜、奶類和蛋類,有些則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素食主義
  • 外文名:vegetarianism
  • 主要文化:素食文化
  • 嚴守素食:避免食用所有由動物製成的食品
素食主義簡介,定義,來源,素食文化,簡介,嚴守素食,奶蛋素食,魚素食,生食主義,食果實,部分肉食,自由式,苦行式,宗教式,環保式,病理性,食素原因,宗教因素,非宗教因素,歷史,西方,古希臘和羅馬,天主教時期,中世紀早期,文藝復興時期,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素食運動,介紹,新素食運動,素食好處,健康,聰明,文化,經濟效率,環境因素,宣揚,符合自然,缺點,副作用,相關組織,主要著作,

素食主義簡介

定義

素食,表現出回歸自然、回歸健康和保護地球生態環境返樸歸真的文化理念。 在美國有1/10人口、英國有1/6人口已經或正在考慮成為素食者。悄然傳播的素食文化,使得素食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球時尚的標籤。素食,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環保、健康生活方式。
素食食物素食食物

來源

我們知道很多人喜愛素食。他們的理由是通過比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以及人的解剖構造及生理功能,得出結論:人體解剖構造更適合素食。理由是:1.人的牙齒和顎骨適合磨碎素食,而非撕裂肉食。2.人的唾液是弱鹼性的,較難溶解肉。3.人和食草動物都是胃小腸長,適合慢慢吸收不易腐爛的素食;而食肉動物胃大腸短,可快速消化肉,在肉腐爛前排出。而肉的殘渣在腸中會產生毒素
其實生理結構的比較並不能得出人類的構造更適合素食的結論。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有的在植物性食物中含得多,有的在動物性食物中含得多,合理的雜食食譜能夠方便有效地實現營養均衡。純素食也可以實現營養全面均衡,但難度比較大。

素食文化

簡介

素食主義是一種飲食的文化,實踐這種飲食文化的人稱為素食主義者,這些人不食用來自動物身上各部分所製成的食物,包括動物油動物膠。世界各國或不同文化下的素食主義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義者可食用蜂蜜、奶類和蛋類,有些則否。
素食主義

嚴守素食

避免食用所有由動物製成的食品,例如蛋、奶類、乳酪蜂蜜,除了食物之外,嚴守素食主義者也不使用動物製成的商品,例如皮革、皮草和含動物性成份的化妝品。

奶蛋素食

不食肉素食主義者會食用部分動物製成的食品,如蛋和奶類。有些不食肉素食主義者是因為道德的因素,所以會拒食起司、蛋類這些以工廠化生產出來的食品。
奶素(Lacto),這類素食主義者不吃肉,但會食用奶類和其相關產品,像是乳酪奶油或優酪乳。
蛋素(ovo-),和奶素素食主義者相似,可食用蛋類和其相關產品。
長壽健康飲食法的食物主要是穀類和豆類,包括食果實主義(Fructariansim)。

魚素食

愛因斯坦為代表的偶然食用魚子醬,多數時間食用蛋和奶類的特殊素食者。

生食主義

這種食用方法是將所有食物保持在天然狀態,即使加熱也不超過攝氏47℃。生食主義者認為烹調會致使食物中的酵素或營養被破壞。有些生食主義者叫作活化生食主義者,在食用種子類食物前,會將食物浸泡在水中,使其酵素活化。有些生食主義者的精神與食果實主義者相似,有些生食主義者僅食用有機食物

食果實

僅食用水果和果汁或其他植物果實。

部分肉食

這類的人可能基於健康、道德或信仰,不食用某些肉類,像是不食牛、羊、豬等哺乳動物的紅肉是最普遍的類型,這些人會食用部分禽類和海鮮。這不是傳統的素食主義,而是介於半素食主義之間。

自由式

這類的人主要是以素食為主,偶爾會食用肉類。

苦行式

這類人為堅定心中的信念,以苦行的方式進行素食,不僅戒蛋,牛奶,甚至戒大豆,食鹽。代表人物:甘地

宗教式

教義規定不能吃動物,以及某些特定的蔬菜。比如佛教禁的五葷,實際上是蔬菜類的, 另外道教的五葷和佛教五葷又並不完全相同。還有因為宗教原因在某些特定的日子裡齋戒的。

環保式

在重量相同的條件下,肉食生長所排出的碳量通常要超過素食生長排碳量的10倍,因此基於環保理論,許多人會改吃素食。

病理性

苯丙酮尿症等基因缺陷和身體缺陷造成的肉食性障礙,只能低苯丙氨酸食物。

食素原因

宗教因素

世界上許多素食者都是基於宗教的因素而食素。佛教主張不殺生,佛教《涅經》:“佛說:吃肉的人斷大慈悲種子”。另外在佛教的《楞嚴經》中還有永斷五辛的說法,五辛是蔥、蒜、洋蔥、韭菜及興渠(一種印度香料,又名阿魏,中國不常見),在佛教中認為去除五辛之後才是真正的素食,中國佛教可以食用奶製品,但不食蛋。雖然酒為穀類或水果製成,但因為喝酒會亂性,故不可食用。
素食素食
回教徒不能吃豬、狗、驢肉。

非宗教因素

食用肉類需要豢養許多家畜動物,而家畜會排放出甲烷。一頭牛每天最高可排放六十升甲烷。甲烷是另一種溫室氣體,而且它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大氣中的甲烷約兩成由家畜排放。 肉類產品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水和土地資源也會影響環境。
有些人會因為傳染病等環境因素、道德因素、保護動物、健康、減重或其他個人原因而吃素。其中一個著名例子是克雅二氏病的一個可能性,是病者曾吃過來自瘋牛病患者的牛肉。而另一方面,瘋牛病卻有可能是因為牛隻吃了受污染的飼料而引起,而這些受污染的飼料卻是源自病牛的內臟。這些複雜而令人作嘔的關係,使一些人轉而發起拒食肉類的行動。
然而,有些營養如胺基酸等,較難從素食中獲得,所以,一定要科學搭配。

歷史

西方

素食主義最早源自古印度的宗教,哲學傳統,地中海東部的文明也是一個來源,但兩者關係並不大。世界範圍內的傳播也只是現代的事情。
素食素食

古希臘和羅馬

荷馬希羅多德都在作品中提到過只吃水果的自然人。迪奧多爾也描述過衣索比亞的素食民族,其中包括食根者,食麻者,和食樹芽者,並把這些和一種和平的生活方式對應起來。這些在同時期還可以見到的描述是如稗官野史一般的。但無論如何,古希臘早期的這些觀點是值得注意的。

天主教時期

天主教早期的聖徒時代,許多人對肉類帶來的不潔心懷恐懼。在稍後的一段時間內和中世紀,許多神職人員和隱士出於禁慾主義放棄食用肉類。

中世紀早期

就算是中世紀的新宗教也把放棄肉類看作是苦行的一部分。這也是區別教徒和教義規定的正統苦行僧的標準。聖方濟各雖然把動物看作他們信仰世界的一部分,但是他們對素食主義既不實行,也不宣傳。
素食素食

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由於財富和權力的增長使肉食日漸流行。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之所以流行素食,(之前他們曾認為素食是下等人的食物),其主要原因是當時拙劣的貯藏方式,導致肉食很容易變質,腐臭,生蛆,這些不新鮮的食物這必然導致肉食的口味很差,人們失去了食慾,同樣不新鮮的肉食其營養成分基本都喪失了,還容易傳播疫病,令民眾健康情況惡化。這個時期,素食非常盛行。
當然在地理大發現之後,由地中海和南歐發起的掠奪貿易引進了香料,它們可以有效地幫助肉食的貯存,同時又能讓肉食更美味,這個時期,葷腥在人們的餐桌上再度復甦,當有著“惡毒之母”之稱的凱瑟琳·德·美第奇太后進入法國後,她推廣了一些新的飲食措施,其影響力幾乎涵蓋全歐洲,法國人民放棄了粗暴魯莽的中世紀生活方式,也不再用大量的香料來掩蓋肉食的本味,而是在新的貯存方式下,用香料突出肉食的本味,並重新接納了曾被香料革命擠掉的素食。
但自17世紀起,素食主義開始在英國發展起來,拒絕肉食的宗教團體越來越多。托馬斯(ThomasTryon)是十七世紀突出的素食主義倡導者,他主張完全棄絕以“動物同伴的肉體”為食。托馬斯對基督教教友派有很大影響。另外,托馬斯的書《健康的生活方式》(TheWaytoHealth)也給年輕的班傑明·富蘭克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8世紀,由於經濟、倫理和營養學等方面的原因,素食主義逐漸引起了人們的興趣。營養學家威廉醫生(Dr.WilliamLambe)建議他的病人素食以利於癌症的治療。此時,幾乎所有現代的素食主義論題都已經開始討論,包括農業資源的浪費等。18世紀中突出的素食主義倡導者有美國的班傑明·富蘭克林和法國的伏爾泰

十九世紀

英格蘭人顯示了對於實行和宣傳素食最強的傾向(時至今日仍是這樣)。從18世紀開始,在英國就已經出現了與清教徒很接近的以素食為表現形式的苦行。1801年第一個素食協會在倫敦成立,英格蘭其他城市紛紛緊隨其後。19世紀出於道德因素的素食主義代言人是詩人雪萊。1847年他創立了“素食社會”組織。英國公眾中素食主義的典型代表是蕭伯納。托爾斯泰也是個著名素食者。

二十世紀

1908年,國際素食聯盟成立。
中國傳統素食主義
相傳,成湯滅夏桀於乙卯日,武王滅商紂於甲子日,之後歷代為避免重蹈覆轍,便於這些日子齋戒,修養心性,初一到十五茹素遂成為習俗。
《禮記》中云:“逢子卯,稷食菜羹。”《周禮》中云:“大喪,則不舉。”“不舉”作“不殺牲食肉”解。
另有處於長生不老及成仙目的的茹素。
呂氏春秋》曰:“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名之曰爛腸之食。”“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中大鞔而氣不達,以此長生可得乎。” 《論衡?道虛篇》曰:“食精身輕,故能神仙。若士者食蛤蜊之肉,與庸民同食,無精輕之驗,安能縱體而上天?”
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是中國的素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南朝梁武帝蕭衍是真正將素食主義發展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他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出於大乘佛教的菩薩慈悲思想,倡導素食,西元511年,頒布《斷酒肉文》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
至宋代,據《東京夢華錄》和《夢梁錄》,北宋汴梁和南宋臨安已經有專門經營素食的餐館。
至元明清三代,素食文化愈加豐富。清代薛寶辰所著《素食說略》所記錄素食逾百種。

素食運動

介紹

素食主義運動正式誕生於1809年英國的曼徹斯特。當時,有一些Bible Christian教會的成員一起發誓禁食酒肉。1847年,這個修行團體脫離了教會並成立了素食者協會。隨後在80年代早期素食協會的成員發展到超過2000人。1889年英國估計有52個素食餐館,其中有34個在倫敦。1889年甘地成為倫敦素食協會的一名成員。同一時期,素食主義運動也相繼在其它西方國家開展起來。美國於1850年,德國於1867年,法國於1899年分別成立了素食者協會。1908年,國際素食者聯合會在北愛爾蘭成立。1949年,美國素食者聯合會成立,1960年,美國嚴格素食者協會成立,它們都被國際素食者聯合會接納為分支機構。
Bible ChristianBible Christian
據調查,英國素食者的人口比例已達到7%,荷蘭、德國和法國分別是4.4%,1.25%和0.9%;而義大利某些地區的素食人口比例已經達到了10%至18%,美國上世紀90年代的調查也顯示有7%的人自稱是素食者。在印度,由於各種主張素食的宗教十分盛行,使之成為世界上素食人口比例最多的國家,印度的鐵路是實行雙重供膳制度的,有素食和非素食。
長期以來,各種動物保護組織一直都在進行反對動物試驗的鬥爭。1984年在美國,由於“動物解放陣線”的努力,使得某大學研究機構的某項虐待動物的研究中止。此後,此類事件時有發生。1988年,在一位加州中學生葛萊翰(Jennifer Graham)的頑強抵抗之下,“加州學生權利清單”通過立法,賦予加州的國中與高中學生拒絕從事解剖而不受懲罰的權利。此後,在新澤西州麻州緬因州、夏威夷以及其它數州,也曾提出同樣的法案。1998年11月,在英國範圍內已開始禁止化妝品及其原料的動物測試,歐共體則提出2004年12月31日以後,禁止進行化妝品安全檢測的動物實驗和禁止在歐洲市場出售進行動物實驗的化妝品。經過20多年的發展,反對動物測試的化妝品連鎖店“美體小店”(The Body Shop)現已風靡全球50個國家,共約1900多個連鎖店,其2001至2002年度的零售額已經將近7億英鎊。
如今,素食餐館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一些著名品牌的五星級連鎖飯店內均有專門的素食服務,或設立專門的素食餐廳。現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航空公司均提供多種風格的素食餐飲,旅客可以在起飛前24小時內訂妥素食。

新素食運動

表現
和傳統的素食者不一樣,新素食者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不為了單一的宗教信仰而食素,他們更關心動物的權利、在意自身的健康,為全球暖化而擔憂,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喚起公眾意識的覺醒。
新素食運動新素食運動
這些新派的素食者正嘗試用各自的方式去影響越來越多的人,他們雄心勃勃,正推動一場非暴力的素食運動。
推廣方式
新素食者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去影響身邊的人,北京有一個“別吃朋友”的素食團體,他們定期舉辦倡導素食、拒用熊膽、拒絕皮草、關愛城市動物等演唱會,收入捐贈給所需動物保護團體;有一些人開辦素食餐館,以餐館作為宣傳環保理念的陣地;還有些人在網上寫部落格寫素食菜譜,推廣素食。
素食人群
80年代,素食在中國還限於佛教徒的小圈子裡,但隨著素食者隊伍的不斷發展,素食運動在全球蓬勃發展。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知識分子、白領、大學生成為素食運動的主力軍。
發展
一串長長的名人素食者清單:從鵝素愛迪生到魚素愛因斯坦,從麥當娜大S。在他們的帶動下,素食者的隊伍不斷壯大,有數據稱,美國素食者的人口比例已達到9%,英國、荷蘭、德國和法國分別是7%、4.4%、1.25% 和0.9%;而義大利某些地區的素食人口比例已經達到了10%甚至18%。
雖然素食運動在中國才剛剛起步,在發展的道路上還會碰到諸多問題,但多數素食者還是對素食的發展顯得很有信心,如果能把素食運動和整個社會的所有野蠻的、不尊重生命的行為的批判聯繫在一起,整個社會興起反對暴力的運動,人們不斷強調對暴力的批評,到那個時候,素食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

素食好處

健康

素食的飽和脂肪含量佷低,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含量。德國做過一次研究,偶爾才吃肉的素食者,得心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三分之一,癌症的罹患率是一般人的一半。而且,素食還能起到食療的功效。 吃出美麗來。用素食方法來減肥相當有效,素食能使血液變為微鹼性,促進新陳代謝活動,從而把蓄積體內的脂肪及糖分燃燒掉,達到自然減肥的目的。經常素食者全身充滿生氣,臟腑器官功能活潑,皮膚顯得柔嫩、光滑、紅潤,吃素堪稱是種由內而外的美容法。

聰明

食素者自我感覺往往很清爽,似乎人也變得更聰明了。事實,這只是心理暗示的結果,並且現代腦電圖統計,見醫學雜誌 “《臨床神經電生理學雜誌》。嚴格素食家庭的小孩。出現β頻段不活躍;而σ、θ頻段高活躍的機率高於普通家庭。。對於β頻段不活躍,σ、θ頻段高活躍,多數認為是數學能力有有缺陷,只能說食素者容易偏文學類發展

文化

素食,表現出了回歸自然、回歸健康和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返樸歸真的文化理念。吃素,除了能獲取天然純淨的均衡營養外,還能額外地體驗到擺脫了都市的喧囂和欲望的愉悅。

經濟效率

通常情況下,素食要比葷食便宜得多,也很少有用素食做成的“大菜”。所以,食素就不必為生猛“大菜”而買單,為錢包減負,食素不亦樂乎。
如果想通過素食來減肥,就應注意以天然素食為主,而不是我們在市場上所見到的精製加工過的白面、即食麵、蛋糕等易消化的食物。天然素食包括天然穀物、全麥粉製品、豆類、綠色或黃色的蔬菜等等。對含糖量高及高脂的天然素食要有節制性地食用。吃慣肉類者剛開始素食減肥時,別急於求成,可循序漸進,從每餐嘗試吃兩碟素菜開始,等適應後再逐漸減少肉類及精製食物,慢慢地轉向以天然素食為主。
素食者在烹飪中要特別注意控制膳食總能量,特別是糖、烹調油的攝入量,儘量少吃甜食,烹調清淡。

環境因素

宣揚

食用肉類需要豢養許多家畜動物,而家畜食用棉子餅、豆粕、穀殼、麥麩、山芋等農業付產品 會排放出甲烷。一頭牛一天最高可製造出60升的甲烷。甲烷是繼二氧化碳之後,第二種最易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許多環保專家相信甲烷在全球暖化這件事上必須比二氧化碳更需要被重視。大氣中的甲烷約有25%由畜牧業飼養之家畜排放。 肉類產品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中水和土地資源也會影響環境。 生產一磅牛肉需要消耗2,500加侖的再生水,而生產一磅小麥卻只需要20加侖的水。另外,一英畝的棉花的負產品賦予只能產出250磅牛肉,而1英畝田地卻可產出40,000磅馬鈴薯,30,000磅紅蘿蔔,或50,000磅番茄,這些植物的農業垃圾只能拉產80磅牛肉。 另一種說法是:提供一位肉食者一餐的溫飽所耗費的資源可讓二十位素食者飽足一餐。 現有許多人發現改吃素的好處,不只是因為健康,更因為吃素在宗教中是很重要的關鍵。然而,有些營養師不建議改吃全素。他們相信吃全素可能會造成我們的身體得不到每天必須的維他命和礦物質。不過其實不會這樣,“得不到的營養素”基本就是“B12、鋅、鐵、完整的蛋白質、脂肪”等。只要常吃多種蛋奶、堅果、藻類、菌類,每餐都有穀物、蔬菜、水果、豆類,就全都可以補充。

符合自然

從消化道的解剖結構看,食肉動物消化道短而直,其長度約為脊椎的三倍,因為肉食中脂肪、蛋白、膽固醇含量高,容易在消化道中腐敗發酵,毒害身體,所以需要儘快排出體外;而草食動物消化道的長度約為脊椎的十二倍,因其食物中含較多纖維,需要反覆消化。人的消化道總長約10米,皺摺多,消化時間長,而肉類容易腐敗,在腸內溫度下,更易腐敗與發酵,因此肉類不是適合人的食物;五穀、硬殼果,豆類、水果等才是適合人的食物。
再以牙齒結構來看,我們的牙齒臼齒髮達,適合磨碎食物,也就是說,適合吃五穀、豆類;老虎則門牙尖銳,適合吃肉的需要。人類的胃液也接近草食動物,而與肉食動物相差甚遠。

缺點

素食主義者認為素食更加健康,這種觀點更加站不住腳。與普通人相比,素食者更容易缺乏蛋白質、鈣、鐵、鋅、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2,幾乎只能從動物性食品中獲得,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精神障礙)。素食者會說以上營養物質都能從素食中獲得,就是維生素B12,也能從某種菌類中獲得。
但是首先,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物質雖然也能從植物中獲得,但是從植物中獲得的此類營養物質,其吸收率要比從動物性食品中獲得的低很多,這意味著素食者獲得這些營養物質更加困難。
其次,與普通人相比,素食者必須非常注意食物的種類和搭配,才可能獲得比較全面的營養,而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因此素食者營養缺乏的可能性比一般人更大。
近些年,隨著營養過剩導致的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富貴病”發病率的增高,以及為了健康和美體而興起的減肥瘦身熱潮的影響,吃素逐漸成為一種時尚。
吃素能健康長壽的說法在民間頗有市場,甚至有人指出:某某高僧長壽,活了100多歲,因此吃素有好處。其實,這只是個別案例。
總之,均衡飲食,葷素搭配,才是健康的飲食方式。
科學研究對素食提高壽命的證明
根據美國加州馬琳達大學在2013年針對素食人士所做的長期、全面身體健康監測和調研,其結論是“相對於非素食者,素食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12%”。 該研究已經發表在《同業評審期刊,JAMA內科》當中。

副作用

這是從其他地方查到的材料,給出了素食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後果,大部分結論並沒有科學研究證實,存在一定的錯誤。此外,裡面的內容都是可以解決的,其中的解決方式可在結尾看到。顯而易見的是,擔憂素食造成的病症,大多是由於飲食攝入過於單一,沒有足夠的豆類、粗糧、果類造成的營養不良。試想一個人僅僅靠吃單一食物生存,生命可以保住,但一定不會健康。
1.導致不孕
醫學界對素食的研究證實,女性經常食素,會對體內激素分泌造成破壞性影響,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不孕 性成熟發育期女孩:經久素食會導致雌激素水平過低,導致第二性徵發育延遲,有礙女性乳房、性腺的發育和體態美。 育齡期女性:若常吃素會使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導致孕育障礙。 更年期女性:由於卵巢萎縮、雌激素分泌量已缺乏或分泌“終結”,經久素食,其發生“更年期綜合徵”的症狀更為明顯。
解決:這是蛋白質缺乏或胺基酸不全的結果,應該吃多種多樣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大米配紅豆。
2.引起膽結石
膽結石發病的一個因素,取決於膽固醇在膽汁中的溶解度。正常人膽固醇與膽汁中的膽鹽、卵磷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溶解,不易形成結石析出。長期吃素的人,卵磷脂攝入減少或肝臟合成降低;另外,素食中植物纖維的成分較多,可使膽汁酸的重吸收降低,膽鹽濃度也降低;再有,素食者往往維生素A、維生素E的攝入不足,這兩種維生素缺乏,使膽囊上皮細胞容易脫落,從而導致膽固醇沉積,形成結石。
解決:身體可以把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相互轉化,所以並不需要單獨補維生素A。素食的維生素E很豐富,以此使人變得漂亮,哪裡會不足?
3.缺鋅
素食者鋅的攝入量比非素食者低。缺乏鋅質,會影響兒童發育,並影響免疫功能和性慾。由於植物鋅的生物利用率低,所以素食者應該努力達到或超過鋅的推薦食入量。
解決:每天吃50g堅果、種子類植物就可以了。
4.缺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是造血過程和神經系統所必須的。維生素B12幾乎只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螺旋藻類、海生植物、大豆發酵食品所提供的維生素B12是缺乏甲基丙二醯輔酶A變位酶活性問題無法解決解決無。長期吃純素者,導致維生素B12嚴重缺乏,進而出現特殊的視幻覺
解決:深色蔬菜、水果,能帶皮吃的帶皮吃解決B12問題。食用牛奶和魚類脂肪解決酶A變位酶問題。
5.缺鐵
植物食品只含非亞鐵血紅素的鐵,不如肉食中亞鐵血紅素的鐵好吸收。人體對來自植物食品鐵的吸收情況較差,所以雖然素食的含鐵量比葷食高,但素食者體內鐵的存量卻較低。素食還可能導致貧血症。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兒童和婦女身上。
解決:堅果、豆類、深綠色蔬菜。
6.缺鈣
對於那些禁食奶製品的素食者,缺鈣情況非常普遍。完全素食者的鈣攝入量則比奶蛋素食者和雜食者都要低。缺乏鈣質,尤其女性,到中年和老年時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解決:你越是多喝牛奶,缺鈣越嚴重,還會骨質疏鬆。不信你就去查19-20世紀美國女性得的病吧。
7.缺乏維生素D
如果缺乏足夠的維生素D,會導致鈣大量流失,引起骨胳疏鬆、佝僂病、骨胳結構脆弱等病症。
解決:經常運動、曬太陽,維生素D還用補嗎?
8.缺碘
魚類是人體獲取碘的主要食物,但長期不食用魚,容易造成“碘缺乏症”
解決:藻類。別忘了中國的食鹽是碘鹽啊!
9.蛋白質質量低
素食者攝入蛋白質的質量比較低,雖然素食者可以通過植物獲得與非素食者一樣多的蛋白質,但是植物蛋白的質量比動物蛋白要差一些,賴氨酸等必須胺基酸要少些。
解決:這是“蛋白質迷信者”說的。如果你只吃一種植物,胺基酸不太可能均衡。但如果是穀物+豆類,或穀物+堅果,胺基酸還是均衡的。
10.熱量低
長期素食,由於蛋白質與脂肪嚴重不足,容易引發營養不良。長期吃素的女性所生的孩子往往存在生長發育障礙。蛋白質是建造和修補人體組織的主要原料,長期缺乏則對機體的抗病能力影響極大;脂肪產熱量高,不飽和脂肪酸更是“人腦的食糧”,對促進大腦智力發展極為重要。所以長期素食對生長發育迅速的青少年危害較大。
解決,他說的“不足的”哪些內容,就是素食中最好、相當豐富的東西,堅果中的脂肪能達到40%~70%,其中的脂肪酸的全面程度跟肉食“不是一個水平的”。
11.記憶力減退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怕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以改吃素食,不過根據美國最新醫學研究顯示,長期吃素會因缺乏蛋白質及維生素B12等營養素,導致記憶力減退、精神萎靡、反應遲鈍、疲勞等症狀。
解決:食用魚類,愛因斯坦就是魚素
12.血管疾病
德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如果過分強調吃素,就會由於營養不均衡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德國的研究人員對部分德國素食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這些素食者體內的膽固醇水平較低,但大部分人都表現出缺乏維生素B12的症狀,這使得血液中一種被稱為“高半胱氨酸”的成分增加。這種物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調查還發現,不食肉類可能會導致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從而對心血管健康不利。
解決:和第11條很類似,全都用第4條的方法。
13.導致貧血
有些女性對一般廣告中宣傳的肉食損害健康產生誤導,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導致富含鐵元素的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實際上,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豐富,其吸收率也高,達25%,而素食中鐵的吸收率卻只有3%。相比而下,堅持吃素而不吃肉,女性體內的鐵得不到補充,因而很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的出現。
解決:紅棗補血功效很好

相關組織

國際素食聯盟香港素食會全球素食網天下素食聯盟中國素食文化傳播網

主要著作

近幾十年來,一些相關的專著在素食主義運動的發展過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1975年出版的《動物解放》(作者為Pete Singer,國內已有中譯本),主要從倫理學的角度探討了動物的權力和人應該怎樣對待動物的問題。書中以大量的資料和照片揭露了動物在農場和實驗室里所受到的殘酷折磨和屠殺。這本書使很多人開始醒悟,並轉向素食主義。
素食主義書籍素食主義書籍
其它類似的書籍還有《生命的飲食》("Eating For Life",by NatAltman,1973)、《食物改革:我們的渴望》("Food Reform:Our DesperateNeed",by RobinHur,1973),《選擇素食》("The VegetarianAlternative",by VicSussman,1978)、《素食主義:一種生活方式》("Vegetarianism:AWay of Life",by Dudley Giehl,1979)、《素食手冊》("Vegetarian Sourcebook",by KeithAkers,1983)等等,這些書使人們對素食的利益有了更多的了解,如素食與健康、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幫助飢餓人民以及仁慈對待動物等等。
另外還有頗具影響力的暢銷書《一個小星球的飲食》("DietforaSmallPlanet",by FrancesMooreLappe,1971),這本書使很多人了解到肉食消費是對土地、糧食、水、能源等其它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本暢銷書也極具影響力:《新美國飲食》("DietforaNewAmerica",by JohnRobbins,1987)。除此之外較重要的還有《超越牛肉》("BeyondBeef",by JeremyRifkin,1992)、《嚴格素食:新的飲食倫理》("Vegan:TheNewEthicsofEating",by EricMarcus,1997)、《屠宰場》("Slaughterhouse",by GailA.Eisnitz,1997)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