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簡介
【錄者小引:明大司馬
袁可立(1562--1633),字禮卿,號節寰,
睢州(今河南省睢縣)人,中萬曆己丑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以子樞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
有關歷史
天啟二年為登萊巡撫,主持遼務多年,參與並指揮明清戰爭。以智取策反收降努爾哈赤姻婿劉愛塔,在任上為
毛文龍請餉募兵,後因指斥毛文龍貪功冒餉又為毛所嫉恨。可立去,
毛文龍無人能御。天啟末起
袁可立兵部左侍郎,極力反對
袁崇煥與後金議和,注重加強
海防建設,與明朝一些人“重山海輕沿海”的戰略短視形成鮮明對比。三年後
袁崇煥因此獲罪而遭殺身,然毛文龍被殺,
袁可立苦心經營的海上防線的牽制形勢已蕩然不存,致滿人敢傾國中之力大舉犯明,至此國事日非,足見袁可立先見之明。
黃道周曰:“公去登萊不數載,而登萊遂敗。 …公去又十餘年,而朝鮮淪陷。”
袁可立正直敢言,是晚明少見的幹練之才。二十八歲彈劾
炙手可熱的
應天巡撫李淶,平反蘇州太守石昆玉冤案。以御史巡視西城,懲辦權貴;因直諫觸帝怒,削職為民二十六年,史稱“震門之冤”。泰昌立,起袁可立自民間,官拜兵部左侍郎,廷推南都戶部尚書,改兵部,因公開反對
魏忠賢再遭罷官。皇帝念可立登萊勞,授兵部尚書,特準馳驛
乘傳歸。
天啟四年春,登州巡撫即將離任,作《觀海市》詩,描述海市生動真實,為海天增色。晚年崇道,在
睢州建袁家山,《道藏輯要》所記最詳,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善詩文,受清朝文字獄所累,多所毀失。
明末朝鮮歸登撫節制。天啟三年,屬國朝鮮弒君篡權,袁可立嚴詞質責,並牽及朝鮮勾通倭寇等舊事。五十年後倘為朝鮮君臣所忌恨,在清朝開館延修《明史》之時曾派專使來中國在康熙皇帝面前大告前朝袁可立的御狀,《永憲錄》和《池北偶談·朝鮮疏》都有記載。袁可立是明末著名的主戰派將領,並策反努爾哈赤的姻婿劉愛塔,使後金在遼海的形勢不戰而遭受重挫,大批漢官偽將因此受到滿人猜忌而被殺,沿海四百裏海疆不戰而重新收歸於明朝版圖,成為明清戰爭史上最著名的“反間計”戰例。終清一朝整個史界對
袁可立十分忌憚,所有傳記史料均被
刪削,致明清戰爭史上的重要人物袁可立、毛文龍和劉愛塔在清修《明史》中俱削而不立傳,連個小小的附傳都沒有。乾隆年間陸時化的書畫著作《吳越所見書畫錄》因載有董其昌撰寫的《節寰袁公行狀》涉及到袁可立的事跡險遭毀版和殺頭之災,至今可見到倖存下來的狀文圖頁被刪節得面目全非,況且這還是在袁可立去世144年後的事情。狀文在此後的數百年間幾近湮滅於世,向來研究董其昌者因不知該文而不及董、袁過世之交,連台灣國立中央圖書館所編輯篇帙浩大的《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都未收錄。
《
節寰袁公行狀》(明董其昌撰)、《兵部尚書
節寰袁公墓志銘》(明孔貞運撰)、《太子少保兵部尚書
節寰袁公神道碑》(明王鐸撰)、《太子少保兵部尚書
節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狀》(明王鐸撰)、《
節寰袁公傳》(明黃道周撰)、《
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明陳繼儒撰)、《袁節寰大司馬像贊》(明倪元璐撰),各種文獻鑿鑿俱在,但因袁可立為滿主所忌,且其著作者俱為前明人,一直遭到禁毀封殺,滿清向來輯譜者未敢及袁可立,到後來更因為資料湮沒而輯無所及者。清末錢儀吉編《碑傳集》收錄人物多達兩千餘條,也僅在“國初守令”一卷中收其孫袁賦誠而不及父袁樞和祖袁可立,及至清末民初臧勵和編輯《中國人名大辭典》收人名多達四萬也僅及其子袁樞而不及袁可立本人。
清末知名學者書法大家翁同龢在考證睢陽袁氏舊藏南宋《松桂堂帖》時,竟因資料匱乏無考睢陽袁氏而將袁伯應(袁可立子袁樞)和袁賦諶(袁可立次孫)父子誤斷“其為一人無疑也”的千古學術錯誤。
直到滿清光緒十七年,去世近300年的袁可立家鄉的董其昌書丹的明修“袁尚書大石坊”仍為睢州地方官知州王枚和睢州會首殷國有藉故強行拆毀。[4] 足可見中華文明因國運鼎革橫遭摧殘之一斑,觀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暴力顛覆和毀禁之嚴苛狠毒,以此壯志,國人當自強。
新浪微博“掃書喵”如是寫道:袁可立遭清廷禁毀是因抗擊後金有功。對袁可立產生興趣後,我用常規方法去搜工具書,一處也沒有,這讓我很驚疑,我所找到的勝過百度所得的唯有董其昌書《節寰袁公行狀》全文,錄在《吳越所見書畫錄》,確實可見塗抹多處關鍵字。
由於《吳越所見書畫錄》卷五所收董其昌兩件書法(《重修宋忠武岳鄂王精忠祠記》和《兵部左侍郎節寰表公行狀》)有犯諱之語而不得不毀版。[5] (順德鄧氏風雨樓刊本《吳越所見書畫錄》鄧實跋)
清惲毓鼎《澄齋日記》9:“吳縣陸時化《吳越書畫所見錄》。陸,字潤之。書成於乾隆丙申。...全載款識題跋圖注,用趙松雪體寫小楷付梓。全書一筆不率,精妙無匹。陸錄跋中言,此書成時,陸先生自寫精楷鋟板,其中有董思白《岳廟碑》、《袁節寰墓碑》,犯時忌,禍幾不測。先生急取板稿盡毀之,已印行者收回,而尚有流落人間者。今神州國光社得其原本刻印,此書始現於世。想其時雖有未經收回者,藏書家亦刓缺以避禍耳。雍、乾間文字之禍,可見一斑。”
著名學者徐建順教授沉痛指出:“清朝銷毀了中國古代的大批書籍,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美化本朝,醜化前朝。為此不惜大改史實,以致明清是離我們最近的時代,其歷史卻是最迷糊的狀態。舉個例說,袁崇煥守寧遠,對明史意義重大,但袁崇煥的傳記有多處關鍵點籠罩疑團,而說起來應該比他更重要的另一個人物袁可立卻在史書中蹤跡皆無,而那段歷史到現在也拼湊不完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袁可立曾策反努爾哈赤的女婿,引起家族大亂,並大敗努爾哈赤,這對於滿清皇室是很丟臉的事吧,所以歷史就被修改了。”(徐健順《中國正史觀》)
《東南學術雜誌》2015年第四期《論黃道周的文學史觀》節錄:
翻檢黃道周的文集可以發現,其為晚明忠孝節義之士所作的傳記、行狀、碑誌、墓銘之類的文章很多,可見黃道周以文章保存一代之史的意識。在黃道周為傳的人物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主張抗清或甚至直接參與抗清鬥爭的人物,後因為滿清忌諱,他們的事跡及相關史實《明史》或不採入,或極其簡略。黃道周此類文章恰好可以彌補《明史》之闕,為今天保存了大量晚明和南明的研究史料。例如,袁可立為晚明重要大臣,但《明史》並未為其作傳。黃道周以自覺的史官意識著《節寰袁公傳》,以存其事跡,表彰其忠節。文章內容翔實可考,記述生動傳神,其中“智者不能謀,勇者不能斷,慈者不能衛,義者不能決,賴聖人特起而後天下晏然”⑨數語,從側面讚揚了袁可立在魏閹權傾朝野、炙手可熱之際持正守節,敢於鬥爭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捧讀文章,會油然而生“才節並見,斯為有立”之感。因此,這篇傳記確能對清人修撰之《明史》有糾偏補闕之功,是明史研究者不可多得之資料。
中國美術學院 顏曉軍《董其昌與袁可立父子的交往》:“袁可立,字禮卿,號節寰。曾巡撫登萊,累官至兵部尚書,在與後金的戰爭中戰功卓著,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袁可立去世後,他的《行狀》系董其昌所寫,現存於陸時化懷煙閣本《吳越所見書畫錄》;孔貞運撰寫、王鐸書丹《墓志銘》;王鐸為他寫了《神道碑》;黃道周撰寫了《節寰袁公傳》;陳繼儒則有《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另康熙二十九至三十年(1690-1691)馬士英修、陳應輔纂《睢州志》有袁可立的小傳。對於這樣重要的歷史人物,由於牽涉滿清忌諱,故《明史》修撰之時未給袁可立立傳,因而造成了他有些生平資料的模糊與混淆。”
2002年4月,《續修四庫全書》得收錄《吳越所見書畫錄》而使《節寰袁公行狀》一文漸為世人所知。而在此之前的《四庫全書·倪文貞公文集·袁節寰大司馬像贊》和《八十九種明人傳記綜合引得》所引《蘭台法鑒錄·袁可立》也僅有數百字而已,難怪“掃書喵”博主發出“我用常規方法去搜工具書,一處也沒有”的慨嘆,足可見滿清文網和禁毀之嚴。
2012年4月19日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欄目《疏林遠岫圖》首次對袁可立和董其昌兩位歷史人物一生的故交佳話進行了生動報導,在文史和書畫界引起很大反響。而稍早前山東蓬萊電視台所推出的歷史節目《名臣袁可立》、《觀海市》(上、下)都將袁可立這一受滿清封殺數百年之久的歷史名臣話題重新活躍於歷史舞台之上,也為明金戰爭史,尤其是遼海戰及間諜戰的相關話題補上新的篇頁。
2013年10月8日,《檢察日報》以“勘破冤案名留青史”為題對四百年前袁可立主政蘇州司法期間為民請命洗雪冤獄的事跡進行了表彰。中共福建省委主辦的2013年第10期《海峽通訊》發表了謝志偉的《袁可立:有膽有識有奇謀》,羅列大量史實對袁可立一生剛直不阿膽識過人的一系列政治事件進行綜述。2014年5月,《大河報》以“袁家山前說袁公”為題對袁可立一生的重大事件進行了五期連續報導。2014年6月,睢縣縣委縣政府暨河南省文物部門投入巨資對袁可立的生前遺蹟袁家山開始建山400年來最大規模的周邊環境整治和維護,2016年3月,河南省文物局和睢縣政府對袁家山大殿及配房進行全面維修,力爭重現袁家山當年青山綠水原貌,而被滿清刻意忽略數百年之久的明末廉吏名臣袁可立“忠誠乾國,正直立朝”的剛正廉直精神也必將作為中華民族正能量的精華被一代代傳承頌揚。】
原文
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偕配誥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銘
賜進士及第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裁國史玉牒同知制誥起居經筵日講通家侍生孔貞運頓首拜撰
賜進士通議大夫協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纂修先朝實錄記注起居管理六曹章奏較內書文華殿展書誥勅撰文前右春坊右諭德左庶子掌南京翰林院事經筵講官通家鄉眷生
王鐸頓首拜書丹
賜進士第資政大夫南京工部尚書前刑部尚書奉勅巡撫保定等處地方提督紫荊等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通家眷弟靳於中頓首拜撰蓋
於戲!慨日朝鮮失守,而登州從此多事矣。讀大司馬節寰袁公撫登章奏,知老成禦侮,其綢繆定傾如此,其周且蠶也。孰使十六年來,海無傳烽,亭有臥鼓,則惟公之賜。使天假數年,則公將奮謀決策,焚冒頓之虎落,犁
老上之龍庭,以抒我皇上東顧之憂。而今已矣,惜哉!
公以崇禎癸酉十月十一日卒於里。
訃聞,上賜祭葬如令。其贈蔭易名,侯部覆行,誠異數也。公配宋夫人,後公二年卒,檄恩袱葬。
其子戶部主事樞,以大宗伯董思白及南京掌院王覺斯二公所為狀,屬余銘諸墓。公嘗為蘇司理,余國隣垊也。嘉公功在
社稷,銘其可辭!
按狀:公諱可立,字禮卿,別號節寰。先世居鳳陽,始祖榮,國初以戰功屢調堅城衛百戶,即今睢陽衛也。遂徙於睢,代以德望著。高祖錦,領歲薦,任陝西韓城教諭,出其門者不問而知蘇胡弟子也。生子二,長永綬,貢士;次永康,永康生五子,曰江、曰淮、曰河、曰洛、曰渭。淮,字子沂,即公之考也。兩世皆以公貴,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
公生而警穎,有奇質。四歲輿里見戲,為搴旂列陣,
作仗鉞誓師狀,觀者知非凡見也。七歲從
塾師受毛詩禮記,十一歲改治尚書,十九補博士弟,為督學衷
簡肅公所賞拔,文謄
翔起。公益攻苦,下帷貧不能給,燭聚螢鑿壁以為常。四方執經者,戶履
常滿,而
菽水之供倚辦十脡。
戊子,公病疫浸劇,憒憒中見金甲神乘赤馬入城隍廟。跽進戊子科鄉試,錄公。從旁睍之,見其名高列,下注聯捷數字。病已,果於是年領鄉薦。明年己丑,登陶石簣榜進士。
初授蘇州府推官。蘇當輪蹄之沖,財富刑獄甲於他郡,公徐而理之。胥吏抱牘如山,公片言立決,如風掃籜,爰書無隻字出入。猾胥手而舞文者,惴惴戰股不敢肆。所平反
疑獄無葁,一時直指使者。揚貞汰垢,倚公
如左右手。
戴星往來於各郡席,未嘗一日煖於
虎丘也。
時湖州亂民與董宗伯為難,祻結松陵,幾釀不測。公銜諸上台命毅然往諭之,押發諸亂民於各邑伸理,巨魁勢孤就擒,一指顧間而變定。
王士驌、
喬一琦等,吳中狂生也。會聞海上倭警,因招集鄉勇,挾弓矢以自衛。修郄者以謀逆中之,撫按為之色變。公廉其無他,百口保焉。後會鞫,果不得實。而書生之得免於
赤誅者,皆公再造也。
石守昆玉,治蘇有清卓聲。以疆項忤中丞某,中丞劾其不職。得旨,下所司堪問。一時李官懼獲罪中丞,無敢直石守者。公獨憤然曰:“殺人
媚人,以慱一官可乎!”遂直書其枉,而石得無罪。中丞因自劾歸,公論快之。
公嘗查盤海上
兵餉,一
武弁遺公三倭刀。不納,然心識其為琉球物也。不數月,海上報擒活夷二十口,夷器若干。巡撫檄公查驗,而二夷已斃杖下,其十八人皆鴃舌不可辯,夷器中三刀即公所擲還者也。公疑,而代諸夷求緩死,權系縣獄。未幾,琉球貢使至,始知為本國良民,而以輸糧失風者也,悉縱之還。夷感其德,民服為神。
五載以治行異等,內召當鎝諫省。無何,授山西道御史。公入台,感上知遇,於心所知無不言,於言所指無不盡。風裁獄,獄稱名御史。迨奉命巡城,而
持斧埋輪,貴戚歛手。會有一璫殺人,公廉其狀,捕而繩之,法不少借。同列以近臣,怵公宜縱之。公憤然曰:“殺人者抵,吾知為朝廷守法而已。”聞者齒指。
時建言諸臣擯斥殆盡,無敢救者。公獨抗疏辯論:“諫臣必非濟私市恩
沽名賣直,若因其言過激槩棄不用,臣恐
謇諤之士退,而緘口持祿將順固寵之人進。況今西虜
跳梁,播酋負固東海,倭患未熄,中原
災害頻仍,起廢
求言正今日急務”等語。疏入,奪俸一年。是歲秋九月,景德門有雷震之變。公陳言時政得失,▆▆勸上“親郊祀,勤
朝講,批章奏,錄遺賢,明賞罰,化朋黨。”不報。
會一御史忤旨,上震怒。公申救,語多侵執政。執政大恚,不數日降旨鐫三級調外任用。尋,革職為民。是時公方與
僚友對奕,報至,從容罷局,無幾微見詞色。
歸,而娛奉兩尊人,色養備至。除地為圃於城東,偏有池館、亭台之勝。公蒔竹種松,分蘭萟菊。日與諸耆舊徜徉於詩壇酒社,陶然有隱處之樂焉。
辛丑(萬曆二十九年 公元 1601年)、癸卯(萬曆三十一年 公元 1603年),兩尊人先後抱疾,公為嘗藥露禱願以身代。及歿,而哀數
逾制,至
墨瘠不能起,見者傷之。
家食凡二十六載,以
原官三登啟事。及撫按
薦牘屢騰,而公雅尚高潔,其視一官若
敝屣也!
光廟踐祚,起公尚寶司司丞。逾年辛酉,升本司少卿。五月奉
簡書祭告公陵,尋晉太僕寺少卿,事竣復命。值全遼敗恤(衂),朝野震驚。公
纚纚條上方略者七:一收
殘兵,以省調募;一出奇兵,以圖制勝;一明賞罰,以振法紀;一慎防守,以固封疆;一實京營,以固根本;一多儲資糧,
以防未然;一破格用人,以期實用。疏上,上悉嘉納允行之。
壬戌三月,擢通政司左通政署司事,充廷試讀卷官,侍經筵。
時東夷
犯順,蓮妖
生心。上謂彈壓登萊非公不可,於是以節鉞授公。公即叱馭行,靈旂過兗,賊遂鳥獸散。往,客兵戕民有甚於賊。公至登,即行白射之法以練土著,盡汰客兵使還鄉井。以故蜚鴻安堵,而流亡者歸如流水矣。樞輔檄淮上新募兵出海,而將卒不用命,遂嘩於福山。公移檄撫綏,咄嗟嘩解。因露章劾所部
汪崇孝、
管大藩等,奸弁喪氣,磊壁森然。
時虜盡有南衛,布帆草筏,常出沒於
長山、旅順間,漕艘賈舶多為所梗。公於皇城島請設參將、守備各一員,練兵三千,以為登萊外藪。又設
游兵兩營,飛檣往來策應於廣鹿諸島。制炮設墩,旌旗相望。而虜遂遠徙,烏鰂之帆不復逍遙海上矣。迨秋奴復至,南衛收穫,大肆侵略。公命將設伏,乘風縱火芻茭,糗糧盡歸一炬。奴忿甚,於秋杪載火炮,分兵二道以圖報復。而公先期集兵分道以應,並夜酣戰,俘斬無數,虜為奪氣,東人以為設鎮以來自未有此捷也。
奴多用中國叛將防守四衛,而公納劉愛塔之降,以開奴攜二,一時中國叛將被奴誅夷殆盡。虜因棄金復諸城,而舉四百里喪地復歸版圖焉。
癸亥正月,濰縣報稱守備張爾心密約副將李性忠於上元日舉兵叛。謀洩,監司皆驚怖束手。公親詣沈帥,俾諭性忠,立刻解兵柄,而事遂寢。地方竟不知有異變者,其呼吸定,傾不煩聲如此。
會毛帥恃功暴橫,滿蒲昌城之捷,誕忘殊甚。公曰:“吾餙報而邀功,扶同以欺君,父臣子義不敢出也!”於是移檄東江,覈其虛實。而毛帥嫉公如仇,嗾言官尋端中之。上不聽,旋以平蓮功加秩兵部侍郎。
是時,朝鮮廢立之變又告。公疏請聲罪致討,謂“李琿君也,伯也。李倧臣也,侄也。君臣之分,天地大經。而以臣纂君,以侄廢伯,謂王綱何?”奉旨
體勘,倧
悔禍伏辜。公又疏請行權懷遠,謂奴方欲西冦,當令倧
犄角用命,戮力
殄掃,以蓋前衍。時以為得策,詔許之。朝鮮遂
恪共助剿,以安厥位,皆公再造之也。
公抗疏乞骸,上意尤難其去,至七懇始得旨回籍。
公雖去,而上尤念其功。己丑起公兵部右侍郎,尋轉左。
適當閱視三殿大工。逆璫謂其軋己,俾邏卒日環伺
公門,思坐以不法,而無可乘借。推南戶部尚書,傳票致仕。後
加銜,給驛以行,則輔臣默挽之力也!
熹廟殂落,三殿敘功,加公太子少保,致仕,予以應得誥命。公三疏力辭,準免本身綸誥,旨云:“屢辭殿功
加銜,特準所請,以成清尚。奏內被挫顛末,知道了。”公受上眷知亦深矣。
公自此絕意仕進,屢以起廢推轂於銓曹,公淡然弗屑也。
居恆,敦尚儉嗇,而好急人困。屏跡公庭,而能造福鄉邦。如力請修睢新舊二城,金湯永固,賊不敢窺。
與夫差徭驛遞,
預徵優免等弊,移書所司並得梳釐,民荷更生。福王之國,睢泒夫至五百四十名,外加協濟三百名。公曰:“民力竭矣”,即白之衛輝何守。尋得減免,人人感恱。
戊午,遼師覆沒,餉苦點金。公即捐資五百兩,以為一州倡,各
纓紳共輸二千八百三十餘兩,皆興起於公者也。
己巳,虜薄都城。公條上方略,密緻當事。括家資再助軍興一千兩。上謂其在籍,急公降旨褒獎。
癸酉春,寇逼洛陽,睢人震恐。而公率其鄉勇,結磊列柵以守。寇慴不敢近,其功德於鄉偉矣!
八月偕孫赴鄉試,尤登繁台
舒嘯,神明王甚。至孟冬月,忽西南有巨星墜地,而公溘然逝矣。
悲夫!公郎中而霽外,宏摹而密理。其治獄多陰德,肺石無寃,似
於定國。其不事風采,至犯令抵罪者,雖寵近必行,似歐陽永叔。其奏議剴切有當,帝心似陸,宣公至若決策,擊賊蹙之遠徙,則裴晉公淮蔡之斷也!客兵盡汰,所過雞犬不擾,則李西平三代之師也!入虎穴焚島巢,則主濟樓船之水軍也!功成身退,日與父老歡飲,則疏太傅之
知足不辱也!
生平於書無所不窺,旁及書畫,真草秀潤流麗,隸書風骨道勁。而畫梅蒼古,則趙孟頫也。所著有《弗過堂集》、《韻學要覽古詩選》及《撫登疏稿》,藏於家。
公久歷海上,凡地形險易,軍儲盈縮,將吏能否,虜情向背皆洞若燭照,故登萊終公之任銷鋒臥鼓。今海水幾沸,天子
拊髀思
熊羆不二心之臣,
安得起公於九原也!
公配夫人,出睢宋氏,
婉嬺有志操,年十四歸公。時方家落,夫人手績以供兩尊人,盡斥奩具以佐公於學。
丙夜機杼,軋軋與伊吾聲相和。客至,具茗中饋肅給,未嘗以釜戞罍恥告也。及曵縞
從公於
吳門以
邁種,勸勉無取刻深,故公之五聽以
簡孚稱。
當公立台抗疏遺榮,夫人則有蒙山偕隱之致。每以公不早得嗣為慮,數勸公樹人,以
廣嗣聞。潘孺人靜莊嫻內,則遂納之。而生計部君,愛計部君如其子,愛潘母如其身。閨門之內,歌
樛木而詠螽斯,和氣蒸蒸也!
公填撫登鎮,適蓮妖東奴交訌,而夫人
從公戎馬,親抱桴鼓不以為懼,公卒成犁掃之功。當予告歸,則慰藉寂寥,相將自得。迨召起少司馬,公欲堅臥不出。夫人曰:“今奴窺寧遠,悠悠家食,纓冠之義謂何!”趣之兼程行。未幾,而政在逆魏,天地晦蒙。夫人又諷之歸,不踏虎尾,遂免雉羅,夫人之決機審矣!
夫人豊嗇,中程施與。中緩急,懿親踈,屬倚之為外府。至
歲凶則散粟煮糜,以果翳桑之腹。公倒囊輸餉,夫人無幾微難色。簡括童婢,母翔視,母比肩,母絮言。至課計部君,以清白母墜家聲,人謂有卻鮓風。
癸酉,公不懌,夫人
扶掖哺糜,寢食俱廢。及奉諱夫人,號踴仆地,雖未
身殉而病因
欝積。
逾年寇薄睢城,夫人命計部君登埤擊賊,而
躬率媵婢為炊,以給士卒,
憂虞萬端,城雖全而夫人瘁極殞軀。
嗚呼!夫人徽行,難以縷指。轉輸而其大者,在於明君天之誼,審出處之幾妻者齊也。若夫人者,斯亦無黍公哲配矣!
計部君
才品地望,為時所推,行將
洊陟華膴。而諸孫濟濟
拭目雲霄,繼軌朱黻方來。鳴呼!公與夫人雖為未亡可也。
公以崇禎癸酉十月十一日卒,距其生嘉靖壬戌二月十五日,享年七十有二。夫人以崇禎乙亥七月十九日卒,距其生嘉靖壬戌八月初五日,享年七十有四,兩受封夫人。側室潘氏以子貴,贈孺人,先公十四年而卒。
子男一,即計部君樞,潘孺人出。娶任氏,贈孺人,戶部四川司郎中任公弘道之女。繼娶劉氏,封孺人,杞庠生劉鹿之女。
女三,一夫人出,適孝廉趙公舉賢季子國學生孟庚;二側室魏氏出,適杞邑封禮部侍郎興濟縣知縣孟公楠八子睢庠生紹業;三徐氏出,許寧陵縣庠員喬進璣子弘銑。
孫二,長賦誠,廩生,娶李氏,貴州
都勻府知府李公夢
星之女,任氏出。次賦諶,問孝廉田公嵩孕女,劉氏出。
孫女二,長適翰林院簡討褚公泰初四子開封庠生光聲,任氏出。二側室趙氏出,未字。
曾孫二,長燽,尚周府次子縣主。次爗。
曾孫女一,許睢庠生李思愨子鑛。
葬之日為崇禎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墓在郡城南,去祖塋二里許,即勅建之塋道,旨同隧者也!
銘曰:
憲憲袁公,命世偉人。
應運而出,蔚為寶臣。鸞捷
棘署,
鳳鳴柏府。肺石無冤,袞衣有補。應變陳言,屏居泉石。菜彩承歡,三公不易。鴻冥二紀,塵擾樓蘭。
毀家紓難,義功纓冠。朝野推轂,帝曰俞哉。升華維月,節鎮東萊。桀虜狡寇,頻乾天威。
執馘殲渠,圻父薄違。典屬廢立,公與撫安。決疑定紛,咄嗟無難。皇嘉汝庸,文蟒寵殊。為時方虎,晉位中樞。
釁起近寺,湯獄搖波。公也色舉,不罹雉羅。雒下溫公,嚴中謝傳。
望懸蒼生,鋒車專趣。胡不愸遺,
兩楹夢奠。天子震悼,愍恤示眷。
展如邦媛,琴瑟靜好。勸學趨機,從官曵縞。飲義酣忠,偕老媲德。後公而亡,母儀垂則。並荷綸綍,封樹嶙峋。同坎而藏,同簋而禋。崇岡斧如,貞珉罔極。千百斯年,過者欽式。
大明崇禎十年歲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
男樞泣血納石
譯文
嗚呼!可嘆日前朝鮮失守,登州從此就無寧日了。讀大司馬節寰公袁可立巡撫登州時的奏章,知道他處事老成可以抵禦外敵,他謀劃定策老成穩健,思慮周密又環環相扣。誰讓十六年來,海疆安定,沿邊無事,就是拜袁公的努力所致。假如上天再給幾年時間,袁公可以竭力謀劃定計,平定邊患,破敵老巢,以解我皇東面的憂患。如今都完了,真讓人嘆惜啊!
袁公在崇禎六年(1633年)十月十一日在家鄉去世。訊息傳來,皇上恩賜、祭葬儀禮都按規矩辦。他的追贈、恩蔭、諡號,爵位的賜予,都非同尋常。袁公原配夫人宋氏,比袁公晚兩年去世,皇命恩賜厚葬。
袁公的兒子袁樞任戶部主事,用大宗伯董思白(董其昌)和南京掌院王覺斯(王鐸)兩位先生所寫的行狀,請我作墓志銘。袁公曾任蘇州司理,與我也算有同鄉之緣。這位偉大的先生功在國家,他的功績值得銘刻彰揚。
……
袁公諱可立,字禮卿,別號節寰。生而警穎,有奇質。登進土,初授蘇州府推官。石守昆玉,治蘇有清卓聲。以強項忤中丞某,中丞劾其不職。得旨,下所司勘問。一時李官懼獲罪中丞,無敢直石守者。公獨直書其枉,而石得無罪。中丞因自劾歸,公論快之。
以治行異等,內召當得諫省。無何,授山西道御史。公入台,感上知遇,於心所知無不言,於言所指無不盡。迨奉命巡城,而持斧埋輪,貴戚斂手。會有一璫殺人,公廉其狀,捕而繩之,法不少貸,同列以近臣,怵公宜縱之。公憤然曰:“殺人者抵,吾知為朝廷守法而已。”
時建言諸臣擯斥殆盡,人無敢救者。公獨抗疏辯論。疏入,奪俸一年.會一御史忤旨,上震怒。公申救,語多侵執政。執政大恚,不數日降旨鐫三級調外任用。尋,革職為民。是時公方與僚友對弈,報至,從容罷局,無幾微見詞色。
壬戌三月,擢通政司左通政署司事。時東夷犯順,上謂彈壓登萊非公不可,於是以節鉞授公。時虜盡有南衛,常出沒於長山、旅順間,漕艘多為所梗。公於皇城島請設參將、守備各一員,練兵三千,以為登萊外藪。又設游兵兩營,飛檣往來,策應於廣鹿諸島。制炮設墩,旌旗相望。而虜遂遠徙,烏鰂之帆不復逍遙海上矣。迨秋,虜復至,南衛收穫,大肆侵略。公命將設伏,乘風縱火芻茭,糗糧盡歸一炬。虜忿甚,於秋杪載火炮,分兵二道以圖報復。而公先期集兵分道以應,並夜酣戰,俘斬無數,虜為奪氣。東人以為設鎮以來自未有此捷也。
癸亥四月,上念公勞苦邊事,賜白鏹文蟒以寵異之。會毛帥恃功暴橫,滿蒲昌城之捷,誕妄殊甚。公曰:“吾飾報而邀勸,挾同以欺君,父臣子義不敢出也!”於是布告東江,核其虛實;而毛帥嫉公如仇,唆諫官尋端中之。上不聽。
是時,朝鮮廢立之變又告.公疏請聲罪致討,謂“李琿,君也,伯也;李倧,臣也,侄也;君臣之分,天地大經,而以臣纂君,以侄廢伯,謂王綱何?”奉旨體勘,倧悔禍伏辜。公又疏請行權懷遠謂奴方欲西當令 犄角用命戮力殄掃以蓋前衍時以為得策詔許之。朝鮮遂恪共助剿,以安厥位,皆公再造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