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種[種,讀音作chóng(ㄔㄨㄥˊ),亦可讀作zhòng(ㄓㄨㄥˋ)]
姓氏源流
第一個淵源
源於
高辛氏,出自遠古時期帝
嚳屬下八元中的仲堪、
仲熊之後代,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仲堪,是仲氏得姓鼻祖,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上說,是高辛氏執政時期屬下賢者“
八元”之一。古代相傳,帝嚳高辛氏屬下八個有才德的人。據史籍《左傳·文公十八年》中的記載:“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
叔獻、
季仲、伯虎、仲熊、
叔豹、季貍,
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在仲堪、仲熊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仲氏,並尊奉仲堪為仲氏的得姓始祖,在夏王朝滅亡之際,該支仲氏族人中即有避戰亂而改成
種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依然讀作zhòng(ㄓㄨㄥˋ)。
該支種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二個淵源
源於
任姓,出自商朝開國君王湯的佐相
仲虺的後代,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仲虺,是著名的造車鼻祖奚、任、薛、仲四大姓氏的祖先
奚仲(車服大夫、車正)的後代,世襲為古薛國(今山東棗莊
薛城奚村)首領。夏桀五十二年(公元前1600年),商、夏兩軍在鳴條(今河南洛陽一帶)展開了大戰,而夏桀的軍隊早已士無鬥志,紛紛倒戈。商軍越戰越勇,部族多方歸服,結果夏桀大敗而逃,三年後逝世於亭山(今安徽巢湖臥牛山)。仲虺接著率軍去攻打忠於夏桀的部族三義,繳獲了這個國家的鎮國之璽。之後仲虺和
伊尹四方部族通報了全國的情況,四方部族全部歸服,仲虺和伊尹協助成湯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平定了天下。湯遂封仲虺為左相,號稱商湯開國第一功臣。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王室上卿
仲山甫的後代,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仲山甫,原本是
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雖家世顯赫,但他本人卻是一介平民。仲山甫早年務農經商,在農人和工商業者中間有很高的威望。西周王朝在
周宣王姬靜執政時期(
姬靖,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仲山甫受舉薦入王室,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封地為樊(今河南
焦作修武周莊鄉李屯村),從此以樊為姓,為樊氏得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
穆仲”。東漢史學家服虔在《史記正義》中解釋說:按
祖祀掃排位,父在上,子居下,兄弟中的一、三、五居右,統稱“穆”,二、四、六居左,統稱“昭”,仲山甫排行老三,所以稱“穆仲”、“
仲父”、“樊仲”等。至於仲山甫出生於何地,史籍無載。但他的封地樊就是
周天子給他的法定籍貫,所以後世稱他為“周樊人”或“南陽樊人”,即今河南省
焦作市修武縣。史籍《姓氏考略》引《廣韻》說:“樊,望地南陽,系出姬姓,虞仲支孫仲山甫封於樊,後以封地為姓。”也說明了他是南陽樊人,當時的南陽即今修武。在典籍《詩經·大雅·崧高》中有贊句:“崧
高維岳,峻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還說:只有仲山甫和申伯是國家的棟樑。並專門頌揚仲山甫品德高尚,為人師表,不侮鰥寡,不畏強暴,總攬王命,頒布政令,天子有過,他來糾正等等。當時周宣王“
料民於太原”,即在今甘肅
鎮原一帶組織了歷史上最早的人口戶籍普查,以控制
西戎民族,而仲山甫為了周王朝的安定,曾予以勸諫。仲山甫的突出政績是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即廢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稅”,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大力發展商業等。這些改革的成功,造成了周宣王時期的繁榮景象,史稱“
宣王中興”。
仲山甫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自然也得罪了不少當朝貴族的利益,所以在周宣王逝世後,貴族們瘋狂反噬,仲山甫的子孫族人們在迫害下便紛紛逃逸,為避仇禍,其中有改為諧音的種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
仲由,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仲由,公元前542~前480年,字子路,又字
季路,
魯國卞人(今山東
泗水泉林鎮卞橋村),孔子的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仲由為人果烈剛直,有勇力,多才藝,事親至孝。十八歲時,適逢孔子東遊到卞,受到孔子賞識。孔子設禮相誘,收其為弟子。仲由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以擅長“政事”著稱。對孔子的言行,雖然常提出意見,但卻是個好弟子。曾協助孔子“墮三都”,都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
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弟子中性格較為獨異的一位。仲由在孔門除學六藝外,還為孔子趕車,做侍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他敢於對孔子提出批評,勇於改正錯誤,深得孔子器重。孔子曾稱讚說:“子路好勇,聞過則喜。”又說:“我的主張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時跟隨我的恐怕只有仲由了。”孔子任魯國司寇時,仲由任魯國季孫氏的宰,後應衛國執政上卿孔俚之邀任其家宰。周敬
王姬丐二十八年(衛出公姬輒十三年,
衛后庄公姬蒯聵元年,公元前480年),孔俚的母親伯姬與人謀立蒯聵(伯姬之弟)為君,脅迫孔俚弒殺衛出公,衛出公聞訊而逃,蒯聵得立,是為衛后庄公。仲由在外聞訊後,即進城去見蒯聵,當面指責蒯聵。蒯聵惱羞之下命衛士石乞與仲由相搏,爭鬥中石乞揮戈擊歪了仲由的帽冠,仲由因此目毗盡裂,嚴厲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竟然不顧爭鬥而去系自己的帽纓,結果被中石一戈殺之。在仲由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仲氏,世代相傳。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
唐玄宗李隆基追封仲由為“衛侯”;北宋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趙恆加封其為“河內公”;南宋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
宋度宗趙禥再封其為“衛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明世宗朱厚熜改稱其為“先賢仲子”。據文獻《仲氏大宗譜》的記載,仲由的第九代孫叫仲隆,為秦朝時期的一名處士,原隱居於嶧山(今山東
鄒城),後仍返回祖地卞(今山東
泗州泗水鎮卞橋村),娶妻生三子:長子仲綱(一說仲網),次子仲勃無嗣,三子仲動。按山東《滕陽種氏族譜》中的記載:“先賢十世
孫諱動者,值秦大興焚書坑儒之際,與其父諱隆以避秦亂,隱居嶧山,易仲為種。”仲、種二氏由此分開。在《仲氏大宗譜》與《種氏宗譜》中,所記載的第一~第十代世系完全一致,說明仲、種二氏源出一個共祖。傳到仲由的第十代
孫仲動時,正是
秦始皇執政晚期。
秦始皇嬴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原齊國人
淳于越反對當時推行的“郡縣制”,要求按古制大肆分封貴族。丞相
李斯對此加以駁斥,由此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為了加強
中央集權統治體系,同意了李斯的建議下,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者一律處死,以古非今者
滅族;並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秦始皇嬴政三十五年(公元前214年),有兩個術士分別叫
侯生和
盧生,他們暗地裡四處誹謗秦始皇,之後並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後大怒,立令御史調查,結果審理下來,得犯禁者竟有四百六十餘人之多,於是秦始皇下令全部予以坑殺,此即為“坑儒”。這兩件事合稱歷史上所傳的“焚書坑儒”。其實,秦始皇坑殺的基本上以術士者為主,儒者很少,應稱“焚書坑士”。仲動之父仲隆一直以“處士”即清高之人自居,很容易被列入所“坑”之列,因此仲動為避“坑士”之禍,遂改姓氏為諧音的種氏,避過此難,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種氏一族歷史悠久,瓜蔓延長,自清朝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以來,已經先後四次修譜,後裔族人已經分布全國各地,姓氏讀音作chóng(ㄔㄨㄥˊ)。
第五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末年
越國大夫
文種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文種,郢人(今湖北
江陵),與宛三戶里人(今
河南南陽宛縣)
范蠡為同為越國大夫。他曾總結商周以來征伐經驗,向
越王句踐提出了伐吳九術: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財帛,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縞,以空其邦;四曰遺之美好,以為勞其志;五曰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台,盡其財,疲其力;六曰遺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九曰堅厲甲兵,以承其弊。越王句踐用了其中的三術,即滅了強大一時的
吳國。越滅吳後,范蠡認為句踐其人“可共患難,不可共與榮”,因此棄職而走。離開越國之前留信給文種,勸他也離開。但文種捨不得即得的榮華富貴,看了信之後並未離開,僅稱病不朝。於是有人進讒言說文種要造反作亂,
勾踐聽信讒言,賜給文種一把名為“屬縷”的劍,並讓使者傳話說:“你當初給我出了九條對付吳國的策略,我只用
三條便打敗了吳國,剩下的六條在你那裡,你用這六條去地下為寡人的先王去打敗吳國的先王吧!”於是文種在後悔無奈之下舉劍自殺。
在文種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種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六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
趙國君主
趙成侯趙種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周烈王姬喜元年(
趙敬侯趙章十二年,
趙成侯元年,公元前375年)趙敬侯病逝,當年趙章之子趙種即繼位,是為趙成侯。當時,公子
趙勝不服,曾與趙成侯爭位,為亂一時,後被趙成侯平定。趙成侯在位期間,多次出兵伐衛國,連續攻取衛國七十三個鄉邑與甄地(今山東
鄄城舊鎮)。後又與韓國聯合攻周王室,將周王室一分為二,形成了東周晚期有兩個周王的混亂局勢。不久魏國舉兵伐趙,
趙軍先敗於藺,再敗於懷(今河南
武陟)、澮(今山西
翼城)。至
周顯王姬扁五年(趙成侯十二年,
魏惠成王魏罃七年,
秦獻公嬴連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以後,
秦國三次攻魏國,趙成侯出兵救魏國,又與韓國聯合攻秦國。到了
周顯王十年(趙成侯十七年,魏惠成王十二年,
韓昭侯四年,公元前359年),趙、韓、魏再分晉地。此後趙成侯多次與魏、齊、宋、燕等諸侯相會。周顯王十五年(趙成侯二十二年,魏惠成王十七年,公元前354年),魏惠成王再次舉兵圍攻趙國都城
邯鄲,周顯王十六年(趙成侯二十三年,魏惠成王十八年,
齊威王田因齊四年,公元前353年),
魏軍擊破了邯鄲,趙成侯求救於
齊國,齊國出兵圍魏救趙,大敗魏軍於桂陵(今河南
長垣西北部)。不久,魏國歸還了邯鄲。
周顯王十九年(趙成侯二十六年,公元前350年),趙成侯逝世,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即稱種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七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大夫
田種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該支
種氏出自戰國時期齊國田氏家族,為帝舜後裔。戰國時期的周顯王三十六年(齊威王
田因齊二十四年,魏惠成王魏罃三年,公元前333年)與魏惠成王(梁惠王)魏罃會田於郊。當時魏惠成王問齊威王:“王有寶乎?”齊威王回答:“無有。”魏惠成王則得意揚揚地諷刺齊威王說:“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齊威王卻正色對魏惠成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與
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
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泗上
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
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
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
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
道不拾遺。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當時魏惠成王大慚,不懌而去。齊威王所說的“吾臣有種首者”,指的就是大夫田種首,專門負責齊國的治安,簡稱種首、或田種。在他的治理下,齊國都城盜賊消失,路不拾遺,一派清平景象。
在田種首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種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種氏族人集中分布在今江蘇省
淮安市洪澤縣東雙溝鎮一帶,只有該支種氏的姓氏正確讀音作chóng(ㄔㄨㄥˊ)。
第八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
吉林通志》記載:滿族汪佳氏,亦稱
王佳氏,世居王佳(今遼寧瀋陽
東陵區汪家鄉)、
遼陽(今遼寧遼陽)、訥圖(今俄羅斯境內能圖河流域)等地。後有蒙古族、赫哲族引為姓氏者,蒙語此姓亦為滿語音譯。汪佳氏本身分為兩個來源,一為女真人舊姓,一為蒙古姓。女真汪佳氏祖上出自長白山以東訥圖里城,後分出支系移居蘇完部,滿語為Wanggiya Hala。大約17世紀中期蘇完部汪佳氏隨部遷到嫩江上游與蒙古人雜居,由此產生蒙古汪佳氏。留居的訥圖里汪佳氏後來被
努爾哈赤收編入了八旗,稱為佛滿洲汪佳氏。到了清順治年間汪佳氏4世祖胡爾班因征戰有功被封一等輕車都尉,他的後代一直留居京津地區。
雜居在東蒙古的那支汪佳氏直到清康熙年間才隨著巴爾虎部的內附而編入八旗,但這支人並沒有都編入滿洲八旗,而是有的編在了蒙古八旗,有的編在了錫伯營。其中錫伯營汪佳氏後來遷到了瀋陽,蒙古八旗汪佳氏被遷到了錦州吉林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汪氏、王氏、
種氏等。
汪佳氏歷史名人有:
虎爾班,滿洲正白旗人,世居訥圖,從征霸州,賜號巴圖魯,授騎都尉,累晉一等輕車都尉又一雲騎尉。
官文, 滿洲正白旗人,居遼陽,道光十二年出任廣州副都統,鎮壓
太平軍有功,累官文華殿大學士,進封一等伯。孫興恩襲職。
班第, 滿洲鑲紅旗人,世居王佳,以地為氏,從征大同陣亡,贈騎都尉。
海明,滿洲正藍旗人,雍正十三年授內閣中書,累官天津知府,四川、湖廣總督。
該支種氏始祖為汪佳·種靈,滿洲正藍旗人,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
武進士,累官至成都副都統。清末民初,汪佳·種靈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漢化姓氏者,稱種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種氏一支的先祖為仲子,其後裔代不乏人。由於歷代的禮遇和仲子的影響,仲子後裔人才蔚起,無論大宗還是支子,各方面卓有成就者代不乏人,瓜瓞綿綿。
遷徙分布
據《姓氏考略》云:種姓望居
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陽一帶)。
公元89年漢代,先祖種兢,字,奉高。任洛陽令。公元141年的由河南洛陽,隨
種暠(皓)祖,率種家軍到
益州(四川)和
涼州(甘肅)陝西等地。唐代種如願大將,宋代
種世衡祖,率他的子孫和宋代種家軍鎮守陝西,山西,甘肅等地。明代種得山,種九月,種一太祖,隨明
洪武年間的遷民潮,于山西
洪洞縣大槐樹下遷至山東,河北,安徽,河南,江蘇等地。宋代
種氏墓地在
萬年縣神禾原(今陝西
華縣杏林鎮)。
種家人在全國各省市的分布:
山東省微山縣、棗莊市、聊城莘縣、菏澤牡丹區、臨沂費縣上、東營廣饒縣
河北邯鄲市、深州市賈、衡水桃城區、辛集、唐縣、武漢市
河南鄭州、焦作、開封、商丘、虞城縣、項城、永城市、新鄉市、濮陽、三門峽
安徽省亳州市、靈壁縣、蕭縣、濉溪縣
江蘇省泗陽縣、泗洪縣、銅山縣、盱眙縣
山西朔州應縣、晉城、長治市
陝西西安市、寶雞市扶風縣、銅川宜君縣、漢中市、華縣、潼關縣、臨潼區、合陽
甘肅蘭州、隴西、白銀市
浙江杭州市
天津市靜海縣
重慶萬州區
歷史名人
歷史上,種姓中的名人很多,《漢書》中記載的有:種兢、
種邵、種拂、種輯等,其中種邵是洛陽人,在
獻帝時曾做過益州刺使。唐代有種如願。宋代有種世衡、种放、
種諤、種朴。明代有南宮知縣、
鹹寧人種
雲龍、寧夏參將種興,及寧夏總兵種勛。
種 暠(皓):字景伯,河南省洛陽人,仲山甫之後。中國歷史名相(中國宰相錄有記載)。有二子:
種岱,
種拂,孫
種劭(種佛子)。
種輯為種家別支(也是種暠之後),均為東漢大將。《後漢書·卷五十六種暠傳》載。
種 岱:字公祖。好學養志。
舉孝廉、茂才,辟公俯,皆不就。公車特徵,病卒。《後漢書卷五十六種岱傳》
種 佛:字穎伯。初為司隸從事,拜宛令。
種 輯:後漢帝時,為
長水校尉。建安四年,與
車騎將軍董承、昭信將軍
王子服、
吳碩、王義郎、接
漢獻帝旨除操。衣帶詔事發,大罵操曰;“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漢鬼,強似你阿附國賊。”建安五正月年被操殺並株連三族。《後漢書·獻帝紀》
種 兢:字奉高,生卒不詳。漢代(公元89年漢和帝
劉肇)任洛陽令,《隸續》卷十二載。
種如願:唐代行軍總管
劉弘基軍中之大將,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七月十八日甲寅襲
王世充河陽城(襲河陽城之戰)焚毀其河橋得勝而還,後調守
晉州。
種時光:南唐金天福八年(公元943年),南唐帝.烈祖
李異的夫人,後封郡夫人為皇太媽,其子南唐
保寧王李景邁。《資治通鑑卷二五八三》載。
種道人:
宋高宗紹興間
臨安相士,詩人。事見《夷堅三志·辛卷》第四,
種 斌:濟南知府,
宋寧宗四十五年(公元1239年)
宋史本紀第四十載。
種 詡:宋吏部令史,後調補長安主簿。(可考證,已知有三子:種昭衍、
种放、種汶,種汶被授為‘秘書省正字’孫:
種世衡、種世雍、種世才
孟州司馬)
種 放:(955年--1015年)宋著名道士、畫家,易學家,教育家,詩人,字名逸(《郡齋讀書志》作明逸。此從宋史本傳),自稱隱士,雲溪醉候,河南省洛陽人。
種 汶:任秘書省正字(監掌古今經籍圖書、國史實錄、天文歷數之事,仇典籍,判正訛謬。)
種世衡:(985~1045) 字仲平,洛陽人,中國北宋軍事統帥。書畫天才(有《棗龜》畫存世)。
種世才:任孟州司馬(孟州;位於今天焦作市西南)
種 詁:字大質。宋代名將。少慕從祖放為人,不事科舉。當任官,辭以與弟,時稱“小隱君”。世衡卒,錄古為天興尉,累轉西京左藏庫副使、涇原路都監、知原州、又徙鄜、隰二州,卒,年七十。
種 診:宋代名將,洛陽(今屬河南)人。英宗治平二(1065),為
殿中丞,除洛苑副使、充環慶路都監(《
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一一)。神宗熙寧三年(1070),知環州(《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一五)。元豐四年(1081),知
鎮戎軍。六年,充
永興軍路兵馬都鈐轄
種 諤:(1027年—1083年),字子正,洛陽人,宋代名將。
種 誼:字壽翁,宋代名將。
種 詠:宋代名將。
種 朴:宋代名將,知環州,元符二年(公元 1099 年),又舉兵攻占青唐(今青海
西寧),以青唐為鄯州,邈川(今青海樂都)為湟州,卻遭
吐蕃族的反抗,宋將種朴陣亡
种師道:(1051年-1126年)小種經略相公,北宋名將。
宋代名將,歷知環、濱、
邠州、
慶陽府、
秦州,侍衛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
房州觀察使,奉寧軍承宣使。
種 溪:閣門祗侯
種 浩:官迪功郎
種 浤:義郎合門祗候。
種 興:明代寧夏參將,天順元年四月乙卯(公元1457年4月),孛來寇寧夏,參將種興戰死。
種雲龍:明代南宮知縣,鹹寧人(武漢)
種 勛: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寧夏總兵官。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樂安郡、洛陽郡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樂安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滕陽堂:山東魯東南濟寧、棗莊一帶種氏堂號。
雙洪堂:魯西南聊城種氏堂號。
家譜文獻
仲氏大宗譜
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滕陽種氏族譜
著者待考,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木刻活字印本,先後共四次修譜。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宗祠對聯
八言通用聯
制置河北,宿將善謀。
——佚名撰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洛陽人种放,字名逸,沉默寡言而好學,七歲能寫文章。父親讓他考進士,他推辭說:“學業未成,不可輕舉妄動。”父親死後,他奉養著母親隱居到終南山,以講習為業,達三十年。鹹平年間,被朝廷徵召,歷官給事中、工部侍郎;真宗時,任左司諫,他辭別朝廷,又回到山中。
下聯典指北宋末种師道,字彝叔,种放哥哥的曾孫,官至京畿河北制置使,知兵而有謀略,靖康年間,金兵南下,他進宮獻計,但朝中因他年齡大(當時人稱“老種”)不能盡用他的計謀。京城陷落後,徽宗拍著胸口說:“都是因為沒聽种師道的話,才到了這個地方!''
字輩排行
山東棗莊種氏滕陽堂行輩
希,集,生,成,化。明,衍,道,法,傳。
毓,尚,家,興,慶。紀,敘,思,久,延。
庭,訓,克,謹,守。貽,澤,永,葆,全。
華,宗,峰,向,茂。常,世,學,聖,賢。
福,貴,懷,遠,志。國,昌,群,後,繁。
山東聊城種氏雙洪堂行輩
蘊,耀,振,貽,緒。統,延,肇,躋,偉。
崇,維,昭,光,輝。懷,如,敦,恆,循。
封,典,錫,恩,廣。令,德,毓,賢,喆。
昌,旺,勝,明,煌。榮,茂,超,清,香。
國,祚,享,禎,利。乾,坤,樂,泰,康。
三,支,興,幫,國,登,天,志,永,發,道, 大,德,自,美,寬,仁,意,光,華。
崔俊堂安徽蕭縣祖樓鎮種莊村、張莊寨鎮杭子村行輩
大、丙、振、朝、長、夫
大(集),丙(生),振(成),朝(化),長(明),福(衍),立(道),法,傳
高祖、正、*(字看不清楚,有深圳市
種氏朋友請予明細,謝謝)、體、才、廣、德、魁、俊、存、金、玉、同、萬、建、錦、秀、亭、博、學、永、明、鵬、展、瑞、雲
甘肅永登縣城遵彝堂行輩
國,有,子。(有甘肅永登縣城種氏朋友請予明細,謝謝。)
興,永,思,應,西,丙,文,宗
河北辛集前營鄉西澤北村 行輩
鳳 樹 恆 永 祥, 經 濟 振 家 邦。 文 武 全 才 盛, 榮 華 富 貴 長。
種家軍
種家軍早在漢,唐,宋,明,就鎮守邊疆,血灑沙場。漢代有種皓和他的子孫三代。唐有種如願唐代大將。宋代有種世衡和他的子孫四代,英雄輩出,代代忠烈。明代有寧夏參將種興,及寧夏總兵種勛。種家軍的歷史久遠而輝煌,世代忠列可歌可泣。在中國的歷史的長河中創造出不朽的一頁。北宋統治的168年間,種家軍英雄輩出。元人修史時指出:宋代自種世衡後,種氏一門四世,據《宋史》及《續資源通鑑》、《
三朝北盟會編》等史料記載:“種氏為山西巨室”,“號山西名將,”北宋兩世、三世為將者不少,而三代以上為將者就相當有限了。只有像曹氏、高氏、
種氏、姚氏及折氏等少數將門。《宋史》卷三百三十五有傳。據載,種世衡“少有氣節,昆弟有欲析其貲者,悉推與之,惟取圖書而已。”表現出不同凡俗的志趣。宋仁宗(公元1023~1065在位)康定元年(1046)為鄜州簽書判官,當時正值對西夏用兵之初,叛立大夏國不久的
李元昊經常侵擾延、綏二州一帶,延州正當夏人出入之沖,“地闊砦疏,士兵寡弱”,種世衡乃向當時擔任“陝西都轉運招撫使”,兼“延州知州”的北宋名臣
范仲淹提出建議:“延安東北二百里有故寬州(今陝西省
清澗縣),請因舊壘而興之,以當寇沖,右可因延安之勢,左可致河東之粟,北可固銀、夏之舊。”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且命令他主持這一工程。種世衡一面抵禦夏人的騷擾、爭奪,一面堅持施工修城。但當地處險無泉,眾議此處難以堅守。“鑿地百五十尺,遇石橫亘,工徒曰:‘是不可井矣!’世衡曰:‘過石而下,將無泉邪?爾其屑而出之!’凡屑石一畚,定償百錢,工乃致力,過石數重,泉果沛發。城成,賜名清澗,以世衡知
城事。”據清?道光八年修《清澗縣誌》卷二“古蹟”記載,清澗城內大十字街口有“種公古井”,並立有牌坊;在縣東南五十步,有“種公將台”,下為演武場;城北有“草場山”,為當年種公積草處……至上個世紀50年代,遺蹟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