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嘉王氏

禮嘉王氏:是三槐王氏分支得姓始祖太子晉,為周靈王姬泄心太子,姓,名晉,字子喬,又稱王喬王子喬王子晉,約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549年。

基本介紹

起源,世系,宗祠,名人,

起源

禮嘉王氏潞城王氏為同一祖先,即“三槐始祖王祐(一作“王祜”)。
北宋初年,王祐出任兵部侍郎,因在自家廳堂種了象徵子孫中能出“三公”的三棵槐樹(西漢時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他的兒子王旦宋真宗朝任18年宰相王旦的孫子王鞏蘇東坡是好友,崇尚道德而又善為詩文。蘇東坡為此曾寫《三槐堂銘》讚揚王祐及其家風,該文被選入《古文觀止》。王鞏的兒子王皋因隨宋高宗南渡有功被封為殿帥府太尉,賜居蘇州獲扁里(即荻川,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縣)。
王皋成為“三沙王氏”南渡的始遷祖王皋有3子,長子王易,居崑山沙頭,為東沙祖;次子王鐸,字吾伍,仍居荻川,為中沙祖;第三子王胤,遷無錫沙頭,為西沙祖。
元朝至元年間,中沙王氏的第八世王貴四(字秀岩)遷居宜興
元末明初,王貴四的曾孫王真一,舉家遷居陽湖禮嘉橋周陳里(今周陳橋)。故周陳王氏中沙王氏的分支。

世系

得姓始祖太子晉,為周靈王姬泄心太子,姓姬,名晉,字子喬,又稱王喬王子喬王子晉,約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549年。史載太子晉“幼有成德,聰明博達,溫恭敦敏”。十五歲以太子身份輔佐朝政,靈王重之,諸侯從之。時晉平公使師曠見太子晉,師曠問以君子之德,太子晉侃侃而答曰:“如舜的為人,仁德配於天道,雖固守其崗位,卻處處為天下人著想,使遠方的人,都。能得到他的幫助而受他的仁政。仁而合於天道。此謂之天。如禹的為人,聖勞治水而不自居功,一切以天下為本,取予之間,必合於正道,是謂之聖。再如文王,其大道是仁,其小道是惠,三分天下已有其二,依然是無比謙恭,服事於殷商。既擁有擁戴的民眾,而反失其身,為暴紂囚禁,不動干戈,此謂之仁。又如武王,義殺暴紂一人而以利天下,百姓各得其所,是謂之義”。師曠稱善不已。靈王二十二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濫,將毀及王宮,靈王決定以壅堵洪。太子晉進諫曰:“不可。曾聽自古為民之長者,不墮高山,不填湖澤,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約之道。”並提出聚土、疏川、障澤、陂塘等方法,來疏導洪水。同時以“壅堵治水”而害天下的鯀和周室歷史指出靈王所為“無過亂人之門”,“皆亡王之為也”。
太子晉的直諫,觸怒了靈王,被廢為庶人,由是鬱鬱不樂,未及三年而薨。師曠朝見太子晉時,見太子色赤,不壽。太子晉說:“我再三年之後,將上天到玉帝之所。”果然不到三年,訃報的使者就到了晉國。因太子晉能預卜生死,後人便說他成了神仙。《列仙傳》記載,太子晉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生引上嵩山,三十年後見到恆良,太子晉說:“可告我家,七月七日會我於緱氏山麓”。其時,果然身乘白鶴立於山巔,可望而不可達,數日方去。太子晉卒後不久,靈王駕崩,太子晉的弟弟貴嗣位,是為景王。太子晉的兒子宗敬後來仕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亂,便請老致仕,避居太原。時人仍呼之為王家,遂以王為姓,成為太原王氏始祖,也是我派始祖。
武則天登封改元,封禪嵩岳時封太子晉為仙太子,別為立廟。聖歷二年(699年)再幸,立制御書《升仙太子碑》。現河南偃師縣緱氏山升仙太子廟,亦稱仙君觀。兩千多年來,太子晉成了正義的象徵。屈原在《遠遊》詩中表達了他對太子晉的景慕“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李白亦寫道,“吾愛王子喬,得道伊洛濱。”新加坡當代學者王秀南先生禮讚道:年少冊立,輔政英明,諸侯懾服,萬方狄聽,為因谷洛,水利民生,極諫堵塞,有違君命,竟遭父王,貶作庶民,裔遷太原,王家頻稱,因以王姓,代出群英,簪纓相繼,為國干城,本支百世,獨負盛名,欽水思源,我祖德馨。太子晉公年十七而卒。周靈王駕崩,其弟貴繼位,是為景王。晉公長子宗敬仕周為司徒。其時諸侯爭霸,王室日衰,宗敬知國事已不可為,遂上表致仕,避亂於晉陽(一說居河東城都鄉唐版里)。世人以之為王者之後,仍呼之為“王家”,遂以王為姓,是為太原王氏之始祖,後人並尊晉公為王氏“系姓始祖”。
宗敬死後,葬於晉陽城北五里,其墓地稱“司徒冢”。宗敬的後裔,瓜瓞綿綿,人才輩出,成為太原之著姓。其後子孫蕃衍,遍布各地。太原遂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為王氏之總號。
十八世孫王翦公及其子王賁、孫王離,祖孫三代,俱為秦之名將,翦公為大將軍,賁公封典武侯,離公稱武陵侯。秦兼併六國、一統天下之時,翦公北征燕國東平楚地,南下百越,攻無不克,戰功顯赫。始皇論功行賞,翦公與大將蒙恬共執牛耳,王姓蒙姓同居天下之先。始皇駕崩,二世胡亥繼位,矯詔賜公子扶蘇死,又奪蒙恬兵權,遂令離公為大將軍。二世胡作非為,橫徵暴斂,民不聊生,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項羽起兵回響。離公率軍與項羽戰於巨鹿,離公兵敗自殉。
王離公長子王元為避戰亂,遷往琅琊(今屬山東省),是為“琅琊王氏”。
王離公次子王威仍居晉陽,是為“太原王氏”,兩漢時,曾為揚州刺史,其子孫亦散居各地。九世孫霸公又重返故里,徙居太原。霸公生於東漢,屢聘不仕,隱居讀書。霸公二子,長曰殷,東漢中山太守,食邑祁縣,其後裔稱祁縣分支。次子鹹,隨父居晉陽,其後裔晉陽分支。殷四世孫述,生三子:隗、懋、允。允公,東漢獻帝時居官司徒,董卓篡權亂政,允公與呂布誅殺之。懋公,東漢侍中,幽州刺史。其六世孫光,北魏并州刺史。光子冏,北魏度支尚書、護烏丸校尉,其裔孫稱烏丸王氏。王霸之後裔王瓊,字世珍,北魏鎮東將軍,有四子;遵業、廣業、延業、季和,號“四房王氏”。
王威公嫡裔王祐(譜牒學者楊修駿先生認為非“王祜”)[1],祖籍莘縣(宋時屬大名府,今屬山東省),以文學見長。五代時先仕,後及北宋立國,宋太祖趙匡胤拜其為監察御史,頗得賞識,官職不斷升遷,以尚書兵部侍郎知制誥。乃舉家遷來京城,落戶開封。時在宋乾德三年(965年)至開寶二年(969年)之間。
王祐落戶開封的具體地址,明李濂的《汴京遺蹟志》說在仁和門外,清周城的《宋東京考》說在望春門外。這仁和門和望春門實際指的都是曹門,即今曹門關中街偏北一帶。
宋太宗開寶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節度使符彥卿謀叛。魏州即大名(大名縣亦名魏縣),宋太祖乃派王祐權知大名府。那個時候,莘縣一帶歸屬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祐衣錦還鄉,許以“便宜”行事,並以趙普(一說王溥)相位相許的真實用心在於除符,王祐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祐至大名接任後,明察暗訪,卻查無實據,數月無聞。宋太祖乃驛召面問,王祐直言稟報,符彥卿無謀叛事實,並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擔保。甚至直諫太祖吸取晉、漢(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濫殺無辜的教訓。太祖聽後很不以為然,乃把王祐改派知襄州。如此以來,王祐升遷宰相的許諾當然是落空了。王祐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內,手植槐樹3棵,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以我們今人的思想揣度王祐當時的心情,很可能對自己當不成宰相有點生氣,可能是“別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孫一定有能擔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氣話。當然,也可以認為王祐這句話是他的自信或遠見。但他以三槐比擬三公確是無疑的。後來的事實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兒子王旦在宋真宗時做了宰相,使他的預言變成了現實。三槐堂不僅成了王祐一支的堂號,而且成為整個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三槐王氏
王褒公西入鹹陽,傳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為潞州刺史,曒公八傳至言公,為唐滑州黎陽令,言公生徹,為後唐進士,官至左拾遺,徹公生祐,是為三槐王氏始祖。
王祐公少篤志詞學,性倜儻,有俊氣。後晉天福年中,以書見桑維翰,維翰稱其藻麗,由是名聞京師。鄴帥杜重威闢為觀察支使。至後周,仕為魏縣、南樂二縣縣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監察御史,後加集賢院修撰,轉戶部員外郎。至宋太宗時,知河中、開封二府,以病請告,拜為兵部侍郎。佑公生逢五代戰亂,歷事後晉、後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顯名。祐公宦居於汴梁城東時,築室於仁和門外,嘗手值三槐於庭院中,言稱其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後來王祐裔孫因之而稱為“三槐王氏”。
三槐王氏,又派生出“禮嘉王氏”,禮嘉王氏尊奉真一始祖

宗祠

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1628--1644),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增建後進,嘉慶十四年(1809)改建宗祠,在舊址上擴大祠堂規模,歷時8年建成。
王氏宗祠堂屋主體建築坐北朝南,共4進。第一進門廳6楹5間,正中為“禮廳”,前檐築石庫門樓,門額嵌砌磚雕楷書“王氏宗祠”4字,兩側楹聯“五馬家聲遠,三槐世澤長”。門後懸掛“王文正公祠”橫匾。屋後天井中築2條平行涼棚式穿廊連線到第二進;第二進廳屋名“三槐堂”,6楹5間,前後超檐下均構築沿廊。前檐下懸掛“三槐堂”橫匾,堂內正中塑有先祖王旦全身坐像。屋後天井東西兩側各築進深3楹,面闊3.5間的碑廊,陳列《先祖像贊》碑、岳飛《題王氏家譜跋》碑、《錢振鍠丁丑避難紀念》碑、《周陳王氏修繕宗祠碑記》及《修祠續譜功德》碑等;第三進名“槐蔭堂”,6楹5間,前檐翹角下築沿廊,檐下懸掛“槐蔭堂”橫匾,堂內自左至右分別塑有中沙禮嘉橋支祖王真一坐像,南渡始遷祖王皋坐像,中沙祖王吾伍坐像;第四進名“槐恩堂”,進深5楹,面寬5間,供奉王氏列祖列宗牌位。另在正屋兩邊附建有廚房、庫房、大仙閣等輔助房。整個宗祠堂屋占地面積2172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達1100平方米。
禮嘉橋周陳王氏祠堂,自嘉慶十四年(1809年)改建以來,未曾規模維修過,屋宇建築日顯破敗。為保護祠堂文化遺產,故王氏族人於2006年9月啟動宗祠修復工程,歷年余,於2007年9月修繕竣工,恢復了祠堂原有明末清初的建築形制。宗祠的主體建築上,其高大精緻的馬頭牆(封火牆)景觀,凸顯徽派建築的藝術特色,在常州地區祠堂建築中罕見。
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名人

1.王詡:即鬼谷子,又名王禪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縱橫家鼻祖,被譽為千古奇人,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尉繚子;縱橫家蘇秦張儀毛遂、被譽為商聖的范蠡等。
2.王良:即伯樂,字子良,春秋時代著名的善御(駕駛馬車)者。“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車攝轡,馬為整齊而斂諧,投足調均,勞逸若一。”傳說他死後為神,並被天帝挑選為車夫,後來成為星官名。“漢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馬,車騎滿野。”
3.王翦秦代傑出的軍事家。頻陽東鄉人,少年時期就喜愛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戰。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王翦領兵先後攻破趙國燕國、魏國,翦滅楚國的第二年,王翦軍繼續南征百越。平定了江南,降服越君,江南地置為會稽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王賁攻入齊都臨淄,虜齊王建,六國中最後的齊國也滅亡。
4.王賁戰國時期秦國人,秦代名將,通武侯王賁乃是王翦之子,與其父是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
5.王陵(公元前?--前181年) :沛縣(今江蘇沛縣西)人。西漢初年大臣。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敷千人據南陽(今河南南陽)。後歸劉邦。從定天下。以功封安國侯,官至右丞相
6.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漢族人,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漢元帝時期的宮女,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7.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新朝開國皇帝
8.王符(公元85~162年):位元組信,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縣)人,東漢政論家、文學家、進步思想家,無神論者。一生隱居著書,崇儉戒奢、譏評時政得失。因“不欲章顯其名”,故將所著書名之為《潛夫論》。其思想深刻、觀點鮮明、文筆犀利,至今讀其作仍給人一種淋漓暢快的感覺。
9.王充(公元27~96年):字仲任,會稽上虞人。王充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思想家, 唯物主義哲學家。整個東漢二百年間,稱得上思想家的,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長統。范曄《後漢書》將三人立為合傳,後世學者更譽之為漢世三傑。三家中,王充的年輩最長,著作最早,在許多觀點上,王充對後二家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王充是三家中最傑出,也最有影響的思想家。著《論衡》等。
10.王允(137~192年):字子師,太原祁人。東漢大臣 。漢獻帝初年任司徒等要職。他是貂蟬義父貂蟬是造成呂布董卓反目,以致於呂布最終刺殺了董卓的主要原因。在討論三十六計中的美人計和連環計時經常引用此事件。
11.王粲(177~217年):字仲宣,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於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
12.王祥(185年~269年):字休徵。東漢末年隱居20年,仕晉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稱,為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人翁。“書聖王羲之五世祖王覽的同父異母兄。
13.王濬(206~286年):字士治,小字阿童,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人。西晉時期著名將領,曾指揮滅吳的戰役。大獲全勝。
14.王叔和(210~280年):名熙,晉朝高平(今山西高平人)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在中醫學發展史上,他做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傷寒論》,一是著述《脈經》。
15.王導(276~339年):字茂弘 ,漢族,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開國丞相,時人謂之“仲父”。
16.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書法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自幼學習書法,曾師從衛鑠,後遍學眾家,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書聖”。真跡無存,唯有唐人雙鉤廓填的行書《姨母》《奉橘》《喪亂》《孔侍中》及草書《初月帖》等。王羲之亦長於文學,原有文集10卷,已佚,明人輯有《王右軍集》2卷,見於《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17.王獻之(344~386年):字子敬。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第七子。曾任中書令,為新安公主駙馬。自幼隨父學習書法,後又師法張芝草書,形成自己獨特書風。擅長各種書體,尤精於行草書,書風筆跡流澤,婉轉妍媚,為世人所重,與其父並稱二王。書法墨跡傳至今日的有行草書《鴨頭丸帖》、《中秋帖》、行楷書《廿九日帖》及小楷刻本《十三行》等。
18.王珣(349~400年):字元琳,小字法護,祖籍琅琊臨沂,晉代書法家。王珣真跡《伯遠帖》是三希之一。董其昌評:“王珣瀟灑古澹,東晉風流,宛然在眼”。
19.王猛(325~375年):字景略,北海劇(山東壽光)人。十六國前秦丞相。 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出現了兩個名臣賢相的身影,“關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
20.王通(584~617年):字仲淹,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門人私謚曰“文中子”,隋哲學家。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基本立足點則為儒學。著有《中學》,亦稱《文中子》。
21.王勃(649~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文學家。麟德初應舉及第。“初唐四傑”之一。其詩風格較為清新,其文以《滕王閣序》較為有名。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22.王之渙(688~742年):字季凌,祖籍太原晉陽,唐代詩人,是盛唐時期的詩人,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如“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23.王維(701~761年):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唐詩人、畫家。其父遷家蒲州(今山西永濟)。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以尚書右丞終,世稱王右丞。王維詩多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或靜謐恬淡,或氣象蕭索,或幽寂冷清,表現了詩人對現實漠不關心甚至禪學寂滅的思想情緒。加之藝術技巧很高,頗為後人所推崇。王維精於繪畫,能將詩歌與繪畫相互溝通,被蘇軾譽之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作人物、佛像,尤以水墨山水為人稱許。王維生前及後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的美稱。歷代編注其集很多,明顧起經《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後附文集4卷)是現存最早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較好的注本。
24.王昌齡(698~756年):字少伯,祖籍太原。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官至秘書省校書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樓送辛漸》等。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
25.王建(約767~約830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詩人。出身微寒。大曆進士。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著有《宮詞》一百首。有《王司馬集》。
26.王忠嗣(706~750年):初名訓,祖籍山西太原祁縣,大唐名將,一生屢立戰功。
27.王冰(710~804年):號啟玄子。曾任唐代太僕令,醫學家。王冰年輕時篤好養生之術,留心醫學,潛心研究《素問》達12年之久。他著成《補註黃帝內經素問》24卷,81篇,為整理保存古醫籍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28.王孝通:中國唐代算曆博士,數學家,武德九年(626)時曾任通直郎太史丞,並參加修改曆法工作。王孝通的主要貢獻在數學方面,他的專著是《緝古算經》。唐顯慶元年(656)國子監設“算學”,以“十部算書”為教科書,列《緝古算經》為十書之一,並規定此書學習年限長達三年之久。
29.王彥章(863--923年):字賢明一作子明。鄆州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人。中國五代時後梁名將。朱溫建後梁時,彥章以功為親軍將領,歷遷刺史、防禦使節度使。他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
30.王建(公元847--918年):字光圖,無賴出身。唐朝時壁州刺史,後稱帝。在位16年,病死,終年72歲,葬於永陵(今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門外)。
31.王審知(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詳卿,軍中號白馬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分水亭鄉王堂村)人。五代閩國創建者,王潮弟,唐末與潮從王緒起兵,後部下兵變,眾推潮為主,審知為副。入閩盡有閩地。潮卒,繼為威武軍節度使後梁開平三年封閩王,在位十七年。
32.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人稱“王荊公”。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區荊公路家巷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張變法
33.王旦(957~1017年):字子明。大名莘縣(今屬山東)人。北宋名相。王祜之子。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以著作郎預編《文苑英華》。
34.王曾(978~1038年):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益都)人,宋真宗鹹平五年壬寅科狀元。取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成為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之一。官至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卒謚“文正”。著《王文正公筆錄》。
35.王惟一(987~1067年):名惟德,宋代傑出的針灸學家和醫學教育家。宋仁宗時當過尚藥御,對針灸學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針灸學之大成,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36.王柏(1197~1274年):字會之 ,號長嘯,改為魯齋。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南宋經學家。從朱熹門人游,又受學於何基,著述很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