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明妃(漢元帝宮人))

王昭君(漢元帝宮人)

明妃(漢元帝宮人)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昭君(約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一說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語中「沉魚落雁」、「畫工棄市」記載她的生平典故。

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檣、王嬙
  • 別稱:明妃、明君、寧胡閼氏
  • 字號:昭君
  • 所處時代:西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南郡秭歸人(湖北宜昌市興山縣)
  • 出生時間:約公元前52年
  • 去世時間:公元前19年
  • 主要作品:《怨詞
  • 主要成就:鞏固邊塞和平
  • 配偶呼韓邪單于復株累若鞮單于
  • 墓葬:今內蒙古呼和浩特
  • 地位:民族友好使者
  • 子嗣伊屠智伢師、須卜居次、當於居次
人物生平,入宮待御,出塞,匈奴生涯,身後之事,傳說,主要成就,歷史評價,名人評價,文學評價,軼事典故,平沙落雁,畫工棄市,親屬成員,父親,丈夫,子女,個人作品,怨詞,報漢元帝書,個人爭議,姓名字號,出塞緣由,最終死因,後世紀念,故里,墓葬,史籍記載,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入宮待御

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今湖北興山縣)的一戶平民之家。
王昭君王昭君
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
根據民間傳說和記載,王昭君入宮以後,由於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毛延壽將王昭君畫得並不是十分美麗,因此沒有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之中。

出塞

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南匈奴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朝覲漢天子,自請為婿。元帝遂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並改元為竟寧。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
王昭君抵達匈奴後,被稱為寧胡閼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

匈奴生涯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 王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依遊牧民族收繼婚制,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
鴻嘉元年(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且糜胥繼任為搜諧若鞮單于。兩年不到,王昭君病逝。

身後之事

公元2年王莽專政,為取悅王太后,厚賞烏珠留若鞮單于,令其送王昭君長女須卜居次返回中原,進宮服侍王太后。[18-19]
初始元年(8年),王莽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朝。匈奴單于認為“非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於是邊疆迭起,禍亂無窮。
公元9年,王莽換單于璽,授新章。
公元10年,新朝改匈奴單于為匈奴服於。備甲率三十萬攻匈奴,預分其地為十五國。
公元11年,王莽使人誘賂呼韓邪單于的諸子。烏株留分告諸部入塞、大賂。車師降匈奴。
天鳳五年(18年),烏累若鞮單于死,其弟輿繼為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于。為了改變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為父子繼承制,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于便廢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斯承襲左賢王位,復殺知牙斯。
公元265年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追尊司馬昭為文帝,為避司馬昭的諱,王昭君被改稱王明君,史稱明妃。

傳說

傳說兩千多年前在長江西陵峽秭歸縣寶坪村,住了個叫王忠的莊稼人,這個莊稼人因為一直沒有孩子,便到附近的屈原廟進香許願,祈求得到一個像屈原那樣忠於國家、熱愛人民的後代。結果真的很靈驗,八月十五夜裡,他的妻子夢見一輪明月投入懷中,不久便生下一個比天仙還標緻的姑娘,這就是王昭君。昭君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心地善良,憂國憂民,特別喜歡望月吟唱,父母就為她建了一座樓,起名望月樓。
後來漢元帝挑選天下美女做后妃,昭君被選中。王昭君到京城長安後,和其他被選的秀女一樣,先到畫師毛延壽那兒畫像。有的美女為了得到皇帝的青睞,重金賄賂毛畫師,畫師就將她們畫得美貌非凡。王昭君不信這個邪,沒有給毛畫師金銀財寶,毛畫師就有意在王昭君眼睛下麵點了一點,結果王昭君沒能入漢元帝法眼,寂寞於後宮。
幾年之後,作為漢朝屬國的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入長安朝覲漢元帝並自請為婿,漢元帝決定在不受寵的美女中物色幾位,賞賜給他,並許諾誰願意前往,就給予公主的身份。王昭君挺身而出。臨行前,漢元帝召見昭君,一見面就驚呆了,如此美麗的美人,我怎么沒有發現呢?一席談話,更覺昭君才智過人,整個後宮無人可及。元帝深深後悔,兩眼望著昭君,天子又難於失信。昭君進宮多年,第一次見到多情而又年輕的皇帝,卻又要離他而去,也是心酸不已。可是為了國家利益,昭君不得不北上。
送走昭君後,元帝立即翻看美人畫冊,終於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細細一看,原來昭君眼下多了一個疵點,掩蓋了昭君的美貌。皇帝大怒,下令將那個弄虛作假的畫師毛延壽殺了。
昭君隨呼韓邪來到塞外,在匈奴又舉行了隆重的婚禮,二人感情很深,但不久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久旱不雨,水草枯死,牧民飢餓混亂,朔漠飛沙中又夾著一股邪風。當地居民說這些災難都是王昭君帶來的,只有用她的血來祭奠匈奴先靈,草原才能化險為夷。呼韓邪終日愁悶,惶惶不安,昭君也愁眉不展,忽然她想起父母在她進宮前曾送給她一個錦囊。昭君打開錦囊一看,原來裡面裝有莊稼種子、金剪子和一張黃紙。昭君百思不得其解,傷心地流下了一串串淚珠。這淚珠滴落在冰涼的沙子上,沙地上竟然奇蹟般地出現了一股藍晶晶的小清泉。昭君又驚又喜,有了水,還要有牛羊、水草、莊稼。她拿起了金剪用黃紙剪了一隻小羔羊,想不到剛剪成,小紙羊就變成了真羊。昭君又用黃紙剪牛羊、水草花瓣,頓時,身邊出現大片的綠草香花,成群的牛羊在其中吃草、休息。最後昭君又將錦囊中的種子撒在沙地上,頃刻便長出了莊稼。牧民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世代傳送著昭君的恩德。

主要成就

呼韓邪單于附漢與昭君出塞,不但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此外,加強了雙方的交流,使當時相對落後的少數民族必然產生對中原先進制度的嚮往,促使一些少數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歷史評價

名人評價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宋)王安石
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清)曹雪芹

文學評價

【人民網】:王昭君化身和平使者,遠嫁胡地,身在異鄉的她做了許多實事。如今,王昭君墓的“青冢”出現在很多地方,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歷代人民感念她的大德。
【歷史網】王昭君遠嫁匈奴。王昭君本人的想法具體如何已經不要緊,倒是透過後人對此事的解讀,能看出歷朝歷代的婚姻觀、地域觀和審美觀等。

軼事典故

平沙落雁

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昭君出塞
竟寧元年(前33年),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朝覲漢天子,對漢稱臣,並自請為婿,漢元帝挑選了宮女王昭君。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黃沙滾滾、馬嘶雁鳴,使她心緒難平,遂於馬上彈奏《琵琶怨》。淒婉悅耳的琴聲,美艷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為了王昭君的雅稱。

畫工棄市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因後宮女子眾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看圖召見寵幸。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畫得最差,不得見漢元帝。後來匈奴來求親,漢元帝就按圖像選王昭君去,臨行前才發現昭君優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來,就把毛延壽、陳敞等許多畫工都殺了。
歷代文人多據此為文、吟詩作賦,如吳雯《明妃》:“不把黃金買畫工,進身羞與自媒同”;陳志歲《昭君出塞》:“漢皇恨殺毛延壽,詎省根由在自身。”王安石明妃曲》:“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歐陽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親屬成員

父親

  • 王襄,據《琴操》載,王襄系齊國人,昭君十七歲時,將其獻於元帝,余則不詳。

丈夫

  • 呼韓邪單于(前夫),匈奴單于,公元前31年逝世,昭君與其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
  • 復株累若鞮單于(後夫),呼韓邪之子,原名雕陶莫皋,前31年至前20年在位,昭君與其育有二女:須卜居次、當於居次。

子女

  • 伊屠智伢師,匈奴右日逐王、右谷蠡王,因王位繼承問題,被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于殺害。
  • 長女須卜居次,名雲,又稱須卜居次雲、伊墨居次雲,居次,相當於漢之“公主”,嫁於匈奴右骨都侯須卜當,育有二子,須卜為匈奴姓氏。
  • 次女當於居次,名不詳,嫁於匈奴當于氏,故名當於居次。
  • 兄子王歙,原為漢朝長水校尉,王莽新朝時期被封為和親侯。
  • 兄子王颯,王歙弟,王莽新朝時期任騎都尉,被莽封為歸德侯。
  • 長外孫大且渠奢,須卜居次長子,漢封后安侯,更始元年(23年),漢兵攻殺王莽,奢與母皆被殺。
    須卜居次的小子漢書中有提,名字不詳。
    次外孫:名不詳 ,當於居次之子,匈奴醯櫝王,天鳳五年(18年),受命到長安向王莽朝貢。

個人作品

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苞桑。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游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報漢元帝書

臣妾幸得備身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餘芳。而失意丹青,遠竄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獨惜國家黜涉,移於賤工,南望漢關徒增愴結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憐之。
(註:1、《怨詞》最早見於《琴操》,但該書對昭君的生平介紹與正史不符,故此詩作者可疑。
2、《報漢元帝書》是偽作毋庸置疑,據《後漢書》記載,昭君“上書求歸”是在呼韓邪單于死後,此時漢元帝已經去世兩年了。)

個人爭議

姓名字號

  • 史料記載
據班固《漢書·匈奴傳》記載,“王薔,字昭君”,“號寧胡閼氏”;《漢書·元帝紀》又稱之為“王檣”。在范曄《後漢書·南匈奴列傳》中,卻稱“昭君字嬙”。在兩本重要史料中,就出現了四個不同的稱號:王薔、王檣、王嬙、王昭君,導致後世對王昭君的姓名字號莫衷一是。
繡刊昭君和番雙鳳奇緣全傳繡刊昭君和番雙鳳奇緣全傳
  • 牆、檣、嬙
王昭君以民女被征入宮,初無封號,身份只是宮女,其名字也不會被注意。《漢書》第一次提到王昭君時,稱其為“王檣”,“檣”字很可能如“拳夫人”的“拳”字一樣,僅是與被徵選入宮時的某種特徵相聯繫。檣指船桅桿,王檣即為一位船載而來的王姓姑娘。而“牆”、“嬙”這兩個字,都是檣字的同音假借
  • 昭君、寧胡
《漢書》說“王牆字字昭君”,《後漢書》卻說“昭君字嬙”,從史料的衝突推斷,“昭君”一稱很可能是封號而非字號。“昭:日明也”,“昭君”即漢皇光照匈奴的象徵。“王昭君”的含義則為代表漢家君王光臨匈奴的王姓姑娘,這稱呼應該是昭君出塞前夕被賜的封號。王昭君在請行前地位只是宮女,不是皇室支系,不能封為公主,而下嫁番王必須要有一定的身份,於是便只能按她具有“光明漢宮”的美麗和代表漢皇光照匈奴的政治使命賜封為“昭君”。
“寧胡閼氏”與“王昭君”一樣,皆為政治含義豐富的稱號,都是在這件政治大事中,雙方君王政治意圖的反應,也是對能取得良好政治成果的祝願。漢元帝還因此事改元為“竟寧”,同樣也透露出對此事的願望。
  • 結語
關於王昭君的史料非常少,在新的證據出現之前,只能由以上推論猜測:王昭君除姓王可以確定外,她的名、字都應屬不詳,很可能是本來就沒有,後世因其政治封號才習稱“王昭君”。

出塞緣由

據《漢書》記載,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漢元帝答應呼韓邪單于願婿漢氏之請,將她賜給呼韓邪單于。(《漢書·元帝記》:“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韓邪單于來朝。詔曰:“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既伏其辜,乎韓邪單于不忘恩德,鄉慕禮義,復修朝賀之禮,願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
昭君出塞記載昭君出塞記載
《後漢書》的記載則是:昭君進宮多年,得不到皇帝臨幸,心生“悲怨”而慷慨應召,自願出使匈奴。(《後漢書》:“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兩相比較,《後漢書》記載的可信程度不如《漢書》。昭君離鄉背井被選入深宮,多年不得臨幸,已是不幸,遠嫁習俗殊異的匈奴宮廷,結果未必更好。而且,在呼韓邪死後,昭君曾“上書求歸”,可見昭君並不喜歡待在大漠,因此昭君出塞極可能並非她個人的意志。
至於《西京雜記》中的“被畫工所誤”、《琴操》中的“盡召後宮,問誰能行者,昭君盛飾請行”,已經近似小說家言。《樂府解題》亦持“自願請行”說,但末尾記載昭君不願從胡禮、吞藥而死,更不足為據。

最終死因

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結婚僅兩年(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韓邪單于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伊屠智牙師。呼韓邪單于死後,昭君必須改嫁呼韓邪單于第一閼氏所生的長子雕陶莫皋單于。王昭君不能接受,上書漢成帝,請求返回故土。但成帝令她遵從胡俗,昭君只得下嫁。昭君與雕陶莫皋生有兩女,長女即須卜公主,小女即當於公主。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後(二十年後),53(33)歲的王昭君鬱鬱而終,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後世紀念

故里

昭君故里位於湖北宜昌興山縣寶坪村,村原名煙墩坪,又名王家灣、昭君村。全村300多人,大多姓王,據稱皆為昭君娘家後裔。村中有粉黛林、佳麗島、浣紗處、彩石灘等20餘處勝跡。是展示昭君遺址遺蹟及漢代宮廷仕女文化的首批國家AAA級旅遊區,也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昭君故里塑像王昭君故里塑像
1983年,興山縣組織建成昭君紀念館,正中立著一尊高2.8米的王昭君漢白玉雕像,館內陳列“香溪孕秀、別鄉進宮、漢宮幽怨、塞外流芳、昭君千秋”展區。
1988年12月,昭君紀念館被湖北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省級示範基地”。

墓葬

昭君墓,又稱“青冢”,“青冢”一詞,杜詩對其註解曰:北地草皆白,
惟獨昭君墓上草青,故名青冢。另有解釋認為:塞外多白沙,昭君墓無草木,煙垓朦朧,冥濛作青色,遠見數十里外,故曰青冢。昭君墓址並無考古發掘,在內蒙古、山西、河南等地均有相關墓葬或衣冠冢
內蒙古昭君墓,座落於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墓體狀如覆斗,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墓前雕有聯轡而行的雙騎塑像。2006年,以昭君墓為核心,擴建為昭君博物院,現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
山西昭君墓,位於晉西北與內蒙接壤的朔州朔城區南榆林鄉青鐘村,清《馬邑縣誌》《朔州志》載村原名青冢村,有闊四、五畝,高丈余之冢。2013年,晉蒙首屆弘揚昭君文化研討會立有新碑,碑首篆額“流芳百世”,碑體是蒙漢雙語韻文:“頭枕大青山,腳登雁門關,玉手嬉桑乾,淚眼望長安”,碑陰鐫刻線雕昭君肖像。
河南昭君墓,位於許昌市襄城縣,據《襄城縣誌》載:十里舖西有一古冢,名青冢,是為紀念昭君出塞所建的衣冠冢。冢旁有龍興寺,後人遂將龍興寺改名為青冢寺。寺中松柏參天,濃蔭蔽日,香火鼎盛時終日煙霧繚繞,狀若煙雲,似昭君出塞時的滿腔憂怨,故稱“青冢愁雲”,為明代襄縣八大景之一。2006年6月8日,青冢寺被列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史籍記載

漢書》卷九、卷九十四,作者班固
後漢書》卷八十九、卷九十九,作者范曄
資治通鑑》卷二十九——卷三十一、卷三十五,作者司馬光
琴操》怨曠思惟歌,作者蔡邕
漢書匈奴傳》
後漢書·南匈奴傳》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王昭君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詩、詞、小說、戲曲創作亦多以其為題材。據統計,古往今來反映王昭君的詩歌有七百多首,與之有關的戲曲、小說近四十種,寫過昭君事跡的著名作者五百多人。清光緒年間,永康胡鳳丹月樵氏輯錄為《青冢志》十二卷,收集昭君相關詩歌五百零三首。
較有代表性的如:
作品名稱作者
詩詞作品
《王昭君》
明妃曲
《王昭君》
昭君村
《昭君村》
《明妃曲》
《明妃》
昭君詞
《王昭君》
《王昭君》
《昭君志》
賈天源
《題昭君墓》
《解昭君怨》
《昭君出塞》
《謁昭君墓》
《長相思·王昭君》
貴穀子
戲曲作品
《王昭君》
《五更哀怨曲》
(敦煌遺書殘卷)
《王昭君變文》
(敦煌遺書殘卷)
文學作品
雪樵主人

影視形象

拍攝時間影視名稱扮演者影視類型
1940年
《王昭君》
香港電影
1955年
《王昭君》
香港電影
1964年
《王昭君》
香港電影
1984年
《王昭君》
魏秋華
香港電視劇
1987年
《王昭君》
內陸電視劇
1987年
《王昭君》
台灣電視劇
2006年
內地電視劇
2007年
《王昭君》
內地電視劇
2008年
內地電視劇
2011年
四美圖
歌舞詩劇
2013年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靜態電影
2015年
詩意舞台劇
2016年
大型原創民族舞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