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李敏,襄城八景,汝水虹橋,乾明曉鐘,紫雲藏雪,令武秋風,龍池晚釣,陽台暮雨,青冡愁雲,高橋夜月,曹操練兵台,仙鶴送印,歐陽修故居,五嶽廟,紫雲山風景區,襄城縣遊覽區,全國檔案館址,西不羹遺址,
戶部尚書李敏 李敏 (1425—1491),字公勉,河南
襄城 人,景泰五年進士,歷官御史、巡撫、漕運總督。他在明朝成化二十三年至弘治四年的戶部任內,也作了不少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把北方的北畿(河北)、山西、陝西,這三省的夏秋兩稅,以銀折糧,按照每石一兩計算。山東、河南二省的輸邊之餉,亦已在他巡撫大同之時,實行了這個以銀折糧的辦法,省掉了公家的浮費,免除了運卒的勞苦。
襄城八景 汝水虹橋 汝水虹橋:縣城南門外
北汝河 上,有古紅石橋一座,36孔,似彩虹凌空。因常年泥沙淤積,橋面虹橋與河底,唯枯水季節尚能行渡。
綠水紅橋掩映間, 橫空三十六重環,
北汝河 天移鰲背來滄海, 地擁虹腰跨碧灣。
帝闕九閽通馹驛, 王程萬里走夷蠻,
驅山誰借神龍力, 石甃鞭痕血尚殷。
乾明曉鐘 乾明曉鐘:縣城南首山
乾明寺 有古鐘一口(今無存),圍可四抱。相傳每至天色破曉,不擊自鳴,聲聞數里。 南山佳氣藹氤氬,蕭寺疏鐘隔岸聞,
一擊喚回滄海日,數聲敲破碧雲天。
音傳小殿星初落,響徹春潮曙未分,
正是幽人殘夢覺,滿窗梅月亂紛紛。
紫雲藏雪 紫雲藏雪:紫雲山南端,槲木蔥鬱,秋冬之交,紅葉漫山,瑞雪乍晴,紅裝素裹,蔚為壯觀;暮春遠眺,碧綠叢中,殘雪猶存,綠葉白雪,相映成趣。
殘雪西山尚未晞,更逢晴日送光輝,
紫雲山門 冰崖拔地三千尺,玉柱亭空幾百闈。
郎耀夜深回晝景,清光春曉釀寒威,
何時一借陽和力,沛作甘霖潤百腓。
令武秋風 令武秋風:公元前300年,楚將景缺與秦兵戰於令武山,敗歿葬之山東麓。其墓旁有祠,周圍遍植松柏,每值秋風乍起,古木蕭瑟,如泣如訴,令人悲憤。今景缺墓廟祠尚存。
將軍弓劍閉幽宮,名與山靈共始終,
廟祀尚沾新典禮,轅門誰識舊英雄。
蕭蕭古木西風急,落落遺墟夕照紅,
功德在人還不泯,從教血食到無窮。
龍池晚釣 龍池晚釣:在縣城北今庫莊鄉郵亭村附近,舊時有泉曰龍池(今無存),岸這楊柳輕拂,池中荷花飄香,夕陽西下,尤宜垂釣。
數尺綸竿數畝池,夕陽影里釣漣漪,
行依綠岸鷗先狎,坐對清波魚未知。
楊柳露濃風力軟,藕花香散月來遲,
殷勤更莫添芳餌,正是金鱗躍子裡。
陽台暮雨 陽台暮雨:原縣城東門外有陽和樓(今無存),值暮色蒼茫,煙霧繚繞,似細雨濛濛。
楚王台榭壓城闉,地占高明遠布塵,
汝水似環將綠繞,首山如黛學眉顰。
當年夢雨真成妄,此地遺蹤不可詢,
指點荒基倍惆悵,往來多少信疑人。
青冡愁雲 青冡愁云:縣城西北7.5公里,十里舖鎮寺後李村西南側有古冡,名“青冡”,傳為紀念昭君王嬙出塞和親而設的衣冠冡。冡旁有青冡寺(曾名龍興寺),寺內古柏參天,濃蔭蔽日,香菸縹緲,壯若雲煙,為緬懷昭君,故稱“青冡愁雲”。青冢今無,寺建於元代,後毀於兵火,明代重建,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尺累累古道旁,明妃此地掩玄堂,
陰迷冢木風霜老,春入林花錦秀香。
怨骨九原應戀闕,芳魂千載定還鄉,
愁雲漠漠縈青草,猶似穹廬夜斷腸。
高橋夜月 高橋夜月:縣城西北7.5公里之馬黃河上,原有一古石橋(今無),因附近地勢低下,河床深邃,橋似空懸,故名高橋。近橋處有一深潭(今無),岸邊遍植垂柳。夏秋之交,夜月皎潔,倒映入水,畫圖天成。
小橋煙樹晚蒼蒼,一片山光與水光,
澗底有天涵桂魄,人間無物遁豪芒。
清輝晃耀千林雪,寒氣陰森五月霜,
踏碎瓊瑤渾不管,滿身清露濕衣裳。
曹操練兵台 曹操練兵台 遺址位於襄城縣范湖鄉台王村西與榆林鄉西南交界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台地原有內外二城,內城在原台地邊沿,占地29.4畝,外城在高台周圍約100米處,占地50餘畝。二城門均在南端,
內外城各有城牆、垛口,城牆南北皆有一箭樓,今無存。現存台地東西長53米、南北51米、高8.5米。三國時期,此地為許都西南重鎮。地勢平坦,沃野無際,農人豐衣足食,且距京師(許都)不遠,是屯田練兵理想之地。曹操曾於此操練兵馬,演習攻城掠地之法,又屯田開荒,種糧置草,為統一北方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曹操練兵台東北處城上村,有論城(
魏武帝 行宮)遺址,為曹操聚賢論事之所。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欲雄霸中原,統一天下,招賢納士,廣羅人才,郭嘉此時投奔曹操。在這裡曹操同郭嘉縱論天下大事,共商一統霸業。當年論城雄偉壯觀,城門巍峨,箭樓高聳,城垣宛如盤龍。今存城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400米、高1米,現為民房覆蓋,四周為平地。遺址西南有運糧河,為曹操輸送糧草的水上通道。這裡土質淺層發黃、深層發黑,河道兩岸土黃如銅,河底土黑如鐵,故名“鐵底銅幫”運糧河。為了屯墾的便利,曹操廣開河渠,大興水利。開挖河流,運糧河於此時開挖而成。當年,運糧河上建一長30多米、寬15米、高5米的八墩九孔大石橋,橋下可通行船隻,兩側立石柱為欄,兩端各刻雌雄青蛙,稱“金肚石蛙橋"。傳說,曹沖在這裡曾用船稱大象。經對該遺址試發掘,商、周、秦、漢時期遺物均有發現。出土器物有獸牙、蚌刀、石斧、夾沙、紅陶片、
仙鶴送印 “仙鶴送印”始源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襄城縣石灣村緊靠北汝河,因河道在此轉向,汝水常年沖淤,形成了大片沙灘濕地。在候鳥遷徙之季,濕地上曾出現仙鶴群棲、萬鳥齊鳴的壯觀景象,當地村民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是“天神顯靈”送福人間,為了把這種吉祥流傳於後世,福及子子孫孫,當時村民就與本村一老先生一起編排了仙鶴送印這個民間舞蹈。經歷代代的豐富發展,形成了現今的仙鶴送印。
仙鶴送印舞蹈動作穩重、大氣,多以走、轉、跳、臥、翻等技巧為主。其舞步,除蛤蚌精走小碎步外,其餘三人皆採用慢四步,體現出艱辛、虔誠的特徵,表演沉穩莊重,舞蹈風格灑脫、活潑、風趣、幽默。
仙鶴送印伴奏音樂,其形式浩大,整個樂隊由51人組成,伴奏曲目有《大起板》、《鳳凰三點頭》、《雙開門》、《鑼鼓套》等十餘種。
仙鶴送印發展到今天,它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其它民間技藝,豐富它的藝術內涵及表現力,歷經三百餘年的發展,使這一民間舞蹈在中部地區民間文藝活動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歐陽修故居 位於襄城縣麥嶺鎮歐營村。
歐陽修 ,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官至參知政事。歐陽修4歲喪父,家中貧窮,自幼好學。23歲和2 4歲兩次參加國子監考試和禮部會試,均獲第一,在最後殿試中,以甲科第14名的成績授於進士及第,授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西京(洛陽)留守推官(負責勘問刑獄的司法官)。在西京任職的3年中,歐陽修在襄城東汝水岸邊,購得田宅一所,將母親和妹妹接來居住。
襄城的秀麗山川和勤勞樸實的民風,給歐陽修留下美好印象。景祜元年(1034年)任職西京推官期滿後,回襄城探親時寫下《罷官後初還襄城敝居述懷》詩一首:
路盡見家山,欣然望吾廬。 植仗望遠林,行歌登故墟。
陋巷叩柴扉,迎候遙驚呼。 夙志在一壑,茲焉將荷鋤。
兒童戲飲馬,田裡邀籃輿。 言謝洛社友,因招洛中愚。
春桑郁已綠,歲事催農夫。 馬卿已倦客,嚴安猶獻書。
朝日飛雉雛,東臬新雨余。 行矣方於役,豈能遂歸歟!
寶元二年(1039年)六月,歐陽修復職,將母親和妹妹接往南陽居住。初冬,歐陽修又到襄城,把田宅託付給鄰里照看。這次襄城之行,歐陽修又寫下了《初冬歸襄城敝居》詩:
日落原野晦,天寒閭市閒。
牛羊遠陂去,鳥雀空檐間。
憑高植藜杖,曠日瞻前山。
壠麥風際綠,霜鴉村外還。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開顏。
酣歌歲之暮,寂寞向柴關。
此後10年間,
歐陽修 無論任職京城,還是遷至地方,都把襄城視作第二故鄉。皇佑元年(1049年)移至潁州(安徽阜陽),又置田產一區,建起宅第,供老母和妻小居住。這一年生四子辨。熙寧四年(1071年),歐陽修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的身份辭官歸居潁州宅第,剖分家產,將襄城田宅交四子歐陽辨(官至承議郎),歐陽辨後代定居襄城至今900餘年。 歐陽修故居,被其後裔改成歐陽家族祠堂,祠堂分前院後院,前院有正堂三間和東西廂房,內奉歐陽辨及後裔歷代神主。後院有東西廂房各三間,正殿五楹,為懸山式,前檐插廊,殿內正位供歐陽修和夫人畫像,其四個兒子畫像分別懸掛東西兩壁。後因歲月變遷、年久失修,歐陽祠堂房舍大部分被毀,現僅存前院東廂房和正堂。正堂磚石結構,閣樓式,二梁起架,五脊兩坡硬山式,小灰瓦覆項。整個建築簡樸大方。
村北有歐陽辨墓冢,高4米,占地1畝。
五嶽廟 據傳,遠古時,百寧崗是一片平地,一天夜間,不知何故,地辟一道鴻溝,且生出許多成精害人的裂礓石,把百姓襲擾得寢食不安。為收伏怪石,除掉孽障,一仙翁特意借崗下莊的百頭耕牛,搬來一架山樑填溝鎮妖,還一方平安。神仙借百牛搬山的故事不脛而走,流傳四方,此崗遂名“百牛崗"。
明萬曆年間,政局不穩,民不聊生,崗上常有盜匪出沒,攔路搶劫,殺人越貨,鬧的路斷人稀,雞犬不寧。提督杜百寧奉命率兵到此平賊,為紀念百寧,百牛崗改稱百寧崗。
五嶽廟 始建於漢代,晉朝形成規模,歷代修葺,幾度興衰。興盛時大小殿堂1 O O余座,廟群廣大,殿宇巍峨,紅牆碧瓦,金頂輝煌。廟內松柏參天,花木蔽日,敬奉所有天神、地神、海神、日月全神,被人們稱之為“中州神仙皇京城",是中原名勝道觀。清代葉炳南有《春遊五嶽》詩一首:
陽春桃月百寧岡,踴動人潮焚紙忙。
率眾張婷來靄拜,攜朋魏武進啊皇。
百神殿宇旋迴轉,五嶽廟堂皆綺祥。
但願人間多醒道,不教厄患復昌揚。
由於戰亂和歷史原因,廟內建築全毀。1 9 8 8年以後,在原址上逐步恢復建設,新建殿堂2 5座,廟舍1 7 0間,建築面積2 2 7 0 0平方米,殿閣錯落有致,穩重壯麗。正門上書“五嶽廟",西側有一偏門,偏門上書“柏寧崗”。院內道士居住處,清秀典雅,花木競秀。王羲之、黃庭堅、鄭板橋等名人石刻為廟宇平添幾分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
百寧崗如今是道教重要活動場所,農曆初一、十五大祀,逢三、六、九日小祀。三月初三傳統廟會,商賈雲集,香火鼎盛,吸引周邊幾個省、市、縣信徒和遊客到此參拜、觀光旅遊。
紫雲山風景區 紫雲書院 建在紅石砌成的高台之上,東西長1 O 5米、南北寬6 5米,有門樓一座,正殿三間,左右廂房各三間,東西配房各三間。正殿面闊1 O.5米、進深5.6米、高3.9米,系二梁起架硬山式單檐建築,小灰瓦覆頂,廊柱刻龍鳳獸圖,聯日:“對晴雪紫雲領略春秋風景,讀詩書經典縱觀中外古今"。殿門置吉祥圖並配對聯:“紫氣昭天地,雲霞映斗星"。殿內樑柱鑲嵌著孔子和李敏的巨幅畫像。院內植松柏數棵,枝葉外呈傘狀,形似丘亭。
明成化四年(1 4 6 8年),太子少保、戶部尚書
李敏 喪母回鄉守孝,因愛紫雲山秀麗幽靜,于山坳中建屋三楹,讀書講學。明成化十九年(1 4 8 3年)奉詔賜名“紫雲書院"。工部移藩司擴建大成殿、兩廡、欞星門、明倫堂、廂房、尊經閣等建築。一時名譽中州,疋為中州學子爭相求學的理學中心。太子朱佑樘(後為弘治帝)、書畫家沈周、清代文學家李來章、耿介、武狀元李春奇曾在此讀書或講學,成為當時中原四大書院之一。
李敏,字功勉,襄城縣人,於明景泰五年(1 4 5 4年)中進士,授監察御使,歷任浙江、湖廣按察使,山西、四川左右布政使,兵部侍郎,左右副督御使。成化二十二年(1 4 8 6年任總督漕運,次年升任戶部尚書,在部四年,於弘治四年{1 4 9 1年)病逝。為明代中葉名臣,在改除漕運積弊,禁止民田放牧,賑災救荒等方面多有建樹,並開“一條鞭法"之先河。
院門有御賜匾額“紫雲書院”,院內有欽差太監戴義所題詩碑,碑文“紫雲書屋構山隈,汨汩寒泉繞澗回。花放四時聯錦嶂,晴峰高捧太陽開。”描繪書院四周山環水繞,四季如春的秀美景色。此碑完好,鑲於左廂房前壁。
書院旁有狀元冢,乃李敏後裔李春奇的墓冢。李春奇,雍正十四年(1736年)殿試武進士出身,狀元及第,後御封懷遠將軍,是中原歷史上唯有記載的武狀元,現存墓志銘碑。
大門前有翠竹林1 O畝,竹林中原有鐘、鼓二樓,現只存4根青石柱子。繞翠竹園有條山澗,澗上有觀瀾橋一座,後亦稱二柏三石一孔橋。過橋而上,有一座雙檐亭子,稱望月亭。
山中有一洞穴,名吉祥洞,俗謂水簾洞,洞從石腹中產生,因常有水則時發彩霓。下方常年積水,古時曾植蓮藕,稱蓮沼。
紫雲山槲樹蒼翠蔥鬱,澗泉水四時潺潺。秋冬之交,紅葉爛漫。雪後放晴,紅裝素裹。春夏之交,萬頃碧綠叢中,時見白雪皚皚,人稱“紫雲殘雪",為襄城明代八景之一。
1 9 8 1年紫雲書院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中。
紫雲山門,仿古式建築,飛檐畫棟,氣勢雄偉,有五門六柱十一樓,挑山式脊頂,覆以琉璃瓦。山門正中“紫雲山"三個剛勁有力的鎏金大字系共和國中將劉志堅親筆所題。
襄城縣遊覽區 襄城縣古城文化遊覽區是以襄城縣古城文化為主的文化遊覽區,以襄城古縣城大十字街為中心,分布在東西長4公里,南北長3公里,面積約1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以古城牆、瓮城、文廟、奎壁、明清古街道和毛澤東視察襄城菸葉紀念館為主線,輔之以河濱森林公園、文化廣場等景觀景點。其代表性旅遊資源有:
奎壁
奎壁是襄城文廟大門前的影壁,建於明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是挑山式結構,因壁頂履蓋琉璃瓦,又名琉璃影壁。壁高9.5米,長24.45 米,厚1.63米,主體畫面長13.25米,由三組彩色磚浮雕組成,中為四龍戲二珠,東西兩側為麒麟望月,雙鳳朝陽。壁之基座長26.1米,厚2.36米,用首山紅石砌成,浮雕雲雷紋;花草紋圖案,橫貫壁座,托起整個畫面。奎壁設計匠心獨具,雕刻細膩,刀法遒勁,在全國實屬罕見,堪稱古代浮雕藝術的精品。1963年6月20日,奎壁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城文廟
襄城文廟創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後經歷代擴建整修,至明清形成東西寬118米,南北長192米,占地22656平方米的建築群。今存奎壁和大成殿。現存大成殿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建,是一座九脊八坡歇山式建築,上覆琉璃瓦,光彩奪目。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建築在長19.6米、寬15.4米、高1.5米的石砌台基之上。台上松柏合抱,蔥翠如蓋,蔚為壯觀。大成殿已於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城古城牆
襄城古城牆最早建於春秋時期,是楚靈王於公元前636年開始建設的。它成規模於漢代,歷經修葺,最後形成計垛口1944個,長5公里,高7米,寬5米。襄城古城牆現存全長2297米,高6.5米,寬5米,基本上為明代重修建築,部分仍存漢風,以瓮城為中心向南北婉蜒。
毛澤東視察襄城紀念館
毛主席視察襄縣煙區紀念館 毛澤東視察襄城紀念館系紀念毛澤東主席1958年8月7日在三里溝大隊視察煙田所建的重要展示場館。建於1968年,擴建於1978年,由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與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耿飈書寫的匾額,紀念館東西長40米,南北寬30米,磚砌圍牆,松柏蓊鬱。展室正面的毛主席塑像,手拿草帽,腰束上衣,再現視察時風塵僕僕,山河生輝的光輝形象。正展室三間,座東面西,南北側室各三間展品有多幅毛主席視察時的照片,用過的茶具、桌椅等。展室後10米處機井上建有圓脊琉璃瓦六角涼亭一座,造型別致,小巧玲瓏。
古襄城驛瓮城
瓮城 瓮城是古代通往荊襄與陝洛的重要關隘和驛站,因呈半圓型, 形狀似瓮故名。瓮城南北長58米,東西半徑32米,周長150米,紅石奠基,青磚覆面,瓮城東、南各有一道城門,形成牆外有牆, 門外有門的奇觀。東邊城門原為西城門,門上匾額:“眺嵩,西扼陝川”, 是通往楚長城的關隘之一,瓮城始建於春秋,成規模於漢代,兩邊連線著長達2297米的古城牆,因此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慶祝活動中,襄城瓮城入選國家郵電總局設計製作的“萬里長城著名關隘紀念封”。
明清襄城古街道
明清襄城古街道為襄城縣城的特色古街道,是襄城南北大街在明清時期“南通荊襄,北達京洛”的輝煌寫照。全長2公里,寬8米。現存明清建築的門面房240多間,大都是一層瓦房,也有不少二層樓房。房青磚黛瓦,紅柱前檐,硬山挑脊,飾有脊獸,並安扣板房門。保存較好的是大十字街口南北各200處於小十字街南北各250米處,著名的現為戲曲茶社的一所建築,房設天井,木梯曲廊,大廳構思巧妙,外觀古樸典雅,且居住冬暖夏涼,是諸多明清古建築的精華之筆。<!--end-->
全國檔案館址 位於東風湖南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民國三十四年(1945),襄城縣日偽維持會會長張壽臣建,始稱大佛殿,後因在此宣揚禮教,改稱禮教會館。
該建築為二層雙檐迴廊式建築,面闊五間寬24米、進深6米、高12米。九脊八坡歇山式,四角微挑,小灰瓦覆蓋屋頂,正脊為雕花灰筒瓦,中間置寶瓶。室內為木質結構,二梁起架。迴廊檐柱24根,牆體內柱16根。樓內設木質樓梯,二樓前、左、右為外走廊。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主義建設高潮到來,檔案利用越來越迫切,1958年5月成立襄城縣檔案館,館址設在禮教會館。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新建第一個縣檔案館,已載入《中國檔案事業史》一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此館列入文獻資料。2005年6月20日國家檔案局局長毛福民題寫“全國第一個縣檔案館”匾額。
檔案館精巧玲瓏,古樸典雅,建造手法別出一格,是周邊縣市不多見的建築。1960年檔案館搬遷,以後作為縣劇團的排練場所,因此被人們誤稱“戲樓”。
該館現為縣檔案利用中心,並被闢為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西不羹遺址 位於襄城縣范湖鄉宋莊堯城崗上,也叫堯城,為春秋時楚國古城遺址,屬龍山文化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不羹是遠古延續下來的族性小國,春秋時為楚所滅。《左傳》載:“楚築不羹,有東西二城"。《漢書·地理志》載:“襄城有西不羹。”
公元前531年,楚靈王欲問鼎中原,與晉國爭霸,在北部邊防幾處戰略要地修築城池,不羹是其中之一。楚靈王統治時期,對外攻伐鄰國,以霸主自居,對內搜斂錢財,揮霍無度。令其弟公子棄疾(後稱楚平王)大規模修建不羹城,後逐步建成楚國北疆千乘之賦的大城,與陳、蔡、葉一起並稱為楚國方城之外的四大別都。 戰國時代,不羹作為城邑一直存在。至秦,置郡縣,襄城設縣,不羹設亭,延續前後漢兩代。《東觀漢記》載:“增封侯國襄城羹亭千二百五十戶"。
不羹城削崗而建,南鄰北汝河,正當南北通道要衝。遺址南北長1500米、東兩寬1000米,有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墓葬多處,其中高出地面的大冢三個,皆高5米、圍長20米,一個在崗東,兩個在崗西。1927年曾遭軍閥盜掘。1963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對崗東墓冢進行發掘,為一男兩女合葬墓,墓主為一武將。墓為磚石結構,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左右前室、左右後室組成。墓道長23米、高6.6米,前、中、後室在同一條中軸線上,有石門可通,墓頂用特製楔形磚砌成穹窿頂,七個墓室內壁皆塗白粉一層。中室北壁有朱書“永建七年正月十四造,(東漢晚期順帝的年號,即132年)。墓內有畫像石五塊,畫像題材為龍、虎、熊。挖掘出土的隨葬品有鼎、豆、壺、瓮、罐、斗、案、盤、勺、雞、狗等陶器,銅器有鏡、錢幣和鈴,鐵器有钁、犁、鍤等。當時,新華社報導了發掘該墓的訊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