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禪者,示單。則習禪,實為自性不動,心念不起,於坐立臥行、生活點滴中明了自心自性本來光明清淨,明極即如來也。
道者,無之別名,又含至有。一陰一陽,太極之道。陰陽化合,道之所存。則道實為宇宙間萬事萬物之本然動靜生化也。
故知禪、道者,名雖為二,其本為一,實為先哲聖賢以自我為工具,體證到人體小宇宙之自心自性與萬物
大宇宙之本然生化為同一之體。又因先哲聖賢之體證程途、人生經歷各異,故又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禪道養生
觀今之世,坊間裡巷參禪論道者不知凡幾,言出必有道法自然、見性成佛,解說經典者亦是汗牛充棟。所惜者,世人僅以文字為經,
口若懸河之時卻又常常對自身之不適束手無策而四處就醫,殊不知健康無病是經典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體能智慧。則知經典之學幾近流於末路久矣。余雖魯鈍,然機緣巧合中對經典之學略有參佐,知先哲聖賢之學實為知行合一、明明德之學。卻苦今世之人,
空解經典而不知體用。則雖自知才疏學淺,
人微言輕,然見世人於經典之前多為妄想顛倒,於寶山前不得門徑而入,空擲光陰,遂分別以禪之大光明與道之太極為本底,於經典古法中結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稍作整理,生化出兩套不同的養生方法:明極健身法與太極健身法,有緣者如久習之下,可收健身、益智、增慧之功,於
明心見性、道法自運亦可正觀明了:明極即如來。故名曰禪道養生。
禪道養生,以先哲聖賢之經典為立論根基,倡導自強不息、正知正念正行、禪道不二的養生觀念。則明極健身法與太極健身法,實為隨緣天下眾生之千人千面,而依各人之興趣、機緣與先天秉賦不同,使之有所選擇、依循,於循序漸進中體證到經典之體能智慧實為不虛。故二者名雖不同,路雖有異,而有諸途同歸,皆為盡性了命之學,其質本一。學者亦可互參互習,略窺禪、道之真義。更願能拋磚引玉,以期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弘揚傳統經典文化的行列中來,使先哲聖賢的經典智慧能更好的造福於人類。
道法自然,自然即如來,符合自然的養生即是禪。詩情畫意里習禪,點點滴滴中悟道。
四禪八定
佛家證入"定"的方法之一就是禪。(四禪八定)
最高的禪境非末那識作用。更非我等末那識所能理解。
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禪與無色界的
四無色定。
四禪
色界靜慮的四種區分。即初禪、
第二禪、
第三禪、
第四禪。禪者,禪那(dhya^na)之略,譯作靜慮。故又名
四靜慮。《長阿含》卷八〈眾集經〉雲(大正1·50c)∶
‘復有四法,謂四禪。於是比丘除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於初禪。滅有覺觀內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離喜修舍念進自知身樂,諸聖所求憶念舍樂,入第三禪。離苦樂行先滅憂喜,不苦不樂舍念清淨,入第四禪。’
《雜阿含》卷十七雲(大正2·121b)∶‘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第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
禪者,靜慮之意,即由寂靜能審慮,如實了知之謂。然審慮以慧為體,故其他之定亦皆名靜慮,而此四禪靜慮之義最勝,乃獨得禪之名。《俱舍論》卷二十八雲(大正29·145b)∶
‘此宗審慮以慧為體,若爾,諸等持皆應名靜慮;不爾,唯勝方立此名。如世間言,發光名日,非螢燭等亦得日名。靜慮如何獨名為勝,諸等持內唯此攝支,止觀均行最能審慮,得現法樂住及樂通行名,故此等持獨名靜慮。’ 依此可知色界四禪能攝尋伺喜樂等諸靜慮支,而止(奢摩他)觀(毗缽舍那)均行最能審慮,故特名為
四靜慮。
四禪之別乃由於其靜慮支有所不同。《俱舍論》卷二十八雲(大正29·145b )∶
‘若一境性是靜慮體,依何相立初二三四,具伺喜樂建立為初,由此已明亦具尋義,必俱行故。如煙與火,非伺有喜樂而不與尋俱。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二,離二有樂,具離三種,如其次第。故一境性分為四種。’
詳言之,初禪攝尋、伺、喜、樂及
心一境性五支;二禪攝內等淨、喜、樂及心一境性四支;三禪攝行舍、正念、正慧、受樂及心一境性五支;四禪攝行舍、念清淨、非苦樂受及心一境性四支,總共十八支。但實支之體唯十一種,即初禪的五支,二禪的內等淨,三禪的淨、念、慧及樂,四禪的舍受。
其中,初禪攝尋、伺、喜、樂及心一境性五支;因靜慮之體心一境性即三摩地,故
四靜慮皆以之為自性。尋伺,舊譯為覺觀,即心之粗分別性名為尋或覺;心之細分別性名為伺或觀。初禪尚有尋伺二支未離粗細分別,故稱之為有尋有伺或有覺有觀。而喜樂二支,是說初禪離
欲界之惡而喜受,身感樂受,故名為離生喜樂。二禪攝內等淨、喜、樂及
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如上述,為二禪的自性支。內等淨者,以二禪既離初禪尋伺塵濁法而內信相明淨,故得名,即無尋無伺無覺無觀。喜樂,是說依此定而生最勝喜樂,
故二禪名為定生喜樂。
三禪攝行舍、正念、正慧、受樂及心一境性五支。心一境性如前述為靜慮的自性;行舍,是說三禪舍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正念正慧,是說住於正念正知而不耽於自地的喜樂,進而欣求
上地的勝法;受樂,是說離二禪的喜樂尚有自地的妙樂,故三禪稱為離喜妙樂地。四禪攝行舍、念清淨、非苦樂受與
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如前為靜慮的自性。行舍是說四禪亦同三禪舍喜樂;念清淨,是說舍念極善清淨而其相顯了;非苦樂受是說更離三禪之樂而住於平等非苦非樂。故四禪稱為舍念清淨。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九將靜慮支分為三種,認為初禪五支中,尋與伺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性為自性支;二禪四支中,內等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性為自性支;三禪五支中,舍、正念及正知為對治支,樂為利益支,心一境性為自性支;四禪四支中,舍清淨與念清淨為對治支,不苦樂受為利益支,心一境性為自性支。
又,《顯揚聖教論》卷十九依
四靜慮說所對治的障,即初禪是治貪恚害尋、苦、憂、犯戒及散亂
五障;二禪是治初靜慮的貪、尋伺、苦、掉及定下
劣性五障;三禪是治第二靜慮的貪、喜、踴躍及定下劣性四障;四禪是治入出息與第三靜慮的貪、樂、樂作意及定下劣性五障。
總之,遠離欲愛,心寂靜而能審慮,有尋伺而住喜樂之狀態為初禪;離尋伺,信相明淨而在喜樂的狀態為二禪;離喜樂,正念正知而住自地妙樂為三禪;離脫身心之樂,住不苦不樂而極善清淨名為四禪。又作為此四禪入門的定,稱為近
分定。而四禪則稱根本定。就中,初禪近分的未至定同根本定,與尋伺相應,故為有尋有伺。二禪以上的近分亦同根本定均無尋伺,故為無尋無伺。大梵之因的中間定勝初禪,但尚不及二禪,無尋而有伺,故為無尋唯伺。又,此中,未至與近分的淨等至,以及根本的
無漏等至能斷諸惑,而中間定(雖有味等
三等至)無斷惑之義。
初、二、三靜慮有尋、伺、苦、樂、憂、喜及入出息八災患,故名有動定。對之,第
四靜慮非八災患所能動,故名不動定。而初禪有與發業相應的尋伺,故能見聞觸,又有起語業,但二禪以上無尋伺故無言語等。若欲起語等時則借下地之識,名之為借起識或借識。此四禪為四無量心等之依地。即就四
無量心言之,喜無量心為喜受之攝故依初二靜慮,餘三無量心則總依六地而離嗔害等四障。又就八解脫而言,初二是依初二靜慮、未至及中間而得;第三的淨解脫是依第四靜慮而得,余則依四無色與滅盡定。就八勝處而言,初四勝處是依初二靜慮,後四是依第
四靜慮。
按
禪定在整個
印度宗教史上,通見於各個 時代,為最重要的修行法之一,佛陀亦以之為最主要的行法,成道及涅盤之際皆依四禪之法。但禪定的分類,未見於諸奧義書,可能是佛陀時代才產生的。依《過去現在因果經》所述,佛陀成道以前至阿羅邏仙人處受四禪之法,可知此法在當時似乎是流行外道間。又,色界四禪天被認為是修此四禪者應生之處,相對於四禪稱定靜慮,彼諸天稱為生靜慮。而四禪諸天的建立可能是在四禪說成立之後。
◎附一∶
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第三篇(摘錄)
佛陀關於禪觀,雖說種種三昧,然於其階級之中,視為最重要者,首當為靜慮(即禪那,jha^na,dhya^na)。蓋以
禪定之進展,分為四階級之四禪,以明心的修養之道程,乃經文隨處所見之模範的禪觀也。按此固不必為佛陀所創見,而為當時之某一派,或各派所行者。例如《六十二見經》所舉現在涅盤觀之五種中,以其四種,即自
初禪以至四禪,直視為涅盤觀之狀態,乃介紹當時之外道說,可為明徵。故此或為佛陀出家之初,聞諸阿邏羅等之說,爰依於向來之中道態度,改定之方式。綜之,無論其根源在於何處,當佛陀成道時,固依於此四禪定,即
入涅盤之際,亦為入於此定。在佛教為禪之一最重要方式,當屬無疑。但所惜者,一切經文,對此說明,悉循環於同一文句,不克曉然於其真意,綦為遺憾。今分析其定型的文句,述之如下∶
(1)
初禪∶於某種對象為專念之中,漸次去情慾,而至於不善心滅,且依於欲與不善之遠離,修禪者而感於欣悅與幸安。一言以蔽之,即味於法悅是也。雖然,此既有關於對象之分別,而又有思慮,故於表象的方面,尚未
沈靜。爰名此位為初禪定,即指專於情意的方面,沉靜之初位也。
(2)二禪∶似此修煉進步,其表象的方面亦靜,關於對象之分別思慮已止,心只集中於一點(內靜一心)。依此
修行者,如前之依於情意的方面之沉靜,而感
安悅。茲則
依於表象之沉靜,而
感喜樂,此即
第二禪。至是修行者,得制伏情意,同時並得制伏表象之亂雜。
(3)
三禪∶似此更進一層,離舍幸安心,歸於完全平靜之狀態。以至於正念、正智。身體達於輕安之境,是名第三禪。即指解脫第二禪所得之歡愉,暨其至此之心之集中,更生睿智作用之初位也。
(4)四禪∶由是彌益進步,身體之歡愉亦滅,早已若忘其存在,完全超越苦樂心之平靜。亦愈益純化(舍念清靜)不動,以至於湛然如
明鏡止水之情狀,是即第四禪。當此之時,如明澄止水,魚虌之數,灼然可見,其為觀法之對象者,遂完洞澈而為自己之物矣。
耍之,如上四禪之修行,首在由於欲之煩惱,自行解放。次至於表象之統一,由是次第使吾人自身,超于思慮分別以上,與苦樂以上,乃至物質的存在以上。爰以至於寂然不動,睿智犖灼之真純精神生活為終局。即四禪之特長,一方在制御基於欲之個人意志,同時於
他方,則在依於如
明鏡止水之觀智,而碻保其理想境。以術語言,所謂
止觀平等之定是也。蓋偏傾
於止,則嘗有失卻心的活氣之虞。偏傾於觀,亦有散亂之虞。惟四禪能得其平,且能免其弊,所以推獎為解脫之要道者。以此,至神通等之種種妙用,以為依於修此種定,而能得者,亦權輿於此也。
八定
[出禪波羅蜜] 定即攝散歸靜之義。色界無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一初禪天定謂人於
欲界中。修習
禪定之時。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如雲如影。又覺遍身毛孔。氣息悉皆出入。入無積潔聚。出無分散。是名初禪天定。二二
禪天定謂既得初禪天定已。心厭初禪。覺觀動散。因攝心在定。澹然澄靜。覺觀即滅。乃發勝定之喜。如人從暗室中。出見日月光明。朗然洞徹。是名二禪天定。(覺觀者初心在緣曰覺。細心分別禪味曰觀。)三三禪天定謂既得二禪天定已。而又厭二禪。喜心涌動。定不堅固。因攝心諦觀。喜心即謝。於是泯然入定。綿綿之樂。從內心發。樂法增長。遍滿身中。於世間樂。最為第一。是名三禪天定。四四
禪天定謂既得三禪天定已。又覺三禪樂法擾心。令不清淨。一心厭離。加功不止。即得安隱。出入息斷。空明寂靜。如明鏡離垢。淨水無波。湛然而照。萬像皆現。絕諸妄想。正念堅固。是名四禪天定。五空處天定空即虛空也。謂既得四禪天定已。猶厭身色
系縛。不得自在。乃轉加功力。觀察己身。猶如
羅谷。內外通徹。一心念空。惟見虛空。無諸色相。其心明淨。無礙自在。如鳥出籠。飛騰自若。是名空處天定。六識處天定。六識處天定識即心也。謂既得空處天定已。即以
識心遍緣虛空。而虛空無邊。以無邊故。定心復散。於是即舍虛空。轉心緣識。與識相應。心定不動。現在過去未來之識。悉現定中。與定相應。心不分散。此定安隱。清淨寂靜。是名識處天定。七無所有處天定謂離上空處識處。故名無所有處。得識處天定已。以心緣現在過去未來之識。無量無邊。能坏於定。惟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為安隱。於是即舍識處。專繫心於無所有處。精勤不懈。一心內淨。怡然寂靜。諸想不起。是名無所有處天定。八
非想非非想處天定謂
前識處是
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則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無想。名非非想。蓋此天既得無所有處天定已。又知此處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無明覆蔽。無所覺了。無可愛樂。於是一心專精。即於非有非無。常念不捨。則無所處定。便自謝滅。加功不已。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清淨無為。三界定相。無有過者。是名非想非非想處天定。
九住
(1)安住心∶指習禪時,緣系一境,
念念相續,使心安住,不致散亂。
(2)攝住心∶意指覺知一念稍稍散動,即攝持其心使寧靜。
(3)解住心∶謂解知覺觀之心若攀緣外廣,則令收斂安住。
(4)轉住心∶指覺心已息,不再動搖,轉而樂於安住。
(5)伏住心∶指久住靜定而萌厭心時,須將其折伏,益加精進。
(6)息住心∶謂內心忽然亂動生起過失時,要立即使其止息。
(7)滅住心∶指貪愛等妄念起時,要猛省方便,使其滅除。
(8)性住心∶謂妄念止息,知心性本來光明,任運安住。
(9)持住心∶謂功行純熟,心住
正定,不由作意,任運持善不失,持惡不生。
《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稱此九住心為‘九種心住’。指內住、等住(又稱續住)、
安住、近住、
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印順《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釋之雲∶
‘從初學的攝心,到成就正定,有九住心,也就是住心的修習過程,可分為九個階段∶
(1)內住∶一般人,一向是心向外散;儒者稱為放心,如雞犬的放失而不知歸家一樣。修止,就是要收攝此外散的心,使心住到內心所緣上來,不讓他向外跑。
(2)續住∶起初攝心時,心是粗動不息的,如
惡馬的騰躍一樣,不肯就範。修習久了,動心也多少息下來了,才能心住
內境,相續而住,不再流散了。
(3)
安住∶雖說相續而住,但還不是沒有失念而流散的時候。但修習到這,能做到妄念一起,心一外散,就立即覺了,攝心還住於所緣中。到這階段,心才可說安定了。
(4)近住∶這是功夫更進了!已能做到不起妄念,不向外散失。因為妄念將起,就能預先覺了,先為制伏。這樣,心能安定住於所緣,不會遠散出去,所以叫近住。
(5)
調順∶色聲香味觸——
五欲;
貪嗔痴——
三毒;加男女為十相,這是能使心流散的。現在心已安住了,深知定的功德,也就能了知“欲”的過失。所以以靜制欲,內心柔和調順,不會因這些相的誘惑而散亂。
(6)寂靜∶十相是重於外境的誘惑,還有內心發出的“不善”法,如不正尋思——國土尋思、親里尋思、不死尋思、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等。五蓋——貪慾、嗔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對這些,也能以內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他,免受他的擾亂。到這,內心是寂靜了。寂靜,如中夜的寂無
聲息一樣,並非是涅盤的寂靜。
(7)最極寂靜∶上面的寂靜,還是以靜而制伏尋思等煩惱,還不是沒有現起。現在能進步到∶尋思等一起,就立即除遣,立刻除滅。前四住心,是安住所緣的過程。但修止成定,主要是為了離欲惡不善法,所以定力一強,從(5)到(7),就是降伏煩惱的過程。心靜而又淨,這才趣向
正定了。
(8)專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內外不良因素所動亂,臨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階段。就此努力使心能專注於同一,能不斷的,任運的(自然而然的)相續而住。
(9)等持∶這是專注一趣的更進步,功夫純熟,不要再加功用,無作行而任運自在的,無散亂的相續而住。修習止而到達這一階段,就是要得定了。
修定的方法不一;到達的時間,也因人而不同。住心的教授,也說有種種,如八斷行等都是。但從最初攝心,到成就正定,敘述這一完整的學程,依聖者所說∶修止的方便過程,不會超越九住心的,也就是不外乎九住心的法門。所以修習止,應依此修習,而認識自己的進程,到了什麼階段,以免增上慢而貽誤了自己。’
近人
陳健民以為無論何種修行人,皆應先行勤修九住心,並以為九住心可對治三魔。陳氏弟子
林鈺堂在所撰《沐恩錄》書中,嘗載陳氏之見解如次∶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論淨宗之
念佛、密宗之觀想或禪宗之參悟,欲得成就,皆需先調己心,使免散亂、昏沉及忘失正念三魔。佛法三千年來,實修佛教徒雖亦不少,然成就者則鳳毛麟角。細考其因,皆以其定力未先下苦功。因此聞思二慧所得抽象之空性真理無力凝固而成修慧之具體證量。師再喻曰∶習定如磨劍,必先去其上三魔之銹。當其
劍鋒已銳,則可由止修觀,斬除五種利使。方得真參實悟。具足正見正力以壓倒五鈍使於無我空性中。九住基礎不先建立,何來成就乎?本人所以特寫此條喚醒大眾,皆注意之。’
‘九住所對治之三魔,即散亂、昏沉與忘失正念。前三住∶初住、續住、回住乃對治散亂。再修四、五近住至伏住。散亂心既漸次調伏,易墮昏沉。故必接修六、七寂住、最寂住,以求寂靜。久而茫然呆坐。此時當仰頭睜目,抖擻精神,而進修第
八專住。專住既成。漸能隨意,平等安住任何一處,即成第九等住。止之定功至此方告大成。如上所示,程式分明,既便修習,又易成就。行人於此宜深致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