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斌(美術師)

彭文斌(美術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彭文斌,自署老蓬,(1976年1月——)。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導師王岳川教授;研讀於廣州美術學院,導師方楚雄教授。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策展人)、廣外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一級美術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海峽文交所藝術顧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文斌
  • 別名:老蓬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
  • 出生日期:1976年1月
  • 職業:美術師
  • 畢業院校:廣州美術學院、北大藝術學院
  • 主要成就:書畫多次參加國內書畫比賽並獲獎,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
人物簡介,藝術成就,藝術評論,禪道文心 華滋天成,呼喚靈境 天趣盎然,意趣天成 空靈虛靜,以書入畫 奔放靈動,影集,代表作品,

人物簡介

彭文斌,自署老蓬,(1976年1月——)。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導師王岳川教授。研讀於廣州美術學院,導師方楚雄教授。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策展人)、廣外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一級美術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海峽文交所藝術顧問、《新現代畫報》藝術專版學術主持。與國內外上萬名藝術家亦師亦友,博採眾長。
彭文斌與中國美協劉大為主席彭文斌與中國美協劉大為主席

藝術成就

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港澳台等重大書畫比賽並獲得等次獎20餘次,作品經常在書畫報刊及雜誌上發表,有10餘件作品編入專集,部分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連續參加第14、15、16、17、18、19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連續參加第3、4屆華人文化藝術節並被收藏多幅書畫作品。
擅長書法以篆、隸、行、草見長,尤善隸書、草書。國畫以山水、花鳥為主。
風格以“人無品格,強調細膩中有豪放、渾厚中有靈秀、簡潔中有靈動之特點,在筆墨上始終追求自然而然、輕鬆隨意的藝術傳達。
2015年9月“芙蓉綻放”全國城市書法展二等獎。

藝術評論

禪道文心 華滋天成

觀中國繪畫藝術史,寫意花鳥畫大致有三個體系:徐渭體系、八大山人體系和吳昌碩體系。徐渭體系根植於詩人的憂患浪漫之心;八大山人體系根植於隱遁山野的禪道之性;吳昌碩體系根植於“畫中蘊含文人情趣,畫外流露文人思想”的文人之情。
彭文斌遊歷於這三大體系之間,吸啜養分,研習工夫,然多於修性悟道,寄情翰墨,渲釋才學,可謂“禪道文心,華滋天成”。
彭文斌擅長花鳥畫,他用筆粗獷,表現有力的筆觸和曲折有致的線條,用對比強烈而富有韻味的色彩,表現他對自然萬物的理解和詮釋。他的花鳥作品構圖奇突,在“奇”中求“正”,寄予人以撼動的視覺印象,通過筆墨,色彩加以調節,使不對稱的主要圖像處於力量均衡的構圖之中。並映襯出花鳥清雅的風采和神韻。
彭文斌在從事藝術學習和創作的過程中,講究方法,從不局限於技術的修煉與研習,不就技論藝,而是廣涉博覽,大量閱讀,這對他從事藝術創作上升了相當層次的起點,進而能夠自出機杼,別開生面。

呼喚靈境 天趣盎然

“童年的回憶,是幸福與美好的
那時候,空氣與江河都很純淨
在自然中,有著無所顧忌的隨性與放飛
在小溪與池塘里游水、在山上爬樹、
捧著溪邊的泉水盡情暢飲……
大自然中的動物與植物都是友好的夥伴
那完全是一個寧靜的童年,是與自然、與原野相融的童年……
呼喚,迷失了的童年
呼喚,慢慢迷失的人們……”
這是彭文斌新水墨系列的創作思想。
縱觀彭文斌的新水墨系列,以色墨相糅,大膽進行色彩鋪設的表現手法,竟覺得風格迥異,春風盈面,筆墨開始靈魂起來,從中能看出他對傳統的筆墨有了新的理解。
彭文斌竭盡“彩墨”潑灑之能事,又以“色墨互撞法”和“沒骨法”訴求恬靜愜意,托物寄情,借景寫意,彈奏著一曲曲天趣盎然的春之圓舞曲,使觀者仿佛置身於水秀山明、流暢曲水的蝴蝶泉邊。他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使自己的藝術在厚積薄發中得以充實。
從彭文斌的重墨宿墨《乾坤一色盛世千秋》到彩墨《映日荷花》系列,幾個片段聯綴起來,彭文斌的畫作有了另一種藝術境界的突破,無論用筆用墨還是用色,已有了一套自己的創作經驗和語言。然尤為樂道的是畫作之外散逸出:平淡、恬靜、飄逸之致,不僅追求細枝末節的完美,更注重筆墨整體的藝術效果。散淡自在、離世絕塵,懷揣魏晉高士意韻,給予心靈別樣的撞擊和撫慰,飲啜甘露清泉,享受清風明月,化融其境,坐於蓮花之上,慕思八大,感觸到莊子“逍遙之樂”的味道,美哉!

意趣天成 空靈虛靜

彭文斌在繪畫創作中探索出極具自家面目的佳趣妙構,視覺形式的律動與移情造化的險絕熔於一爐,深得其師承的潘天壽李苦禪畫風精髓,神從筆出,筆走游龍,從而使他的創作形成一種氣象空靈、逸趣天成,源於自然而又妙於自然的彩墨風格,設色大膽卻艷而不俗、媚而不嬌,詩意流動,以樸拙儒雅入畫,天趣自然,以天地情懷入理,意味深遠;簡則逸筆疏疏,墨線靈動,筆意互盼,渾然天成;他多以寫意荷花、芭蕉、松鶴、水仙、山水為主題,似在致力於潑墨敷彩,追求文人畫的天趣自然,空靈虛靜、幽秀淡遠。從彭文斌新水墨系列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紮實的色彩修養功底,在與其閒談西方美術史時,從西畫古典主義印象主義、抽象主義、立體主義等,無不如數家珍。無怪乎在其新水墨系列中豐富的色彩在他筆下被調和得如此融和與舒暢。
他特彆強調藝術的主要目的是給大家傳達“美”的視覺和“健康”的思想,還原自然景象的原始美。其融入西方印象派的色彩語言,和留白布局的畫面空間等,與現代人的審美趣味相適應。因此,他寫荷花自然,繪畫的內在心態和現代藝術形式創造妙趣橫生,剛與柔、強與弱,疏與密,粗細與虛實的變化更像音樂五線譜產生的韻律,這似乎又與文人畫的精髓達到非常自然的結合。觀其作畫,神清氣爽,雄力內含,故他的山石,骨力勁健而不野,筆墨精嚴而不俗,筆到力到,力到氣到,氣雄而力健,可以呼吸,可以觸動。神趣流光,其中蘊蓄著一個“真”字。他畫中的意境,全都是思想的流露、意趣的表達,所謂“畫到極時即為書、書到極時即為畫”,又美哉!

以書入畫 奔放靈動

近百年的畫壇大家無不沿襲“以書入畫”的傳統。吳昌碩將石鼓文金石氣導入其花卉;張大千的魏碑行書使他的繪畫用筆如鐵線銀鉤;齊白石將書法中的縱橫大氣引入到大寫意花鳥中;徐悲鴻對碑隸的精研使他的寫意駿馬筆墨奔放而靈動;潘天壽的高超書法使其繪畫筆力千鈞,力能扛鼎;李苦禪對“二爨”(爨寶子、爨龍顏)的用功把他的線條打造得如屈鐵一般。彭文斌深知中國畫中筆墨的重要性,其熟稔書法史,研習歷代碑學法帖,隸書尤於《石門頌》、《張遷碑》、《衡方碑》,漢碑氣厚,金文高古,魏碑奇崛方峻皆為其所愛。草書主要研習張旭懷素王鐸。彭文斌的畫特別講究以書入畫,老筆紛披,八面出鋒,實書法溢於畫法,深得篆籀漢隸的筆意,以致其下筆如刀切玉,蒼勁古樸。其對線條的感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對歷代碑文帖學的學習與研究。基於對各種書體的遞變演化,彭文斌深悟積點成線、集線成面、一波三折的筆法要旨,甚者從中獲得審美趣味、視覺態勢、筆墨意象的互證。其所推崇的以書入畫,這正契合吳昌碩體系,以這般線條入畫,從上古穿游至今,與墨色糅合氤氳,滲入才學禪道,略若瓷器入火窯變流淌。顯現筆墨的功底,凸現思想的張力,其大美哉!
彭文斌與導師方楚雄教授彭文斌與導師方楚雄教授
彭文斌與導師王岳川教授彭文斌與導師王岳川教授

影集

代表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