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白族主要聚居
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有本民族語言,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民眾通用。白族的民間歌唱藝術也具有一定水平。在白族民間,既流傳著大量的
山歌、
小調,也有各種體裁、形式的敘事歌曲。歌詞大都有較嚴格的句式、格律,尤以“山花詩”體歌詞占有較為突出的地位。
白族簡介
白族居住於中國
西南邊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史稱“滇焚”、“叟”、“
白蠻”、“白人”、“民家”等。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有自己的語言,絕大部分白族人在本族語言之外亦通曉漢語。白族文明程度較高,歷史上人才輩出。白族人還善於經營農業。白族能歌善舞,唐朝時南詔歌舞即已流行到中原並列為宮廷樂。白族民歌分為
白族調、漢調、長歌、白族
小調、敘事歌等,流傳最廣的是白族調,其中又以大理、
劍川和洱源西山的白族調最有代表性。它們常在
山野間吟唱,節奏自由,曲調悠揚,純樸自然。
明淨和純美恰似中國雲南令人屏息的山水秀色,悠悠一聲“啊波”
襯字的感嘆,仿佛嬌艷花瓣上顫落的露水那般芬芳而清澈。甜美而悠揚的小調在唇舌間清新鳴囀,拙樸的
尺八和靈動的
鋁板琴在弦樂背景上相映成趣。
民歌簡介
白族民歌的歌詞,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生動活潑,諸如歷史故事、社會生活、勞動生產、山川景物、愛情婚姻等等都融於歌詞之中。歌詞結構,突破了傳統歌詞的固定模式,歌詞多是七句或八句一段。這些由非對稱性七字、五字、三字句組成的歌詞,改變了傳統歌詞的嚴整呆板,使格式變異的歌詞煥發出青春的活動。在白族民歌中,最受民眾喜愛而又流傳最廣的當屬“
白族調”,其中又以大理、
劍川和
洱源西山“白族調”最有代表性。這類民歌多在
山野、田間演唱,既可伴隨栽秧、打柴、放牧等生產活動,也可用於男女相互傾訴愛情,並大都節奏自由、曲調悠揚、氣質粗放,有著濃郁的山野風味,故屬
山歌類民歌。而其中的劍川“白族調”,又常在三弦的伴奏下,用以演唱長篇敘事詩,故又具有敘事歌曲的特點。
主要流行於劍川的“泥鰍調”屬於較古老的
小調類白族民歌。全曲高吟低唱,起伏跌宕,再貫穿以緊迫急促的三弦伴奏,抒發了波翻浪滾、難以遏制的憤懣之情,流分體現了白族人民反抗壓迫的傳統戰鬥精神。其他如“麻雀調”之類的白族小調,則活潑輕快,幽默風趣,也頗受民眾喜愛。
民歌特點
白族民歌白族民歌的歌詞結構,習稱“山花體”。每首歌詞 皆8句(其中第1句為襯詞)或7句為一段。8句歌詞的字 數是7775、7775;七句的字數是 775、7775。有時句中 字數有所增減,但都屬於“山花體”的變體。與歌詞結 構配合,旋律也由兩個
樂段組成,第2樂段是第1樂段的 變化重複。
演唱形式
在白族民間,流傳著幾種敘事性的演唱形式,一是
洱源西山區和
劍川東山區的
《打歌調》,二是
《青姑娘》,三是
《大帛曲》,四是
《本子曲》,這些演唱形式有的活潑跳蕩、妙趣橫生,有的深沉強烈、動人心弦,充分體現了白族的民間歌唱藝術水平。
代表作
民歌分類
白族民歌調
白族民歌調,
白語稱
“白兒祜”,意為白曲,類似
山歌。 因各地不同,故常冠以地名,如“大理白族民歌調”、“劍 川白族民歌調”、“
洱源西山白族民歌調”以及昆明、元江、
瀘水等地的白族民歌調等。
每首大多由八個詩句組成。第一句通常是三個音節的韻頭,第二、三句為兩個七字句,第四句是一個五字句,第五、六、七句是三個七字句,第八句是一個五字句,故一般簡稱為三七七五七七七五。從詩段上看,前四句為上闋,後四句為下闋,據說
白族調有三十六個韻頭,它主要用於每首白族調的開頭,起定韻的作用,其餘七句即按韻頭押尾字韻。句式是三七七五七七七五的,二、四、六、八句的尾字押韻;句式是七七五、七七七五或七三五、七七七五的,一、三、五、七句的尾字押韻。內容多反映生產、風俗和愛情生活。
1、大理白族民歌調。流傳於
洱海周圍地區,可對唱,亦可獨唱,分男腔和女腔。男腔是五聲徵調式;女腔是五聲宮調式。男女對唱中,女腔轉男腔時,前調do=後調sol,形成同主音轉調(個別村寨男女同唱一調)。用真
假嗓結合的唱法。女腔第1、第5句唱詞最後一字的行腔往往落在la的
顫音上。除此特定顫音外, 其他聲音均較平直,鄉土氣息濃郁。
/2、劍川白族民歌調。流傳於劍川、
洱源地區。曲調質樸、流暢,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亦可作為說唱曲調使用。以
真嗓演唱,用龍頭三弦伴奏,自彈自唱。音樂是六聲羽調式,旋律起伏較大,常有六度、八度的跳進。劍川白族民歌調的結尾常先終止於骨架音mi上,隨後,三弦彈奏尾聲式的結束句,才終止於主音。
3、洱源西山白族民歌調。流行於
洱源縣西山地區及
雲龍縣相鄰的山區。音樂多為
五聲音階羽調式,也是
樂段的變化反覆結構。男女聲均以真聲演唱。
白族民歌小調
與白族民歌調不同之處, 白族民歌
小調在於愛情內容較少,可以在家裡、街巷中演唱。如“泥鰍調”、“海東調”、“麻雀調”、“栽秧調”等。
敘事歌
敘事歌有流行於
洱海四周的大帛曲(又稱“花 柳曲”),流行於山區的“
打歌調”。此外,尚有風俗性白族民歌、兒歌,哄
娃娃調等。
歌舞音樂
歌舞音樂 有“打歌調”、“
霸王鞭調”、“耍
龍舞”、“耍
獅舞”、“繞三靈”等,音樂都較歡快熱烈。
大本曲是白族民歌傳統曲藝的曲種。其唱腔按傳統的說法,有“三腔九板十八調”。
“三腔”指的是3個藝術流派:流行於大理城南的稱為南腔;流行於大理城北的稱為北腔;流行於
洱海東岸的稱為海東腔。
“九板”指的是9個曲牌,是大本曲的基本唱腔,如正板、平板、
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陰陽板等。
“十八調”指的是18首來自民間的白族民歌
小調,是
大本曲的輔助唱腔,如老麻雀調、螃蟹調、放羊調、花子調等。一般由1人演唱,1人彈三弦伴奏。明清時代
吹吹腔、大本曲劇本和唱本。
吹吹腔音樂
吹吹腔是白族民歌的傳統戲曲劇種,歷史悠久,現稱
白劇。其音樂屬於
聯曲體。唱腔有小生腔、鬚生腔、
小旦腔、
搖旦腔、英雄腔、醜腔、
高腔、平腔、二黃腔、大哭腔等。主要以
嗩吶和打擊樂伴奏。
器樂分類
三弦曲
樂器有龍頭三弦、
小三弦以及常見的漢族 三弦3種 通常演奏的三弦獨奏曲有
劍川白族民歌調 、“洱 源白族民歌調”、“泥鰍調”、“蜜蜂過江”、“過山情” 以及曲藝
大本曲的前奏曲“大擺三台”、“小擺三台” 等。
嗩吶吹打樂
白族民歌人凡婚喪、廟會、年節、舞獅、 耍龍、賽龍船以及在演唱
吹吹腔時,皆演奏
嗩吶吹打樂。 樂器有白族民歌大嗩吶、小嗩吶、過山號以及鑼、鼓、鈸等。 曲很多,經常演奏的有“栽秧調”、“耍龍調”、“迎 親調”、“拜堂調”、“送客調”、“大開門”、“小 開門”等。此外,洞經音樂也在白族民歌人民中流傳較廣。
古典戲曲"吹吹腔"發展起來的"
白劇",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白族民歌的文化水準較高,各種人才輩出。
民歌歷史
古代白族民歌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
踏歌。南詔白族民歌詩人
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藥》、《洞雲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
望夫雲》、《
蛇骨塔》、《殺州官》、《鉤曰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民歌人民在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中的英雄人物。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聖樂》在唐朝宮廷里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一。《白族民歌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後一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套用這一白族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
詞記山花碑”。
白劇“
吹吹腔”是在早期“
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民歌文化
在白族民間,還流傳著幾種敘事性的演唱形式,一是
洱源西山區和
劍川東山區的《
打歌調》,二是《青姑娘》,三是《大帛曲》,四是《
本子曲》。《打歌調》雖在“打歌”這一歌舞活動中演唱,而演唱者只歌不舞。《青姑娘》則以組歌形式,詠唱了青姑娘的悲慘命運,是一首深深打動人心的反封建悲歌。《大帛曲》亦名《花柳曲》,專在白族傳統風習“
繞三靈”中演唱。《本子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流行於劍川,大都以單一的曲調演唱長篇敘事詩。這些演唱形式運用的曲調均屬敘事性歌曲。而《本子曲》則初具曲藝形式的特點。
因白族接受漢文化較早,故白族民歌中亦有不少白族化了的漢族民歌,白族民眾慣稱這為“漢調”。如“鄧川漢調”既屬有一定白族特色的漢族民歌,而又在白族地區早已廣為流傳,深愛白族人民喜愛。
獨具特色的白族民歌,在全國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後,眾多專業音樂工作者深入白族地區蒐集整理民歌。電影《
五朵金花》中的音樂家就曾駕馬車走遍
蒼山洱海採風。大理“
三月街”千萬人
趕歌會的壯觀景象,就是白族民歌活動的縮影。一首根據“
白族調”改編的電影插曲《
蝴蝶泉邊》,唱響了大江南北,至今還在全國各地傳唱,紮根於各族人民的心裡。
近年來,一提到白族,大家就不能不想到著名白族女歌手楊洪英,她演唱的“大理白族調”悠揚婉轉、熱情奔放,她演唱的“麻雀調”活潑跳蕩、妙趣橫生,她演唱的“泥鰍調”深沉強烈、動人心弦。1978年在全國民族民間唱法會演中,她演唱的白族民歌,以那甜美的聲音,清晰的吐字真摯的感情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博得首都觀眾和聲樂界的熱情讚揚。
相關連結
鶴慶人把唱白族民歌稱為“對曲子”,當地諺語有“
櫻桃好吃樹難栽,曲子好唱口難開”的說法。
鶴慶白族民歌大多以愛情為題材,曲調哀婉纏綿,語氣鏗鏘,其風格流派自成一類,迥導於其它地區的白族民歌每句字數大多為“七、七、七、五”字的結構(又被稱為“山花詞”或“
大本曲”)。而在鶴慶白族民歌中段落句式大多為兩句或四句的七字句,少部分穿插入八、九字句不等,部分句式在演唱過程中增加了語氣、韻律轉換的襯詞,或以襯詞來作韻腳。如“(阿小尼)妹,隔山(尼)聽到(嘿)鈴鐺響,(格是口羅 我尼小阿哥),不知阿哥(尼)去哪裡?”鶴慶白族民歌是一種對口民歌,男女用漢語對唱或夾雜有
白語或白語襯詞對唱。
鶴慶白族民歌在演唱時,大多數為男女即興發揮演唱,故又稱“田埂調”。但很多唱詞,卻是在千百年歷史長河中,以口耳相傳的形式經過無數代人不斷凝鍊升華,形成了相沿到今天有許多段落聯句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價值,成為了千古名句。在鶴慶白族民歌中,以麻雀、秧雞、白鶴、青蛙、燕子、鴨子、
錦雞、金魚、駿馬等動物作為賦、比、興表現手法帶入詞句中的較多,筆者在做田野調查時,發現鶴慶白族民歌中,提到馬、馬幫和與馬有關的章節聯句較多,可以說鶴慶白族人民與馬幫文化具有解不開的情結。
其緣由主要是清代中後期及民國時期,由於鶴慶商幫及鶴慶手工業在雲南的相對強勢,帶動了鶴慶馬幫的興盛。在鶴慶白族民歌中,流傳有許多與趕馬有關的佳句。
關於趕馬與馬的關係有:山高只要馬得力,水深只要船行直。形容馬幫長年露宿的詞句有:趕馬三年不歇店,到處丟下冷鍋槍。形容馬幫行進過程中遭遇不順的有:趕馬就怕球索斷,做人就怕死老婆。
形容馬幫騾子安排選用的有:頭騾選上棗騮馬,二騾選上菊花青。識途還留老玉眼,十歲出頭還健行。……
鶴慶白族民歌中之所以出現很多與馬幫文化有關的傳統歌詞,筆者認為是與鶴慶白族傳統上受馬幫文化影響忒深的緣故有關。歷史上,鶴慶長期是滇西北重要的政治、經貿、軍事、文化、教育、宗教中心,溯唐以來, 鶴慶在雲南地方政權南詔時設定
謀統部、謀統郡;宋代雲南地方政權大理國時在鶴慶設定
謀統府,為大理國內八府之一;元代設鶴慶軍民路;明代及清代中前期設鶴慶軍民府,清代後期為州,但有清一代,滇西北軍事機構鶴麗鎮設在鶴慶。民國初,鶴慶設縣,沿至今。《雲南簡史》載:清代中後期至民國時期,鶴慶商幫與四川商幫、
喜洲商幫、騰站商幫為雲南境內的四大商幫。由於鶴慶商幫的高度發達,與此並生的鶴慶馬幫也就相對強勢於其他地區的馬幫。清末至民國時期,鶴慶境內各族人民有很多人以從事馬幫運輸、養馬、販馬為業,可以說馬幫文化深入人心,自然而然地影響到了鶴慶白族民歌之中。
白族民歌的起源
原始的民歌,同人們的生存鬥爭密切相關,或表達征服自然的願望,或再現獵獲野獸的歡快,或祈禱萬物神靈的保佑,它成了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階級的分化和社會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層面越來越廣,其社會作用也顯得愈來愈重要了。
《
詩經》中的《
國風》,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民歌選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到春秋約500多年間,流傳於北方15個地區的民歌。《
國風》中的民歌,大部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剝削實質,表達了被剝削階級的反抗思想和鬥爭精神,如《
伐檀》,它以辛辣的語言諷刺和詛咒了剝削階級的不勞而獲;在《
碩鼠》中,更把剝削階級比作貪得無厭的老鼠,刻畫出勞動人民對奴隸主的切齒痛恨和對於“樂土”、“樂園”的嚮往。
白族民歌的發展
在春秋時期,楚國的民歌已經十分繁榮。
戰國後期,詩人屈原等人,對楚國民歌進行了蒐集整理,並根據楚國民歌曲調創作新詞,稱為《
楚辭》。《楚辭》中的不少作品,充滿了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感情,熱烈面富於幻想,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西漢時期,漢武帝設立了一個音樂管理機構樂府,從事民歌的蒐集和整理,入樂的歌謠,被稱為“樂府詩”或“樂府”。
這些
樂府民歌,多以描寫民間疾苦為主要內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愛憎,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種種矛盾。這一時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發展成為長短句和五言、七言體,並開始加進了樂器伴奏,《
孔雀東南飛》等長篇
敘事歌曲的產生,同時標誌著這一時期的民歌在不斷發展和日臻成熟。
唐代民歌的創作也相當繁盛。李隆基登位,
楊玉環得寵,建立了楊家的裙帶關係,她的姊妹都被封為夫人,氣焰之盛竟至“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的地步,謠曰:“從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為“男不封侯女做妃,看女卻為門上楣”。這未必代表老百姓心裡的嚮往,只是一種對皇家的諷刺而已。
到了南宋,民間產生的諷刺性歌謠就更多了。南宋的統治階級,貪污腐化,玩弄政權,有民歌諷刺道:“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著皇帝賣酒醋。”可謂一針見血。
到了元明時代,人民的痛苦越來越深了。人民作歌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由於階級和民族的雙重壓迫,激起了農民起義的洪流。其中,以潁州的
劉福通聲勢最大,他率領了10萬農民,頭包紅中,號“紅軍”,所向無敵,所以歌謠道:“滿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裡無一人,紅軍府上坐。”
進入明清時代,我國的封建制度面臨崩潰,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這一時期,產生了大量的具有民主性和進步性的民歌。如明代民歌:“吃
闖王、穿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盼星星、盼月亮,盼著闖王出主張”。
清朝統治中國後,人民清醒地看到,統治階級昏聵貪婪,這是招致外侮、陷國家於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主要原因。在那悲慘的年代,老百姓連溫飽都不可得,所以發出這樣的感嘆:
“天子坐金鑾,朝政亂一團,黎民苦中昔,乾坤
顛倒顛,干戈從此起,休想太平年。”
1900年,
袁世凱奉他的主子——清皇帝之命,到山東執行血腥屠殺政策,殺害無數
義和團將士。人民恨透了袁世凱,便唱出了“殺了袁龜蛋,我們好吃飯”的歌謠。人們在袁世凱
巡撫衙門的牆壁上,畫上一個戴紅頂花翎的大烏龜,爬在一個洋人的屁股後。這幅漫畫和歌謠,發泄了老百姓對袁世凱的痛恨心情。
隨著清朝的垮台,民國以來,帝國主義為了扶植中國的封建勢力,勾結軍閥,殘害中國人民,支持袁世凱稱帝,當時袁世凱聽見北京街上有許多賣元宵的,認為大犯忌諱,把元宵當成“袁消”,於是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叫賣元宵,硬把元宵改為“湯圓”,於是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歌謠:“大總統,洪憲年,正月十五賣‘湯圓’。”
自從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人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仇恨,日益增長,他們譏諷賣日貨的商人:“綠坎肩,真是闊,綠帽子,也不錯,叫你再販日本貨!”
作為歷史的見證,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壯麗史詩,在民歌中有著鮮明的反映。如抗日戰爭爆發後,北方農民這樣唱道:
“邊區本是根據地,趕走了鬼子殺漢奸。”“還我江山還我權,刀山火海爺敢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主,賦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創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勞動人民翻身當家做了主人,美好的前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這正像一個人在經過艱苦跋涉的沙漠旅行後,突然看到了碧波萬頃的大海,人們的情緒激動了,歌不斷從激動的心頭流出來。人們用歌聲唱出了對黨、對毛主席、對新生活的無限熱愛。人民創作了如《
東方紅》、《咱們的領袖毛澤東》、《
瀏陽河》、《
八月桂花遍地開》等傳世之作。
歌手組詩
白族歌手(組詩) 蘇金鴻〔白族〕
知音者
――致白族歌后李寶妹
在遙遠而古老的南詔部落
奉聖樂曾名動京城長安
而一千二百多年後的白鄉
一個初夏涼風習習的夜晚
一隻美麗的彩鳳
在我的視線之上
鳴唱來自天堂的歌謠
誰給予我如此真誠的祝福
又是誰點亮我心靈深處的燭燈
來自南天瑰寶腹地的彩鳳
在我的心空飄飛
喔 彩鳳 彩鳳
一個令人心旌搖動的傳奇
歌唱著屬於天空和大地的愛情
歌唱著屬於歷史和現實的故事
如果讓我傾聽一次歌謠
我能是一個尋尋覓覓的過客嗎
如果一次讓我沉醉
也不會留下任何遺撼
與其在寂寞中等待
不如在狂想中追尋
喔 彩鳳 彩鳳
我的詩歌也許是飄散的贊語
可我孕育許久的情感之雨
正飄落耀眼的珍珠
喔 彩鳳 彩鳳
喔 彩鳳 彩鳳
請不要帶著歌謠遠走他鄉
在我春天永駐的心地
已經開遍鮮花與掌聲
在我彩雲飛揚的旅程
已經彈響三弦與心曲
當歌唱美麗的那一刻到來
擁有的人生必將燦爛輝煌
龍吟大地
――致白族歌王姜中德
精彩的故事源於世紀的傳奇
當龍吟大地 神話依舊
我聽見一個民族遠古的聲音
來自木雕的龍頭三弦
一位土生土長的白家漢子
行囊中裝著屬於自己的歌
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
彈唱珍貴無比的歌謠
在靈魂的起伏中歌吟
在歌聲中揚起千年的經幡
妙香佛國的天籟之音
被一雙靈動而壯實的手
將南國的瑰寶捧出
讓世界顧盼的目光
一次次將石寶山的壯麗驚嘆
也許千年只在一瞬
也許龍吟大地是一種佛緣
當我又見白族歌王
難道我一度沉寂已久的追尋
已凝結成永在心頭的期盼
如果我的等待不會遠去
如果我的心靈震撼不已
當龍吟大地 弦歌依舊
歌王 永恆的歌王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之上
我將與你在未來的歲月
為一個嶄新的時代縱情歌唱
大山深處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