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鞭(大戟科大戟屬植物)

霸王鞭(大戟科大戟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霸王鞭(學名:Euphorbia royleana Boiss.)是大戟科大戟屬肉質灌木,具豐富的乳汁。莖高可達7米,葉片互生,密集於分枝頂端,倒披針形至匙形,先端鈍或近平截,基部漸窄;側脈不明顯,肉質;托葉刺狀,花序二歧聚傘狀,生於枝的頂部;總苞杯狀,黃色,橫圓形,蒴果三棱狀,平滑無毛,灰褐色。種子圓柱狀,5-7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廣西、四川和雲南,在雲南、四川的金沙江、紅河河谷常成大片群落。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喜馬拉雅地區諸國亦有分布。

在熱帶常栽培做綠籬。該種全株及乳汁入藥,具祛風、消炎、解毒之效。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肉質灌木,具豐富的乳汁。莖高5-7米,直徑4-7厘米,上部具數個分枝,幼枝綠色;莖與分枝具5-7棱,每棱均有微隆起的棱脊,脊上具波狀齒。
霸王鞭霸王鞭
互生,密集於分枝頂端,倒披針形至匙形,長5-15厘米,寬1-4厘米,先端鈍或近平截,基部漸窄,邊緣全緣;側脈不明顯,肉質;托葉刺狀,長3-5毫米,成對著生於葉跡兩側,宿存。
花序二歧聚傘狀著生於節間凹陷處,且常生於枝的頂部;花序基部具柄,長約5毫米;總苞杯狀,高與直徑均約2.5毫米,黃色;腺體5,橫圓形,暗黃色。
蒴果三棱狀,直徑1.5厘米,長1.0-1.2厘米,平滑無毛,灰褐色。種子圓柱狀,長3-3.5毫米,直徑2.5-3毫米,褐色,腹面具溝紋;無種阜。花果期5-7月。

生長環境

霸王鞭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喜光,喜溫暖氣候,甚耐乾旱,畏寒,溫度偏低時常落葉。宜排水良好、疏鬆的沙壤土,性喜光照強、氣溫高的環境南方高溫地區露地栽培;北方低溫地區盆栽,室內越冬。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西(西部)、四川和雲南,在雲南、四川的金沙江、紅河河谷常成大片群落。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喜馬拉雅地區諸國亦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

繁殖方法

易繁殖,可在5-6月間剪取生長充實的莖段扦插。剪口有白色乳汁流出,可塗草木灰並涼曬數日;等剪口稍乾後,插於素砂土中。插後放半陰處,不澆水,稍噴霧,保持盆土濕潤。在20-25℃條件下,40-50天生根。

栽培技術

光照:霸王鞭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冬季宜置於的向陽房間內,使之得到充分光照,此外室溫過低時,葉片會脫落、主莖腐爛,所以冬季要保持不低於10℃的室溫。夏季需適當遮蔭,避免強光直射。秋季氣溫低於15℃時應將其移進室內,天氣晴朗氣溫較高時還可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春季清時節後氣溫穩定了才可從室內搬出。
排水:霸王鞭為肉質多漿的植物,耐高溫耐乾旱,夏季炎熱高溫的天氣可以適當的多澆些水,保持盆土的濕潤,但是雨天時要及時倒掉盆內的積水,避免爛根和死亡。春、秋兩季根據見乾見濕的原則澆水即可。
施肥:霸王鞭生長快,如果年年翻盆換土,4-5年生的植抹可長到2米左右。家庭培養時為了控制其長勢,用盆要小,盆土應寧乾勿濕,不要追肥,只要根系沒把花盆脹破就不要翻盆換土。普通上肥料1-2次,秋末及寒冬普通不上肥料。

病蟲防治

霸王鞭的主要病害為莖腐病、黑霉病等,可用專門的殺蟲劑預防。葉片上分布大小不一的褪綠黃斑時,需加強栽培管理,宜選取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忌排水不良的黏重土壤,注意施肥,忌積水。

主要價值

景觀:霸王鞭在熱帶常栽培做綠籬,
藥用:
藥性】苦澀;平;有毒;歸心;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主瘡瘍腫毒;牛皮癬。
滇南本草》:主一切單腹脹水氣、血腫之症,燒灰為未,用冷水送下。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入祛風,消炎,解毒。洽瘡毒,皮癬。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取漿汁搽塗。
使用注意】《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霸王鞭,全株有毒,供外用,忌內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