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市場概念
定義
產權市場是指人們從事
產權交易活動的具體場所包括股票交易所、承包市場、
租賃市場以及
國有資產經營機構等以企業所有權、經營權的買賣或有償
讓渡為內容的交易場所,其實,產權市場的實質就是指資本市場、
經理市場,只有在開放、透明的產權市場中競爭,才會形成“控制
內部人控制”的局面。
產權市場主要是指產權(特別是非證券化的資本)的公開拍賣和交易市場。它是企業有償轉讓、收購和兼併的重要媒介,特別對於
非上市公司的產權買賣,其重要性尤為突出,它的功能在於溝通買者與賣者的聯繫。
解釋
“產權市場”在工具書中的解釋:以
產權為交易對象的市場。主要包括
企業產權市場、技術產權市場、
土地產權市場、
房屋產權市場等。企業產權市場主要是為企業的兼併、出售、拍賣、租賃、
股權轉讓、資產調劑等服務。在我國,企業產權市場是為深化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服務的一個重要平台。它具有提供國有資產進退通道、便於
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發現價格等功能。
“產權市場”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產權市場的功能所謂產權市場,從廣義上說,它是指全部
產權交易關係的總和,是指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過程中圍繞產權這一特殊商品的交易行為而形成的特殊的經濟關係,這是人們通常所稱的產權市場。
制度建設
產權市場作為
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應是一個多交易品種的基礎性資本市場。
人們認識到,
產權交易是資本市場又一個新興平台。但是,產權交易作為
資本項目下的市場運作,還存在著制度上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只有通過完善產權市場
制度建設,才能實現產權在流轉過程中的保值增值,實現公眾對產權處置的
知情權,防止產權交易過程中的
商業賄賂行為。完善產權制度建設,可以進一步規範產權市場,促進
產權交易市場發育,為中國資本市場多樣化的改革進程發揮應有的作用。
產權市場的基本設計思路是公開和競爭。公開,就是通過產權市場公開披露轉讓信息、公開轉讓過程,靠公開割斷特定的利益輸送通道,從而有效地避免
國有產權的私下交易與暗箱操作,以及因此可能導致的
國有資產流失;競爭,就是通過公開發布
產權轉讓信息,大範圍、多渠道徵集
受讓人並導入競價機制,挑起
有效競爭,發揮市場的
價格發現功能,促進國有產權在有序流轉中實現保值增值。產權市場是規範國有
產權交易的制度性安排,產權市場規範
國有產權轉讓、發現投資人和發現價格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當前看,完善產權市場
制度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加力。
一是大力培育產權市場功能,完善交易服務。產權市場功能包括:信息積聚功能,即提供產權交易信息,溝通買賣雙方,使交易雙方通過市場建立固定的聯絡渠道,使具有交易意願的買賣雙方或潛在的買賣雙方通過恰當的形式進行信息溝通、談判撮合;價格發掘功能,即形成價格規範,為潛在的交易雙方對交易價格做出合理的預期,以減少交易費用、促進交易雙方順利達成滿意的交易價格;
制度規範功能,即對
產權交易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行為進行規範,包括產權交易信息的形成與傳遞,創立公開交易制度,杜絕暗箱操作,形成價格規範,公平競爭等。中介服務功能,即通過實行經紀機構
代理交易制,簡化了產權交易手續,縮短了產權交易過程,提高了產權交易效率。
二是不斷擴大
產權市場交易品種,促進市場體系建設。當前,產權市場的服務範圍已基本覆蓋了除上市公司
流通股以外的其他大多數資本要素資源,包括
國有產權、
集體產權、非公產權以及智慧財產權、不良金融資產等。從實際的運行效果來看,2004年全國產權市場共完成
產權交易項目23025宗,成交額達到1913.84億元,交易品種還有待於繼續挖掘,以充分發揮
產權交易市場的要素配置作用。
三是構建產權市場作為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基礎性平台。從產權市場與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關係看,一方面,目前的產權市場從事的產權交易服務,正是推進國有企業及其他各類企業
股份制改造的過程,也是為高端的股票市場培育擬上市
企業資源的過程,從這個角度講,產權市場是股票市場的基礎。另一方面,現有的股票市場還遠遠不能滿足
股份制經濟發展的要求,大量的非上市股份公司缺乏一個專業、高效的融資平台和
股份轉讓服務場所。市場有這個需求,產權市場就有責任、也有驅動力,要去填補市場空白。
總之,產權市場作為
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應是一個多交易品種的基礎性資本市場。產權市場要納入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總體規劃,實現資本市場的協調發展。
功能
產權市場為國有資產存量提供了進退通道
國有資產存量就是國有企業占有並支配進行生產經營的財產。目前我國國有資產存量占有格局的最大問題就是資產的“凝滯性”。一方面,許多部門的資產大量閒置或低效率運行,而另一些企業則特別需要這些整體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由於
存量資產的凝滯性,造成了低效資產無法“退”,高效資產無法“進”,嚴重損害了整個國有企業的競爭能力和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益。所以,國有資產存量迫切需要能夠自由流動,以提高國有資產的運營效率。
產權市場的產生,為國有資產的戰略性重組提供了運行載體,成為國有資產存量進退的通道。發展產權市場,使存量資產自由流動,可實現國有資產“進”和“退”的雙向功效:一方面,那些
經營管理好、創新能力強、有發展前途的企業,通過購買經營差的企業,實現生產規模的發展;另一方面,那些經營差、長期虧損的企業則通過轉讓產權收回資金,使閒置的生產資料得以有效利用,而且收回的貨幣資金還可用於搞活其他更有效的企業。因此,
存量資產的一“進”一“退”帶動了兩類企業,從而在總體上提高了國有資產的經營效率。
產權市場有利於國有資產存量的結構最佳化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
國有資產存量在部門、行業、地區以及企業組織等結構狀態上嚴重失衡,致使我國的資源配置很不合理,市場作用難以發揮。存量
資產結構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①資產存量條塊分割嚴重;②資產存量在部門和行業之間的配置失衡;③不同地區產業結構雷同;④
企業組織結構“大而全、小而全”。這種失調的存量結構給整個國有資產造成了兩方面的不利影響:其一,大量閒置的設備和連年虧損的企業不但占用了大量的生產資料,而且加重了政府的負擔;其二,那些效益好、競爭力強的企業則無法通過
產權交易迅速擴大
企業規模,實現
規模經濟。因此,需要一個產權交易的平台來打破
存量資產的失衡狀態,推動存量資產的結構最佳化。
產權市場能夠實現資產的流動,引導
資源重組,讓那些閒置的、效益低下的和競爭力弱的資產流向急需的部門;讓效益好、競爭力強的
企業兼併效益低、競爭力弱的企業,促進社會資源在不同地區之間、不同行業之間、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流動,以實現
國有資產存量的結構最佳化。而且,產權市場還是各種產權信息的集散地,它的這種信息優勢也有利於企業進行跨地區、跨行業進行
產權交易。
為民營資本和外資參與國有資產重組架橋樑
據統計,2001年競爭性行業中的國有大企業虧損面高達89.9%。因此,如果僅僅依靠國有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來進行資產重組很難達到目的。國有資產的戰略性重組迫切需要多元化的投資主體,需要用非公有制形式來改造公有制。產權市場為非公經濟參與國有資產的改制、重組架起了橋樑,使國有企業的投資主體實現了多元化。通過產權市場,
民營資本可以涉獵更多的發展領域,參與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做大做強。
深圳
產權交易中心的統計顯示,自2002年開始,民營資本購買國有企業股份的案例
同比增長50%,而且這種趨勢還在增強。民營資本的活躍為產權市場的整體發展製造了“
鯰魚效應”,讓整個市場顯得生機勃勃。產權市場還是一個吸引外資的平台,是一個資本聯合的“
婚姻介紹所”。
產權交易所可以進行經常性的招商活動,進行“產權引資”。總之,產權市場為非公經濟參與國有資產的改制、重組提供了運作平台,是民資的入口,外資的橋樑。
提高產權交易的透明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過去進行
國有產權轉讓,大多採取
協定轉讓的方式,由轉讓方尋找、選擇
受讓方,通過一對一的談判確定轉讓價格。實踐證明,
場外交易存在不透明、不公開的弊端,缺乏有效監管,容易產生不規範、不公正的現象,難免出現暗箱操作、私相授受、低估賤賣等問題,極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產權市場實行
集中交易,引進競價機制,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由市場供求關係自主決定成交價格。這種做法不僅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而且由於成交價格是買賣雙方都滿意的價格,所以一般能比較真實地反映資產的價值,減少了行政手段干預所造成的價格扭曲,有助於防止
國有資產流失。
廣州產權交易所1999-2002年間,通過
市場機制直接為國家和企業挽回損失達3億多元,所有項目市場成交價比評估價平均升值41%左右。由此可見,國有資產
進場交易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有效措施。
發展歷程
主要問題
今後發展產權市場,應當解決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是產權市場的定位問題,應該明確產權市場就是為事務性資本、非標準化的資本提供交易的流通平台,證券市場之所以能夠作為獨立的
資本市場存在,定位明確是很重要的原因。
二是要研發和建立產權市場與
證券市場兩個市場產品流通的渠道,將產權變成證券化產品,實現產權上市流通。在目前,
非公開發行以及公開發行但未上市公司股票暫不能作為標準化的證券市場產品,所以可以把這些股票接收到產權市場實現交易流通,這利於資本市場的流通完善。
三是健全和完善關於產權市場的法律、法規和規則,儘量確保產權市場各參與主體的運行,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是進一步擴大交易品種,既鼓勵和擴大國有
產權交易流通,也要鼓勵和吸引民營產權、
集體產權、社團法人產權等各類產權
進場交易。
五是擴大產權市場服務,提高產權市場的服務質量,積極擴充產權市場的業務來源,採取措施,方便投資者交易。
六是積極探索和開發適應多種產品交易特性的交易機制,促進產權交易品種的價格形成更加合理、流通更加便捷、交投更加活躍。
八是對現在已有的
產權交易所進行必要的整合。這是否有必要,是否太多了,需不需要整合。
發展方向
產權市場未來發展的方向應該是和股票市場一起,成為PE退出的兩個平行
通道,產權市場將成為推動PE發展的一個特色市場。
OTC市場與產權市場無關,產權市場不應該把OTC視為發展方向,它也不是發展產權市場的應有話題。
未來一種新的
企業制度必將出現並逐漸成為主流,PE可能正是其中之一;PE制度將會重新找回資本的權威,解決當下廣為存在的金融失信、企業失信、治理失信問題,PE也將成為
金融業與非上市公眾公司的重要通道;而PE的發展將使得產權市場成為資本
市場體系的重要主體。
至於PE如何通過產權市場來實現退出,
產權交易市場與股票市場之間,應該構成一個平行的市場關係,共同為PE退出提供服務。“西方國家中PE只能通過股票市場退出實際上是一個悖論,因為在西方沒有產權市場,”按照這樣的思路,在產權市場和股票市場之間也將能做出清楚的法律劃分,即股票市場為上市公司股權交易服務,產權市場則服務於
非上市公眾公司。
而對於業界所討論的
OTC市場的定位問題,OTC市場與產權市場無關。不要把OTC跟產權市場綁在一起談,更不要把OTC視為產權市場的發展方向。產權市場應該為獨資企業、國有企業、PE等眾多非上市公司的產權流轉服務,而OTC的流通對象仍然是標準化股份。
產權市場未來發展方向應該是成為推動PE發展的一個特色市場。它將體現出五大
特色:首先,產權市場將是GP與LP之間的婚介所(GP以人力資本出資,必須對PE基金的債務承擔
無限責任,而LP以其投資額為限對
PE基金的
債務承擔有限責任)。其次,產權市場將成為PE與受資企業的交流平台;第三,產權市場應為PE退出提供主通道;第四,為PE受資企業進行
再融資;最後,為LP轉換提供新
途徑。
基本途徑
區域產權市場
區域產權市場是指在一定的區域空間裡,由多家
產權交易機構
聯合構建,為產權順暢流轉和資本的集聚提供交換與融資的市場化平台。
發展目標
產權市場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兩個發現(發現競買人、發現價格)功能逐步顯現,而實現和提升兩個發現功能的有效途徑是在儘可能大的區域範圍內,
產權交易機構之間開展聯合信息發布,聯合組織交易(下稱“兩個聯合”)。為此,區域產權市場初期的發展目標可概括為通過“兩個聯合”,實現“兩個發現”,從而提升產權市場的流轉功能,促進產權的順暢流轉和資源的最佳化配置。中遠期的發展目標為著力提升資本的集聚功能,為企業的融資提供市場平台。
運作方式
產權市場是在
產權交易機構實現聯合或統一的
基礎上,發展為產權交易機構之間實現資源聯合的一個市場平台,基本特徵是:各交易機構的名稱不變,隸屬關係不變,法人主體不變,通過簽訂聯合協定的方式,各自以獨立平等的主體身份參與區域產權交易業務的聯合運作,並以現代網路平台為紐帶,實現“兩個聯合”,運作方式為:一是通過內部契約的方式明確聯合體之間的地位、作用、
權力、
義務等,特別是利益分配原則和風險防控措施;二是將各自的交易
項目信息,按統一的格式在區域交易平台上發布;三是各產權交易機構將符合採用
電子競價條件的項目上網聯合組織競價;四是競買人開展
盡職調查後,就近到區域內的
產權交易機構報名,各產權交易機構按照競買人的資格條件進行審查,對合格的競買人發給報價密碼上網報價;五是出讓方受託的交易機構與
受讓方受託的交易機構結算交割,並按內部約定分配
交易佣金。
基本路徑
(一)構建強有力的組織協調
部門。產權市場的構建是產權市場運營模式的創新,也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的部門多、面廣,且各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又不平衡,構建任務艱巨,利益協調難度大。為實現構建區域產權市場這一目標,必須在一定區域內構建一個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部門,來採納各方意見,統一各方誌願,協調各方利益,引導各方聯合,推動區域產權市場的發展。
(二)建設開放便捷、科學實用的信息發布、交易報價、交易監測綜合系統平台。構建區域產權市場,促進產權的順暢流轉,提升“兩個發現”功能,核心就是實現“兩個聯合”。要利用現代
網路技術,構建統一、開放便捷、科學實用的信息發布和交易報價系統,為區域間各聯合體的業務開展提供一個合作的紐帶與交易平台,並通過這一平台促進交易規則和信息發布的統一,也為監管部門和風險防控提供最直接的
監測基礎。
(三)建立統一的交易規則和信息發布規則。要在不同的交易機構之間實現步調一致,避免差異性、隨意性,確保市場交易主體的規範競爭和產權的順暢流轉,必須在建立統一的交易規則和信息發布規則,用規則統一各機構的運作行為和市場交易主體的競爭行為。統一的
規則與統一的
交易平台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相互關係是統一的交易平台必須要有統一的交易規則,統一的交易規則在統一的交易平台中實現。惟有兩者有機的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規則”與“平台”的作用,從而實現產權市場的規範運行。
(四)制定完善的內部協調契約。
產權交易標的的多樣性、社會競爭的複雜性、企業需求的差異性和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等等,決定了產權市場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徵,這一特徵又決定了所交易標的屬地的交易機構在交易中的規範運作是至關重要的。相對來看,屬地的交易機構對當地的標的企業的發展狀況等易於了解,便於規範。同時在交易中發揮屬地交易機構的作用既能降低
交易成本,又能促進合作;既利於協調,又便於監管。要使各省市交易機構有機地聯合在一起,參與的各方必須共同訂立一套完善的內部協調契約,用契約的方式明確各自在
區域市場中的地位、作用、權利、責任和具體運行中應遵守的各項規則,以確保區域市場的規範運作與風險防控。
(五)制定平等、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區域產權市場的構建,除了有良好的合作意願外,還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基礎上。惟有如此,合作才能持久,發展才有動力。構建產權市場,實際也是對現有產權市場資源和運營模式的一種整合、一種改革。而任何改革都涉及到利益的再
調整,所以要在充分徵求各方意見,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上,著手制定平等、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這既是調動各方積極性的需要,也是促進區域產權市場順利構建的基礎。
(六)完善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區域產權市場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公共服務平台,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推動和法律規章的保障。為此,既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法律和規章,又要加快與之相配套的系列法規建設,維護交易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交易規則、交易程式的統一與操作規範的實施,不斷提高區域產權市場的
公信力和影響力,在促進產權有序順暢流轉的同時,促進
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完善了產權市場的法律保障體系,必將有力地推動區域產權市場的健康發展。
(七)培育專業的管理團隊與人才隊伍。產權市場的構建,是各交易機構之間的密切聯繫與合作,是一種全新的組織方式和運營模式,相互之間不僅要在制度和法規約束的基礎上,履行各自的職責,而且更需要從業者有高度敬業的精神去奮鬥,有廣闊的胸懷去合作,有專業的管理團隊去化解合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矛盾,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和交易品種,不斷拓展業務領域,促進區域產權市場健康、規範、穩步發展。而人才隊伍的建設,又始終是提升產權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問題。產權市場是一個新興的
要素市場,涉及面廣、情況複雜,需要眾多的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這支人才隊伍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規範創新,抓住機遇,促進發展。 產權市場的構建,既是產權市場交易業務的創新,又是產權市場交易模式和運營方式的創新,更是中國產權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和
產權交易機構做優做強做大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