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土地流轉與農村勞動力回流》是2015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轉移、土地流轉與農村勞動力回流
- 作者:殷江濱
- 出版時間:2015年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1381205
- 類別:農業經濟類圖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產業轉移、土地流轉與農村勞動力回流》是2015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產業轉移、土地流轉與農村勞動力回流》是2015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研究者立足於廣東省雲浮市4縣(市)512戶農戶問卷調查、縣域政府部門和企業訪談資料,從地方經濟發展角度考察改革開放新時期欠發達地區承...
產業轉移,是指某個產業或者產業群體在地理空間分布上發生變動,即由一國或一地區向另一國或另一地區移動。多區域合作之所以會帶來產業轉移的新機遇,是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再生產要素稟賦的特性所決定的。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原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競爭優勢將會隨著當地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和勞動對象資源(原材料...
因此 ,在新時期如何在長期穩定農地承包關係的條件下 ,逐步建立並完善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市場 ,從而促進有限的農地資源更有效、更合理地使用 ,並進而帶動包括農村勞動力和資金在內的各生產要素的流動和最佳化組合 ,使農村經濟朝著產業化、專業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農用地使用權...
大力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增加創業就業機會。三是積極促進土地合理流轉,推動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我市勞動力常年性轉移的雖然占到了轉移總數的80%,但從轉移農戶來看,完全脫離土地真正從農業中轉移出來的所占比重為數不多。因此,必須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幫助和引導外出...
為促進和保障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以下簡稱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通過信息 (2008年6月11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第7次常務會議通過)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勞動力...
我國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已經法定,不能動搖,但法律政策允許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這為農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創新留下了空間。因此,現行的土地制度下實現農業規模經營。(二)農民土地流轉的期望和農業規模經營發展的現實需要。每個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年收入多在萬元以上,而在家務農種糧,年收入不足千元,...
通過城鎮化和二、三產業的拉動,使轉移出的農村富餘勞動力有工可做、有業可依。同時,要引導勞務回流,鼓勵有成就的農民工返鄉創業,“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產力”,形成經濟優勢;各級政府要通過優惠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積極鼓勵外出務工能人回家鄉經商辦廠,參加家鄉經濟建設,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
《農村勞動力轉移:決策、約束與突破-“三重”約束的理論範式及其實》的“三重”約束理論範式中,作為一個經濟人,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和非農產業轉移的目的同樣是收益最大化。當然,其收益最大化可以具體表現為貨幣收入增加、人力資本增值、社會資本增加等不同的形式。而為了達到轉移的目的,具有轉...
鼓勵各地有計畫地建立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機構,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 鑑定工作。要積極探索培訓與就業的銜接機制,努力把市場需求、技能培訓、技能鑑定、就業介紹、就業後服務管理融為一體,千方百計增強培訓效果,全面提高勞動力素質,增強轉移就業能力。4、引導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
《農村勞動力轉移》是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李瑞芬 內容簡介 書中深刻分析了目前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有利和不利形勢,通過現狀分析,問題剖析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引發的社會問題分析,提出制約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三大主要因素:政府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管理與服務、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社會保障...
(三)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政策扶持。深入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勞動力非農技能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能力,拓寬就業門路,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向城鎮轉移。鼓勵規模經營主體優先吸納流出戶剩餘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對與流出全部承包經營權10年以上(承包期內)的農民建立穩定...
——新型經營主體內生動力不足。新型經營主體規模偏小、實力較弱,市場競爭力不強,自我發展能力不足。農業產業園區等發展平台承載能力不高,非糧化、同質化傾向明顯,農民參與度偏低,示範帶動作用不明顯。高科技農業企業吸納的勞動力有限,就業帶動作用較小。——農業農村發展條件有待改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
第六章農村經濟的市場化進程 第一節我國農村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一、農村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階段 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三、棉花流通體制改革 第二節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的考察 一、經營主體的市場化 二、農村勞動力的市場化 三、農村資金的市場化 四、土地流轉狀況 五、農業經營的產業化和專業化 六、農村市場...
2.產業轉移、土地流轉與農村勞動力回流,2019年度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主持(1/1)3.回流勞動力縣域城鎮化的影響機理與模擬研究,西安市第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主持(1/1)4.農民工歸巢計畫——建多維就業服務平台、助貧困山區鄉村振興,陝西師範大學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
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向二、三產業轉移以及新生代農民工對土地的“陌生”,留守農業人群呈現出總量相對不足、整體素質偏低、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然而,新型職業農民將以從事農業作為固定乃至終身職業,是真正的農業繼承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不僅解決了“誰來種地”的現實難題,更能解決“怎樣種地”的深層問題。我國正處於...
廣東勞動力轉移戰略意在挖掘本省農村勞動力資源。2008年,廣東省推出產業與勞動力“雙轉移”戰略,即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環珠三角地區轉移,本省欠發達地區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該戰略計畫用時5年,投入500億元的資金。這一戰略出台的背景,一方面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廣東外貿企業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另一方面,珠三角...
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世界各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普遍趨勢,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國農村勞動力數量眾多,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階段,越來越多的富餘勞動力將逐漸轉移出來,大量農民工在城鄉之間流動就業的現象在我國將長期存在。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順應工業化、城鎮化的客觀規律,引導農村富餘...
城鄉統籌就業,是實現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重要條件,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環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為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應積極穩妥地建立城鄉統籌就業的新機制。基本原則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管理體制,嚴格劃分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嚴格控制農村...
由於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的大規模轉移是以青壯年勞動力的離農為主要特徵的,帶有明顯的自發性、盲動性和不徹底性,我國雖然已經轉移出了2億多的農民工,但沒有完全市民化,導致土地流轉率很低(全國僅10%左右),農地承包戶至今還有2億多。這種數量龐大、規模細小、年齡老化的家庭經營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很不適應...
如今第二、第三代農民工已經進城,或者本來就已經在城市了。這些接受過義務教育的年輕農民工,具備了接納新事物和融入新環境的能力。他們的知識構成和學習能力,使得他們將逐漸適應產業升級後的用工要求。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城鄉之間在教育、就業等方面將逐漸取消差別。屆時農村勞動力將和城鎮勞動力一樣,以同樣...
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0萬畝,溫棚設施和立體高效農業9萬畝。新建畜禽規模養殖場200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解決2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1.3萬人,貧困人口脫貧5.58萬人。新增沼氣用戶1.5萬戶,大中型沼氣工程50座,努力創建全國沼氣示範市。(四)著力深化開放招商和改革...
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6萬人,安置下崗人員再就業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萬人,我市榮獲首批“中國創業之城”稱號。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並向農村延伸。城鄉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十五”末增長83.3%和82.9%。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我...
《農民工代際差異及其經濟效應研究》立足於對農民工生存狀況的實際調查,重點關注農民工群體內部的代際分化及其動態變化,分析了這一變化對我國農民工回流意願、農民工勞動供給、農民工就業結構等方面的影響,並揭示了農民工就業行為的上述變化對我國區域間比較優勢、區域間產業轉移、技術進步和制度變遷的作用機制。圖書目錄...
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世界各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普遍趨勢,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國農村勞動力數量眾多,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階段,越來越多的富餘勞動力將逐漸轉移出來,大量農民工在城鄉之間流動就業的現象在我國將長期存在。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順應工業化、城鎮化的客觀規律,引導農村富餘...
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創新產業化經營模式,規範利益聯結機制,提升產業發展水平。認真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整合黑河綜合治理、退耕還林後續產業扶持等項目資金,用好農村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加大財政專項投入,重點扶持發展肉牛產業和設施農業。最佳化資源配置,創新培訓機制,完成6.5萬農村勞動力培訓任務,帶動勞務輸...
《一體化與平等化》是2012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江淮等。內容簡介 《長三角經濟研究叢書·一體化與平等化:長三角城鄉互動、工農互促的協調發展道路》從最佳化要素配置的角度分析城鄉之間的勞動力流動、農村土地流轉、農民工企業家職能回流以及團體貸款對於農業產業升級、農業技術供求、農民收入增長和農村社會...
持續推進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增加工資性收入;全面落實涉農補貼,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完善政策機制,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不斷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深入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最佳化農村中國小布局,加快推進城鄉義務...
其次,非農產業的擴張,必然會產生對勞動力需求的擴大,這就是勞務經濟發展壯大的外部因素。如何引導內因、如何趨利避害、因勢利導來加快勞務經濟的蓬勃發展正是急需探討的課題。主要表現 勞務經濟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出現的一種特有的經濟活動,它帶有明顯的區域性、階段性。主要表現:一是勞務輸出地的農村勞動力資源...
以自然村為單位,建立“老年人互助協會””、“黨團員愛老小組”,幫助空巢老人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整合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技術設備等資源,確保空巢老人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空巢老人家庭土地流轉,切實減輕空巢老人勞動負擔。15、推行幹部掛幫空巢老人制度。組織開展“親情牽手”...
積極開展農業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大力培育產業鎮、專業村。全面貫徹農村土地政策,做好土地延保和流轉工作,穩定農業生產。完善土地流轉機制,有步驟地推行退果還田、退果還林,嚴格保護耕地,提高耕地質量,提高農業種植效益和生態效益。進一步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扶持農產品流通專業大戶,發展農業流通企業,努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