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勞動力轉移:決策、約束與突破:三重約束的理論範式及其實

農村勞動力轉移:決策、約束與突破:三重約束的理論範式及其實

《農村勞動力轉移:決策、約束與突破:三重約束的理論範式及其實》是一本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村勞動力轉移:決策、約束與突破:三重約束的理論範式及其實
  • ISBN:9787504569196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 18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條形碼: 9787504569196
尺寸: 23.4 x 16.2 x 1 cm
重量: 281 g

內容簡介

《農村勞動力轉移:決策、約束與突破-“三重”約束的理論範式及其實》的“三重”約束理論範式中,作為一個經濟人,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和非農產業轉移的目的同樣是收益最大化。當然,其收益最大化可以具體表現為貨幣收入增加、人力資本增值、社會資本增加等不同的形式。而為了達到轉移的目的,具有轉移意願的勞動力面臨的約束:金融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其中,金融資本決定了準備轉移農村勞動力能否支付初始轉移成本,人力資本則決定其轉移後獲得工作收入水平,而社會資本則影響著其獲得就業信息的數量。這一理論範式是在現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的一個深化。作者還將和諧勞動關係納入了研究視角,分析農村勞動力轉移回流現象的原因。

目錄

1.研究背景與文獻綜述(1)
1.1 研究背景(1)
1.1.1 農村勞動力轉移:現代化進程中的必然(1)
1.1.2 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任重而道遠(2)
1.2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內涵(4)
1.3 文獻綜述(5)
1.3.1 國外學者關於勞動力轉移問題的簡述(5)
1.3.2 國內學者關於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研究綜述(7)
1.3.3 對以往研究的簡要評價(11)
1.4 本書的邏輯框架與研究思路(11)
2.勞動力轉移決策的微觀機制:收益與風險(13)
2.1 預期收益:勞動力轉移決策的出發點(13)
2.1.1 “經濟人”的假設(13)
2.1.2 勞動力轉移:經濟人的行為決策(16)
2.2 不確定性風險:勞動力轉移必須考慮的因素(18)
2.2.1 勞動力轉移可能面臨的風險(18)
2.2.2 收益-風險比較:勞動力轉移決策的基本準則(21)
3.勞動力轉移決策的巨觀背景: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23)
3.1 勞動力市場中的結構性矛盾:現狀與問題(23)
3.1.1 各地區的勞動力供求矛盾表現不同(24)
3.1.2 各工種、技術等級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供求矛盾表現不同(25)
3.1.3 各年齡段及不同性別的勞動力供求矛盾表現不同(30)
3.2 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矛盾:生成機理(32)
3.2.1 信息傳遞不暢及市場不確定性的作用(32)
3.2.2 勞動力的有效供給及其與現實需求之間存在失衡(33)
3.2.3 勞動者的預期收益與現實可能不太匹配(36)
3.2.4 我國不少地區的經濟發展還沒有完全從“低技術陷阱”中走出(36)
3.3 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矛盾對勞動力轉移的影響(37)
4.勞動力轉移的“三重”約束:機理分析與邏輯推演(40)
4.1 思想到行動:勞動力轉移的必要條件(40)
4.1.1 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差異引發勞動力的地域流動(40)
4.1.2 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誘發勞動力的職業性流動(43)
4.1.3 城鄉差距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直接驅動力(44)
4.1.4 年齡是勞動力流動的重要約束條件(46)
4.2 勞動力轉移的實現:“金融資源-人力資本-社會資本”三重約束範式(46)
4.2.1 基本前提和假設(46)
4.2.2 金融資源的多少決定勞動者所能承擔的初始轉移成本(47)
4.2.3 人力資本的豐裕程度決定勞動力轉移的能力大小(51)
4.2.4 社會資本對勞動力轉移及其就業的影響力不可低估(58)
4.2.5 勞動力轉移的“三重”約束範式(66)
5.勞動力轉移的“三重”約束:實證分析與檢驗(67)
5.1 調查問卷樣本介紹(67)
5.2 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分析(68)
5.2.1 社會資本被認為是影響勞動力轉移最主要的因素(68)
5.2.2 人力資本被認為是影響勞動力轉移的次重要因素(69)
5.2.3 金融資源被認為是影響勞動力轉移穩定的重要因素(70)
5.2.4 各類別受調查者對勞動力轉移影響因素的認識略有差別(72)
5.3 結論和討論(74)
5.4 本章附錄(75)
6.“三重”約束範式的進一步拓展:基於和諧勞動關係視角(77)
6.1 農村勞動力轉移後的“回流”:不可忽視的現象(77)
6.1.1 農村勞動力轉移後的回流:理論分析(78)
6.1.2 農村勞動力轉移後的回流:實證檢驗(81)
6.2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終實現:就業的穩定與心理適應(84)
6.2.1 就業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最終實現的基礎(84)
6.2.2 心理適應:農村勞動力轉移實現的內在條件(85)
6.3 和諧勞動關係:就業穩定與心理適應的關鍵與體現(86)
6.3.1 企業勞動關係的內涵(86)
6.3.2 和諧勞動關係幫助勞動者融入新的環境(87)
6.3.3 和諧勞動關係給勞動者提供了就業穩定的良好預期(89)
6.4 企業勞動關係的現狀與問題——以民營企業為例(90)
6.4.1 勞動爭議案件有繼續增長之勢(90)
6.4.2 企業內部的信任主要按照以血緣為基礎的親疏排序(93)
6.4.3 勞動契約以短期為主而影響勞動者預期(97)
6.4.4 勞動者與企業:就業需求與供給的不一致(98)
6.4.5 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勞動環境較惡劣(98)
7.農村勞動力轉移:約束突破與策略選擇(100)
7.1 相關省市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經驗(100)
7.1.1 重視職業教育與培訓(100)
7.1.2 積極發揮各方面優勢和資源(105)
7.1.3 注重勞務輸出及勞務品牌的培養(107)
7.1.4 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就業(109)
7.1.5 主要啟示(111)
7.2 突破農村勞動力轉移約束的策略選擇(111)
7.2.1 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中的金融支持(111)
7.2.2 強化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人力資本積累(113)
7.2.3 搭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社會網路平台(116)
7.2.4 以和諧勞動關係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117)
8.廣東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專題研究(126)
8.1 廣東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狀與特點(126)
8.1.1 廣東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歷史沿革(127)
8.1.2 廣東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特點(129)
8.1.3 廣東省農村勞動力轉移面臨的困難與問題(135)
8.2 廣東省產業發展與農村勞動力轉移(142)
8.2.1 廣東省產業發展的基本概況(142)
8.2.2 廣東省產業發展與勞動力就業和轉移的互動研究(144)
8.3 廣東省城鎮化與農村勞動力轉移(151)
8.3.1 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城鎮化(151)
8.3.2 廣東省城鎮化的基本概況(153)
8.3.3 廣東省城鎮化的主要問題:農村勞動力轉移視角(154)
8.4 廣東省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與農村勞動力轉移(159)
8.4.1 人力資源豐富,農村居民家庭人力資本投資不夠(159)
8.4.2 技能人才增長迅速,但缺口很大(161)
8.4.3 財政對農村教育投入仍需增加(162)
8.4.4 職業教育與培訓還不能完全滿足現實需要(163)
8.5 促進廣東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戰略思考與政策建議(166)
8.5.1 基於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廣東省產業發展戰略(166)
8.5.2 基於重點突破的山區和東西兩翼勞動力轉移扶持政策(168)
8.5.3 基於“公平權利”訴求的廣東省城鄉統籌就業戰略(170)
8.5.4 基於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廣東省農村職業教育和培訓改革(172)
附錄:勞動力轉移的調查問卷(175)
參考文獻(178)
後記(18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