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第2版)(202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第2版)(202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第2版)》是由周楠迪、崔文璟、田亞平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20年7月31日出版的新形態教材。該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的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科研、生產人員參考。

該書分為六篇:生物分子的定性定量測定方法,生物大分子的性質研究,酶促反應動力學和酶活力測定,生物分子的分離技術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第2版)
  • 作者:周楠迪、崔文璟、田亞平
  • 類別:新形態教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7月31日
  • 頁數:20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542264
  • CIP核准號:2020102434
  • 版面字數:300千字
成書過程,修訂背景,修訂情況,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背景

《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的編者致力於提供一本定位於高等學校生物工程專業及其他工科背景專業本科生物化學實驗課程的教材。該書第1版自2011年2月出版以來,得到了用書院校的認可和鼓勵,讀者也提出了意見,由此推動了該次修訂工作。隨著生物化學學科前沿的發展,新的理論和技術方法不斷出現。同時,隨著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式都在向新的層次躍進,對實驗教學的目標、內容和開展方式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修訂情況

該書由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周楠迪和崔文璟負責文字內容修訂,由田亞平負責審閱全稿。由3人共同負責數字資源部分的製作,學院20多名教師和學生參與其中。在第2版的修訂過程中,得到了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品牌專業建設項目的支持。

出版工作

2020年7月31日,《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由高等教育出版書出版發行。
策劃編輯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責任印製
王莉
趙君怡
張楠
刁毅

內容簡介

《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第2版)》按實驗性質和內容分為六篇:生物分子的定性定量測定方法,生物大分子的性質研究,酶促反應動力學和酶活力測定,生物分子的分離技術,物質代謝過程研究,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研究型實驗。每篇按先理論後實驗的順序進行編排,理論部分簡要概括了與該篇實驗內容密切相關的原理和技術基礎;實驗部分包含了靜態生化、物質代謝、生物分子的分離分析、綜合性大型實驗等類型。紙質教材中的實驗方法敘述詳細,可操作性強,可以為學生提供生物化學實驗理論和具體實驗操作的詳細指導。

教材目錄

前輔文
第一篇 生物分子的定性定量測定方法
1 滴定分析法
1.1 酸鹼滴定法的原理和操作
1.2 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原理和操作
2 紫外- 可見分光光度法
2.1 原理
2.2 紫外- 可見分光光度計
2.3 吸光度的測定和濃度計算
3 螢光分光光度法
3.1 原理
3.2 螢光分光光度計
3.3 螢光強度的測定和濃度計算
4 其他測定方法
4.1 電化學檢測法
4.2 生物質譜檢測方法
5 實驗部分
實驗一 總糖和還原糖含量的測定
實驗二 粗脂肪的提取和測定
實驗三 總氮量的測定——微量凱氏定氮法
實驗四 Folin- 酚試劑法(Lowry 法)測定蛋白質
實驗五 牛乳中酪蛋白的含量測定
實驗六 定磷法測定核酸含量
實驗七 酵母核糖核酸的粗提取鑑定與含量測定
實驗八 維生素C 提取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測定
實驗九 植物材料中總黃酮的提純與鑑定
實驗十 大豆磷脂的提取和定量測定
第二篇 生物大分子的性質研究
6 糖類的理化性質
6.1 物理性質
6.2 單糖的氧化反應
6.3 單糖的強酸脫水和呈色反應
6.4 多糖的水解
7 脂質化合物的理化性質
7.1 物理性質
7.2 甘油三酯的水解和皂化
7.3 不飽和脂肪酸的化學性質
7.4 羥基脂肪酸的醯基化
8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8.1 膠體性質
8.2 兩性解離和等電點
8.3 沉澱作用
8.4 變性作用
8.5 顏色反應
8.6 紫外吸收性質
9 核酸的理化性質
9.1 物理性質
9.2 紫外吸收性質
9.3 顯色反應
9.4 變性和復性
10 實驗部分
實驗十一 糖類的呈色反應和定性鑑定
實驗十二 雙酶法水解澱粉及產物分析
實驗十三 脂肪碘值的測定
實驗十四 油脂酸價的測定
實驗十五 脂肪的鹼水解和組分鑑定
實驗十六 胺基酸和蛋白質的顏色反應
實驗十七 蛋白質的沉澱和變性反應
第三篇 酶促反應動力學和酶活力測定
11 酶的概論
11.1 酶的概念和分類
11.2 酶的催化特點
11.3 生物工程常用酶製劑簡介
12 酶促反應動力學
12.1 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12.2 溫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12.3 pH 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12.4 激活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12.5 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13 酶活力測定
13.1 酶活力單位的定義和酶活力的概念
13.2 酶活力測定方法的類型和特點
14 實驗部分
實驗十八 酶作用的專一性
實驗十九 丙二酸對琥珀酸脫氫酶的競爭性抑制作用
實驗二十 底物濃度對酶活性的影響——蔗糖酶米氏常數的測定
實驗二十一 過氧化物酶動力學性質分析
實驗二十二 大麥萌發前後澱粉酶活力的比較
實驗二十三 糖化型澱粉酶活力的測定
實驗二十四 蛋白酶活力的測定
實驗二十五 大曲中α- 葡糖苷酶活力的測定
實驗二十六 乳酸脫氫酶活力的測定
第四篇 生物分子的分離技術
15 生物分離的一般過程和特點
16 生物樣品的預處理
16.1 固液分離
16.2 細胞的破碎
16.3 生物分子的提取技術
17 生物分子的粗分級
17.1 濃縮技術
17.2 沉澱技術
17.3 膜分離技術
18 生物分子的細分級
18.1 層析技術
18.2 電泳技術
18.3 離心分離技術
19 實驗部分
實驗二十七 蛋白酶的鹽析沉澱
實驗二十八 DEAE- 纖維素薄板層析法分離核苷酸
實驗二十九 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混合胺基酸
實驗三十 鎳柱親和層析分離帶His 標籤的重組蛋白質
實驗三十一 ConA 親和層析分離糖蛋白
實驗三十二 凝膠過濾層析測定蛋白質的分子量
實驗三十三 SDS- 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PAGE)法測定蛋白質的分子量
實驗三十四 DNA 的瓊脂糖凝膠電泳
實驗三十五 大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與分離
實驗三十六 農產品中多糖提取純化與鑑定
第五篇 物質代謝過程研究
20 物質代謝概論
20.1 代謝的概念和含義
20.2 代謝途徑和代謝中間產物
20.3 代謝的催化劑和調節位點
21 物質代謝的研究方法
21.1 測量氣體法
21.2 代謝物化學分析法
21.3 同位素示蹤法
21.4 添加酶的抑制劑
21.5 代謝工程方法
22 實驗設計和數據統計方法
23 實驗部分
實驗三十七 葡萄糖代謝中間產物的定性分析
實驗三十八 碘乙酸抑制糖酵解
實驗三十九 發酵過程中無機磷的利用和ATP 的生成
實驗四十 生物氧化中的電子傳遞
實驗四十一 脂肪轉化為糖的定性實驗
實驗四十二 脂肪酸的β 氧化作用
實驗四十三 紙層析法定性分析轉氨基作用
實驗四十四 轉氨基作用定量分析及谷丙轉氨酶活力測定
實驗四十五 瓦勃氏呼吸儀法研究胺基酸的脫羧作用
實驗四十六 設計正交實驗比較幾種因素對酵母發酵作用的影響
第六篇 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研究型實驗
24 綜合性實驗
實驗四十七 酵母蔗糖酶粗提取純化及其性質研究
實驗四十八 固定化酵母細胞水解蔗糖
實驗四十九 真菌多糖的提取分離純化及其還原力測定
實驗五十 馬鈴薯多酚氧化酶製備及性質研究
實驗五十一 用不同分離技術提取檸檬酸的工藝比較研究
25 設計性實驗
實驗五十二 蛋白酶抑制劑的篩選和製備
實驗五十三 膽鹼酯酶抑制劑的分子對接分析和動力學研究
26 研究型實驗
實驗五十四 利用指數富集的配體系統進化技術篩選靶分子特異性的適配體
實驗五十五 蘋果酸脫氫酶- 綠色螢光蛋白融合蛋白的表達純化和表征
實驗五十六 色氨酸操縱子突變的結果預測和實驗驗證
實驗五十七 胺基酸突變對β 半乳糖苷酶催化活性的影響
實驗五十八 納豆激酶的製備及熱穩定性鑑定
附錄
1 實驗室安全及規則
2 常用緩衝液的配製
3 硫酸銨飽和度計算表
4 常用層析介質參數
5 一些常用單位及換算
6 其他常用數據列表
參考文獻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第2版)》的數字課程是與教材一體化設計的配套數字資源,提供的學習資源包括每章教學課件、教學視頻、閱讀文獻、思考題解析和自測題等。
作品名稱
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第2版)
出版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內容提供者
周楠迪
策劃編輯
王莉
技術編輯
李翠玲

教材特色

此次修訂在保持第1版內容框架的基礎上,重點在以下理念和素材上進行了調整:
1.選材保持鮮明的學科特色,突出生物工程類專業特點和導向性,同時注重實驗內容的代表性和時效性,在保留一些經典生物化學實驗的基礎上,刪除一批內容過於簡單、概念過時、套用意義不大的實驗,增加涉及新技術、新套用的實驗內容。
2.更加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在基本單元實驗的基礎上引入了更多的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研究型實驗,實驗內容從最新科研工作中選取素材,部分實驗方法和步驟需要實驗者自行設計和最佳化。
3. 定位於新形態教材,大幅增加了數字資源以擴展實驗教材知識含量,對於一些較難理解的原理、較為複雜的儀器及其操作、複雜實驗結果的分析,增加了原理解析、操作演示、結果分析的教學視頻、教學課件、討論視頻課等數字資源。

作者簡介

周楠迪,南京大學理學博士,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分子識別與生物分析、納米生物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崔文璟, 南開大學博士, 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微生物合成生物學和蛋白質工程研究,主要承擔生物化學、合成生物學、免疫學等課程的講授。
田亞平,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與開發(微生物發酵與套用生物化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