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敘五

王敘五

王敘五(1906-1985),1906年出生於四川遂寧縣高升場(今屬蓬溪縣)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1932年起參加家鄉人民武裝暴動和抗日救國團體,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遂寧、蓬溪、潼南三縣工委書記、遂寧中心縣委書記、川康特委秘書長、川北工委書記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川北區委委員、組織部副部長兼人事局長,1958年任南充師範學院(現西華師範大學)副院長、院長、四川省政協常委,1983年當選為中共四川省委顧問委員會委員。1985年12月25日逝世,終年80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敘五
  • 別名:字天行,又名伯森、子羽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遂寧縣高升場(今屬蓬溪)
  • 出生日期:1906年9月
  • 逝世日期:1985年12月25日
  • 職業:原南充師範學院院長、省政協常委
  • 畢業院校:成都大學、四川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四川優秀地下黨員
  • 代表作品:《王敘五遺作選》
生平事跡,少年時代,尋求真理,輾轉找黨,在省工委,巴山教書,建國前夕,殫精竭慮,人物評價,

生平事跡

少年時代

王敘五,天行,又名伯森,子羽;1906年9月出生在四川遂寧縣高升場(今屬蓬溪縣)一個較為富裕的農民家庭里,祖籍湖北孝感麻城,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遷來遂寧高升場。
敘五七歲入學,先在本村上私塾。1924年進入遂寧高小讀書,他學習很用功,在私塾八九年中,讀了四書五經古文觀止諸子百家的著作,打下了較好的語文基礎。上高小時,他學習成績很好,是班上的學習長,尤其是寫得一手好文章,常常受到老師當眾誇耀
敘五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勤勞、正直的傳統美德。十一、二歲就開始同父母—起下地幹活,栽秧、打穀、放牛、割草,樣樣都能幹。他熟悉長工放牛娃的生活,對他們的疾苦深表同情。
一次,高升場的豪紳勾結軍閥部隊到他家勒索錢糧,不分青紅皂白把他母親拉出去吊打,周圍鄰居憤怒不平,站出來齊吼,才把人救了出來。父親咽不下這口冤枉氣,第二天請鄉保長和紳土吃茶評理結果還是輸了理,這件事使敘五深深感到社會的黑暗和世道的不平,在他幼小的心靈萌發了反抗壓迫,嚮往光明的思想。
1925年,敘五考入蓬溪縣立中學,受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的影響,在讀新書、演新劇、抵制日貨等愛國民主活動中,思想進步很快,他和同學排演反映蘇聯十月革命的話劇,曾被國家主義派攻擊為“左傾”。

尋求真理

1928年秋,敘五考入成都大學理預科,校長張瀾是一個思想民主的教育家,他主張思想自由、學術自由,並傾向於民主革命,支持學生的進步活動,因之成大黨團組織和進步團體“社會科學研究社”發展得很快,影響很大,活動十分活躍,這年秋發生了“二·—六慘案,成大有六名同學被無辜殺害,但共產黨人和革命師生並沒被反動軍閥的屠刀所嚇倒,他們在中共川西特委的秘密組織領導下,開展了強大的抗議反動軍閥屠殺革命師生的鬥爭。“社科社”轉入地下,仍以曲折的方式對馬列主義進行研究和傳播。敘五進入成大後,思想發生了深刻變化。
對他影響最深的有兩件事: 一是1929年春,紀念成大建校五周年活動。這次紀念活動是張瀾提出的。黨組織抓住時機開展活動,以“社科社”掌握了籌備會領導權,紀念會搞得有聲有色,張瀾還為紀念特刊撰寫了《中國學生的出路》一文。這次示威性紀念活動,打破了白色恐怖所造成的沉寂空氣,振奮了革命精神。這是敘五入校後第一次參加大規模的政治活動。他感受很深。對社會有了更深—層的認識;二是廣漢兵變,1930年10月25日中共四川省委領導廣漢駐軍起義,並成立蘇維埃政府。雖然起義很快失敗了,但在一度沉寂的川西大地上響起了武裝起義的炮聲,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沉重打擊,社會也為之震動。兵變失敗後,許多師生上了黑名單,大批軍警深夜包圍學校濫捕無辜。影響所及,一些進步書刊亦遭查禁,凡有“毛邊書”和“紅殼子”書的同學都有殺頭的危險,師生人人自危。大家不得不將心愛的書籍焚之一炬,一時間,燒書的煙火瀰漫校園。敘五借朋友的進步書籍和詩刊也被迫燒光。他對國民黨軍閥清剿共產黨人,迫害進步師生的罪惡痛恨已極。
愛國詩歌也是促進敘五思想變化的重要因素。那時成大有一位國文教師,叫吳吉芳,吳先生是一位愛國詩人,他上國文課時,經常告誡同學們說:學理科的同學也要學文學,學寫詩,也要懂得社會,懂得生活,敘五雖然學的是理科,但在少年時代就對文學有興趣,加之有較好的古典文學基礎。在吳老師的鼓勵下,敘五學會了寫詩,他用寒暑假潛心研讀了一些進步文學書刊和詩集,並廣泛接觸社會,研究生活,以各種題材的詩歌揭露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敗,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抒發自己心中的憂憤之情,從此培養了他對詩歌的濃厚興趣,一生與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詩歌多是即興詩,缺乏藝術的錘鍊,但愛憎強烈,鋒芒直指。由於廣泛接觸社會,他在思想感情上和勞苦大眾更為緊密。
1931年夏,敘五在成大預理科畢業,因家庭經濟衰落,無錢供他繼續讀書,他打算回家掙錢,然後到北京求學。他回家不久,發生了“九·一八”事變,他組織本村十幾個青年一面讀書,一面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後來在本鄉辦國小,但很快被地方勢力擠了出來。1932年秋,敘五再次考入川大生物系。實際上,他無心研究生物,而是醉心於詩歌。把課餘時間全都用來讀文學書刊。他從《新文藝》雜誌上讀到一些介紹馬列主義的文章,感到心胸豁然開朗了。於是開始系統地研讀一些馬列主義的書刊,如《共產主義ABC》、《唯物史觀淺釋》、《中國青年》、《嚮導》等,認識到中國革命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發動受壓迫最深的工農民眾,才能取得勝利。
1932年冬,劉文輝和田頌堯在成都巷戰,川大皇城校本部成為主戰場,師生被包圍校中,驚慌失措,分走躲避。一些校舍被炮彈擊中,火光沖天,傾刻變成焦土,破物殘書,狼籍滿地,師生財物多毀於戰火,戰後教學仍不能繼續進行。12月紅四方面軍入川,在災難深重的四川人民心中燃起希望之火,嚴酷的現實使敘五感到“讀書已是空洞的奢望,改革社會不是詩人的激情和眼淚所能辦到的”、“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投身於火熱的現實鬥爭中去。”於是他燒毀了詩集,毅然決定回鄉找紅軍投筆從戎
次年初,蓬溪地方黨為支持和配合紅軍入川戰鬥,在溯東鄉策動民團舉行暴動,敘五應好友蔣仁嵐之邀,參加了暴動策劃和組織工作。暴動於1月7日舉行,先圍攻縣城未破,後轉東鄉相峙。由於民團成份複雜,黨沒有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同時又缺乏武裝鬥爭經驗,在各路軍閥部隊的圍攻下失敗了。在這次革命鬥爭實踐中,敘五受到了很大鍛鍊。
1933年4月,敘五在東鄉任隆場國小由任興成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不久,中共東鄉特支成立,他被選為領導成員之一,以後又參加區委、蓬溪縣委,負責宣傳工作。他在黨組織領導下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常年光著腳板,日夜不停地奔波在遂寧、蓬溪一帶農村,發動農民破倉分糧,建立農民武裝,準備開展游擊戰爭,以支援紅四方面軍。

輾轉找黨

1933年10月,蓬溪縣委在高隆鄉姚家溝一個院子裡研究布置武裝暴動,遭到敵人突然襲擊。前來參加會議的省軍委戴XX、南充中心縣委書記閔德厚及縣委等二十多人被捕。敘五因及時轉移檔案出走。方免不幸。黨組織被破壞後,敘五與黨失去聯繫。
1934年初,敘五上成都找黨未遇,決定投奔紅軍,在什邡川軍新編一師的文書王子元和排長陳天階硬留他在陳部當兵,做土兵的工作,伺機起義投奔紅軍。次年初春,新編一師開赴南充閬中、蒼溪一帶擔負二線任務,敘五幾次冒險避開部隊前往紅軍駐地聯繫,幾經周折,未能如願。1935年5月紅軍渡過嘉陵江,迅速揮師西進,敘五三人開小差離開軍閥部隊上成都探尋紅軍去向,到成都後卻聞紅軍已到川西藏區,相去已遠。
敘五徘徊於成都街頭,不料被叛徒認出而遭被捕。先押在別動隊審訊,他機智地以早已脫離組織關係,現準備到川北讀書為由,並有與北大蔣明謙的來信為證,使敵人無從深究。後關押進華陽監獄。他在獄中飽受折磨,後結識了同監政治犯胡思明和楊紹軒。胡、楊二人都是共產黨員,敘五在政治上和生活上都受到他們的關心和幫助,後來敘五取保出獄。胡曾告知四川各級黨組織多遭破壞的情況,並鼓勵他出獄後繼續追趕紅軍,將來回川重新建黨。
1936年5月,經陳天階、劉孔庸進山探知紅軍到甘孜六合一帶的訊息後,敘五和陳天階以劉湘部團長王子先贈送的五十塊大洋為資本,扮著商人由灌縣進山,過水磨溝,爬牛頭山,翻巴朗山,經達維約兩個月時間才到達撫邊的碧石溝。一路上,他們爬山涉水,攀崖越險。住岩洞,吃野菜,戰勝病魔和死亡,歷盡千辛萬苦。但向當地人一打聽,說是紅軍已經過草地北上了。他們大失所望,決定轉回成都再作打算。
敘五千方百計找黨。雖出生入死,歷盡艱險,其信心絲毫沒有動搖。“七七事變”後,遂寧招募抗日義勇軍。他和陳天階商定隨義勇軍去武漢,然後轉道去陝北。但到重慶後義勇軍就被留下改編了,願望沒能實現。一天,敘五在重慶偶然遇到難友胡思明和楊紹軒,胡、楊聞其經歷,很受感動,介紹他認識了《新蜀報》總編漆魯漁,並告訴他可由川陝路去延安。
1938年初,敘五籌足路費,準備去陝北。漆魯漁從重慶轉來介紹信,介紹他先到成都去找—個姓侯的同志,信中說,“王敘五同志經過英勇奮鬥,聽說在監獄表現很好,請審查”。敘五匯報了找黨和追趕紅軍的經歷與監獄中的情況,經過組織審查,四月的一天,由楊紹軒介紹,中共四川省工委書記鄒風平同志親切、熱情地接見了他,並代表省工委恢復了他失掉五年的組織關係,留他在四川工作,敘五非常激動,高興地接受了組織的安排。

在省工委

敘五到南充,找到川北工委書記于江震,于江震派他回蓬溪、遂寧、潼南三縣開展黨的工作。他根據黨的指示,在黨組織領導的轟轟烈烈的救亡運動中積極慎重地發展組織。
1939年初,遂寧、蓬溪、潼南先後成立縣委,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遂寧中心縣委,敘五任書記;1939年10月敘五調任川康特委秘書長,這時川康特委書記是鄒風平,分工專門負責地下工作,副書記羅世文,公開身份是八路軍駐蓉代表,《新華日報》成都分館負責人,主要負責上層統戰工作。程子健和于江震負責組織工作,鄭伯克負責宣傳,張文澄任青委,甘棠負責婦女工作,張曙時管統戰工作。鄒風平公開身份是某酒精廠的廠長,程子健和敘五是鄒的夥計,甘棠是鄒的愛人,他們同住在一小公館裡,以搞企業為掩護,開展黨的工作。敘五在鄒風平的直接領導下,具體分管交通工作,黨內檔案刊物印刷的領導工作,管理檔案書刊、秘密代號和完成臨時交辦的任務,同時遙領遂寧中心縣委的工作。
我黨對內爭取團結、對外積極抗戰,而蔣介石與日本侵略者暗中講和,發動了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春,特務頭子康澤率領反革命別動隊到成都陰謀策劃,企圖一箭雙鵰,既打擊我黨和一切進步力量,又破壞地方實力和我黨結成的統戰關係。3月14日在成都製造了“搶米事件”,強迫地方勢力派同意逮捕共產黨人和愛國人士,羅世文夫婦和共產黨員車躍先等人被捕,情況緊急。川康特委鄒風平、羅世文、程子健鄭伯克、王敘五等主要負責人在焦家巷特委機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立即派人乘飛機去重慶向南方局匯報,特委領導機關迅速撤退、疏散。鄒風平和甘棠、張曙時去西門外羅家碾鄉下暫避,程子健到蘇坡橋農村,鄭伯克留城內負責。敘五轉移南門外南門國小。他將特委重要檔案書刊一部分交蜀華中學學生王子度運送到西門離城十來里遠的他哥哥王子先團長部下的—個連里藏存;一部分藏存在南門國小校長何湘泉處。未幾,發現有特務跟蹤,他立即燒毀檔案書刊。但由於身份暴露,不能在成都繼續活動。川康特委決定派敘五去閩中疏散轉移所屬八縣黨組織。

巴山教書

1940年至1942年,國民黨發動了兩次反共高潮,一方面對解放區進攻,一方面在國統區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破壞地下黨組織,這期間,黨中央為了保存力量,同敵人進行長期鬥爭,為國統區制定了“隱蔽精幹、保存力量、長期埋伏、以待時機”的鬥爭方針。南方局根據這—方針,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提出了“勤業、勤學、勤交友”的三大任務。敘五積極地貫徹執行黨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對已暴露和可能暴露的同志進行轉移,割斷橫的關係,分布各地的黨員由幾個主要負責同志分頭聯繫。他先後在巴中、廣元、三台等地開展活動。由於環境惡劣,特務橫行,必須隨時轉移活動區域。他經常化裝成山區農民,或賣香菸的小販,或教書先生,在民眾中開展工作。在險惡的環境中,他從沒考慮個人的安危,懷著堅定的信念,火一般的熱情,日夜不停地工作著。
1941年敘五到巴中開展工作,了解到地方實力派人物趙濟剛,是一個具有愛國民主思想的開明紳士,早年供職軍隊,抗戰初曾在衡山訓練班聽過周恩來葉劍英講課,因有感於共產黨人明大義和為國家民族的博大胸懷,尊重共產黨,曾和新四軍有過聯繫,後來負傷歸田。他遵照葉劍英同志“為民眾多辦些好事”的囑咐,在化城辦了一所國小。如果能與趙濟剛這個巴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建立和發展友好關係,對黨在大巴山中保存一塊根據地,隱蔽和積蓄革命力量,堅持革命鬥爭具有重要意義。敘五、趙濟剛不曾相識,但卻相互了解,通過上層社會黨員肖X介紹,二人開誠相見,各訴胸懷,相識恨晚,趙當即請敘五在他的化城國小任校長。敘五辦學認真,勤於職業,關心愛護學生,誨人不倦,由於辦學出色,師生家長都很滿意,趙濟剛也覺得顏面生輝。巴中的封建地方勢力鬥爭很激烈,敘五積極為趙出謀劃策,團結新派,分化舊派,使趙的勢力進一步鞏固擴大。因之,敘五逐漸成為趙濟剛的至交,在趙的掩護下,敘五把化城國小變成隱蔽和保存黨的幹部的可靠據點。這種關係一直保存下來,魏文引、王朴庵;郝謙等川北黨的領導同志和黨員都先後在這裡隱蔽活動,後來還為開展武裝鬥爭,解放川北作出了貢獻。1943年,董必武在接見敘五時鼓勵他說:“巴中的工作搞得很好,要進—步搞好統戰工作,教好書,扎好根。”
1945年初,敘五同川西、川北、川東、川南等地負責同志到南方局參加學習,組織部長於江震任學習組長,王敘五任副組長,大家總結了黨在農村的工作。南方局引導大家進一步深入理解黨的“隱蔽精幹”的十六字方針的精神實質和相互之間的辨證關係,糾正了一些同志認識上的片面性和工作中的偏差,嚴肅批評了一些同志埋伏不動,對自發的民眾鬥爭不聞不問,袖手旁觀,甚至無動於衷,使埋伏政策變成了水鳥政策的錯誤。五個月學習結束,南方局決定調李維回重慶,由敘五接替負責川北的工作。
敘五回到川北,立即奔走各地傳達南方局指示精神,著手糾正過去的一些錯誤做法,對部分同志進行了調整,改變了消極被動局面,從組織上積極準備迎接抗戰勝利後革命高潮的到來。

建國前夕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南方局對國統區工作也有新部署;1946年初,在川北的涪江流域和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建立川北第二工委,敘五任書記。在遂(寧)、蓬(溪)、潼(南)等地區建立縣工委,恢復和發展黨員50餘人。
1947年初,敘五與王子度到重慶周恩來公館,向省委匯報工作,吳玉章書記、張友漁副書記聽了匯報。並指示:為配合解放戰爭,要大力發展組織開展武裝鬥爭準備武裝起義。不久,情況惡化,南方局被迫撤回延安;敘五與中央失去聯繫,仍積極執行南方局的指示,分別在江油和通、南、巴建立兩個中心縣工委,領導民眾開展抗丁、抗糧及城鎮手工業工人增加工資和奪取地方鄉、保政權的鬥爭。同年底又增設中江、三台射洪3個縣工委,黨員發展到400多人。敘五通過川康特委同上海局取得聯繫後再和中央取得聯繫。
1948年春,積極準備武裝起義和繼續在農村開展抗丁、抗糧鬥爭;9月中旬,敘五由上海局調香港學習,在錢瑛領導下,總結四川建黨以來直到解放戰爭時期搞武裝鬥爭失敗的教訓;學習海南島長期堅持武裝鬥爭的成功經驗,批判了搞“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交流川北工委在敘五等領導下,採取十分謹慎的態度,積極從事武裝鬥爭的準備,沒有貿然起義,所以黨組織未遭受損失的經驗。
1949年1月,敘五回川,遇川康特委蒲華輔、川北工委華健、遂寧縣委袁儒傑叛變,大批黨員和遂寧、蓬溪等地黨組織暴露,情況十分緊急。當年春節,敘五在中江縣艾文家召開緊急會議,貫徹香港會議精神,積極開展游擊性武裝鬥爭迎接解放。同年5月,敘五在蓬溪召開了總結武工隊鬥爭經驗的會議,在總結中肯定武工隊是最好的組織形式,要求川北各地普遍把武工隊建立起來。繼後,川北各地武工隊紛紛建立,黨的組織遍及遂寧、綿陽、達縣、南充等專區的25個縣,黨員達3000多人;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舉入川,敘五任中江川中游擊縱隊9支隊總指揮,與解放軍密切配合,為四川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

殫精竭慮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成立,王敘五任川北區黨委委員及組織部副部長,川北行政公署委員會委員兼民政廳長,遂寧軍管會副主任和西南土地改革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他堅定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正確地安排使用幹部,使地方黨的幹部和南下的同志緊密團結,同心同德,為建設新的川北而努力奮鬥,並把趙濟剛、蹇幼樵、龍傑三譚榮茂等民主人士安排進各級政協和人民政權機構,形成了統戰基本隊伍,為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2年底,原川西、川北、川南、川東四個行政區合併為四川省,敘五任省委常委兼組織部副部長。在許夢俠生病期間,他主管組織部的全面工作,同時兼任省人事廳廳長。在省委組織部擔任領導工作期間,他為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嘔心瀝血,做了大量工作。
在檢查萬縣專區“三反”、“五反”遺留問題時,他堅持原則,對原地委主要負責人擅自在運動中推行“鬥爭就是—切,鬥爭就是勝利”,擴大打擊面的錯誤進行了嚴肅的糾正。他堅持實事求是密切聯繫民眾的作風,經常深入到農村、廠礦調查研究,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1958年,一些人抓住敘五在1935年被捕的歷史問題糾纏不放,在“左”的思想指導下,敘五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調任南充師範學院副院長,1964年任院長;對行政和教學工作不辭辛勞,深受民眾愛戴;但在“文化在革命”中,被誣陷為“叛徒”,開除黨籍,直至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冤屈得以洗雪,任四川省政協常委、省顧問委員會委員、省黨史工委顧問,積極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為被“左”傾錯誤歪曲的川北地下黨史恢複本來面目,作出巨大努力;他為被冤屈致死的黨員和知識分子能得以昭雪而高興,因過分激動而引起腦血栓;在患病中,他堅持寫了30餘萬字的回憶錄,為研究川北黨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1985年12月25日病故,享年80歲。

人物評價

王敘五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戰土,革命的實幹家,川北地下黨卓越的領導者,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艱苦奮鬥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生。
他逝世後,家鄉人民,各級領導,有關單位,生前好友都表示沉痛哀悼;人們在輓聯中寫到:‘幹革命歷險,大江(涪江)南北生死置度外,英名千古垂青史;搞建設奔波,川東蜀西晚年獻餘熱,正氣長存滿人間。”這是人民對他的一生作出的公正的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