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糧
- 拼音:kàng liáng
- 注音:ㄎㄤˋ ㄌㄧㄤˊ
- 釋義:抗拒交糧
抗糧 抗拒交糧。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筮仕·供狀式》:“無抗糧假冒等弊。”《六部成語註解·戶部》“抗糧”:“抗,抵拒也。民人於應交錢糧之時,抗拒官府...
長興抗糧是清光緒六年(1880年)發生在浙江長興縣的一起官民衝突,因長興縣官紳協定增收田賦引發。...
膠東抗糧軍,膠東最早的農民武裝,是膠東地區重要的中共先驅人物李伯顏烈士組織建立,此舉開創了膠東地區武裝反對國民黨政權的先河。...
河南孟縣回民抗糧鬥爭,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三月,河南懷慶府(府治今沁陽)所屬孟縣桑坡回民,為反對增加賦稅,湧進縣城,要求減免。縣令孫彭壽下令開槍,死6人。...
淄川博山農民抗糧運動是劉德培領導的淄川、博山的農民抗糧運動,自鹹豐十年(1860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歷經3年之久。...
開封回漢農民抗糧鬥爭,清光緒三十年(1904),因政府強迫農民補交沙荒地稅糧,河南開封府東鄉治台村回族農民李元慶等10人,被民眾推舉,向開封知縣孔凡浩請願,要求免徵...
哭廟案是發生於順治十八年的“抗糧哭廟”事件,以及之後清政府對參與者的鎮壓。作家金聖歎參與並死於這次事件。“哭廟案”與“通海案”、“江南奏銷案”,合稱 “...
近代漢族民間敘事詩。又名《抗糧傳》。19世紀中葉產生並流傳在湖北崇陽一帶。孫敬文整理,於1957年出版。...
宋景詩清末農民起義領袖,山東堂邑小劉貫莊(今聊城冠縣甘官屯鄉劉貫莊)人。鹹豐十年(1860年)參加魯西抗糧鬥爭。自幼家貧,愛習拳棒,練就一身功夫。稍長便闖蕩江湖...
朱國治(?—1673年),字平寰,遼東撫順人,隸屬清朝漢軍正黃旗。順治十六年,任江蘇巡撫,在任期間搜刮無度,人稱“朱白地”,又以抗糧為名,製造江南奏銷案,順治...
參加了“五抗”(抗糧抗租抗捐抗稅抗債)鬥爭,周墩、壽寧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周墩、福安、壽寧邊界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4年3月在徐北...
當時,黑旗軍、捻軍等農民起義已波及樂安縣境,李金鰲毅然高舉義旗,組織抗糧軍, 與淄川起義首領劉德培相呼應。 抗糧軍以張郭村為大本營,很快召集了1200餘人,準備...
周秀英(約1835—1855),女,江蘇青浦白鶴塘灣人,周立春女;1852年,周秀英與父親帶領青浦農民武裝抗糧,同年9月,擊退青浦知縣和蘇州知府所部的進攻;次年春,太平軍攻...
目睹虢川地瘠民貧,官府豪紳強收苛捐雜稅,老百姓啼飢號寒的景象,常憤憤不平,於光緒元年(18 75) 春向寶雞縣衙陳情,請求減免虢川賦稅,被寶雞知縣以“抗糧謀叛”...
黃國旭公開以武力反抗清政府,乃聯合東山鄉農民劉仲實發動四鄉農民共同抗糧,掀起農民起義高潮。1855年11月黃國旭被秘密殺害於獄中,享年六十三歲。...
宋景詩起義,19世紀60年代山東、直隸一帶農民的反清起義。1860年,山東堂邑(今聊城西)人宋景詩率魯西農民抗糧,因清吏破壞失敗。次年,宋與白蓮教首領楊泰、左臨明等...
黃垂明幼務農,砍柴,放牛。16歲流浪福州出賣苦力,挖泥土、抬石頭、拖板車、拉人力車謀生。民國22年(1933年),經黃垂旺介紹返回虎浿橋頭參加貧農團,進行抗租、抗...
5月初的一天,雞剛報曉,李伯頗又以“膠東饑民抗糧軍”首領的身份,冒著漸漸的煙雨,趕到羊兒山,與田益三再次會晤,磋耐共同“攻城劫獄,建立萊陽蘇維埃政權”大計...
順治十八年(1661),清廷藉口“抗糧”,發生“江南奏銷案”,因欠銀一厘即被降官,民間有“探花不值一文錢”的說法。不久授上林苑蕃育署丞。康熙十四年(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