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抗糧軍

膠東抗糧軍

膠東抗糧軍,膠東最早的農民武裝,是膠東地區重要的中共先驅人物李伯顏烈士組織建立,此舉開創了膠東地區武裝反對國民黨政權的先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東抗糧軍
  • 地址:山東半島的膠萊河以東地區
  • 創立者:李伯顏
  • 創立時間:1928年
簡介,墳地里拉起膠東最早的農民武裝,九旬老人談李伯顏之死,膠東抗糧軍打響攻城劫獄戰,意義,

簡介

談到煙臺中共黨史,不能不提膠東抗糧軍攻城劫獄事件,此舉開創了膠東地區武裝反對國民黨政權的先河。
就在密謀攻城劫獄之時,膠東地區重要的中共先驅人物李伯顏卻被人殺害。日前,“紅地圖·紀念建黨90周年”特別尋訪行動的記者,再度來到萊陽市萬第鎮小院村,尋訪膠東抗糧軍的遺蹟,了解李伯顏的遇害經過。

墳地里拉起膠東最早的農民武裝

在萊陽市萬第鎮小院村副書記趙君明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小院村的傅家塋。趙君明說,上世紀20年代,這裡是一片墳墓。1928年,就是在這裡,成立了膠東最早的黨領導的農民武裝———膠東抗糧軍。
傅家塋位於小院村的最東頭,如今依然有十幾個墳頭,下游已被村民開墾成農田。趙君明介紹說,以前,這裡是鄰村水石礎村傅姓家族的墳地,傅家塋由此得名。據萊陽黨史辦工作人員介紹,1928年3月中旬,李伯顏在萊陽水口村建立了膠東第一個中共縣委———中共萊陽縣委員會,任書記兼組織委員。中共萊陽縣委成立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立了“膠東抗糧軍”。
1928年4月,李伯顏率領一眾共產黨員和農民協會會員,在傅家塋拉起了革命武裝隊伍,膠東抗糧軍宣告成立,李伯顏任總指揮,隨後又爭取到農民地方武裝田益三部的加盟。僅僅經過一個多月的工作,膠東抗糧軍便發展成一支700多人的隊伍。

九旬老人談李伯顏之死

走出傅家塋,在村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李伯顏當年遇害的地方———小院村村西小河口夾河套。在一棵大柳樹的位置,趙明君停下了腳步,給記者指認道:“聽老人們說,李伯顏就是在這裡被人殺害的。”
在小院村,記者有幸找到了至今依然健在的趙洪欽老人,他是那段歷史的見證人。趙洪欽出生於1921年,至今已90歲高齡,儘管耳朵失聰,但老人身體健康,思維清晰。談起李伯顏,趙洪欽老人走出家門,用手指著和自家只有一路之隔的一棟房子說:“那就是李伯顏的家。”李伯顏的舊居由泥石砌成,青瓦覆頂,與周邊的新房相比,顯得又矮又小。
“李伯顏被害時,我大約七八歲,已經記事。”趙洪欽老人說,當時他的二大爺趙會原就和李伯顏等人一起召集黨員開會。李伯顏被害的當天,他父母情緒緊張,叮囑他及兄弟姐妹,不要隨便外出。“當時我還小,對死亡還感到好奇。第二天,我們還偷偷去了河套……”
據史料記載,隨著抗糧軍的不斷壯大,李伯顏審時度勢,認為暴動時機基本成熟。1928年5月26日夜,他在小院村西的河套里,主持召開了有海萊邊區黨員幹部和農民協會負責人參加的聯席會議。會上,他傳達了縣委關於武裝暴動的實施計畫,並對攻城劫獄做了具體部署。此時,小院村黨組織負責人趙百原等起鬨作難,使會議無法進行。散會後,趙百原謊稱留下本村幹部繼續開會,誘騙李伯顏參加。午夜後,趙百原等趁李伯顏不備,用腰帶將李伯顏勒死,埋在河套里。
其後,兇手趙百原畏罪潛逃青島,後當了國民黨中統特務,1950年被我公安機關抓獲,1951年被押回萊陽,在萬第處決。

膠東抗糧軍打響攻城劫獄戰

李伯顏犧牲後,地下黨仍按既定部署,於1928年6月11日組織抗糧軍攻打萊陽縣城。
是日,城內地下黨員宋仁甲見縣署保全團大部下鄉徵收戶捐,僅留40餘名士兵護城,便兩次送密信,讓田益三攻城。田益三按照李伯顏生前的攻城部署,率部進入萊陽城東密林集結待命。黃昏,敵人出城巡邏,田益三怕暴露攻城企圖,當即下令強攻東門。在宋仁甲的策應下,順利地攻破東門,接著連破西門和南門,直逼縣公署,在徐子山部的接應下,奪取了鐘鼓樓,攻進監獄,放出270餘名被關押的民眾,縣長棄城逃竄。這是膠東黨組織領導的農民武裝第一次打下縣公署。後來由於國民黨齊玉衡旅派兵增援,又始終未見李伯顏及其他各路攻城隊伍,田益三自知勢單力薄,守城困難,當夜率部撤出縣城。

意義

記者了解到,膠東抗糧軍攻城劫獄遺址位於萊陽市市政府大門一帶,因城市建設,現已成為城市的街道和廣場。談起抗糧軍攻城劫獄,煙臺市黨史辦的工作人員認為:“這次農民武裝暴動雖然失敗了,但它卻開創了武裝反對國民黨政權的先河,對煙臺革命鬥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