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技術
生產優勢
相較於其他農產品,食用菌較適於發展無公害生產。首先,食用菌
菌絲的正常生長需要絕對的
無菌條件,培養基質一般需經高溫高壓
滅菌後再用於
栽培,
菌株接種過程要求
無菌操作。經由無菌操作的菌種培育避免了雜菌的產生,也為生長初期的菌絲消除
蟲害隱患。此外,傳統栽培的食用菌基本不需要投人肥料、農藥等,且採用菌袋栽培的食用菌還可在生長過程中進行人為的環境轉移,環境溫濕度和病蟲害基本可控,因而較容易達到無公害產地環境的要求。
生產劣勢
生產無公害食用菌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一是食用菌容易遭受污染。而且
吸附性高,與帶有果皮果殼的農產品不同,食用菌幾乎沒有“保護層”,甚至沒有像蘋果表面那樣的蠟質層,這就大大地增加了食用菌遭受污染的可能性;二是黏附在食用菌子實體上或滲入其中的農藥沒有足夠的分解條件,食用菌生長的環境一般溫度較低、光線較弱,即使是在大田裡容易分解的
農藥,在食用菌栽培條件下也不易分解,這就使得農藥殘留成為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三是食用菌子實體
組織幼嫩,吸收力強,在生產、加工中容易受到化學藥物污染和病菌侵害;四是某些食用菌從培養料中吸收富集重金屬元素的能力較強。
生產必要性
食用菌是繼植物性、動物性食品之後的第三類食品——菌物性食品,其味道鮮美,且含有豐富的
蛋白質、
微量元素、
維生素以及多種功能因子,被世界公認為“健康食品”。我國傳統的食用菌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施肥、不噴農藥、不用生長調節劑,其產品可稱之為“安全食品”、“
綠色食品”。近年來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較快,產量逐年上升,但由於種種原因造成部分食用菌中農藥殘留、
亞硫酸鹽、
二氧化硫、
甲醛及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產品質量安全得不到保證。這不僅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健康,使得國內消費者不敢大膽消費食用,也使得國外客商累次退貨或減少進口量,影響了我國食用菌產業的順利發展。
食用菌生產是一項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非常適合我國國情。在我國生產無公害食用菌不僅具有種質資源優勢、規模優勢、勞動力資源和市場優勢,而且已形成了廣闊的國際市場,潛力巨大,前景良好。發展無公害食用菌生產是改善生態環境、開展對外貿易和促進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的需要,對於帶動農民脫貧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防止無公害食用菌退化技術
防止無公害
食用菌菌種退化,可以提高產量,減輕病蟲害的發生髮展,減少農藥施用量,是生產無公害食用菌的基礎。
1、培養菌種的環境溫度不能超過28℃。另外,培養好的菌種在常溫下存放時間不宜超過半個月。
2、切實掌握好培養基出菌時間和溫度,防止破壞營養成分,酸鹼度要適宜。
3、要經常更換培養基,如
蛋白腖、麥麩、馬鈴薯等培養基原料要相互交替使用。
4、原種不要一次用完,應分次取用,餘下的低溫保存,防止傳代過多。
5、每年應選擇個體大、生長正常、健壯無病蟲的子實體進行一次組織分離,從中選優去劣,擴大接種生長。
無公害食用菌促控結合技術
催芽成功後,每平方米擺30-35個,擺出的袋不澆水,讓日光充分照射,紫外線滅菌要達到25小時以上,同時把木耳曬乾,使菌絲很好的恢復。曬完兩天后,開始澆水。要做到“三澆三不澆”,“三澆”是指陰天可全天澆水、晴天可早晚澆水、夜間要間斷澆水。“三不澆”是指天太熱不澆、雨天不澆、該停水時不澆。經過三次澆水、三次停水,木耳就可以採收。
生產技術規程
產地環境要求
良好的產地環境是實現
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先決條件和必要保障,無公害食用菌的生產場所應選在農業生態環境較為優良的區域,避開工業區,並和交通要道保持一定距離,周圍及上風方向一定範圍內不存在污染源[3]。菇房宜坐北朝南,保持空氣流通,結構合理,儘量縮短滅菌室、接種室及培養室的距離,各操作室之間門窗嚴密,以減少栽培袋在轉移過程中的污染。採用戶外栽培的,應及時清理周邊的殘菇、污染菌袋及農業生產投入品包裝袋等,保持田問環境衛生。
種植無公害食用菌應選擇大氣、土壤、水源等環境中所含有毒物質都不超標準的地塊作為生產基地。要求周圍300米無工業三廢和禽畜舍、垃圾(糞便)場,各種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如水泥廠、石灰廠等)。同時遠離醫院、學校、居民住宅區和其他公共場所。防止菇場培養料堆制發酵及廢棄物處理對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基地的生產水源、大氣、土壤要符合DB31/T252-2000中規定的要求。場地採取翻土、曬白、灌水等措施取代農藥進行消毒。
栽培基質選用
栽培基質儘量選用新鮮、乾燥、
無污染、低毒或不含農藥殘留的原料,根據對栽培料的不同消毒處理方式,可分為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熟料栽培時,應進行至少8 h的高溫消毒滅菌,以滅活原料中的
細菌及
害蟲,使農藥殘留得以揮發;生料栽培則應選用不含農藥殘留的原料,制料前需將原料置於烈日下暴曬1~2 h,以達到
滅菌目的。栽培料配比依食用菌種類而異,不可在生產過程中添加含生長調節劑或成分不明的其他物質,不得投入高毒性農藥。生產用水要保證清潔無污染。對於覆土栽培的食用菌,應取農田的深層土或天然無污染的泥炭土等,經過暴曬和漂白粉消毒後投人生產,確保重金屬含量不超標。
菌株培育
篩選培育抗病的優質菌種供應生產,淘汰老化及污染菌株。接種過程保證全程無菌操作,菌種培育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下進行,嚴格控制並最佳化菌絲的培養時間和條件,防止溫、濕度過高。生產中使用的工具、原料、栽培袋、投人品均分類放置,以免雜亂堆放滋生細菌,相互污染;生產工具要定期消毒滅菌;采菇後及時清理殘菇、病菇及污染物。
病蟲害防治
由於食用菌的生物學特性較容易受
病蟲害侵染,自身抗病性低,一般以預防為主。防治手段有篩選抗病菌株、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
(1)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防治病蟲害的基本手段,在菇房內安裝網紗等遮擋設備,謹防蟲蟻進入。每隔一段時間對接種室、培養室及菇房進行消毒滅菌,可採用高溫、紫外線或巴氏法滅菌方法,禁止使用甲醛等有害化學藥物防毒。不同的物理防治手段可有效抑制多種蟲害的發生和擴散,高溫可有效殺死線蟲;日光暴曬或撒施石灰粉可有效防治癭蚊;防治跳蟲可採用水誘導聚集後殺滅;防治蚊蛾類飛蟲用節能燈誘殺;防治菌蚊可用捕蟲網捕殺。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建立在生態平衡規律上的防治手段,在無公害生產中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是無公害生產中病蟲害防治的研究方向。目前已開發的生物防治手段中較為典型的是植物源農藥,通過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用以防治病害。國內已研發的植物源農藥有菸鹼、苦皮藤、苦參鹼等十多類【食用菌產前、產中、采後無公害生產技】。此外,可利用昆蟲寄生性線蟲對蟲害進行防治。
(3)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手段主要是通過一些化學製劑防治病蟲害。一些常見的化學品如石灰、高錳酸鉀、醋以及一些植物製劑也具有防治多種病害的功效。施用化學農藥時需嚴格控制用量、濃度及周期,執行休藥期規定,出菇期間不可噴施農藥。在栽培料制料時可添加
多菌靈、
生石灰或
植物農藥等殺蟲治蟎;出菇之前或采菇過後可噴施低毒易降解的農藥如敵百蟲、辛硫磷、甲基托布津等;優先選用無公害殺蟲劑,如滅幼脲、昆蟲保幼激素類似物等[4]。化學防治手段可以高效滅蟲防病,但其藥物殘留危害不容忽視。因而,在施行化學防治蟲害時,應明確目標和定位,確保藥物的針對性最強;實時觀察病害的動態,以調控施藥量;改進施藥方式,提高施藥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藥物殘留。
採收及加工貯存
新鮮食用菌含水量較大,不易保存,鮮菇採收後應先清除病菇和腐爛的菇體,及時進行
保鮮防腐處理。食用菌產品的貯藏可採用低溫冷藏法、氣調法、化學法和輻射貯藏。食用菌加工應採用新鮮無腐爛的菇體,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嚴格按《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規定執行。食用菌運輸應裝箱貼標,縮短運輸時間,採取控制措施,保證產品質量。
食用菌無公害生產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從場地選擇、栽培過程、采後處理、加工到運銷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因此,食用菌無公害生產的關鍵技術是,1)要建設生態環境良好的生產基地;2)要選用適銷對路,適宜本地種植,且具備高產、優質、抗病蟲、抗逆性強的優良菌種;3)認真執行食用菌無公害栽培管理規程,對食用菌栽培過程中所使用的原料、農藥、肥料和添加物等投人品必須無害化並加強監管,對病蟲害的防治應切實執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4)在
加工、
貯藏、
包裝、
運輸和
銷售等環節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以確保食用菌產品質量穩定與安全;5)嚴格進行產品的質量檢測與監管工作,實行食用菌產品準入市場制度,以真正的無公害產品贏得市場,從而促進整個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