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清末時期
潘齡皋,1867年2月6日(清同治六年正月初九日)出生,祖潘祖望,清生員;父潘希曾,清庠生,早亡。潘齡皋幼時天資聰穎,入塾後,勤於攻讀,常夜點香火照明以自學。
1881年(清光緒七年)考中秀才。後外出受聘做塾師,白天教書,夜晚自學深造,兼習書法。他通經史,旁及諸子百家;喜讀
唐詩宋詞、明清古文,尤擅書法。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甲午),他由津赴京應鄉試,考中舉人,翌年(乙未)
殿試,獲二甲十三名點為翰林。授
翰林院庶吉士,人稱潘翰林。在
翰林院三年後,於1898年赴甘肅,任隆德縣知縣。在任期間,他多施惠政。民感其行,甚為愛之,曾有扒靴留帽立生祠之說。此後,他又出任
張掖、皋蘭知縣,秦州、
肅州知州,不久又被任命為蘭州知府,但未到任即被選拔為甘肅省
巡警道。於1906年卸任還鄉。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建立後,潘齡皋曾暫代任甘肅省
提學使、布政使。1914年6月出任邊關道(
安肅道)道尹兼
嘉峪關監督,1919年3月辭職。1921年6月,
北洋政府大總統
徐世昌委任他為查勘甘、新禁菸大員,1921年10月任甘肅省省長。因軍閥傾扎,派系紛爭,迫於形勢壓力,於第二年7月辭職,回家鄉安州賦閒。
回鄉期間,潘齡皋閒靜少言,深居簡出,苦攻書法。
宋哲元任
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時,聘請潘齡皋為參議員。他為宋手書四條屏朱伯廬《治家格言》在宋部將士中散發。
抗戰時期
“七七”事變後,潘齡皋曾任
安新縣縣長。1938年日軍進駐安州後,多次請潘出
任縣維持會會長,他拒受偽職,遂於1938年1月逃離家鄉,定居北平。隨之,日軍誘逼潘齡皋出任河北省偽省長,漢奸、北平
維持會會長江朝宗、
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
王揖唐等人多次勸他出山,他均以種種藉口,堅辭不受,日酋惱羞成怒,遂命憲兵將其逮捕。被捕時潘齡皋穿戴好壽衣壽帽,以示不再生還的決心。入獄後十餘日,經友人取保釋放。他寧肯以鬻字收入維持生計,也不俯首於日軍換取榮華富貴,不失
民族氣節。
抗戰後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擬將潘齡皋安置在華北
行轅任職,但他目睹當局腐敗狀況,對國民黨政府不抱任何幻想,遂以年老體衰為由,拒不受職。
平津戰役其間,恰潘齡皋任北京“文友社”責任社友(即社長),該社是以倡導和平、弘揚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名流組織。他倡導“文友社”暨平津工商各界代表聯電致作戰雙方,請劃平津為非戰區城市。天津解放後,潘齡皋兩次寫信給傅作義,力勸傅和談。傅作義將軍等將領對潘齡皋十分器重,邀請他參加賢達會,並在會上發表和平解放北平的意見。
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潘齡皋繼續任“文友社”社長。1949年10月1日,潘齡皋參加了開國大典,晚上又應邀去
中南海赴國宴,席間與
林伯渠、
徐特立、
呂正操等領導及各界代表暢談、和詩,以詩文記錄盛況。同年12月1日,毛澤東主席簽發委任令,任命潘齡皋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議,1951年7月被聘為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1949年8月至1954年,他是北京市人民代表會議第一、二、三、四屆代表、北京市第二屆政協委員。晚年,潘齡皋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照顧,生活安定,心情舒暢。周恩來總理和呂正操將軍曾親自到他家訪問,並為他調換住宅。
1950年《人民日報》刊登了他的詩文手跡:中華大國幾千年,封建由來帝制專。今朝改變新生面,人民生活樂安然。
1954年6月19日,潘齡皋病逝於北京,享年87歲。
人物故事
清朝
光緒年間,直隸(今河北)曾出過一位翰林,名潘齡皋。自光緒十九、二十年鄉試會試聯捷併入翰林開始,至1954年病逝。他歷經朝代更迭,慣看大王旗換,然始終頭腦清醒,恪守節操,以德才立身,以書法名世。尤其難能可貴者,乃其桑梓之念,終生不渝;愛國之情,老而彌篤,頗值得一書。
一、蟾宮折桂
潘齡皋先生(1867~1954),字錫九,一字頤山,號葛城居士,
直隸安州(今河北省
安新縣)人,清同治六年正月初九日(1867年2月6日)出生於當地的一個書香世家。祖祖望、父希曾均為生員,卻皆享壽不永。齡皋少孤,然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入塾發蒙後,常焚膏繼晷,刻苦自勵,誠為可造之才。年十四,中秀才。後為謀生而受聘塾師,開壇授課之餘,不忘自學深造,兼習書法。漸通經史,旁及諸子百家;喜讀唐詩宋詞、清
桐城派古文,尤以書法見長。弱冠搦管,揮灑自如,初具氣象,鄉賢稱之。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齡皋赴京應鄉試,中舉人,翌年乙未科
殿試,聯考聯捷並獲選庶吉士,入翰林。據朱保炯等編《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卷下,齡皋獲二甲第十四名進士;另據
朱汝珍編《詞林輯略》卷九,潘齡皋,字頤山,一字小泉,
散館改知縣,官至甘肅
巡警道。當然,這是指其在清亡前的官職。
按清制,庶吉士入翰林須學習三年,參加散館考試,合格者
留館,成為正式翰林官,余者則委為部屬或外派知縣,但世人仍以翰林目之。齡皋未得留館,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外派甘肅,任隆德縣知縣。在任期間,多施惠政,民感其行,甚受推戴,曾有為之立生祠之舉。此後,又出任
張掖、皋蘭知縣,秦州、隸州知州,並被任為蘭州知府,未到任,即被選拔為甘肅省巡警道。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卸任還鄉。
二、歷盡滄桑
辛亥鼎革,民國建立。齡皋復出,曾暫代任甘肅省
提學使、布政使。1914年6月,出任邊關道(安肅道)道尹兼
嘉峪關監督,1919年3月辭職。1921年6月,北洋政府大總統
徐世昌委任他為查勘甘、新禁菸大員,1921年10月,任甘肅省省長。因軍閥傾扎,派系紛爭,迫於形勢壓力,齡皋於第二年七月辭職,再回家鄉安州賦閒,自此淡出官場。
此間,齡皋閒靜少言,深居簡出,專事書法,兼吟詩賦,藉以自娛,名望日高。尤以行書漸成獨特風格,深受書界推崇。
宋哲元任
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時,聘齡皋為參議員。他為宋手書四條屏朱伯廬《治家格言》,在宋部將士中散發。齡皋輕財仗義,樂善好施,常為鄉里做善事。1925年,安州鄉紳陳起等人,赴天津和奉軍第一師長、直隸督軍李景霖秘密商定,強行向安新徵收席箔稅。陳等橫徵暴斂,百姓激憤。在齡皋支持下,鄉人痛打陳起,強收席葦箔之謀遂告破滅。為此,安新席民捐款,在安州北門建亭立碑,以示紀念。
“七七”事變,
倭患日深。桑梓民眾奮起救亡,推齡皋為安新縣縣長。1938年,日軍進占安新。為弱化和瓦解民眾的抗日情緒,日寇指使漢奸多次禮聘齡皋出任縣維持會會長,但他拒受偽職,引起日寇及其鷹犬的強烈不滿。為安全起見,他於1938年1月離開家鄉,定居北平。未料得離得狼窩,再入虎口。日軍又進一步威逼利誘,請齡皋出任河北省偽省長,當時的著名大牌漢奸如偽“北平
維持會會長”
江朝宗、偽
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
王揖唐等,皆與之有舊,故輪番登門拜訪,苦勸其出山就任,均遭堅拒。日酋惱羞成怒,遂命憲兵將其逮捕。臨行時,齡皋下定決絕之心,穿戴好壽衣壽帽,大有荊軻“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悲壯。後經友人營救,於入獄十餘日而取保獲釋。嗣後,齡皋鬻字以維持生計,以前朝翰林之尊,寧肯為人抄寫佛經、書寫扇面、條幅、中堂等,亦絕不俯首於日寇而損氣節,表現出士大夫的浩然正氣,贏得了世人廣泛的尊敬與嘉許。
抗戰勝利後,鑒於齡皋在日偽時期的高風亮節而贏得的社會聲望,國民政府擬將其安置在華北行轅任職。但他目睹時局混亂,對國民政府不存幻想,遂以年老體衰為由婉拒。
內戰爆發,時局蒼黃。齡皋以天下蒼生為念,密切關注著形勢變化。
平津戰役期間,恰齡皋任北京“文友社”社長(時稱責任社友)。該社是以倡導和平、弘揚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名流組織。在戰火燃至平津的危急時刻,為避免八百年古都毀於一旦,在社會各方人士敦請下,由他領銜,以“文友社”暨平津工商各界代表名義联合通電作戰雙方,請劃平津為非戰區城市。天津解放後,齡皋又兩次寫信給傅作義將軍,力促傅與解放軍和談。傅作義將軍與所部其他將領對齡皋尊敬有加,特邀其參加賢達會,並在會上陳述己見,身主和談,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得享太平
北平和平解放後,潘齡皋繼續擔任“文友社”社長。1949年10月1日,齡皋應邀參加開國大典,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晚間,又應邀至
中南海瀛台出席國宴。席間,與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
林伯渠和
徐特立、
呂正操等領導及各界代表暢敘、和詩,歸後,感慨萬千,夜不能寐,特賦詩以記錄開國之盛況及其感想。云:“林伯渠秘書長召集同仁在
瀛台歡宴,敘詩以謝之:‘萬機佐理有餘閒,招集良朋興倍歡。客聚東南皆夙契,筵開水路喜加餐。欣逢國慶人同樂,況值人心已久安。太液池邊齊飽德,敢忘嘉會共盤桓。’”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同年12月1日,毛澤東主席簽發委任狀,任命潘齡皋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議。齡皋欣然接受,並為於晚年能夠有機會為國事建言而深感欣慰。
解放伊始,世事紛紜。而
中央政府於萬機之餘,不忘尊老親賢,以崇古禮。特籌劃設立專門機構,以安置德高望重而又生活無著的社會賢達。1951年7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史研究館成立,齡皋、
邢端、志琮、
邵章和
陳雲誥等五位前清翰林同時被聘為
中央文史館首批館員,並得到優厚待遇,使其晚景一片光明。
自1949至1954年,齡皋連任北京市人民代表會議第一、二、三、四屆代表、北京市第二屆政協委員。因而一直受到政府的關懷與照顧,生活安定,心情舒暢。周恩來總理和
呂正操將軍曾親自到府上拜訪,並為他調換過住所。1954年6月19日,齡皋病逝於北京,享年八十有七。
四、書法巨匠
潘齡皋先生學富五車,博學多聞。不僅是一位愛國人士,同時也是一位文化巨匠。自清末、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齡皋均以書法名世。其書法藝術自成一家,名重平津和冀中一帶,與
譚延闓齊名,時有“南譚北潘”之論。齡皋曾為平津許多商號店鋪書寫匾額;北京頤和園、北海團城亦有其書寫的碑文和楹聯。在保定,亦多有其書法遺墨及碑刻存世。民國時期,北京、天津出版過其字帖十四種,其中尤以《胡大川幻想詩》、《南濠詩話》、《又一村詩話》、《潘齡皋太史墨寶》最為著名。1985年,天津古籍書店根據1934年天津“文成堂”為他出版的字帖,刊印了《潘齡皋行書四種》,對潘體書法有弘揚之功。
齡皋書法以行書見長。乃以顏(真卿)字為基,遠取蘇(東坡)書之腴,趙(孟頫)書之淑、董(其昌)書之雅;近取劉(墉)書之厚,融築而成自身風貌。其大要乃筆法尚飽滿,多用逆筆入紙,導墨行筆,筆畫外柔內骨,點畫果斷乾脆,潔淨利索;撇畫挺拔而厚重;捺畫一波三折而內含筋骨;鉤畫多方折;豎畫行筆時勁健凝重,
萬毫齊力,收筆時至力量飽滿時戛然而止,有筆止意無盡之感。其
結字重奇側,與前人不同,特徵是上重下輕,左重右輕;上下緊密,左右寬鬆;上橫不平,偏豎不直。偏正欹側之中意趣橫生,
氣韻生動。其章法崇朗清,整體感覺疏朗、勻稱、平穩;肥瘦呼應,大小相間;粗細錯落,輕重互見,跌宕起伏,韻律勃動;肥而不腫,瘦而不枯,寬而不散,細而不弱。總之,齡皋書法形美神足,外柔內剛,嬌美而不墜俗媚,含蓄而不露鋒芒。於靜謐、安祥、平和之中,蘊含著勃勃生機。
齡皋閒居時,書法已負盛名;隱居京華後,經意凝神,揮毫不輟,終於自成一脈,聲名更著。當時書界學潘者已不乏其人,假託其名者亦所在多有。其中尤以潘氏乘龍快婿陳瑤圃得其神髓,為世公認。因求書者眾,齡皋接應不暇,故常委陳氏代其揮毫,竟能以假亂真,多有書作流傳於世。時下,京、津、保古物市場及流於民間的齡皋書法作品,可謂真贗互見,不易區分。在此方面,河北保定書法新銳吳磬軍先生多有心得,堪稱行家。
仔細考察潘書風格,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一為庚戌(1910年)43歲至己未(1919年)52歲當甘肅省長之前。其作品明顯帶有顏(真卿)蘇(軾)和劉(墉)字風格,筆墨豐厚,章法茂密。二是自
壬戌(1922年)55歲居家賦閒至己卯(1930年)62歲時。此階段其書法風格已臻成熟,用筆重中見輕,結字左緊右松,章法疏朗清逸。三是自1938年定居北平直至逝世,多有所題匾額和手抄經卷問世,風格純熟閒雅,境界爐火純青。
燕趙之地,人才輩出;風流文采,世有傳人。齡皋外孫陳兆麟先生,幼承家學,研習書法,六十餘年筆耕不輟,得以全面繼承潘體靜雅靈動、風姿綽約的風格,不僅得其形、更得其神,起步既高,境界彌遠,堪稱潘體正宗傳人。現為
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石油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華北油田書協理事。他對潘體書法風格感悟頗深。曾寫道:“潘齡皋行書正是綜合運用了自己的一套筆法、
墨法、
結字法、章法等、才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面貌神韻。”在分析其墨法時說:“潘體用墨講究濃而飽,因而字字顯出飽滿的精、氣、神。而筆法多用揉筆入紙,特別是一些主筆的起筆,因而顯得外圓內骨。撇用筆挺拔而厚重,捺一波三折而內含骨力,點講呼應,鉤用折筆,每一筆都洋溢著動態的勁美。兆麟對潘書之分析,既表達了對先人的推崇和深愛,也是以正宗傳人身份對潘書評價的點睛之語。
古語有云:“字如其人”。潘氏書法所體現的“外柔內剛,外圓內骨”之風韻,與齡皋先生處世之道正相吻合。時值亂世,白雲蒼狗。齡皋以翰林重望,飽學之身,卻能恬靜自守,審時度勢,不求聞達;在險境中進退有據,不失氣節,善始善終,仁者高壽,享以天年。而今,逝者遠去,墨韻長存,實為直隸翰林太史前輩中之佼佼者也。
書法藝術
潘齡皋是一位愛國人士,亦是一位文化名人,是清末、民國年間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自成一家,
潘齡皋書法造詣頗高,擅楷、行書,小字尤精。
結體平正勻稱,用筆圓潤流暢,風格秀美典雅,深受
書家好評,可謂“輕柔中飽含剛勁,簡樸中蘊蓄深沉”。成為民國時期北方著名的書法家。當時與
譚延闓齊名,有“
南譚北潘”之說。時津京冀等地商號鋪面,皆以延請潘氏題匾為榮。坊間亦有“草書三原
于右任;
榜書天津
華世奎;
核桃楷北京潘齡皋”之語。時人稱其書為“潘體”。
潘齡皋曾為平津許多商號店鋪書寫匾額,北京頤和園、團城亦有其書寫的碑文和楹聯。在保定,亦見他為
張懷信、王式南等名人
書丹的墓志銘。民國時期,北京、天津出版過他14種字帖,其中《胡大川幻想詩》、《南濠詩話》、《又一村詩話》、《潘齡皋太史墨寶》最為著名。上世紀80年代,天津古籍書店根據“文成堂”版出版了《潘齡皋行書四種》。
潘齡皋書法以行書見長,在顏(真卿)字風格基礎上,遠取蘇(東坡)書之豐腴,趙(孟頫)書之淑美、董(其昌)書之清雅,近取劉(墉)書之濃厚,形成了自己的風貌。總體特徵是,筆畫飽滿,
結字奇側,章法清朗。其筆法多用逆筆入紙,導墨行筆,筆畫顯得外柔內骨,點畫果斷乾脆,乾淨利索;撇畫挺拔而厚重;捺畫一波三折而內含筋骨;鉤畫多方折;豎畫行筆時勁健凝重,
萬毫齊力,收筆時至力量飽滿時戛然而止,有一種筆止意無盡之感。潘齡皋書法
結體與前人不同,特徵是上重下輕,左重右輕;上下緊密,左右寬鬆;上橫不平,偏豎不直。偏正欹側之中意趣橫生,
氣韻生動。潘齡皋書法整體感覺疏朗、勻稱、平穩;肥瘦對比,大小相間;粗細錯落,輕重互見,起伏跌宕,韻律勃動;肥不臃腫,瘦不枯薄,寬不鬆散,細不纖弱。總之,潘齡皋書法形美而神足,外柔而內剛,嬌美而不俗媚,含蓄而不露鋒芒。在靜謐、安詳、平和之中蘊含著勃然欲發的生機。
潘齡皋的書法在家閒居時已負盛名,隱居京華後以字為生,更是聲名遠播,學潘者不乏其人,假託其名者亦大有人在。人所供認的潘氏女婿陳瑤圃便是一位。陳氏擅長潘體,常代潘揮毫,以搪求書者,且能以假亂真,多有書作流傳於世。時下,京津拍賣市場和保定古物市場以及民間交流的潘齡皋書法,筆者多曾過眼,真贗互見。現就潘齡皋書法的落款、欽印以及用紙、用墨等特徵略述如下:首先潘齡皋在對聯、中堂、
條幅、橫幅作品中,常見落款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先落乾支紀年、時令,然後落“潘齡皋”三字;一種是只落“潘齡皋”三字。一般“皋”字末畫豎筆較長。在尺幅較小的橫幅雜錄和手札作品中,潘齡皋一般多落有書寫內容和出處,然後落書寫時間即乾支紀年、時令和書寫地點即
齋號。潘齡皋三字一般有落在書寫時間和地點之前和落在最後兩種情況。如果是後者,那么“皋”字末畫豎筆較長。
其次,潘齡皋書法作品尺幅較大者,一般鈐套印兩方,白文“潘齡皋字錫九印信宜壽”和朱文“乙未聯捷翰林”。其特點是上印與落款“皋”字豎筆下端相連或部分疊壓。上下兩印的距離在半個印章到三分之二印章大小,未見兩印之間能容下一方印章之距離者。兩方印章的規格為3.5厘米見方。在潘齡皋的早期作品中,包括一些詩話札記,多見鈐有套印的白文“潘齡皋印”和朱文“乙未翰林”二印者,鈐印特點與上同。印章規格為3厘米見方。
在潘齡皋橫幅詩話札記作品中,所鈐印章多見白文“潘齡皋印”和朱文“錫九”二印,如落款“潘齡皋”三字在後,則鈐印特點與前相同。潘齡皋三字不在最後者,則最後一字與第一印章的距離在三分之一到半個印章大小。亦見有單鈐其中一印者。這套印章規格為2厘米見方。另常用一對印為白文“齡皋”和朱文“錫九”,或單鈐其中一印者,規格為橫1.3厘米、豎1.2厘米。亦偶鈐橢圓
閒章“讀書便進”,最寬外1.4厘米,最長處1.8厘米。長條豎章“塗鴉”,0.8厘米×1.8厘米和“齡印”,0.8厘米×1.3厘米。在潘齡皋的
扇面和部分札記作品中,鈐兩對套印,一對為1.1厘米見方的白文“潘齡皋印”和朱文“錫九”,一對為0.6厘米見方的白文單字“齡”和朱文單字“皋”,亦見單鈐一“齡”印者。為方便考證,潘齡皋常用印原大附後。潘齡皋所用印泥為上等朱紅印泥,朱跡凸顯凝結,少見暈散者。
其三,潘齡皋作書用紙非常考究,就筆者所藏其作品看,有保定紙藝局監製的玉版貢宣。
清秘閣監製的玉版貢宣多為
夾宣。另外潘書作用墨以
松煙墨為多,墨跡姿媚而深重。
其四,據潘齡皋墨跡和出版物,潘書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庚戌(1910年)43歲到己未(1919年)52歲當甘肅省長前這一階段,其特徵帶有明顯的顏(真卿)蘇(軾)和劉(墉)字風格,筆墨肥厚,成章茂密。第二個時期從
壬戌(1922年)55歲回家賦閒到己卯(1930年)春62歲這一階段,書法風格已臻成熟,用筆重中見輕,結字左緊右松,成章疏朗清逸。第三個時期則是從1939年以後定居北平(京)到逝世期間,多有匾額和抄寫經卷見世,這一階段的作品純熟、閒雅。
潘齡皋書法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