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

湖北黃石一般指本詞條

黃石市(英文名:Huangshi City),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總面積4583平方公里,是鄂東南地區的水陸交通樞紐,湖北省有重要影響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長江中游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鄂東地區中心城市,也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國務院批准的沿江開放城市之一,被定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先進制造業基地。作為全國資源枯竭轉型試點城市,被譽為“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鄉”“服裝新市”“勁酒之都”。截至2023年6月,黃石市轄4個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黃石市人民政府駐下陸區杭州東路1號。截至2023年末,黃石市常住人口243.95萬人。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縣。從此,自宋至民國市地隸屬興國路、興國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縣。1949年6月12日,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將大冶縣的石黃鎮及鐵麓、申五、上樂、下章等四個鄉劃出,成立“湖北大冶特區辦事處”。1949年9月29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湖北省大冶工礦特區”,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工礦特區。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轄黃石市,為湖北省除武漢市之外的第一個省轄市。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黃石開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股份有限公司,使黃石成為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搖籃。2023年,黃石市地區生產總值2108.96億元,同比增長6.8%。三次產業結構為6.7:45.2:48.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石市
  • 外文名:Huangshi City
  • 行政區劃代碼:420200
  •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 所屬地區:湖北省
  • 地理位置:湖北省東南部
  • 面積:4583 km
  • 下轄地區:4個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 政府駐地:下陸區杭州東路1號
  • 電話區號:0714
  • 郵政編碼:4350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243.95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 著名景點黃石國家礦山公園鄂王城遺址
  • 火車站黃石站黃石東站黃石北站大冶北站、陽新站等
  • 車牌代碼:鄂B
  • 地區生產總值:2041.51 億元(2022年)  
  • 地理坐標:地跨東經114°31'至115°30',北緯29°30'至30°15'之間
名稱衍變,歷史沿革,先秦時期,秦漢至南北朝時期,隋唐至宋元時期,明清時期,中華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然地理,位置境域,氣候,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水利,自然災害,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林草資源,生物資源,行政區劃,政治,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經濟功能區,社會事業,教育,醫療,科技,文化事業,社會保障,環保,交通,綜述,公路,鐵路,航運,文化,綜述,飲食,習俗,藝術,文物古蹟,地區象徵,風景名勝,綜述,重要景點,著名人物,重要榮譽,

名稱衍變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之右岸有黃石山,水逕其北,即黃石磯也。”因其“石色皆黃”(《湖北通志》注)故名黃石。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唐虞之世,市地屬三苗
夏、商時,市地屬荊州之域。
西周時稱鄂,為鄂侯領地。周夷王七年(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楊粵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紅為鄂王,市地為楚國鄂王轄地。春秋戰國,屬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東及江南置江夏郡,從此鄂縣南移屬江夏,江夏郡統有鄂、下雉等14縣,市地在鄂縣境內。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

三國時期,蜀漢章武元年、魏黃初二年(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都於鄂(今鄂州),改鄂為武昌,並割鄂之南建陽新縣,以武昌、下雉、陽新、柴桑、沙羡、潯陽六縣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陽新兩縣之間的下雉縣境內。
魏黃初四年(223年),孫權將郡治遷至夏口(今漢口)。又改武昌郡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陽新縣境內。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縣、陽新、沙羡、沙陽、高陵等七縣屬地。市地在武昌、鄂縣、陽新三縣境內。不久,武昌與鄂縣合併,仍為武昌縣,市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治武昌。至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潯陽。安帝義熙八年(412年),下雉縣併入陽新縣。市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陽新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為永興,市地在武昌、永興兩縣境內。梁,置西陵縣於此,後廢。

隋唐至宋元時期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興兩縣境內。唐末,南方九國興起,市地在吳國境內。唐哀帝天稿二年(905年),吳王楊行密將永興縣和武昌劃出一塊地盤置青山場院,進行大規模採礦、開爐冶煉。市地在吳國鄂州境內。
五代十國時,市地在鄂州武昌縣、永興縣境內,梁唐時,屬吳;晉、漢、後周北宋初時,屬南唐。
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李煜為南唐國主時,析武昌縣三鄉,與青山場院合併新設一縣,根據《莊子·大宗師》“天地為火爐,造化為大冶”之語,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縣。

明清時期

明朝開國不久,朱元璋在黃石現今所轄的大冶和陽新設定興國冶。大冶地區的鐵山,成為興國冶的鐵礦石基地。據史料記載,當時全國官鐵年總產量為1800餘萬斤,洪武七年(1374年)興國冶年產鐵百萬斤,足見當時鐵礦開採冶煉之盛。明嘉靖年間,煤炭資源被發現,和銅礦、鐵礦一起構成了黃石的礦產底蘊。明末清初,黃石還成為武漢至九江間唯一的港口,因港口磯石“石色黃”,故名黃石港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張之洞興建漢陽鐵廠和大冶鐵礦,標誌著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興起。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十六年(1927年),大冶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民國十九年(1930年),成立大冶縣蘇維埃政府,先後隸屬於湖北省鄂東革命委員會、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辦事處、湘鄂贛省鄂東南蘇維埃政府。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國民政府在省、縣之間設立湖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市地屬湖北省第二專署大冶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第一專署。當年,大冶淪陷,日軍在大冶建立偽政權,盜稱“中華民國湖北省大冶縣政府”,並在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建置“石黃示範區”,國民黨大冶縣政府則流亡至毛鋪等地。1938年夏天,日軍逼近石灰窯,並用飛機封鎖黃石港上游江面。當年7月28日,蔣介石致電鋼鐵廠遷建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繼曾:“漢冶萍公司大冶化鐵爐等,既不便拆除,應準備爆破為要。”隨後,國民黨武漢衛戍總司令部派爆破隊將化鐵爐、熱風爐等重大設備和部分廠房炸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五師14旅,在大冶、陽新、鄂城等地先後建立大鄂政務委員會、鄂大政務委員會、陽大政務委員會,統屬於鄂南政務委員會領導。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國民黨大冶縣政府接管,復置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隸屬大冶縣轄。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將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合併為石黃鎮,隸屬於大冶縣。同年年底,國民政府正式撤銷漢冶萍公司,將其全部資產交由新成立的華中鋼鐵有限公司,漢冶萍公司退出歷史舞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5月15日拂曉,解放軍橫渡長江,石黃鎮和平解放。是夜,大冶縣城解放,由武漢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並設石灰窯工業特區特派員。當年6月12日,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將大冶縣的石黃鎮及鐵麓、申五、上樂、下章等四個鄉劃出,成立“湖北大冶特區辦事處”。同年1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礦特區人民政府。
1949年9月29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湖北省大冶工礦特區”,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工礦特區。
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轄黃石市。黃石市是湖北省除武漢市之外的第一個省轄市。
1959年,撤銷大冶縣建制,併入黃石市。1962年6月,恢復大冶縣建制,仍屬黃石市管轄。
1997年,陽新縣劃歸黃石市管轄。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地跨東經114°31'至115°30',北緯29°30'至30°15'之間,東北臨長江,與黃岡市(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鄂城區,西靠武漢市江夏區、鄂州市梁子湖區,西南與鹹寧市鹹安區、通山縣為鄰,東南與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瑞昌市接壤。總面積4583平方公里。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
黃石市

氣候

黃石市地處中緯度,太陽輻射季節性差別大,遠離海洋,陸面多為礦山群,春夏季下墊面粗糙且增濕快,對流強,加之受東亞季風環流影響,其氣候特徵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能豐富,雨量充沛,為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最熱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無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時,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時數的31℅-63℅。境內多東南風,年平均風速為每秒2.17米。由於大氣環流、地形、季節變換,氣候各要素年際、年內變化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強風、伏秋連旱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

地質

火成岩
黃石地區岩漿活動頻繁,岩石類型以中酸性岩類的為主,侵位特徵為中深成、淺成、超淺成列噴發,按成岩特徵,火成岩可分為侵入岩(又稱侵入體)、火山岩(又稱噴發岩)。侵入岩出露面積約為368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積的19.9%;火山岩出露面積約88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積的 4.8%。是金牛——太和火山——沉積盆地的一部分。黃石市岩漿岩隸屬燕山構造亞旋迴。燕山期岩漿活動可分為早晚兩期,五次侵入——噴發活動;喜山期則沿斷裂局部有玄武岩溢出。黃石市境岩漿為上地幔與下地殼混契約熔型岩漿。在上升侵位過程中,一方面本身不斷分異演化;另一方面又不斷引起上地殼堆積物中組分的同化混染,使岩漿自身不斷接受改造,從而顯示了複雜的面貌。
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廣泛出露,計有鐵山、金山店、靈鄉、殷祖、陽新、姜橋6大岩體及銅山口、王豹山、傅家灣等16個小岩體。
地質構造
黃石市大地構造位置及其基本特徵:黃石市地處揚子準地台下揚子台褶帶鹹寧--大冶陷褶斷束中,跨大冶凹褶斷束和梁子湖中新斷凹兩個 1V 級構造單元。且大部分位於大冶凹褶斷束中。本區構造複雜,岩漿活動強烈。燕山期以前的構造以形成緊密線狀皺為其特徵,褶皺面多向南傾,常為倒轉褶曲。燕山期以強烈的皺、斷裂運動及大量的岩漿活動為其特徵,是區內主要的成岩成礦期,形成的褶皺較為寬緩而短小,多為北北東向橫跨褶皺。相對來說,燕山期以斷裂運動和岩漿活動較為主要。岩漿活動在燕山早期發現為大規模的侵入活動,晚期則以噴發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喜山期以強烈的斷塊升降運動為特徵,形成第四紀湖盆。
黃石市主要的地質構造類型:在黃石地區的地殼運動過程中,不論是水平運動還是垂直運動,對市境地質構造的影響都十分明顯。這些運動所造成的主要構造類型有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兩種。

地形地貌

黃石市地形總的趨勢是西南高,東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延綿於湘江鄂贛三省邊境的幕阜山脈,在陽新縣境內有大小山峰411座。進入大冶市,分為大同山(又稱南山)、天台山、龍角山、雲台山、茗山、黃荊山等去脈。境內較大的山有東方山黃荊山雲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為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拔867.7米(吳淞高度,下同),次高峰為大冶太婆尖,海拔840米,最低處為陽新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拔8.7米。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

水文水利

長江自北向東流過市境,北起與黃石市接址的鄂州市楊葉鄉艾家灣,下迄陽新縣上巢湖天馬嶺,全長76.87公里。市境內由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全湖水系及若干幹流、支流和258個大小湖泊組成本地區水系。最大的水係為陽新縣境內的富水水系。富水河發源於通山,由西向東,流入長江 ,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內河段長81公里,流域面積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流域面積1339平方公里,保全湖水系流域面積570平方公里。市境內河港縱橫,湖泊、水庫星羅棋布,大小河港有408條,其中5公里以上河港有146條,總河長1732公里。湖泊258處,主要湖泊有11處,即: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全湖網湖、舒婆湖、寶塔湖、十里湖、北煞湖、牧羊湖、海口湖,總承雨面積2469.76平方公里。水庫266座,總庫容25.05億立方米。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

自然災害

截至2023年10月7日,黃石市重點河湖庫水位總體平穩。地質災害風險性整體較低,但丘陵山區特別是居民建房、工程切坡等地段在局地強降雨條件下有發生小型滑坡、崩塌的可能,受地下水波動影響,大冶等礦集區有引發地面塌陷的可能,需加強防範。地震方面,黃石市陽新縣、黃岡市武穴縣、江西省九江市等交界地區近半年有連續1.0級小震發生,且該地區存在長達8年未發生4.0級以上地震的背景,平靜期較長,需要關注區域內襄廣斷裂東段與郯廬斷裂南段情況。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黃石市水資源總量42.43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8.05億立方米。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磁湖)

土地資源

黃石市地處幕阜山地向長江沖積平原延伸的丘陵地帶,具有土地類型多樣、山多平地少、難用面積大的特點。1985年全市土地總面積1850平方公里,經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和相鄰地市技術接邊後,實控面積1800.0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0.97%,其中海拔50米以下1051平方公里,占58.4%;50-100米316.8平方公里,占17.6%;100一200米194.4平方公里,占10.8%;200一500米203.4平方公里,占11.3%;500米以上34.2平方公里,占1.9%。從地形上看,有丘陵、平原、崗地和低山,以丘陵為主,占總面積 47.88%,其餘依次為平原、低山、崗地。

礦產資源

黃石市境內的大冶市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有金屬、非金屬、能源和水氣礦產4大類計64種,黑色金屬有鐵、錳,有色金屬有銅、鎢、鉬、鋅、鉛、鈷,貴重金屬有金、銀,稀散元素礦產有鍺、鎵、鉈、銦、硒、碲等;非金屬礦有磷、硫、含鉀岩石、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膨潤土、石膏、矽灰石等39種;燃料礦有煤炭,其中矽灰石質量居世界第二。具有品種全、礦產配套程度高,主要礦產相對集中,交通方便,易采易選,共(伴)生礦產可綜合開發利用等特點。已列入儲量表的礦產有42種,其中銅、鈷、鎢、鉬、金、銀、鍶、錸、矽灰石、透輝石、泥灰岩、熔結凝灰岩、飾面大理岩等14種礦產儲量潛在經濟價值達4000多億元。主要礦產的儲量公布十分集中,全市小型以上的鐵、銅、金礦床共190多處。銅礦保有儲量占全省的91.8%,共有大型礦床4處,中型礦床9處,為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重要的供礦基地。金礦保有儲量占全省的88%。水泥用石灰岩礦床規模大、質量好、礦層厚度大,宜於露天開採,為發展水泥等建材行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鐵礦石保有儲量雖只占全省儲量的23.7%,但產量居全省第二,襄陽第一,共有大、中型鐵礦床6處,是武漢鋼鐵公司鐵礦石原料重要產地。

林草資源

黃石地區在中國植被區劃上屬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而地帶性植被類型則是亞熱帶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實際上亞熱帶針葉林占一定優勢。此外,還有亞熱帶竹林、灌叢、荒山草地及人為栽種的混合植被型(街道、公園綠化帶)。
黃石市植被種類繁多,截至2023年1月,已知的主要植被種類有:裸子植物7科18屬30多種,被子植物150多種300餘屬2000餘種,蕨類植物有18科30多屬60餘種,還有藻類、菌類、地衣、苔蘚等各類植物。被子植物占絕對優勢,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薔薇科、葫蘆科、莧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種為最多。

生物資源

黃石地區的長樂山三疊系地層中有魚化石,金山店等地石灰岩一、二疊系地層中普遍有腕、珊瑚化石,石龍頭地區有豪豬、大熊貓、野豬、中同鬣狗、東方劍齒象、中國犀牛、斑鹿等化幫石,表明在兩億年前黃石地區有軟體動物活動,在四五十萬年前有脊椎動物活動。由於滄桑變遷,有些古代動物不復存在,但豪豬、野豬、虎、豹、狼等動物繼續生存。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6月,黃石市轄4個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黃石港區下陸區鐵山區西塞山區陽新縣大冶市。黃石市人民政府駐下陸區杭州東路1號。
黃石市行政區劃表
下轄縣級行政區劃
下轄鄉級行政區劃
團城山街道新下陸街道老下陸街道、東方山街道、長樂山工業園管理委員會
興國鎮、富池鎮、黃顙口鎮、韋源口鎮、太子鎮、大王鎮、陶港鎮、白沙鎮、浮屠鎮、三溪鎮、龍港鎮、洋港鎮、排市鎮、木港鎮、楓林鎮、王英鎮、率洲農場、半壁山農場、荊頭山農場、金海開發區城東新區
東嶽路街道、東風路街道、金湖街道、羅家橋街道、金山街道、金牛鎮、保全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汪仁鎮、茗山鄉、東風農場管理區、四顧閘管理處
領導信息截至2024年9月

政治

黃石市主要領導
中國共產黨黃石市委員會書記
(暫缺)
市長
市政協主席
領導信息截至2024年9月

人口

截至2022年末,黃石市常住人口244.4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7.04%,排名全省第三,分別高於全省、全國2.37、1.82個百分點。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
截至2023年末,黃石市常住人口243.95萬人,城鎮人口166.47萬人,城鎮化率68.24%。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常住人口變化(2018—2023)
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22年,黃石市深度融入武漢都市圈,被納入武漢都市圈核心城市、武鄂黃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武漢都市圈城市融合指數黃石市居第2位。還地橋組團、黃石臨空組團納入花湖機場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
2022年,黃石市GDP2041.51億元,增長5.6%,增速名列湖北省前茅。
2023年,黃石市地區生產總值2108.96億元,同比增長6.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升1.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1.96億元,同比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953.67億元,同比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1013.33億元,同比增長6.5%。三次產業結構為6.7:45.2:48.1。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地區生產總值變化(2018—2023)
參考資料來源:
2023年,黃石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4%,八大類價格呈“五漲三降”:食品菸酒價格上漲0.1%,衣著價格上漲2.1%,居住價格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3%,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4.2%,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0.5%,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3%,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價格上漲1.8%。
2023年,黃石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48萬人,新增擴面參保2.6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8%。
2023年,黃石市納入規上工業企業97家、規上服務業企業53家、限上批零住餐業212家、有資質的建築業67家、有開發經營活動的房地產業8家。全市市場主體343357戶,同比增長4.9%,新登記市場主體45693戶,同比下降53.2%。
2023年,黃石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3%。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同比增長35.9%;外商港澳台投資同比下降65.2%;民間投資同比下降2.2%;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6.8%,比2022年同期下降6.8個百分點。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9.1%;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9%;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8.4%。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7%。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同比下降12.6%,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同比下降54.4%,通用設備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6.1%;專用設備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7.1%。農副食品加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4.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投資同比下降18.2%;紡織業投資同比下降32.9%。在第三產業投資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長48.2%;批發和零售業投資同比增長166.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同比下降5.1%;住宿和餐飲業投資同比增長118.4%;教育投資同比下降26.1%。在建的億元以上項目526個,同比增加42個。房地產開發投資115.55億元,同比下降17.8%。商品房施工面積1196.65萬平方米,下降2.9%;商品房銷售面積185.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
2023年,黃石市地方財政總收入253.68億元,增長20.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9.37億元,同比增長23.9%。地方稅收收入106.62億元,增長20.0%,地方稅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達63%。財政支出553.72億元,增長7.5%。

第一產業

2023年,黃石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9.33億元,比上年增長4.8%。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7.36億元,增長5.0%。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7.41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種植業產值109.33億元,增長3.2%;林業產值14.43億元,增長25.2%;牧3業產值42.31億元,增長4.0%;漁業產值66.71億元,增長5.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4.63億元,增長4.9%。各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77.70萬畝,增長1.9%。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9.25萬畝,增長0.5%;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種面積148.45萬畝,增長3.1%。完成造林面積4493.33公頃,增長49.3%。水果產量24.41萬噸,增長4.9%。糧食總產量54.85萬噸,增長1.99%;水產品產量25.64萬噸,增長4.5%;肉類總產量11.20萬噸,增長3.9%。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4.08萬噸,減少4.6%。
主要農場:冶鋼農場、率洲農場、半壁山農場、荊頭山農場

第二產業

3000年工業文明的厚重底蘊,熔鑄了黃石市特有的城市文化。黃石市3000年礦冶古都的歷史也由此拉開帷幕。在漫長的古代社會中,黃石地區的銅礦、鐵礦一直是武器和貨幣的重要鑄造原料來源。明嘉靖年間,煤炭資源被發現,和銅礦、鐵礦一起構成了黃石的礦產底蘊。明末清初,黃石還成為武漢至九江間唯一的港口,因港口磯石“石色黃”,故名黃石港。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張之洞興建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標誌著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興起。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十大特鋼之一的大冶鋼廠、全國十大鐵礦之一的大冶鐵礦、全國三大水泥生產基地的華新水泥廠、全國六大銅礦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湖北省黃石煤炭礦務局等27個重點工業項目先後建立,成為黃石市乃至湖北省工業的脊樑。
黃石市(湖北黃石)
國家礦山公園見證著黃石工業文明的發展。
 黃石市因為有礦冶,在近代中國占據了顯要地位。與張之洞等洋務派領袖在經受帝國主義船堅炮利的刺激後,師夷長技以制夷奮力創辦民族鋼鐵工業一樣,毛澤東等新中國締造者們,對民族工業的落後也有著刻骨銘心的痛,都有一種濃厚的鋼鐵情結。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毛澤東寫道:“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沒有人民的福利,沒有國家的富強。”正是這種濃厚的工業情結,讓毛澤東在1953年和1958年兩次到黃石視察。在毛澤東視察的鼓舞下,1959年,大冶鐵礦產礦石290萬噸。到20世紀70年代初,產量達到頂峰年產505.1萬噸。作為新中國的“工業糧倉”,黃石源源不斷地向國家輸送原材料,為振興民族工業做出了貢獻。數據顯示,從建市到2008年,黃石累計向國家貢獻1.9億噸鐵礦、74.13萬噸銅精礦、5400萬噸原煤、5.6億噸非金屬礦。產鋼2865萬噸、銅270萬噸、水泥1.25億噸。直接上繳利稅270億元,累計貢獻350億元。
黃石市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的美譽,境內礦產資源一度非常豐富,建市以來累計向國家貢獻近2億噸鐵礦、80萬噸銅精礦、6000萬噸原煤、5.6億噸非金屬礦,直接上繳利稅300億元。從商周銅都到漢宋鐵鎮,從近代鐵港到現代鋼城,工業文明貫穿黃石歷史發展的脈絡。境內擁有全國十大特種鋼企業之一的湖北新冶鋼,全國六大銅礦之一的大冶有色,全國十大鐵礦之一的大冶鐵礦,全國三大水泥集團之一的華新水泥,全國銷量第一、世界前三的壓縮機生產商東貝,全國十大名牌西服之一的美爾雅和中國保健酒第一品牌、產量最大的勁牌等骨幹企業,形成了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建材、能源、機械製造、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化工醫藥等8個主導產業集群,全市百億元企業4家,引進7家世界500強企業,大冶有色、華新水泥、大冶特鋼躋身中國500強,華新、東貝、鍛壓分別榮獲全國科技進步二等獎。從當前的發展現狀看,工業是黃石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財政收入的主來源、就業的主渠道,2015年,工業經濟占GDP的比重為52%,工業企業提供的稅收占全市稅收為55%,工業就業人數占全市的49%。
經過10年不懈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黃石市已成為全國第三大PCB產業基地,滬士、欣興、上達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戶。以PCB產業為圓心,上下游產業鏈條逐步拉升,“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初步形成,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仍然保持27.8%的增速。黃石市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逆勢而上的良好發展態勢,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體和中堅力量。看增速,黃石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2016年到2019年,連續4年穩定在8%以上,增速位居湖北省第二;看結構,黃石市八大主導產業完成產值1789.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1.5%,成為領跑黃石工業經濟的主力軍;看後勁,電子信息、智慧型裝備、生物醫藥等三大新興產業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領跑新一輪增長;看生態,黃石市已成為中國11個首批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全市城市環境質量躍升湖北省前列。2022年,黃石市第4次獲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年度考核優秀,聞泰科技二期、定穎電子等總投資726億元的“雙十”項目全部開工。
黃石市以港航、物流、臨港產業、衍生服務業集聚為特點的港口經濟快速發展。臨港產業布局持續發力,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區遠期擬調整為100平方公里。與新港毗鄰的大冶湖核心區,規劃建設“三園三館三中心”。“以港促產、以產興城、以城育港”,新港碼頭運力的突飛猛進,帶來臨港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中糧集團、上海寶鋼、新興際華等項目爭先落戶;中國重科、中國有色、中國平煤等企業紛至沓來;現代物流、裝備製造、鋼鐵板材加工、建築現代化四大臨港主導產業加快集聚。
2023年,黃石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0%。其中,採礦增長12.9%,製造業增長5.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7.3%。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增長17.9%,國有企業下降0.9%,集體企業下降68.4%,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0.2%,股份制企業增長5.6%;大中型工業企業增長3.8%。從主要行業看,金屬製品業產值同比下降9.2%;農產品加工業同比增長4.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同比下降14.3%;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同比增長36.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同比下降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2%,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9%。2023年,黃石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62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202家,比上年減少46家,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1.1%;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33家,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9.0%;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企業4家,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37.1%。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2530.99億元,同比增長4.6%;利潤95.43億元,同比下降7.0%;利稅149.00億元,同比下降0.01%。工業品出口交貨值98.89億元,同比下降3.1%。
2023年,黃石市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完成產值534.49億元,同比增長5.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121.7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434.9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7%。建築業增加值132.3億元,同比增長7.3%。
黃石市境內有西塞山工業園區、長樂山工業園區、黃石港工業園區(黃石市黃石港區江北管理區、黃石市江北農場)等。
西塞山工業園區
西塞山工業園區,位於黃石市西塞山區,成立於2008年8月,是省級高新技術工業園區,是長江中游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面積約40平方公里,沿江、沿湖、沿山。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以特鋼及裝備製造產業為支柱,以模具製造、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是湖北省特鋼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長樂山工業園區
長樂山工業園區,位於黃石市下陸區西端,園區總面積14.1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3.78平方公里(約5670畝)。園區於2010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開始籌建,2011年9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是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省級循環經濟園、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黃石市(湖北黃石)
長樂山工業園區

第三產業

2022年,黃石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4.2%,黃石獲評湖北省服務業發展突出貢獻市,下陸區、三豐智慧型、勁牌持正堂等入選省“兩業融合”試點。最早落戶的滬士電子,帶動了黃石PCB產業發展。年末,黃石市共有“光芯屏端網”產業鏈的電子信息產業企業130家。
國內貿易
2023年,黃石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9.92億元,同比增長8.7%。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分別完成198.18億元、725.98億元、9.40億元、136.36億元,分別增長7.0%、增長8.8%、增長13.1%、增長9.9%。從商品消費類型看,限額以上單位日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4.4%,服裝鞋帽類零售額同比下降5.3%,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0.8%,菸酒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3.4%。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同比下降8.6%,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同比下降3.8%,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2.3%,家電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3%。
郵電、旅遊和服務
2023年,黃石市郵政業務總量14.79億元,增長18.3%。運輸物流、信息、租賃和商務服務等達到國家標準的各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326家,實現營業收入168.66億元,增長1.7%。其中交通運輸郵政業營業收入61.45億元,增長10.7%;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47.41億元,增長10.1%。
金融和保險業
截至2023年末,黃石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705.06億元,比年初增長9.7%;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849.33億元,比年初增長14.9%。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347.13億元,比年初增長14.1%。保費收入65.42億元,增長2.2%;其中,財險收入18.2億元,增長10.7%;壽險收入47.22億元,下降0.8%;保險賠付支出22.81億元,增長19.2%。

經濟功能區

黃石市境內經濟功能區主要有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陽新經濟開發區金海開發區城東新區等。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2010年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湖北省第二家獲批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鐵山區成立於1979年,素有“千年鐵鎮”“江南聚寶盆”等美譽;2019年4月,黃石開發區與鐵山區實施一體化發展改革,現轄6個鎮街,470平方公里,23萬人,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國家級創業中心、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全國第三大PCB生產基地,2022年,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挺進全國高質量發展園區百強、位列第97位,成功邁入國家級經開區五十強,位列第49位。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
陽新經濟開發區,位於黃石市陽新縣,成立於2006年,是湖北省級開發區,黃石三大開發區之一。開發區區域總面積60.81平方公里。2012年榮獲全省竟進提質“十佳”開發區。
陽新縣城東新區位於長江中游、富河南岸,毗鄰陽新縣老城區,西至經濟開發區,南臨蓮花湖,東接勝利路,北到興富大道。早在2008年,《陽新縣縣城城東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啟動編制,2010年6月經陽新縣人民政府批覆實施。2013年8月,作為陽新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陽新縣城東新區與綜合管理區、國營綜合農場實行“一套班子、三塊牌子”合署辦公。
黃石市(湖北黃石)
陽新縣城東新區

社會事業

教育

2023年,黃石市幼稚園531所,在園幼兒76007人;普通國小348所,在校生228060人;普通國中110所,在校生113159人;普通高中27所,在校生57546人;中職學校8所,在校生17208人。
高等學校
校名
層次
類型
主管部門
本科
公辦
湖北省人民政府
本科
公辦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師範大學文理學院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專科
公辦
湖北省人民政府
普通高級中學(部分)
校名
黃石六中
陽新縣興國高中
湖山高中
陽新英才高中
中等職業學校(部分)
校名
黃石藝術學院
黃石城市職業學校

醫療

2023年,黃石市擁有衛生機構1559個,其中,醫院57家,衛生院3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家,婦幼保健院(站)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個,衛生醫療機構床位數20534張,衛生技術人員22296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210人,註冊護士10429人。

科技

2022年,黃石市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智慧財產權強市試點,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4.3%,居湖北省第2位。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582家、增長1.7倍。
2023年,黃石市納入高新統計的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25家,比上年淨增66家,高新產業隊伍繼續壯大。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63.3億元,比上年減少0.8億元;占GDP的22.0%。全市專利授權5022件,商標申請4905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99件。榮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

文化事業

2023年,黃石市共有國有文藝院團3個,群藝(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7個,全市登記備案的博物館、紀念館9個。其中文博系統管理的博物館、紀念館8個,廠礦企業管理的博物館1個。廣播電台3座,電視台3座,有線電視用戶27.2086萬戶。
黃石市(湖北黃石)
文化事業

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
2023年,黃石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94元,增長5.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7元,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1540元,增長9.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989元,增長11.8%。城鎮恩格爾係數31.3%,農村恩格爾係數30.0%。

環保

資源、能源
2023年,黃石市全社會用電量183.21億千瓦時,增長5.4%。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981.01萬噸標準煤,下降0.2%。其中,煤炭消費量990.62萬噸,下降0.7%;焦炭消費量263.65萬噸,下降2.4%;天然氣消費量4.89億立方米,增長3.5%。
2023年,黃石市城區優良天數為295天(優86天,良209天,有效天數365天),累計優良天數比例為80.8%,較2022年同期(優良天數287天,有效天數365天,優良率78.6%)相比,優良天數增多8天,優良天數比例提高2.2%。

交通

綜述

黃石市在國家“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和國際區域運輸通道中,位於“縱3”滿洲里至港澳台運輸大通道(東北亞國際運輸通道主軸)、“橫9”沿江運輸大通道與“橫10”上海至瑞麗運輸大通道(東南亞國際運輸通道主軸)三大綜合運輸通道交匯處;是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區域性鐵路物流節點。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長江二橋-鄂東長江大橋
黃石市處於京廣、京九兩條鐵路大動脈與京珠、滬蓉、大廣、杭瑞四條高速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地帶,是承東啟西、貫南通北之地。
2023年,黃石市完成公路旅客運輸量1311.82萬人次,下降8.8%;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6131.89萬噸,增長14.0%。完成水運貨物運輸量2482.66萬噸,增長22.6%;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8338.50萬噸,增長21.6%。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846.07萬噸,增長11.6%;港口貨櫃吞吐量57553.5標準箱,下降24.1%。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334098輛,增長4.8%。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303412輛,增長5.1%。民用客車保有量306818輛,增長5.3%;民用貨車25103輛,下降1.1%。

公路

截至2020年,黃石市有大廣高速滬渝高速、福銀高速、杭瑞高速4條國家高速公路和蘄嘉省級高速公路在境內縱橫交匯,初步形成了“壬”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長江公路大橋
截至2020年,黃石市有公路客運站19個,其中:一級站2個(市中心客運站、羅橋客運站),二級站2個(大冶中心客運站、陽新官橋客運站),三級站3個,四級站8個,簡易站和等外站4個。農村客運中,現有農村五級客運站17個、候車棚146個、招呼站225個,港灣式候車亭10個。全市當前有正式貨運站1個(陽新城南三級貨運站),其餘貨運站均為簡易站。
截至2023年末,黃石市公路通車總里程8609.174公里,增長2.3%。其中,境內高速公路通車裡程332.323公里,增長37.9%,一級公路518.073公里,國道511.745公里。

鐵路

黃石是中國98個區域性鐵路物流節點城市之一。截至2020年,黃石市共有鐵路客運站5個,主要有黃石北站大冶北站黃石站白沙鋪站陽新站楓林站;有鐵路貨運站13個,主要有:武九線鐵山站、黃石站、羅家橋站、大箕鋪站、浮屠街站、西河村站;鐵黃線新下陸站、下陸站黃石東站;鐵靈線金山店站、靈鄉站;銅大線銅錄山站;山南線西塞站。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北站

航運

黃石境內的黃石港是中國53個、內河28個主要港口之一、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可常年通航5000噸級船舶,具備海關、商檢等通關功能,貨輪可直達日本、香港以及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並連通歐美諸國的中轉航線。黃石港口按轄區分為黃石市城區港區、棋盤洲港區、陽新港區和大冶港區四個港區,主要分布在上起花港、下迄天馬嶺(江西省與湖北省交界處)總長約76.87千米的長江幹線上,81.3千米的富水河和34.5千米的大冶湖也有部分碼頭。
黃石市(湖北黃石)
水路

文化

綜述

考古發現的遺址和文物表明,黃石地區是中華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隋朝時期,晉王楊廣下令在鐵山南設定十座煉爐,鑄造五銖錢;南宋時,岳飛令岳家軍在大冶一帶劈山開礦,鍛造“大冶之劍”與金兵作戰。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等人,也留下了在黃石採礦冶煉的形跡。在李社教、龔長根等長期關注黃石礦冶文化的專家看來,黃石爐火最旺、地位最高的時期應該在唐宋年間。據《隋唐五代史》記載:“唐天佑二年(905年),楊吳武昌節度使秦裴在治7年,積軍儲20萬,開青山大冶,公家仰足。”這是歷史上對大冶“青山”作為冶煉之所的最早記載。秦裴也因置青山場院(場為采冶機構,院為行政管理機構),採礦冶煉,大興爐冶,成為黃石人傳頌千年的歷史人物。事實上,在秦裴之前,唐代大文豪韓愈的父親韓仲卿曾在武昌縣令任上,為當地的礦冶開發做出了貢獻。韓仲卿離任時,老百姓為其刻石立碑頌德,執筆人就是因從永王獲罪寓居豫章(今南昌)、常到武昌走動的大詩人李白。他在《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中寫道:“其初銅鐵曾青,未擇地而出,大冶鼓鑄,如天降神。既烹且爍,數盈萬億,公私其賴之。”
黃石市在長達三千多少年的礦冶文化發展史中,形成了以眾多礦冶業為主體的工業文明、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也形成了各種黃石乃至中國與世界先進的生產力、生產工具和先進的文化;礦冶文化是黃石的根基和靈魂、成為引導黃石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智力支撐與文化力量。
截至2024年5月,黃石市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保”8處,“省保”54處,出土文物若干;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級1項,國家級3項,省級17項;歷代進士約170人,名人若干。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市人文地圖

飲食

名稱
簡介
圖片
印子粑是以優質糯米粉、黃花豆、花生、芝麻、蓮米、黃片糖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點心。
黃石市(湖北黃石)
印子粑
靈溪豆豉是一種用靈溪山泉,結合現代生物技術,由華中農業大學科技食品系微生物專家釀造成的調味品。
黃石市(湖北黃石)
靈溪豆豉
松花皮蛋蛋身內清晰可見一些松針形的小花,不宜多食。
黃石市(湖北黃石)
松花皮蛋
金柯辣椒是用產於大冶市南部高寒山區金柯村作為原料,再加入當地山泉泡製而成的泡菜。
黃石市(湖北黃石)
金柯辣椒
黃石港餅是由麵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錢桔餅、糖桂花等十幾種原料製成的點心。
黃石市(湖北黃石)
黃石港餅
參考資料:

習俗

風俗民情
風俗項目
介紹
參考圖
富池“三月三”廟會
陽新富池“三月三”民間廟會,是陽新居民在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自發地在陽新縣富池鎮舉行的一個盛大民間節日活動,源於紀念三國時期吳國大將甘寧。富池建有甘寧公園和甘寧寺。主要有掃墓、祭拜、唱大戲、普施齋飯、抬大王夫婦塑像巡遊、搶彩球祈福等系列儀式和活動。
黃石市(湖北黃石)
富池“三月三”廟會
大冶布烙畫
大冶布烙畫屬中國布雕藝術,由民間工藝美術家王分忠發明。布雕、溫感與繪畫技法及改進的刻刀、烙鐵等工具相結合,創造出新的雕刻技藝。集雕刻、剪紙、圖畫、油畫、版畫等古今中外美術、書法工藝於一體。
-
陽新布貼畫
陽新布貼畫起源於陽新民間工藝美術,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其是在一塊底布上通過剪樣、拼貼、縫製、刺繡製作而成的具有淺浮雕效果的民間實用美術品,用於裝飾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帳沿、飄帶、布枕及童玩等。陽新布貼圖案取材於民間故事、戲曲人物、民俗風情和鄉間景物。
黃石市(湖北黃石)
大冶布烙畫
陽新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音樂由正腔、彩調、擊樂構成。演唱形式是“時唱時和,鑼鼓伴奏”,唱、做、念、打融為一體。2008年6月7日,陽新採茶戲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西塞神舟會
西塞神舟會是黃石市西塞山區道士袱村民慶賀端午節的傳統盛會,主要活動有製作神舟、唱大戲、祭祀、巡遊、送神舟下水等系列儀式和活動,從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佛祖誕生之日舉行龍舟的開工儀式,扎制神舟,到五月初五子時由道士主持儀式為神舟開光,直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會正式會期,整個活動歷時40天。2009年9月30日,中國端午節(含西塞神舟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黃石市(湖北黃石)
西塞神舟會
栗林賽龍舟
位於陽新中部南坦湖區的栗林村有賽龍舟的傳統習俗,栗林賽龍舟習俗歷經2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鮮明的節日民俗文化特色,龍舟賽包含豐富的傳統民間文化內容:祭拜祖先、設壇祭五方、徒手斬雄雞、祭船頭、參賽隊喝分水酒、水手分喝雄雞血酒、鼓手喝彩詞、術士打告求平安等。
黃石市(湖北黃石)
栗林賽龍舟

藝術

黃石市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名稱
入選名錄
分類
西塞山神舟會
人類非遺
民俗
第一批國家級非遺
民間音樂
尹解元石雕
第一批國家級非遺
民間工藝
第二批國家級非遺
民間美術
第二批國家級非遺
民間美術
今屬黃石市的歷史名人之重要著作或稀見地方文獻只有王質《雪山集》、吳國倫《甔甀洞稿》及嘉靖《興國州志》《大冶縣誌》等寥寥數種存世。

文物古蹟

黃石礦冶工業遺產
在這座城市之內,呈群落式分布的地質遺蹟與礦山遺址有2000多處。中國唯一、世界罕見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大冶鐵礦露天采場遺址、華新水泥廠舊址、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這“四大”工業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7年1月,《黃石市工業遺產保護條例》正式施行。2019年,黃石成立工業遺產保護中心。
黃石市(湖北黃石)
遊客在湖北水泥遺址博物館遊玩。
黃石礦冶工業遺產由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新水泥廠舊址(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大冶鐵礦東露天采場舊址(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組成,是一個集礦產開採、冶煉、製造、加工為一體的礦冶遺址群,完整地展現了自先秦時期起至近現代黃石地區從事礦冶生產活動群體不間斷的礦冶生產和生活,其歷時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是世界礦冶工業發展的稀有見證,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時期和近現代工業化開端時期礦冶工業生產技術的最高水平。
黃石礦冶工業遺產因其突出的普遍價值和無可比肩的歷史地位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11年6月,黃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黃石工業遺產片區保護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全面啟動黃石工業遺產片區保護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2011年12月,省政府批准設立“湖北黃石工業保護利用片區”,是湖北省唯一的工業遺產保護片區。2012年11月,黃石礦冶工業遺產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是中國首次將工業遺產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也是中國唯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工業項目。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石市1-8批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名稱
公布批次和日期
縣(市、區)
公布年代
類別
第二批1982.02.23
大冶市
周—漢
古遺址
第五批2001.06.25
大冶市
東周
古遺址
第五批2001.06.25
陽新縣
1927—1930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第六批2006.05.25
西塞山區、黃石港區
1890—1948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第六批2006.05.25
大冶市
1929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第六批2006.05.25
大冶市
1930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第七批2013.03.05
陽新縣
新石器時代、商、周
古遺址
截至2023年9月
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位於大冶市金湖街道辦事處,發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紀至8世紀)至西漢(公元前5世紀至2世紀)的採礦井、巷360多條(個),古代冶銅爐7座。它發現於1973年,是迄今為止中國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觀後讚嘆不已,並被譽為“這是中國繼秦始皇兵馬俑後一奇蹟”,“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由國務院申報有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遺產。
黃石市(湖北黃石)
銅綠山古礦遺址
鄂王城城址位於大冶市高河鄉胡彥貴村南5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為鄂東南極為重要的一處歷史文化古城址,是東周時重要的楚城遺址。城址依崗地而建,西南部較高,東北部較低,高出附近地面約5~10米。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400米,周長1533米。城垣系紅褐土夾黃斑土夯築而成,夯層厚約0.1米。南、北垣部分被毀,東、西垣保存較好,底寬約20米,殘高約4.5米。現有缺口7處,其中東垣偏北缺口寬約15米,北垣中部缺口寬約12米,可能為東城門和北城門。垣外有護城河遺蹟,殘寬約10~20米。城內發現夯土基址1處,面積約2000平方米;窯址2處,平面呈橢圓形,寬約1.2~1.4米,高約1.4~1.5米。城外西部及西南、西北崗地分布有成群的封土墓,封土高約1~3.5米,直徑約14~20米,墓內填有白膏泥、木炭、卵石。城內及周圍曾採集有石斧,銅戈、鏃、戟,鐵斧、刀,陶鼎、鬲、豆、罐、盂、瓮殘片等。200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石市(湖北黃石)
鄂王城城址
龍港革命舊址,位於陽新縣西南部的龍港鎮,地處湖北的陽新、通山和江西的武寧、瑞昌4縣交界處。這裡保存著鄂東南特委、龍燕區蘇維埃舊址和彭德懷舊居等革命舊址70餘處,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9處。其中12箇舊址集中分布在龍港鎮區600米長的老街-紅軍街。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景點有龍港老街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龍港烈士陵園、龍港烈士墓林、彭楊學校等。
黃石市(湖北黃石)
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
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最早的、規模最大的鋼鐵煤聯合企業所在地。現完整保留有冶煉鐵爐、高爐棧橋、日歐式建築群、瞭望塔、卸礦機等遺存。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為修建蘆漢鐵路,湖廣總督張之洞創建漢陽鐵廠。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盛宣懷在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的基礎上,成立了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簡稱漢冶萍公司),它集勘探、冶煉、銷售於一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用新式機械設備進行大規模生產的、規模最大的鋼鐵煤聯合企業。
黃石市(湖北黃石)
漢冶萍廣場
大冶兵暴舊址位於大冶大道25號(現大冶外國語學校旁),為清道光年間所建的武備學堂,屬晚清學宮式建築,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常設革命歷史紀念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大冶兵暴舊址是中國工農紅軍歷史上的重要革命遺址,它的維護和保存,對於研究湘鄂贛邊區、鄂東南地區的革命鬥爭史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紅軍史提供了實物見證。它的發掘和利用為廣大人民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提供了固定場所。1993年,大冶兵暴舊址被湖北省政府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3月,被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為湖北省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
黃石市(湖北黃石)
大冶兵暴舊址
紅三軍團革命舊址位於劉仁八鎮劉仁八路1號,原為劉仁八村大土豪劉步階的莊園,建築面積2394平方米,常設革命歷史紀念展廳面積600平方米。該舊址始建於清朝晚期,平面布局為一進三幢連五磚木結構。它是中西結合的晚清建築群,抬梁式雄偉高大的木質結構,雕梁畫樣的建築風格,以及壁畫、浮雕、石刻、玉欄等,對研究晚清的建築風格和藝術、對研究鄉村大地主的莊園及其生活方式都有較高的藝術和學術價值。舊址內設有彭德懷臥室、作戰會議室、衛生室等依次排列。紅三軍團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的不朽功勳,人們永遠銘記在心。紅三軍團革命舊址現今已成為紅色旅遊和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勝地。1992年,紅三軍團革命舊址被湖北省政府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3月,被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為湖北省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
黃石市(湖北黃石)
紅三軍團革命舊址
大路鋪遺址位於陽新縣白沙鎮土庫村,遺址東北、東南、西南三面邊境為山地環抱。遺址呈不規則長方形,高出四周地面約5米。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8萬平方米。遺址於1981年發現,1983年、1990年、200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行了發掘,發掘面積1658.5平方米。清理不同時期的灰坑、陶窯、房子、溝、井、墓等遺蹟。出土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商周時期的出土物除陶、石外,還出土了大量的與礦冶和鑄造有關的遺存。大路鋪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商周階段的遺存,其中的商周遺存代表了江漢地區商周時期一個獨立地域文化類型。大量與礦冶相關的遺存,表明它是當時鄂東南地區古礦冶遺址中的高級別聚落,為研究鄂東南地區古代礦冶生產、青銅器鑄造及其技術水平提供了寶貴資料,也對建立鄂東南及相鄰地區(皖西南、贛北)此類文化類型的分期年代有著重要意義。
黃石市(湖北黃石)
大路鋪遺址

地區象徵

1985年11月23日,黃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決議,確定樟樹為黃石市市樹,石榴花為黃石市市花。
黃石市地區象徵
名稱
簡介
圖片
市樹
香樟,又稱樟樹、樟木、烏樟、芳樟等,為四季常綠喬木。其樹形雄信壯觀,樹冠伸展,枝葉繁茂,濃蔭覆地,是中國城市優良的綠化樹、行道樹及庭蔭樹。香樟樹存活期長,壽命可達成百上千年,實則是長壽樹種。人們常把香樟樹看成是景觀樹、風水樹,寓意避邪、長壽、吉祥如意。
黃石市(湖北黃石)
香樟
市花
石榴,又稱安石榴、若榴、丹若、塗林、天漿等。樹姿優美,枝葉秀麗,初春嫩葉抽綠,婀娜多姿;盛夏繁花似錦,色彩鮮艷,花期5至8月,花多紅色,也有粉紅色、白色、黃色及複色等,花色鮮艷明麗,花瓣薄而緊湊,很有團簇感。石榴喜光怕陰,耐旱耐寒,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和鉛等有害物。中國傳統文化視石榴為吉祥物,其果實飽滿有著多子多福的寓意,象徵家庭人丁興旺。
黃石市(湖北黃石)
石榴花

風景名勝

綜述

黃石市主要景點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龍鳳山旅遊景區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其他景區景點
龍鳳山生態園度假村
磁湖風景區
七峰山
大泉溝風景區
富家山
父子山
文物保護單位
博物館
紅三軍團革命舊址紀念館
紀念館
部分參考資料:

重要景點

黃石礦博園
黃石市作為“中國觀賞石之城”,是全世界最大的孔雀石集散地和全國四大礦物晶體觀賞石交易中心之一。黃石礦博園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擁有地礦科普館、礦物精品館、化石精品館、礦晶攝影館及光華收藏館等五大場館。該園在雲集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件各色精美礦物原石和飾品的同時,還有中國四大古生物化石群一一亮相,能深入了解黃石地區海陸變遷、特色資源的分布及形成過程,從歷史、文化、科技等諸多方面全方位地了解科普地質知識。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是中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生平唯一視察過的鐵礦山。核心景觀“礦冶大峽谷”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東西長2.4公里,南北跨度1公里,最大垂直高度達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景區內有亞洲最大的硬岩復墾林內,面積達247萬平方米的刺槐,向世人展示了“石頭上種樹”的奇蹟。
東方山
東方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及省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因西漢文學家東方朔曾在此結廬讀書、修道煉丹而得名,被譽為“三楚第一山”。景區由曼倩垴、攬勝垴、走馬寨三大主峰組成,保存有“青松倒插、白蓮頻開、鐵牛懶臥、石船高撐、月涌禪關、仙履日暄、靈泉卓錫、道洞支停”等古八景。
西塞山
西塞山三面環江,唯有一脈纖立山樑與千里楚山相接,素有長江中下游門戶之稱,為古樊楚三名山之一。西塞山壁立江心,橫山鎖水,危峰兀突,雄奇磅礴,為歷代江防要塞。“孫策攻黃祖”、“李自成大戰清軍”、“鐵索橫江”等戰事均發生在此地。  此山風光壯麗,其中勝跡桃花洞,隱現於飛壁流雲之間,幽深古奧,神韻盎然,歷代文人騷客暢遊與此,唐代詩人張志和曾留下了“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千古佳句。 山上如北望亭、桃花亭、元真子釣魚台、三國古棧道、龍窟寺等景點。
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是1002個島嶼之上、海拔510.1314米的雲端之巔,占地近600平方米的乳白色鋼架全玻璃觀景平台,是中國國內最大、創下金氏世界紀錄的單體玻璃平台。
仙島湖風景區
仙島湖內1002個島嶼星羅棋布,因湖畔山崖上懸有一塊“靈通仙島”的古匾而得名,是省級生態旅遊風景區、中央電視台影視拍攝基地,與浙江千島湖、加拿大千島湖並稱“世界三大千島湖”。

著名人物

湖北歷史人物辭典》收人物1800餘人,其中黃石籍的才十餘人,不足百分之一。入選《中國人名大辭典》的黃石籍人物更是寥寥無幾。主要名人有鄂君子晳、孟嘉王質、萬禎、徐祥吳國倫余國柱柯逢時等。
黃石市著名人物
姓名
生卒年
籍貫
身份
?~?
江夏郡
東晉名士,陽辛(今陽新)縣令
1135年~1189年
興國軍陽辛里(今陽新縣)
詩人
1332年~1404年
湖廣興國州(今大冶市)
興安侯
1516年~1580年
祖籍湖廣興國州
文淵閣大學士
1459年~1521年
祖籍湖廣興國州
榜眼,禮部尚書
?~?
祖籍湖廣興國州
劉春之弟,巡按御史
?~?
祖籍湖廣興國州
劉春之子,副都御史、貴州巡撫
1566年~1636年
湖廣興國州
浙江巡撫
1373年~1420年
興國州樂平里(今木港鎮)
貴州按察使
1444年~1499年
興國州永章里(金海開發區)
右副都御史
1524年~1593年
興國州尊賢坊(今屬陽新縣)
文學家
1561年~1627年
興國州
貴州按察使成務,廣東按察使
1568年~1641年
興國州興教里(今楓林鎮)
官至監察御史、浙江巡撫
1591年~1677年
興國州
中憲大夫
1624年~1697年
大冶縣
武英殿大學士、戶部尚書
?~1667年
陽新縣
進士,中憲大夫
1715年~1786年
大冶縣
都察御史
?~?
(今陽新縣)
進士
1794年~1857年
湖廣興國州(今陽新縣)
武榜眼,福建陸軍提督
1797年~1877年
興國州(今屬陽新縣)
翰林院庶吉士
1799年~1864年
興國州永章里(今陽新縣)
太平天國第一個狀元
1808年~1904年
湖廣興國州(今陽新縣)
理學名儒
1824年~1888年
(今陽新縣)
太平天國驍將
1824年~1909年
大冶縣
一品振威將軍
1831年~1910年
興國州興教里(今陽新縣)
晚清道尹
1838年~1896年
興國州宣化里(今陽新縣)
抗俄御日主將、一品建威將軍
1845年~1912年
大冶縣
廣西巡撫、兵部侍郎
1851年~
陽新縣
晚清秀才
1869年~1915年
興國州福善里(今陽新縣)
女詩人
?~1937年
興國(今陽新縣)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1880年~1948年
興國州(今陽新縣)
漢奸
1884年~1942年
大冶縣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組織領導者之一
1888年~1974年
大冶縣
辛亥革命先驅
1889年~
祖籍陽新縣
駐芬蘭公使
1896年~1938年
興國州(今屬陽新縣)
滬江大學首任中國籍校長
1900年~1964年
大冶縣
國民黨將領、中將
1900年~1990年
大冶縣
湘鄂贛紅十六師政委
1903年~1978年
祖籍大冶縣(今西塞山區)
國民黨六大代表
1905年~1990年
大冶縣
教育家和科普作家
1906年~1994年
陽新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55年授予)
1907年~1986年
祖籍陽新縣
作家
1907年~1995年
大冶縣
經濟學家
1907年~1998年
陽新縣王英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955年授予)
1908年~1997年
祖籍陽新縣王英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1909年~?
大冶縣
國民黨將領、少將
1909年~?
陽新縣(今屬通山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55年授予)
1909年~1963年
大冶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1955年授予)
1909年~1995年
陽新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55年授予)
1910年~1996年
陽新縣白沙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55年授予)
1910年~2002年
陽新縣
第三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1911年~1943年
陽新縣
抗日英烈
1911年~2001年
陽新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61年晉升)
1912年~1977年
大冶縣殷祖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55年授予)
1912年~2012年
陽新縣
愛國民主人士
1913年~1978年
大冶縣花油樹鄉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年授予)
1913年~2004年
陽新縣東源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61年晉升)
1913年~2005年
陽新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64年晉升)
1914年~1973年
大冶縣
國民黨將領
1914年~2001年
陽新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61年晉升)
1915年~1953年
大冶縣
烈士
1915年~1990年
陽新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64年晉升)
1923年~2008年
大冶縣
湖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1935年~2024年
祖籍陽新縣
哲學家
1938年~
陽新縣
作曲家
1939年~
大冶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1942年~2019年
祖籍陽新縣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5年~
陽新縣王英鎮
開國上將王平長子,中將
1945年~
湖北大冶
中共十五大代表
1946年~
陽新縣
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
1953年~
湖北陽新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1953年~
祖籍大冶縣
原上海警備區司令員、少將
1955年~
祖籍山東日照
東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1955年~
湖北大冶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
1956年~
湖北大冶
國台辦政黨局局長
1956年~
湖北大冶
勁牌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黨委書記
1956年~
湖北黃石
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1957年~
湖北大冶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60年~
湖北黃石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1962年~
湖北黃石
美爾雅前董事長兼總經理
1962年~
湖北黃石
高級經濟師
劉先明
1962年~
湖北黃石
精細管理工程創始人
1963年~
湖北黃石
籃球運動員
1963年~
湖北大冶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1963年~
湖北大冶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黨組成員、副會長
1963年~
湖北陽新
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1964年~
陽新縣
武當三豐派第十四代傳人
?~
祖籍陽新縣
歌唱家
?~
祖籍陽新縣
香港特區前行政會議成員
?~
湖北大冶
澳門國際人才交流協會主席
1949年~
湖北大冶
華新水泥董事長
1966年~
湖北通山
“全國模範教師”
1966年~
湖北陽新
湖北團結雷射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66年~
湖北大冶

1968年~
陽新縣
烹飪技師
1968年~
湖北大冶
全國人大代表、融通高科集團董事長
?~
陽新縣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員
1969年~
湖北大冶
企業家
1969年~
湖北大冶
企業家、華測檢測董事長
1971年~
湖北大冶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1971年~
湖北大冶
企業家、鹿山新材董事長
1975年~
湖北黃石
國家級運動健將、太極拳世界冠軍
1977年~
湖北黃石
演員
1977年~
湖北黃石
UC創始人、小鵬汽車創始人
1977年~
湖北陽新
深愛榜創始人
?~
湖北陽新
朗天醫藥集團董事長
1978年~
湖北黃石
國家級運動健將
1984年~
湖北黃石
歌手
1985年~
湖北黃石
國家級運動健將
1988年~
湖北黃石
國家級運動健將
1988年~
湖北黃石
歌手
1989年~
湖北黃石
足球運動員
1990年~
湖北黃石
國際小姐全球大賽季軍
1990年~
湖北黃石
演員
1991年~
湖北黃石
國家級運動健將、跳水運動員
1992年~
湖北黃石
足球運動員
1992年~
湖北黃石
國家級運動健將
1992年~
湖北黃石
模特
1994年~
湖北黃石
西洋棋男子特級大師
1996年~
湖北黃石
國家級運動健將
1997年~
大冶市
國家級運動健將、里約奧運會跳水冠軍

重要榮譽

2018年10月,黃石市獲得“2018年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2019年8月13日,黃石市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20年11月,黃石市獲得“湖北省雙擁模範城(縣)”榮譽稱號。同年11月28日,黃石市被評為2020年中國宜居宜業城市。同年12月25日,黃石市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2年1月,黃石市入選科技部新一批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城市名單。同年2月,全國愛衛會確認黃石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同年4月,黃石市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同年6月,黃石市獲評2021年度“全省服務業發展突出貢獻市”。
2023年3月,入選2022年度湖北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名單。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