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結構
七峰山位於湖北省
陽新縣西北部,
武九鐵路和
106國道穿境而過。距陽新縣城30公里,黃石市區35公里,距武漢市106公里,景區總面積112平方公里。七峰山因七座高峭秀麗的山峰相連而得名。境內群山起伏,峰巒疊嶂,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東麓有羅北口水庫,西麓有
青山水庫,南麓有海拔862.7米的“黃石第一峰”南岩峰,還有清風徐來的寒風口、一覽無遺的望風嶺和琵琶洞、老虎洞、天狗望月、龍眼深情等十多處奇洞異石。
七峰山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空氣中
負氧離子的含量每立方米達800-1000個,是工業城市空氣中含量的8倍,被專家學者譽為“天然氧吧”
景區景點
七峰山古蹟眾多、人文資源豐富,明清時期曾是陽新、大冶、鄂州三地的佛教活動中心,有寺廟、觀、庵遺址50多處,還有太平天國古城、古民居、古村落等眾多人文景觀。特別是建於公元780年的
七峰禪寺,距今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至今香火旺盛,朝覲者絡繹不絕。山上氣溫常年比山下低5℃,是武漢、黃石、鄂州、大冶等周邊城市遊客消夏度假、避暑納涼的勝地。七峰山已開發出七峰禪寺、
七峰林海等景點,三教山度假村等。[2]
這裡環境幽靜、生態優良,植物千餘類,動物百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有21種,屬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有28科148種,既是天然植物園,又是天然動物園。七峰山隨時令變遷四季風景迷人:春天杜鵑火紅,艷麗迷人;夏天綠蔭滴翠,悅爽怡人;秋天紅楓黃菊,迷醉動人;冬天銀樹紅梅,情趣可人[3]
景區環境
七峰山生態旅遊區地處伏牛山余脈的淺山區,方圓約105平方公里,山勢峭拔,壁立千尺,層巒疊嶂,洞谷險幽,飛瀑流泉,風景奇秀。境內以七峰山為主峰向四周逶迤延展,形成多條山嶺和山谷,地勢總體中間高四周低,主峰海拔高度760.3米,是方城縣的最高峰。
山頂和山谷水道及部分陡峭山崖裸露有花崗岩風化石壁或基岩及滾石,形成一道道美麗風景。
景區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水係為多條山澗溪流,常年水流不斷,水質良好,汛期水量較大。七峰山山陰溝壑頂部有一處低溫溫泉,出水溫度為25℃。
自然資源
景區林木植被豐茂,為省級森林公園。七峰山林區土地總面積5100公頃,有林地面積3550公頃,全區森林總蓄積5.4萬m3。該地區屬伏牛山區丘陵常綠落葉闊葉林帶,森林植被區系以北亞熱帶森林植被景觀為主。主要樹種有:油松、馬尾松、柏、水杉、櫟類、板栗、麻櫟、黃檀、合歡、野核桃、楓楊等50種喬木為多,還有野山楂、珍珠花、山芝麻葉、連翹荊條為主的30多種灌木,以及何首烏、百合、貝母、丹參、葛藤等中草藥50多種。景區由於其特有的氣候、土壤和地形條件,造就了這裡獨特的植物生存環境,這裡物種十分豐富。這裡有中草藥50多種,各種野果也有幾十種,不愧為“世外天然藥草野果園”,養生度假的理想地。
旅遊區內涵養的動植物種類豐富,沿河溪兩邊山坡林木茂密,花團錦簇,麻櫟、桐油、合歡、皂角、山柿、核桃等混交林、雜木灌叢及其奇花野草組成一幅美麗的畫面。依存於山林的動物野豬、野兔、野雞、松鼠及其它動物和蝴蝶昆蟲等使旅遊區更加生動,活力四射。旅遊區稱得上是本區域的動植物基因庫。
七峰山的楚長城號稱長城之父,在海內外聲名遠播,為旅遊區的一大亮點,而且結合整體環境的生態美化,自然與人文結合完美。景區以自然旅遊資源為主體,以古長城文化、養生長壽文化建設為內涵,以休閒娛樂、養生度假、生態保護等功能於一體的低山峽谷綜合型旅遊區。
景區主題
林場升格成省級森林公園已迫在眉睫,在生態旅遊保護區及良種基地批建以來,林場已累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完成了棚戶區改造,提高了職工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水平,林場面貌煥然一新。境內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初步完善。近幾年,尤其在資源保護、宣傳旅遊開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促進生態建設起了重大的作用。[4]
陽新縣成立了七峰山旅遊開發指揮部,對旅遊開發進行整體規劃並通過專家評審。七峰山林場通過“聯姻結親”,上海千大房地產開發公司派員前來七峰山考察後決定在景區三教山建設度假村,七峰山旅遊度假村占地面積6154平方米,總投資額2000萬元。
目前,七峰山景區內24公里路面已形成網路,西與王英仙島湖連通的“三山公路”,北與106國道連線的“白七公路”已修起了水泥路面。白沙鎮投資20萬元在106國道景區入口處修建的仿古迎賓門也已落成。
交通信息
黃石七峰山生態旅遊區位於陽新大冶交界處,106國道和大廣高速之間,距黃石市區約5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地圖信息
地址:七峰路西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