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現公布深圳市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受理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情況、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六部分組成,內容涵蓋全市各區人民政府(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

一、概述
2018年,深圳市各級行政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政務公開決策部署、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以及廣東省政府辦公廳相關工作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制度體系,紮實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以下簡稱“五公開”)和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統籌推進政策解讀、公開平台建設、政務輿情回應、政府數據開放等重點工作,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範、以公開促服務,有力保障了人民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增強了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現代治理能力。 
(一)構建政務公開工作大格局
1.著力強化組織領導。深圳市堅持把公開透明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2018年6月將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合併為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組長由市政府黨組成員、市政府秘書長擔任,成員單位涵蓋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市編辦等30個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政府辦公廳,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和省政府辦公廳相關工作要求,制定《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的通知》,結合深圳實際推動上級部署落到實處。加強政務公開隊伍建設,截至2018年底,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從事信息公開工作人員650位,舉辦業務培訓83次、參訓3582人次,有效提升了政務公開工作人員履職能力。強化政務公開經費保障,政府信息公開、重大政策解讀、政府網站建設、政務輿情回應、政府公報編輯發行等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2.著力完善公開體系。圍繞“誰來公開”的問題,明確市、區、街道三級行政機關的主體責任,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政務公開工作。圍繞“公開什麼”的問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制定出台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等,堅持對公開內容進行動態擴展和定期審查。圍繞“在哪公開”的問題,建設運營好政府入口網站、政務微博微信、政務客戶端、政府公報等信息公開重點平台。圍繞“怎樣公開”的問題,指導各區各部門制定信息公開指南,編制並發布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流程圖,確保政務公開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圍繞“公開效果”的問題,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全市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健全政務公開的監督檢查、第三方評估、社會評議、行政複議等工作機制,每年3月31日前及時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不斷提高人民民眾對政務公開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3.著力擴大公眾參與。鼓勵並支持公眾圍繞政府中心工作,積極參與、監督、評議政務公開工作,力爭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明確公眾參與事項範圍,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畫、政府規章、重要政策措施、重大建設項目等,各區各部門均在入口網站設立重大決策(預)公開專欄,及時公開年度決策事項目錄。規範公眾參與方式,要求重大決策事項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必須通過公開徵求意見、聽證座談、諮詢協商、專家論證、媒體吹風等多種方式,廣納多方意見,並及時公布公開徵求意見的採納情況。2018年,各區各部門在“深圳政府線上”上就《深圳市電動腳踏車管理若干規定》《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等重大決策事項,公開徵求公眾意見495次,收到意見建議9900條。聚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在各區各部門網站設立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專欄,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2018年,在“深圳政府線上”新設市政協【提案公開】專欄,公開600件政協提案辦理結果。完善公眾參與渠道,發揮市政府12345服務熱線、“深圳政府線上”【政民互動】專欄等平台作用,讓公眾充分參與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服務,持續增進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二)突出“標準化規範化”,大力推進“五公開”
1.堅持把“五公開”要求落實到辦文辦會。在公文辦理程式上,修訂《深圳市行政機關規範性檔案管理規定》,要求市政府法制機構負責市政府規範性檔案和部門規範性檔案的合法性審查,規範性檔案簽署印發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應交由市政府公報編輯機構發布。在會議辦理程式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工作規則》明確規定,涉及城市規劃、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公共服務價格調整等關係市民切身利益的議題,應按照有關規定徵求公眾意見。
2.建立健全信息公開目錄和事項清單。按照國辦統一部署,深圳市政府各部門加快推進信息公開基本目錄編制工作,明確各領域“五公開”的主體、內容、時限、方式等,進一步提高信息公開的標準化規範化水平。根據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決策部署,截至2018年底,深圳市已公開發布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財政專項資金清單、建設項目環保分類管理清單等5張清單,認真執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正有序推進證明事項清單和人才公共服務清單的編制工作。
3.有序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制定《深圳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實施方案》,編制住房保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礦業權出讓、政府採購、國有產權交易、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等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清單,逐一細化公開事項、內容、時限、方式、責任主體、監督渠道等內容。制定《深圳市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實施方案》,開設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信息公開專欄,有序推進各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紮實推進城鄉低保、醫療救助、救災搶險等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及時公開低保對象及救助標準、災害救助對象及救助標準、福彩公益金資助項目等政府信息,以及《2018年度深圳市巨災保險救助工作流程》等制度檔案,切實做到“應公開盡公開”。高標準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市財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在每年例行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前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預算安排,專門編制《預算報告閱讀指南》,及時公開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當年度預算草案的報告。在財政部發布的2017年度地方預決算公開度排行榜中,深圳在全國36個省(區、市和計畫單列市)中排名第二,繼2015年度排名第二和2016年度排名第三以來唯一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前三。
4.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羅湖區紮實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重點圍繞就業創業、社會救助、義務教育、社會保險、戶籍管理、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城市綜合執法、養老服務等9個領域,條目式梳理1164個政務公開事項和42個民眾關切事項,同步建設政務公開事項目錄管理系統,並對公開目錄事項進行數據同源、同步更新、動態調整。在試點過程中,羅湖區探索構建了“三層級五公開全鏈條”制度規範體系,即:建立區、街道、社區“三層級”公開體系,完善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制度,健全發布、解讀、回應、監督“全鏈條”服務,初步形成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電子政務、法律事務為一體的智慧公開模式。第三方調查數據顯示,羅湖區政務公開滿意度為92.03%,相比試點前大幅提升。2018年10月,經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實地驗收,羅湖區被評為優秀試點單位。
(三)建好“一網兩微一端一報”,打造公開平台矩陣
1.發揮好“深圳政府線上”第一平台作用。根據《深圳市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規範》等系列檔案,以“深圳政府線上”為依託,推動全市各級政府入口網站內容規範化、技術集約化、服務智慧型化發展,目前已實現全市包括黨政機關在內的80餘家單位網站的集約建設。在網站傳統功能建設基礎上,“深圳政府線上”推出政務機器人、無障礙服務、智慧型地圖套用、政企通(網上對話)、基於生物識別的實人網上諮詢投訴等眾多具有深圳特色的智慧型化政務服務套用,成為全市信息公開、政策解讀、輿論引導、便民服務、政民互動的第一平台。2018年,“深圳政府線上”共發布政府信息123012條,網站總訪問量超過6680萬次,在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2018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中得分位居全國所有城市政府入口網站第一。2018年11月底,“深圳政府線上”英文版改版升級,設定6大頻道、29個一級欄目、67個二級欄目,信息廣度深度、服務便利度等在全國領先。
2.發揮“兩微一端”重要平台作用。注重發揮新聞媒體作為黨和政府聯繫民眾的橋樑紐帶作用,在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深圳電視台、深圳新聞網等傳統主流媒體基礎上,以“兩微一端”即“深圳微博發布廳”新浪微博、“深圳發布”微信公眾號、“i深圳”政務服務客戶端為龍頭,著力打造全市政務新媒體矩陣,進一步提升深圳政務新媒體在政府信息發布方面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其中,深圳市統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覆蓋政務服務、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文化教育、社區服務、旅遊服務、電子證照、食品安全等8大板塊事項,上線1732項政務服務和342項公共服務,初步實現“市民用一個APP暢享全市綜合服務”。截至2018年底,深圳市政務新媒體矩陣成員單位達84家,實現市區兩級全覆蓋,月均信息發布量超過2萬條、閱讀量超過1.2億人次、互動評論超過30萬人次,成為廣大市民獲取政府信息和政務服務的重要平台。
3.發揮好政府公報標準文本作用。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政府公報工作的通知》,暢通采編渠道,嚴格校對把關,提升公報質量,著力將政府公報打造成權威、規範、便民的政務公開平台。在采編內容上,包括人大法規、政府規章、市政府檔案、部門檔案、政務動態、人事任免等,覆蓋面較廣。在發布時限上,經審查合格的規範性檔案10個工作日內即在公報上發布,較國家規定時限縮短10個工作日。在出刊周期上,堅持每周一刊,出版周期全國最短,做到所有檔案應發盡發、重要檔案隨到隨發。在發放宣傳上,每期公報均在“深圳政府線上”和“深圳微博發布廳”官方微博上發布電子版,並設立市行政服務大廳、市信訪大廳等5個免費取閱點,為市民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2018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報》出版51期,發布386個檔案,發行29.7萬份,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視窗。
(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持續最佳化政務服務品質
2018年以來,深圳市圍繞“數字政府”建設“雙一流”目標(2018年底國內一流,2020年底國際一流),以最佳化營商環境和提升民生服務為突破口,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推行“掌上政府、指尖服務、刷臉辦事”,實施“秒批”“深圳90”“不見面審批”等一系列“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為市民和企業提供了更為優質的政務服務。
1.推行政務服務“秒批”。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不斷最佳化審批體制機制,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支撐,事項標準化為基礎,網路化、智慧型化為手段,大數據監管為保障,大力推廣“秒批”模式,目前已對高校應屆畢業生引進落戶、高齡老人津貼申請、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等53個事項實現“秒批”。比如,高校應屆畢業生引進落戶“秒批”,改革前需跑動至少3次以上,改革後只需在網上提交信息,系統自動審批,即時出具結果,畢業生可直接到戶籍視窗辦理落戶,一次就完成辦理。
2.推進建設工程項目“深圳90”改革。2018年7月,《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管理規定》和《深圳市社會投資建設項目報建登記實施辦法》印發實施,正式啟動“深圳90”改革,即建設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辦理完成,總審批時間不超過90個工作日。經過“深圳90”改革,政府投資類項目施工許可前政府部門審批事項從81項壓縮為50項(含2項省新下放事項),社會投資建設項目從啟動到產權登記政府部門審批事項控制為63項。改革前,深圳市政府部門辦理施工許可平均時間為267天。改革後,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截止施工許可辦理完成,房建類工程審批時間控制在85個工作日內,市政線性類工程審批時間控制在9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建設項目從啟動到施工許可控制在33個工作日以內,從啟動到產權登記控制在45個工作日以內。
3.推行“不見面審批”。啟動實施“不見面審批”改革,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入現代物流服務,通過最佳化流程、簡化環節、精簡材料、數據共享等改革創新,推動行政審批服務事項“100%網上申報、100%網上審批”,降低市民和企業辦事成本,實現審批不見面、辦事零跑腿。2018年,深圳市發布300個日常業務量大、市民期望快速辦的高頻服務事項實行“不見面審批”,實施效果明顯。比如,2018年無犯罪記錄證明“不見面審批”共辦理13095筆,市民找工作、申請出國簽證等需要用證方面享受到了更便利的服務;企業註冊登記“不見面審批”共辦理108511筆,大大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最佳化。
4.推進政府數據開放。深入實施《深圳市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計畫(2016-2018年)》,推動深圳市政府數據開放平台免費開放48家政府機構(含10個區)的1500餘項數據類目,數據總量1.2億多條,數據接口數量1200多個,數據接口被調用200多萬次,數據檔案下載項1300多項,數據檔案被下載10萬多次。在復旦大學等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開放數林指數”中,深圳市開放數據平台位列地方政府第8。
(五)圍繞民眾最關心的事,做好政策解讀和輿情回應
1.強化政策解讀制度規範。深入實施《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政策解讀工作的通知》,堅持“誰起草、誰解讀”原則,要求政策性檔案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切實做到“策前引導-策中解讀-策後跟蹤”。在政策性檔案公開發布時,要求政策解讀材料應同步公布,最遲不超過3個工作日。為保證政策解讀效果,將政策解讀工作納入全市政務公開績效考核。
2.提升政策解讀傳播效力。豐富政策解讀形式,因策制宜採用政策答問、圖表圖解、音頻視頻、動畫漫畫等方式,重大政策解讀則綜合運用新聞發布、政策吹風、線上訪談、專家解讀等多種方式,努力讓民眾聽得懂、信得過、用得上,進一步提高政策解讀的針對性、知曉度和影響力。推動“一把手”帶頭解讀政策,發揮“第一解讀人”作用,市政府主要領導去年參加了“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市六屆人大六次會議記者會、2019年深澳合作會議新聞發布會等,各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新聞發布會168人次,主動發出權威聲音。2018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6927次,舉辦新聞發布會687次,組織政府網站線上訪談309次,發布政策解讀稿件4061篇,對社會關切作了權威解讀和及時回應。
3.鼓勵政策解讀模式創新。支持各區各部門開展政策解讀模式創新,湧現出“雙周發布”“政務知了”等一批深受民眾喜愛的政務品牌。羅湖區“雙周發布”累計高質量策劃舉行31場新聞發布會,單場發布會傳播到達量超百萬人次,已成為集新聞發布、城區行銷、新聞發言人隊伍培訓、政民互動及融媒體連結等“1+N”多功能共振平台,2018年9月20日的《人民日報》以《新聞發布會 架起連心橋》為題作專題報導。南山區“政務知了”於2018年11月上線試運行,讓傳統的“民問官答”變為“辦事民眾互助共享”,對“官方發布”的政策信息和辦事指南進行鮮活補充,被第十七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評為“區縣政府網站十大優秀創新案例”。
4.做好政務輿情回應。深入貫徹國辦《關於在政務公開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的通知》,建立健全政務輿情監測、研判、處置、回應、評估機制,堅持重大輿情即時上報、一般輿情簡易交辦的分類處置原則,要求重大突發事件政務輿情最遲5小時內發布權威訊息、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確保涉深重大輿情平穩可控。2018年,深圳市妥善處置了“深圳340所民辦幼稚園或轉公辦園”“後海河景觀提升工程被質疑浪費”等一系列重大輿情事件,有力維護了政府權威性和公信力。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全市各級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175983條。其中,通過政府公報發布信息1267條,通過政府網站發布信息929909條,通過微博微信發布信息156957條,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其他方式發布信息87850條。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受理情況
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411宗。其中,網路申請3522宗,占79.8%;信函申請524宗,占11.9%;當面申請353宗,占8.0%;傳真申請12宗,占0.3%。
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共答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375宗。其中,屬已主動公開範圍616宗,占14.1%;同意公開2089宗,占47.8%;同意部分公開250宗,占5.7%;不同意公開329宗,占7.5%;其他答覆情形1091宗,占24.9%。
四、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情況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清理規範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20號)規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關費用全部在行政經費中列支,未向申請人收費。
五、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全市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複議案件已辦結的共114宗。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87宗,占76.3%;被依法糾錯7宗,占6.1%;其他情形20宗,占17.6%。
全市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訴訟案件已判決或裁定的共146宗。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68宗,占46.6%;被依法糾錯3宗,占2.1%;其他情形75宗,占51.3%。
行政複議案件 (114宗)
維持具體行政行為
被依法糾錯
其他情形
87宗(76.3%)
7宗(6.1%)
20宗(17.6%)
行政訴訟案件 (146宗)
維持具體行政行為 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被依法糾錯
其他情形
68宗(46.6%)
3宗(2.1%)
75宗(51.3%)
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8年,深圳市政務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比黨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新部署新要求,對比網際網路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期待,對比國內外先進城市政務公開水平,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各區各部門統籌推進“五公開”、政策解讀、政務輿情回應、政府數據開放等重點工作力度不一,一些單位對政務公開工作不夠重視,個別單位全年沒有研究部署過一次政務公開工作,有的單位仍存在單人兼職從事政務公開工作的情況,政務公開全面性、規範性、時效性等方面差異較大。
2019年,深圳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政務公開決策部署,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把政務公開貫穿政務運行全過程,不斷推動政務公開工作開創新局面、走在最前列。一是更好發揮政務公開功能作用。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民眾關注關切,堅定不移以更大力度推進政務公開,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範、以公開促服務,最大限度發揮政務公開保障人民民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監督和制約公權力運行,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法治政府建設、營商環境最佳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制度建設。貫徹落實國家即將出台的修訂版《信息公開條例》,及時修訂《深圳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深圳市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深圳市政府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流程圖》等,進一步建立健全依申請公開、政策解讀、政務輿情回應等工作制度,確保政務公開各項工作始終在制度的軌道上運行。三是持續深化政務公開領域改革創新。抓住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契機,以改革創新破除制約政府信息共享、政府數據開放、政務服務最佳化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信息化集中化智慧型化水平。特別是在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方面,2019年將新推出“秒批”服務和“不見面審批”事項各200項,全面推廣“i深圳”APP,努力實現95%以上個人事項和60%以上法人事項移動辦理。進一步深化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努力形成更多在全國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四是不斷強化政務公開考核評估。探索引入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機制,對各區各部門政務公開工作進行“定期體檢”,根據評估結果反饋存在問題,限期整改到位。進一步最佳化政務公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圍繞年度工作重點和存在的突出問題設定對應考核指標,加大日常督查檢查力度,以考核督查促工作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