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宗簡介
創立於陳隋之際的法華宗又稱“
天台宗”,是中國最早的本土化的成熟佛教宗派。由於“天台宗”這一稱謂本身實際上已經潛涵了相當明顯的地域意味,而在歷史上對文學產生過相當大影響的,還應包括荊州和衡陽兩大祖庭為中心的支系學理,歷史上“天台宗”的稱謂至中唐湛然才正式提出,之前往往稱為“華宗”;另外,《法華經》思想是法華宗義理學說創造和推衍的核心依據,同時《法華經》極高的文學價值使它本身就與隋唐文學存有千絲萬縷的關聯,更能直觀體現法華宗與文學的因緣關係,所以論文通稱該宗為“法華宗”。 佛教與文學關係的研究中必須要通過徹底透入佛學核心義理才能比較準確地把握二者的關係,所以論文“上編”部分主要就是對法華宗思想源流、實相境界、以及《法華經》本身的文學性進行了深入發掘和思考。法華宗思想以“中道實相”學說為中心義理,表征在這種學理體系中的美學意味通過“實相境界”得以凸顯,包括能所俱泯的直覺境界,主要體現在“
一念三千”的學說之中;同體相即的圓融境界,主要體現在“
三諦圓融”學說之中;亦真亦俗的日用境界,主要體現在“諸法實相”的學說之中。這三種境界為法華宗與文學的關聯綰合提供了可以生髮的觀念依據。
特色:
天台宗與禪宗、
華嚴宗都是中國佛教大師為適應本民族文化而開創的,因此被稱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三大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最大特色在於“教觀雙美”。在漢傳佛教
大乘八宗之中,華嚴、
法相、三論
諸宗偏於教義理論的發揮;禪、淨、律、密諸宗偏於觀行實踐的進取。天台宗講究將“教觀”兩者發揮到極致並圓融一體。天台宗講“真空妙有”,以其“真空”,所以了無一念一塵,法界無相,萬物一體;因其“妙有”,所以森羅萬象,頭頭安立,緣起三千,
法界無礙。
慧思在慧文的理論基礎上發展了“
一心三觀”的理論:一切事物都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這是觀空;但雖然如此,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像貌,這是觀假;然而空與假是同一的,此謂觀中。在這個基礎上
智顗認為世上有3000種世間,但這3000種世間都出於一念心中,因此稱之為“
一念三千”。能將這一切都領會,那么人就達到了頓斷
三惑,圓證三智的境界。這是
天台宗的中心思想。
9世紀初,日本僧人
最澄將此宗傳到日本,在平安時代(784~1192),與
真言宗並列發展,史稱“平安二宗”。13世紀由此宗分出
日蓮宗。當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蓮宗都很興旺,而日蓮宗在20世紀又分出幾個新興教派。
史略:
法華宗
天台宗學統自稱是
龍樹、慧文、
慧思、
智顗、
灌頂、智威、
慧威、
玄朗、湛然
九祖相承。該宗思想,雖稱出自龍樹,實則啟蒙於北齊慧文。他從《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關於解釋《大品》“
道種智”、“
一切智”和“
一切種智”之文,悟解到
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結合《中論·觀四諦品》的三是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確立了一心中觀空、觀假、觀中的“
一心三觀”理論。慧思繼承此說,並結合《
妙法蓮華經》要義,又闡發“諸法實相”之說,慧思兼重定慧,實為以後天台宗
止觀雙修的起緣。後慧思傳智顗,智顗再發揮,終於形成以“
一念三千”和“
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智顗一
本師傳的宗旨,教觀
總持,解行並進,一變當時南義北禪的佛教學風。著有《
法華玄義》、《
法華文句》、《
摩訶止觀》,世稱天台
三大部,弟子
灌頂得其真傳,作《涅盤玄義》和《涅盤經疏》,很有發揮。灌頂以一,四傳到湛然,以中興
天台宗為已任,對天台三大部都有翔實註解,發揮三諦圓融的義理。又針對
華嚴宗、
法相宗和禪宗,寫了《金鋼錍》、《
法華五百問論》和《
止觀義例》等著作,提出了
無情有性的觀點,雖不免門戶之見,但對天台宗以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滿等。經過會昌禁佛和五代之亂,典籍湮沒殆盡,遂一蹶不振。
道邃下五傳弟子義寂,通過
吳越王錢俶遣使到高麗、日本訪求天台宗典籍,高麗派諦觀送來教典等,才使該宗學說得以延續和發展。義寂的再傳弟子知禮,因受同學之請,撰《釋難扶宗記》,駁同門另一僧人晤恩等以《
金光明經玄義》廣本為偽作而引起了一場歷時七年的山家、山外之爭。爭論的焦點是:真心觀還是妄心觀,色法具否三千等問題。山家主張妄心觀與色心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張
真心觀,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張有些接近
華嚴宗的教觀,被山家斥為不純,不久即衰。這次爭論記載在《
四明十義書》中。
天台宗在元、明兩代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稱“私淑
台宗”,著《法華會義》等多種,對天台教觀頗有發揮。晚近有
諦閒著《
大乘止觀述記》等十餘種。
經典與判教
經典:
判教:
又佛陀宣說教法,並非按五大類絕對分界,而是將華嚴的義理分散在各個時教,如在鹿苑時里,就間說到無相教法等,表明各時相五融通,謂之“通義五時”。從佛陀教法的方式方面判為
化儀四教,從其內容方面判為
化法四教,合稱
八教。化儀四教為頓、漸、秘密、不定。配合五時,佛陀對具有高深教理知識的眾生說《華嚴經》令其頓悟究竟教理,為頓;佛陀對教理知識較差的眾生漸次說“
阿含經”(鹿苑時),《大方等大集經》、《
大般若經》,使其由淺入深,轉小向大,漸次深悟教理,為漸;在頓、漸中都有秘密和不定二教,秘密與不定只是顯與隱的區別,同席聽講,各自悟解的教理淺深不同,或頓或漸,隱而互不相知的為秘密教;顯而互知的為
不定教;到了講《
妙法蓮華經》、《
大般涅盤經》時,聽眾已經成熟,佛陀演教超出於方式之外,稱之為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
化法四教為藏、通、別、圓,與五時所說諸經相配,《華嚴經》就是
圓教,併兼別教。鹿苑時“
阿含經”是
藏教,
小乘奉為圭臬。《大方等大集經》沒且定,
四教比較對說,看其所對而異是別教。《
般若經》中諸部般若,是闡明通、別、圓三教的,稱為通教。最後《
妙法蓮華經》、《大般涅盤經》專顯圓理,是純圓教。
影響:
該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加以整理和發展而成一家之言,當時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對隋唐以後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響。元明以後,該宗學者往往兼倡淨土,形成“教在天台,行歸淨土”之風。該宗在漢族地區雖幾經興衰,但仍延續至今不絕。
9世紀初,日本僧人
最澄將此宗傳到日本,在平安時代(784~1192),與
真言宗並列發展,史稱“平安二宗”。13世紀由此宗分出
日蓮宗。當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蓮宗都很興旺,而日蓮宗在20世紀又分出幾個新興教派。
法華宗的發展
創始人:
天台宗創始人智覬(538—597年),俗姓陳,18歲出家,聰明好學,23歲拜
慧思為師。公元567年到
金陵(今南京)。不久,開始講《法華經》。智覬認為大乘佛教《法華經》是
釋迦牟尼佛所說眾經中最重要的一部經。《法華經》全名叫《
妙法蓮花經》,是用美麗純潔的蓮花來比喻這部佛經的美妙。《法華經》認為人人都具有佛的本性,這是與生俱來的。如果通過修行,克服各種貪慾,轉迷為悟,人人都可以覺悟成佛。這是大乘佛教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把
小乘佛教所追求的修行到阿羅漢的最高理想提升到成佛的境界。“
大乘”和“
小乘”是佛教兩個重要派別。大乘佛教在公元1世紀時形成於印度,後來傳入中國。“大乘”的中文意思是大的運載車輛或康莊大道。比喻修行者可以乘坐這輛巨大的車輛,從痛苦的人生中達到覺悟與解脫。大乘佛教把
原始佛教和稍後形成的
部派佛教貶為“
小乘”。
大乘和小乘有很多不同處,主要的不同是:
小乘佛教認為佛只有一位,就是
釋迦牟尼佛,除此再無其他的佛;大乘佛教認為人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這種觀點成就了三世—
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以及十方世界—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西南方、東北方、東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無量多的佛;小乘佛教只求自我修行,最高目的是修成一個“阿羅漢”。大乘佛教認為小乘佛教的最高目的—修成“阿羅漢”所追求的目標不高。因為“阿羅漢”之上還有菩薩和佛陀,佛弟子要把修行成佛作為最高追求目的。而且僅僅自我覺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以大慈大悲的精神去救度他人,讓儘量多的眾生—包括人類以外的生靈都能夠覺悟,共同達到佛的境界。
淵源:
淵源於南嶽
慧思。他建立“十如”(即如是相、
如是性、如是體、
如是力、如是作、
如是因、
如是緣、
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的諸法實相說。
智顗用以與
十法界(即佛、菩薩、
緣覺、
聲聞四聖與天、人、
阿修羅、
畜生、餓鬼、地獄
六凡)、
三種世間(即
五陰世間、
眾生世間、
依報國土世間)等相配,構成“
一念三千”的理論。認為一心具有十法界,十法界——互具成百
法界。而十法界又各具有三種世間,成三十種世間。依此推算,
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種世間。這三千種世間,都不過是具在
介爾(微細)一念心中,謂之“一念三千”,亦名“
性具”,或名“理具”。依此
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智顗又用此
三千諸法為介爾現前一念心的所觀之境,進而聯繫慧文的“
一心三觀”來考察,認為一切事物都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即空;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又是相貌宛然,
即假;空、假原是諸法一體的兩個對立側面,從全體看不應偏於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時具於一念,叫做“
一念三千空假中”。空、假、中都是真實,稱為
三諦。三即一,一即三,三一融通無障無礙,是為
三諦圓融。修此一念三千空、假、中的三諦圓融,見空為
一切智,見假為
道種智,見中為
一切種智。所以三諦圓融也就是
三智圓融。通過圓修三諦,達到頓斷
三惑,圓證三智,此即
天台宗的中心理論。用此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兩層實相說作為觀法修修行,即觀三千、三諦諸法具於現前
介爾陰妄一念之心,心即諸法,諸法即心,心法一體,無待絕待,謂之“
觀不思議境”,此中能觀之智對所觀之境為第一重能所,能觀智境對所觀陰妄一念為第二重能所,這是總觀。另有九種助觀,即真正
發菩提心、
善巧安心、破法遍、識通塞、道品調適,
對治助開、知位次、能安忍、離治愛等。合稱
十乘觀法。是為天台宗的
圓頓止觀(禪法)。
止觀是融為一體的。止是定,觀是慧,攝(散)心入止為定,靜明觀照為慧,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明靜”,即含止觀並運、定慧力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