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盡相同的圓教
(一)北魏慧光判立漸、頓、圓三教,而將華嚴經列入圓教。
(二)隋代智顗大師判
五時八教,其中
化法四教即包括三藏教、通教、
別教和圓教;其中圓教之‘圓’即不偏而圓滿之意。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五載,若就教理義門之大小而言,則通、別二教為‘小中大’,圓教為‘大中大’;若就教相之偏圓而言,則藏、通、別三教為‘偏中圓’,圓教為‘圓中圓’;若就教義之圓滿究竟與否而言,則通、別二教為‘半中滿’,圓教為‘滿中滿’;若就
權實而言,則別教為‘權中實’,圓教為‘實中實’;若就頓漸而言,則別教為‘漸中頓’,圓教為‘頓中頓’;若就諦理之真俗而言,藏、通、別三教為‘俗中真’,圓教為‘真中真’;若就義法之了義與否而言,藏、通二教為‘不了義’,別教為‘不了中了’,圓教為‘了中了’;若就經典之判釋而言,於華嚴、方等、般若之說法中,雖亦皆說圓教,但均屬未開顯之圓,而非純粹之圓教,僅有法華經方屬純圓。
(三)唐代法藏判立小乘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等五教,而將華嚴經列入第五之圓教。圓教即一乘教法,分為同教一乘、別教一乘二種。但以別教一乘超越諸經,乃說華嚴經之圓融無礙,故圓教又特指別教一乘。
(四)唐代元政
判教,以真言密教為一大圓教。日本天台之密教亦采此說而發展,並且設立教判。
(五)日本天台
圓宗,如圓(頓)戒,在
天台宗為超越一切之差別,而互相融合,相輔相成。
圓頓戒之本意乃依於法華開顯之妙旨,授與梵網經所說之十重四十八輕戒。此戒本為我國天台大師智顗所倡,後由日僧
最澄傳入日本。迄今此一教說頗受一般重視,而為日本天台宗徒所特崇。[華嚴經旨歸、金剛頂經疏卷一末、四教義卷一](參閱‘
五教十宗’1146)
(二)明代民間宗教。又稱大同教。安徽巢縣方榮升所創。宣稱以解除無邊眾生痛苦為宗旨,謂真命天子下凡,過去為燃燈佛青蓮掌世,為無極青陽教;現今是釋迦佛紅蓮掌世,為太極紅陽教;未來是彌勒佛白蓮掌世,為皇極白陽教。至彌勒掌天盤之世,混沌七七日,日月改行,氣候更變,唯習圓教者可免此劫。主要經卷有定劫寶卷、破邪顯正明心錄、應劫冊等。盛行於長江下游各省。
牟宗三先生眼中的圓教
“圓教”一概念源自佛家,本是佛教徒根據佛法義理之深淺、釋迦說時之先後等,將佛教各部加以剖析類別的判教說辭。教判在南北朝時代即有“南三北七”之分。十家之中,西魏統法師首立頓、漸、圓三教,對上達佛境、“說如來無礙解脫究竟”、果德圓極秘密自在的圓教做了初步的說明。[1]延及隋唐,教判大盛,開宗立派各家無不以教判來衡準權實、判說高下、顯揚自宗。在形形色色的教判理論當中,天台智顗判五時八教,立藏、通、別、圓四種和華嚴法藏闡釋小、始、終、頓、圓五教,以及十宗,無疑是影響最大的,在理論上也最為規整。天台以圓教為佛說之極致,“一教圓,二理圓,三智圓,四斷圓,五行圓,六位圓,七因圓,八果圓”。八圓歸攝於理圓,所謂理圓,就是“中道即一切法,理不偏也”。[2]此非空非有、即真即俗、不歧離於空假中圓融三諦的中道實相,即是圓照一切的最高勝境,也就是天台教判中,“但化最上利根之人”的圓教。賢首五教之判,雖將天台之圓教改為頓、圓二教,但為自家爭尊勝義遠大過理論上的創新義,所以就教判理論的原創性和對圓教觀念的闡釋力度而言,顯然天台宗最為殊性。[3]
牟宗三引證和詮釋“圓教”觀念,最早見於<佛家體用義之衡定>一文。這篇作為附錄收入《心體與性體》第一冊的長文,已明白宣示了他對天台的偏愛:
就義理之發展說,天台之判教實比較如理如實,精熟而通透。華嚴之判教以及其所說之圓教,是超越分解思路下的判教與圓教,天台之判教以及其所說之圓教,是辯證圓融思路下的判教與圓教,是通過那些分解而辯證詭譎地、作用地、遮詮地消融之之圓教。[4]
華嚴宗以《起信論》之超越分解的路數為其義理根據,如來藏統攝一切,具淨染法,就淨法說是既統且具,就染法說是統而不具,故要隨順眾生而分解地說,需經阿賴耶識之“一曲”,此“一曲”便不是“直具”,同天台宗之性具說便大有區別。所以牟宗三認為,只有自始不離“介爾心”的性具、理具之圓,才是真正的圓教,而華嚴宗層層推進、有分解地說之圓教不能算是真正的圓教。自此,“凡分別說者皆不能圓”成為牟氏構建體系、分判中西的一條非常重要的理據,從《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到《圓善論》,從《佛性與般若》到晚年諸講,不管是獨創性的著作還是釋解性的著作,這一點都格外醒目。
按照牟宗三的理解,“在詭譎的圓融下所表示的綜和”方為圓教,這也是了解天台圓教的根本樞機。圓妙、圓滿、圓足、圓頓、圓實、圓伏、圓信、圓斷、圓行、圓位之《法華》圓十義所涵蓋的天台教旨表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約觀法言,為一心三觀,由此開出三眼、三智、三諦”。明“即空即假即中”,將龍樹中觀思想吸納於圓教,既不背緣起性空之基本義,又將空宗之融通淘汰精神行於圓教之中。二是“約解脫說”,為一“不斷斷”,預設了“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一念無明法性心即具三千世間法”。所以“三千世間法皆是本具,皆是性德,無一更改,無一可廢,無一是由作意造作而成”。三是“約佛果言,即為法身常住,無有變易”,體現了圓滿。[5]由此,牟宗三強調只有天台宗達致了“存有論的圓”,是真正的圓教。此圓教最接近於空宗,但又不同於空宗的無系統相,超越了般若之“妙用的圓”,而形成一系統。“唯此系統又不是分解地建立,故既與講阿賴耶緣起者不同,亦與講如來藏緣起者不同”,[6]故為綜和的圓成,也是最後圓滿的消化。關於天台圓教的模式,牟宗三歸納出了五點:“(1)於一切染法不離不斷,於一切淨法不取不著。(2)法性無住,無明無住。(3)性具三千,一念三千,法門不改,即空假中。(4)性德善,性德惡,法門不改,佛不斷九。(5)性德三因佛性遍一切處,智如不二,色心不二,因果不二,乃至種種不二”。[7]此五義成圓教之圓、實、滿、遍。圓則無偏,實則無虛,滿無傾側,遍無遺漏。此“曲線詭譎的智慧”可以說是代表了圓教的最高典範。
牟宗三不厭其煩,以浩大篇章詮解天台宗義,彰顯其圓教性質,目的全在解決“智的直覺”一大關鍵問題。檢視其學思歷
圓教思想的詮釋
什麼是圓教思想?
關於這個問題,一般人認為在印度沒有這種說法,這只是中國佛教徒所創造的一種
哲學論題而已。其實不然。就“圓教思想”這個名詞,雖然沒有在大小乘經典當中提出來,但有“圓滿修多羅”或者“圓滿經”的說法,如《華嚴經》卷第五十五說:
爾時,如來知諸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時,彼大眾聞正法已,八十那由他眾生,皆起離垢清淨法眼,得無學地;一萬眾生得大乘道,滿足普賢菩薩行願,見十方佛轉正法輪,現自在力;百佛世界微塵等眾生,具摩訶衍,滅十方世界無量眾生惡道苦難,生天人趣。
這裡所說的“圓滿因緣修多羅”正是圓教思想的體現,從其聽法者所獲得的法喜和智慧,就能看出大乘圓教的微妙受用。該卷又說:“知眾生根熟,往詣大眾所,顯現自在力,演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授菩提記。”這裡的一個“悉授菩提記”,就把圓教思想完全彰顯出來了。所以說“圓教思想”是佛經中原有的思想,也就是印度佛教本來就存在的,並非中國人所創造。
但是,對於圓教思想的特別重視和極力弘揚,則可以說是中國的歷代祖師大德的功勞。從南北朝開始,我國就對這一圓教思想進行了多方面的闡述,直到現在還備受學人所鐘愛。當然,我們這裡就從天台宗的角度來了解和詮釋圓教思想了。我們追索圓教思想的依據,《法華經》裡面提到的“諸法實相”,實際上就是天台宗圓教思想的核心, 也是圓教思想在佛經中的完美展現。如《法華經》卷一說: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來究竟等。
這是把圓教思想濃縮起來,從最根本的角度提出來的。從思想方面看,《法華經》中所顯示的圓教思想是“開權顯實”和“發跡顯本”,整部《法華經》的主要思想也就這八個字了。開權顯實主要在《方便品》里闡述(包括前十四品),發跡顯本則在《如來壽量品》中指出(蘊含後十四品)。但從實踐方面看,圓教的修行落實在具體的身心行為之中,也表現在“自行”和“化他”兩個方面,自行是在《安樂行品》里提出,化他則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強調。因此,這四品也被稱為“法華四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