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粿條

沙粿條

沙河粉,簡稱粿條,外文名Shahe noodles,是廣東省廣州地區一種大眾化的傳統名吃之一,主要食材為大米。屬於粵菜,口味滑,爽軟韌柔勁道。因此粉最早出自廣州市沙河鎮而得名。用米漿蒸成薄粉皮、再切成帶狀,烹飪時間為15~30分鐘,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鐵、磷、鉀等營養元素,易於消化和吸收,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

除炒制之外亦可以用下湯煮,廣東人稱之為“湯粿條”或“湯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粿條,粿條
  • 英文名:Shahe noodles
  • 主要食材:大米,牛肉,豆芽,大蔥
  • 分類:粵菜,主食
  • 口味:滑,爽軟韌柔勁道
  • 烹飪時間:15~30分鐘
  • 烹飪難度:中等
歷史由來,製作工藝,材料,製作方法,提示事項,所屬菜系,風味特點,營養價值,

歷史由來

清末,沙河鎮有一個小店鋪,名叫“義和居”,店主名叫樊阿香,已經成婚,還有一個老父親,叫樊官秀,一家三口以賣白粥油器、飯食為生。日子不算富裕,但也還過得去。一天,樊阿香吃了些上火的東西,又著了涼,有些發熱,頭重腳輕,不思飲食。父親樊官秀很是發愁,便想做些新鮮食品給兒子開開胃。做什麼好呢?想來想去,自己別的不會做,只會用米漿蒸蒸糕做點粉條,但都粗糙大塊,口感不怎么樣。要想兒子胃口好,還是做點薄的米粉吧。怎樣做米粉才能薄呢?他抬頭一看,看見平常曬東西用的窩籃,心裡突然靈光一閃:在上面倒一層薄薄的米漿,蒸熟後不就是一層薄薄的米粉了嗎?於是馬上洗淨窩籃,又浸好米,磨了米漿,燒開了蒸鍋里的水後,舀了一勺倒在窩籃上。然後輕輕一搖,讓米漿薄薄地攤在上面,放在鍋里,用猛火蒸上一兩分鐘,米漿就熟了,成了薄薄的一片粉皮。樊官秀揭起粉皮,切條,再加上油鹽香蔥等佐料,一碗香噴噴的米粉做好了。樊阿香一嘗十分可口,胃口好多了,邊吃邊問父親這粉叫什麼名字。樊官秀說:“這是見你不開胃,試著蒸的,還沒有名字。”妻子說:“這粉是在沙河創製的,不如就叫沙粿條吧。”樊阿香父子也齊聲叫好。第二天,樊阿香便把沙粿條推了出去,十分受歡迎。生意越來越好,樊阿香乾脆停了粥、面、飯的製作,把自己的“義和居”改為專營沙粿條。他買來優質的安南米,請人揀去裡面的沙子雜質,用白雲山水浸上兩個多鐘頭,待米浸軟後,又用白雲山水磨成米漿,蒸成米粉。由於白雲山水水質優良,製成的沙粿條又薄又韌,細滑可口,本地居民,過往客商都喜歡光顧,生意十分紅火,沙粿條就成了沙河鎮的特產。
沙粿條沙粿條

製作工藝

材料

主料:大米

製作方法

1.制粉,將大米去淨雜質,用清水浸泡1小時,磨成稀粉漿10千克。取適量的粉漿倒在密眼竹箕內,攤平,放入大鍋沸水上,加蓋用旺火蒸熟,晾涼後切成帶狀。
2.乾炒沙河粉,配料主要用牛肉、豆芽、韭黃。鍋內加入花生油燒熱,薑絲爆香,加入用花生油、醬油醃製過的牛肉片,炒至八成熟時,加入豆芽,炒至將熟,加入沙粉、花生油,炒至粉質變軟,再加入韭黃,炒至韭黃剛熟即成。
3.湯泡沙粿條,將沙粿條100克放在笊籬內,置沸水中燙熱,倒在碗內,加鮮湯、熟菜心、熟魚片或其他熟肉料,調味即成。

提示事項

粉漿磨細,並濾去粗渣。攤漿的厚度適宜,不宜太厚。另外,沙河粉還可醬拌、滑炒等。
沙粿條沙粿條

所屬菜系

粵菜即廣東菜,是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於在模仿中創新,依食客喜好而烹製。
沙粿條沙粿條

風味特點

沙河粉粉薄而透明,韌而爽滑。沙粿條可湯煮,又可炒吃。配製方面,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炒、撈、湯、蒸各式俱全。
沙粿條沙粿條

營養價值

粿條由大米製作而成,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鐵、磷、鉀等營養元素,易於消化和吸收,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