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曇宗

中國佛教學派。亦稱毗曇學派毗曇是南傳佛教說一切有部阿毗曇義學的略稱,阿毗曇是梵文 Abhidharma 的音譯,意譯是高等法,亦即對世間客觀存在的深層分析。其學者稱毗曇師(阿毗達磨師)。說一切有部毗曇傳入中國為時頗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毗曇宗
  • 屬於:中國佛教學派
  • 亦稱:毗曇學派
  • 主要著作:《雜心論》
史書記載,學派思想,主要著作,其他相關,

史書記載

東晉以來譯出阿毗達摩論書多種,主要有前秦僧伽提婆建元十九年(383)譯出《阿毗曇八犍度論》即《發智論》30卷,於東晉太元十六年(391)譯出《阿毗曇心論》4卷;南朝宋僧伽跋摩等於元嘉十二年(435)譯出《雜阿毗曇心論》(簡稱《雜心論》)11卷等。這些著作譯出後,流傳日廣,說一切有部毗曇學由是大興,兼習或專習的學者繼出。諸師都以《雜阿毗曇心論》為要典,認為它是有部毗曇的總結。但至唐玄奘重譯《俱舍論》後,毗曇之學漸衰。

學派思想

說一切有部毗曇雖先傳譯於北方,而其義學的講習實開始於南地。自僧伽提婆重譯《阿毗曇心論》,經慧遠的提倡,廬山涅盤學者道生,慧遠之弟慧持,以及慧觀慧義、曇順等即相從研習。僧伽提婆到建康自講阿毗曇義,一時名僧皆來聽受,對於南地義學的影響尤大。名士中如王珣及其弟王珉都熟習《阿毗曇心論》,可見當時的風氣。

主要著作

到了南朝宋時,《雜心論》譯傳,南地毗曇之學愈盛。其在宋都建康,有法業、慧定、曇斌慧通等,都於誦習方等而外,兼攻《雜心論》。下定林寺僧鏡(一作焦鏡),曾撰《毗曇玄論》及《後出雜心序》。此外,江陵有成具,會稽有曇機等均善毗曇之學。齊代,江陵有僧慧,會稽有慧基,建康有智林;南梁則有道乘、僧韶、法護法寵、法令、慧集、智藏、靖法師、慧開等,都兼習毗曇之學。而南地毗曇師中成就最大者應首推慧集。他初在會稽樂林山從僧伽跋摩弟子慧基出家受業,後住梁都招提寺。時南地講習毗曇都以《雜心論》為主,他特搜尋《八犍度論》及《大毗婆沙論》來與《雜心論》互相參校,解釋疑難,一時推為獨步。他每一開講,各地學人來聽受者多至千人。當時名僧如僧旻法雲,也都向他請教。他著有《毗曇大義疏》十餘萬言,盛行於世。以後南地成實之學漸盛,毗曇遂衰。
在北方,道安為重視毗曇學的第一人,他曾與僧伽跋澄共譯《鞞婆沙論》(《廣論》)並著《鞞婆沙論序》,倡導研習。但未見有繼述者。但北方最著名的毗曇學者首推慧嵩。他從當時著名的論師智游聽受毗曇、成實之學,熟習小乘,有“毗曇孔子”的稱號。他先在、洛弘化,後在彭、沛一帶大弘毗曇,其弟子有道猷、智洪、晃覺等,都是一時的名僧。隋統一南北,而毗曇之學仍只盛行於北方。當時著名的毗曇師有彭城靖嵩,著有《雜心疏》5卷。長安有辨義、道宗,洛陽有智脫益州道基蒲州神素都曾弘傳毗曇。另有非專業毗曇的學者民念,晚年專治毗曇,著有《八犍度疏》、《迦延雜心論疏》等9卷,盛行於世,為慧嵩以後北方另一傑出的毗曇師,受學者數百人,弟子頗多,著名的有慧藏慧淨、神素、道岳道傑慧休、靈潤等20餘人。其中慧休初從名僧靈裕學《華嚴經》,後從志念學小乘論部,聽受《八犍度論》、《雜心論》、《大毗婆沙論》等論各數遍,著有《雜心玄章抄》等,後成為唐初著名的毗曇學者,玄奘也曾從他問學。後來西遊求法歸來,遂大譯有部諸論,影響很大。
北周時,益州招提寺慧遠到長安聽受“阿毗曇”、《八犍度論》、《毗婆沙論》,兼習《成實論》、《俱舍論》等,後復歸益州講授,於是毗曇之學又曾流傳於西南。

其他相關

毗曇學說的要點是,根據有部諸論的義旨,特別是依法勝《阿毗曇心論》及法救《雜阿毗曇心論》的綱領,以四諦組織一切法義,並闡明我空法有及法由緣生而有自性之義。我空亦作“空無我”,所謂“陰(即‘蘊’的另一種譯名——引者)非是我,名為無我;陰非我所,說之為空”。毗曇師即以此為第一義諦。所謂法有,不但指色、心一切諸法各有自性,常恆不變,且肯定三世之實有。而三世有中,過、未二世有的建立,必歸根到因的上面,因此它又用六因四緣之說,論證三世一切法有。中土毗曇師弘傳此義,在南北朝時代也有“因緣宗”之稱。但毗曇之學,始終未有一定的宗祖,沒有傳統的師承,也沒有獨自的教判,只是風行一時的義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