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盤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盤庚遷都於北蒙(今河南安陽),改“北蒙”名為“殷”。盤庚十五年,開始營建殷都。自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經歷了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國王273年的統治,殷一直是中國商代後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殷墟先後出土有字甲骨約15萬片。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
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甲骨窖穴等構成。
1961年3月,國務院將殷墟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0月13日,殷墟科學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暨殷墟發展與考古論壇舉辦。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
文物遺蹟
宮殿宗廟
王陵遺址
洹北商城
匈奴墓葬
發掘沿革
史影疑雲
鐵雲藏龜
出土過程
考古成果
遺址價值
甲骨文
青銅器
建築特色
史學價值
考古學影響
- 殷墟宮殿區、王陵區的發掘,大批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的發現,引起了中外學術界的矚目,確立了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地位;
- 殷墟的發掘,對20世紀初期以來,中國學術界在歷史研究中盛行的疑古之風作了正面回應。隨著商王朝的存在被考古學證實,中國學術界得以展開有關文記載中的“夏王朝”的探索。
管理保護
評價
國內評價
國外評價
參觀信息
參觀時間
交通路線
- 自駕車:沿京珠高速安陽出口下,沿人民大道至第五人民醫院右轉即到。
- 公車:1、6、15、18、39、41路,殷墟站下車步行5分鐘即到。
- 火車:安陽站下,在文化宮乘1路公車殷墟站下,右轉步行5分鐘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