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璋如

石璋如

石璋如,193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文學院,畢業後直接到中央研究院研習考古專業,歷任助教、研究員等,是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甲骨文研究專家。1945年去台灣,相繼擔任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等。1980年河南大學校慶時,台灣校友會將他新出版的《安陽殷墟發掘報告》贈送給母校圖書館。2002年1月,這位百歲老人還親往台北歷史博物館參觀“兵馬俑——秦文化特展”。2004年病逝,被譽為“考古人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璋如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偃師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2004.3.18
  • 職業:考古學家、甲骨文專家
  • 畢業院校:河南中山大學(今河南大學)
  • 代表作品:殷墟建築遺存、殷墟墓葬、考古年表、中國的遠古文化
簡介,主要成就,考古經歷,田野挖掘,處理文物,文物保護,轉戰台灣,整理文獻,個人作品,歷史評價,

簡介

在河南大學讀書期間,石璋如對張邃青教授開設的特色課“中州文化史”特別感興趣,因為張教授往往把最新的考古知識運用到課堂上。期間,董作賓、傅斯年在學校所作的有關殷墟發掘、甲骨文及文物考古知識的專題報告也影響了他,促使石璋如走上了田野考古與考古研究的道路,成為早期殷墟發掘的骨幹、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考古學家。安陽殷墟考古挖掘開始不久,根據省政府與中央研究院達成的協定,河南省高校可以派學生參加殷墟考古實習,1931年,河南大學選派實習生石璋如等同學參加了殷墟發掘,石璋如自己參加了第4至12次發掘。他與郭寶鈞共同主持了第13次發掘,著名的甲骨寶藏127坑就是這次發現的,127坑被譽為“中國最早的文字檔案庫”、“殷人保存典冊的府庫”,這一發現為甲骨學研究的全面展開奠定了基礎。他與梁思永共同主持了第14次發掘;獨自主持了第15次也是抗戰前最後一次發掘。石璋如前後共12次參加或主持殷墟發掘,在為時10年曆經曲折磨難的15次殷墟發掘中,他是堅守時間最長、參加與主持次數最多的一人,被譽為中國考古學泰斗,殷墟發掘的“活檔案”。
他是一位“一生唯一念”的學者,70餘年專心致志於考古工作。其主要學術貢獻,是對當年安陽發掘及中國西北、西南地區調查所得龐大資料的整理與研究。其最大的成就,是依據殷墟建築遺存及墓葬的研究,復原了地上的建築物,並將複雜的考古現象加以關聯,以探求殷代的營造儀式、兵馬戰車的組織及宗法禮制等,重建當時的制度。由於他獨特的學術地位,特獲終身聘用,年屆102歲高齡仍堅持每日到研究室工作。先生著作等身,專著18本,論文100餘篇。代表著作有《殷墟建築遺存》、《殷墟墓葬》、《骨卜與龜卜探源》、《殷代車的研究》、《小屯的文化層》、《小屯—安陽殷墟發掘報告》、《中國的遠古文化》等,都是研究殷商史和中國考古學史的寶貴資料。先生的治學態度與研究成就,已成為學術界的典範。
石先生雖旅居台灣,但心繫河大,始終關心母校發展。他在台灣發表的《河南大學與考古事業》詳細總結了河南大學師生對我國考古事業所作的巨大貢獻,以此來弘揚河大精神。當得知《史學月刊》將新辟“紀念甲骨文發現100周年”專欄時,又欣然題詞“甲骨出土已百年,研究遍布國際間。今後成果競賽看,開封河大應領先。”激勵河大學子拼搏進取,再創輝煌。他還設法為母校捐贈圖書,為學校的資料建設添磚加瓦,不僅豐富了學校的館藏,同時也促進了兩岸考古學界的學術交流。

主要成就

石璋如第一次參加殷墟發掘,是由中國著名考古學家、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李濟先生主持的殷墟第四次科學發掘。此後歷次發掘,他大部分都參與了。第十五次發掘,更是由他親自主持。由於多次親自參加發掘,石先生已經成了一部殷墟發掘的‘活檔案’”。在老一代參加殷墟發掘的考古學家中,他參加的次數最多,前後共12次。後來他也曾回憶說:“自從民國20年開始參加殷墟發掘,直到民國26年,從沒離開安陽田野第一線。”(《殷墟建築遺存·自序》)在長期的田野考古工作中,他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一階段他已經成為殷墟發掘工作的負責人。
石璋如
1947年石璋如發表了《殷墟最近之重要發現附論小屯地層》(《中國考古學報》2期1947年)。該文記載了自1932年第七次發掘以來殷墟歷次發掘的主要收穫,並論述了小屯的地層關係。這一部分成為後來重要論文《小屯的文化層》一文的初稿。1948年底,石璋如隨同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搬遷到台灣省,在台灣期間對殷墟建築基址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後,又進行了殷墟墓葬的研究。
石璋如在台灣對祖國大陸的考古事業,特別是對殷墟的發掘和研究十分關注。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在殷墟花園莊東地發現一個甲骨坑H3,出土大龜版近300片。社科院研究員劉一曼女士撰寫文章《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坑發掘記》發表在《文物天地》上。石璋如看到後非常重視,馬上撰寫文章《殷墟大龜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記》(《安陽文獻》11,1995年)在台灣予以介紹。

考古經歷

史語所殷墟發掘團在第三次發掘期間遭阻撓,當時史語所所長傅斯年親至與當地政府交涉,在河南大學下塌,並且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演講,石先生也親逢盛會。為謀求中央學術和地方政府合作,河南省政府教育廳遴選學生參與發掘團,作為河南大學文史系三年級學生的石璋如及劉耀尹達)就被派往安陽參加殷墟的第四次發掘,從此與考古工作結下不解之緣。

田野挖掘

考古田野工作有時很快樂,但挖掘也是一件危險的事。在一回,在對小屯進行第八次挖掘時,石先生在探坑中畫層點陣圖,突然坑壁塌了,把他的雙腳壓得腫脹麻木。又有一回,石先生在西北岡深坑下發現異樣,於是便下去觀察,剛上來坑壁就塌了,兩名工人立即被埋入土中。

處理文物

出土文物的處理,也是考驗著發掘者的智慧。侯家莊出土的大龜七版,被包在堅硬如石的泥塊中。石先生一夥人挑燈苦思,商討出以毛巾熱敷在泥塊上,待它軟化後再慢慢把泥塊撥除的方法,最後終於把甲骨取出。聞名的YH127甲骨坑的發現也是充滿了戲劇性,話說在一個焱熱的六月天,發掘工作只差一天就要收工了,就在這緊要關頭髮掘到一個滿滿的甲骨坑。為了爭取時間,又怕暴露在地上的甲骨被曬壞,於是石先生等人決定把整坑窖穴搬回南京。首先,先把窖穴周圍挖空,再以木箱裝套,找來曾指揮搬運袁世凱大棺的殯儀專家,使用七十個工人抬木箱,剛要上肩竿子就斷了。後來改用堅硬的榆樹搬運,工人連續抬了三天才運到火車站,怎知才走到徐州,火車就給這沉重的甲骨土石壓壞了,最後費盡心血才成功把木箱運到南京。

文物保護

石先生等考古前輩對文物的保護工作,有時甚至還得冒上生命的危險。靠挖寶發財的地方人士怕考古發掘使他們斷了財路,盜墓者更是猖獗。雖然史語所的發掘有與政府簽約,並獲得軍隊的保護,但盜墓者仍不死心,常常放槍恐嚇守住在田野坑邊守護的工作人員,尤其是當有重大發現時。盜墓者放槍,石先生等人便躲在土堆後面,等待軍隊出來救援,絕不離開,要不就讓盜墓者有機可趁了。

轉戰台灣

日本考古學者在1945年台灣光復後逐漸離開台灣,而在中國發掘殷墟的考古學者如李濟、石璋如、董作賓等人隨著史語所遷台,這使因日人離去而瀕臨中斷的台灣考古學重獲生機。石先生一方面在台大考古人類學系講授考古田野,一方面則利用學生實習或其它機會在台灣各地展開考古工作,先後調查及發掘了台北圓山、新竹紅毛港、台中營埔、南投大馬遴和洞角、台南六甲頂、高雄半屏山、屏東懇丁、台東卑南及花蓮平林及花岡山等遺址,並且在台北圓山及台中水尾溪的若干遺址地層中,首先發現及確認了文化堆積的層次.因而給台灣北部及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層序提供了可資比對的標尺,給整個台灣史前化的年代學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整理文獻

大約在1961年後,石先生漸漸退出台灣考古舞台,專注整理、研究由大陸帶來台的安陽殷墟出土的資料。他最大的成就,是依據殷墟地面上及地面下的建築遺存及墓葬的研究,復原了地上的建築物,並將複雜的考古現象加以關聯,以探求殷代的營造儀式、兵馬戰車的組織及宗法禮制等,重建當時的制度。
由於獨特的學術地位,前總統蔣公特別請他不要退休,繼續貢獻學界。從三分之四世紀以來,石先生在敵機不斷轟炸下情況下整理出土物,在擁擠的小空間埋頭苦幹。如今,挑李滿天下,著作等身,天天笑呵呵的石先生仍然每天到所里來,整理及發表浩瀚的殷墟精髓,包括殷墟的穴窖、殷代天象、基址及繪製及校訂侯家莊總圖等,日復一日。

個人作品

專書
  1. 晉綏紀行(重慶:獨立出版社,1943)。
  2. 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衣食住部分與陳奇祿合作)(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文獻專刊2,1950)。
  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年表(楊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35,1952)。
  4. 中國的遠古文化(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
  5. 中國歷史地理(史前編)(台北:中華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
  6. 殷虛建築遺存‧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
  7. 北組墓葬(上、下)‧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一殷虛墓葬之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
  8. 中組墓葬‧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二殷虛墓葬之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9. 南組墓葬‧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三殷虛墓葬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3)。
  10. 乙區基址上下的墓葬‧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四殷虛墓葬之四(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6)。
  11. 丙區墓葬(上、下)‧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五殷虛墓葬之五(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0)。
  12. 甲骨坑層之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丁編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
  13. 甲骨坑層之一附圖‧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丁編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
  14. 石璋如、劉益昌,大馬璘(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89,1987)。
  15. 甲骨坑層之二(上、下)‧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丁編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16. 編輯校補侯家莊第九本‧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6)。
  17. 《莫高窟形》(一、二、三冊),田野工作報告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6)。
  18. 侯家莊第十本小墓分述之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19. 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附錄一:隋唐墓葬(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中)。
    論文
    1、第七次殷虛發掘:E區工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安陽發掘報告》 4(1933),頁709-728。
    2、兩擔石跳神子,《說文月刊》3,12(1944),頁47-55。
    3、小屯後五次發掘的重要發現,《六同別錄》(上)(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三種,1945),頁1-36。
    4、小屯的文化層,《六同別錄》(上)(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5),頁1-42。
    5、安陽後岡的殷墓,《六同別錄》(上)(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5),頁1-26;《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3(1948),頁21-28。
    6、殷虛最近之重要發現附論小屯地層,《中國考古學報》2(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7),頁1-81。
    7、鋤頭下的蒼洱與中原,《新中華》1,2(1947)。
    8、殷虛最近之重要發現附論小屯地層後記,《中國考古學報》4(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8),頁291-302。
    9、傳說中周都的實地考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下)(1948),頁91-122。
    10、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附殷代的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1950),頁19-84。
    11、鶯歌的陶瓷業,《台灣文化》6,3/4(1950),頁39-46。
    12、從籩豆看台灣與大陸,《大陸雜誌》1,4(1950),頁7-10。
    13、考古工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所長紀念特刊》(1951),頁33-37。
    14、中國彩陶文化的解剖,《大陸雜誌》2,6-7(1951),頁4-6;18-22。
    15、小屯C區的墓葬群,《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下)(1952),頁447-487。
    16、新石器時代的中原,《大陸雜誌》4,3(1952),頁65-73。
    17、記綏遠的糧窖,《大陸雜誌》5,12(1952),頁401-404。
    18、周都遺蹟與彩陶遺存,《大陸雜誌特刊》1(下)(1952),頁357-385。
    19、陝西耀縣的碑林與石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4(1953),頁145-172。
    20、陝西長武縣出土造像記,《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4(1953),頁173-175。
    21、漢唐的國都陵墓與疆域,《大陸雜誌》6,8(1953),頁243-250。
    22、河南安陽小屯殷墓中的動物遺骸,《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1953),頁1-14。
    23、台灣大馬璘遺址發掘簡報,《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1953),頁13-15。
    24、石璋如、宋文薰,台灣紅毛港等十一遺址初步調查簡報,《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1953),頁10-16。
    25、河南濬縣劉莊的漢墓,《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5(1954),頁253-268。
    26、殷代地上建築復原之一例,《中央研究院院刊》1(1954),頁267-280。
    27、商周彝器銘文部位例略,《大陸雜誌》8,5-7(1954),頁129-134;180-185;211-219。
    28、骨卜與龜卜探源,《大陸雜誌》8,9(1954),頁265-269。
    29、圓山貝冢之發掘與發現,《大陸雜誌》9,2(1954),頁61-66。
    30、周代兵制探源,《大陸雜誌》9,9(1954),頁269-277。
    31、殷虛發掘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貢獻,《學術季刊》2,4(1954),頁1-16。
    32、雲南華寧?窯村的窯業,《中央研究院院刊》2(1955),頁275-291。
    33、殷代的鑄銅工藝,《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6(1955),頁95-129。
    34、小屯殷代的建築遺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6(1955),頁131-188。
    35、關中考古調查報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7(1956),頁205-323。
    36、記昆明的四種銅業,《中央研究院院刊》3(1956),頁227-237。
    37、石璋如、宋文薰,鐵砧山史前遺址試掘報告,《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8(1956),頁35-50。
    38、殷代頭飾舉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8(下)(1957),頁611-670。
    39、儒家經典中所見的觚與爵,《學術季刊》5,4(1957),頁1-27。
    40、華北石窟的時代性和地域性,《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9(下)(1958),頁545-612。
    41、殷代的鑄銅與雕石,《中華畫報》120(1958)。
    42、六種石器與中國史前文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下)(1959),頁103-118。
    43、記本院小山上出土的大石斧,《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1960),頁37-46。
    44、河南安陽小屯殷代三組基址,《大陸雜誌》21,1/2(1960),頁19-26。
    45、The Marine Elements in the Yin Cultur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of Historian of Asia(菲律賓:馬尼拉,1960)。
    46、小屯殷代丙組基址及其有關現象,《慶祝董作賓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四種,1961),頁781-802。
    47、殷代的脊背刀,《清華學報》2(1961),頁131-142。
    48、敦煌千佛洞遺碑及其相關石窟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上)(1962),頁37-97。
    49、關於藏經洞的幾個問題,《大陸雜誌特刊》2(1962),頁31-45。
    50、先史時代的台灣與大陸,《第二屆亞洲史學會議論文集》(台北:歷史學會,1962),頁37-47。
    51、Six Types of Stone Celts and the Prehistoric Culture of China,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vol.3, Anthrop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1957第九屆太平洋科學會議論文,泰國曼谷,1963出版《第九屆太平洋科學會議論文集》), pp. 20-28.
    52、敦煌千佛洞遺碑存佚考,《中國民族學報》3(1963)。
    53、殷代的弓與馬,《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5(1964),頁321-342。
    54、董作賓先生與殷虛發掘,《大陸雜誌》29,10(1964),頁331-335。
    55、安陽考古概觀,《史林》4(1964),頁583-618。
    56、小屯殷代的跪葬,《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6(上)(1965),頁249-277。
    57、殷代的建築,《中華藝術史綱》(台北:光復書局,1965),頁7-10。
    58、殷代的書畫用具──顏色碟,《教育與文化》(1966),頁337-338。
    59、有關殷代石雕的幾個問題,《故宮季刊》1,1(1966),頁31-34。
    60、董作賓先生在昆明,《大陸雜誌》33,10(1966),頁293-294。
    61、小屯的石子窖與石子墓,《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台北:清華學報社,1967),頁585-625。
    62、董作賓先生與滕縣考古發掘,《中州文化論集》(台北:中州文化論集編輯委員會, 1967),頁167-169。
    63、殷周青銅器在日本,《中日文化論集》(中華大典,1967),頁37-74。
    64、殷代的車,《大陸雜誌》36,10(1968),頁1-4。
    65、殷代的豆,《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9(上)(1969),頁51-82。
    66、小屯第四十墓的整理與殷代第一類甲種車的初步復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下)(1969),頁625-668。
    67、殷代的夯土、版築與一般建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1(1969),頁126-168。
    68、殷代地上建築復原的第二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9(1970),頁321-341。
    69、董作賓先生與殷虛第九次、發掘,《中國文字》38(1970),頁1-11。
    70、說車器,《包遵彭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71),頁47-56。
    71、從彩陶、黑陶、肩斧、段錛等研討先史時代台灣與大陸的交通,《中原文化與台灣》(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71),頁223-232。
    72、彩陶系的器形探源,《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1973),頁1-8。
    73、殷代第一類車的輿盤之演變,《華岡學報》8(1974),頁41-64。
    74、李濟先生與中國考古學,《中華復興月刊》8,5(1975),頁6-16。
    75、殷代的第二類車,《總統蔣公逝世周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76),頁1011-1044。
    76、殷代地上建築復原的第三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9/40(1976),頁140-157。
    77、河南大學與考古事業,《國立河南大學校志》(台北:國立河南大學校友會,1976),頁71-77。
    78、小屯殷代的石鳥、石磬與筍虛,《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第二輯人文社會科學》(台北:中央研究院,1978),頁365-386。
    79、董作賓先生與周公測影台,《董作賓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紀念刊》(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8),頁9-15。
    80、殷代車的研究,《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9(1979),頁1-26。
    81、殷代壇圯遺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3(1980),頁413-454。
    82、殷虛遺址的兩處重要遺蹟──大連坑與黃土台,《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4(1981),頁591-618。
    83、殷虛建築遺存的新認識(論殷代早期的宗廟),《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頁119-143。
    84、殷虛文字甲編的五種分析,《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3(1982),頁393-445。
    85、扶片的考古學分析,《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3(1985),頁405-484。
    86、兩片迷途歸宗的字甲,《大陸雜誌》76,6(1986),頁249-256。
    87、從殷周戰車論牧野之戰,《丁文江百歲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國地質學會專刊8, 1987)。
    88、殷車復原說明,《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2(1987),頁253-280。
    89、殷虛的穴窖坑層與甲骨斷代二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4(1988),頁1087-1117。
    90、乙組兩處基址與其甲骨穴窖釋疑,《董作賓先生九五誕辰紀念集》(1988)。
    91、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四例──甲六基址與三報二示,《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與考古組》(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30。
    92、乙五基址與賓、?層位,《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1(1990),頁77-117。
    93、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五例──兼論甲十二基址與大乙九示及中宗,《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3(1993),頁739-761。
    94、記董先生的一段小故事──三報二示與甲六基址,《中國文字》新17(1993),頁1-5。
    95、董師彥堂先生五十大慶追記,《國立歷史博物館季刊》3(1993),頁18-25。
    96、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六例──兼論甲十三基址與?示,《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3(1994),頁435-453。
    97、敦煌莫高窟晚唐窟的分析與研究《漢學研究》11,2(1993),頁259-323。
    98、殷墟大龜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記《安陽文獻》11(1995),頁1-9。
    99、殷墟地上建築復原第七例-論乙一及乙三兩個基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4(1995),頁953-984。
    100、從乙一與乙三基址試說殷代的測影台,《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頁199-234。
    101、從殷墟遺蹟新釋高宗、肜日、亮陰,《嚴耕望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 1998),頁37-52。
    102、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八例兼論乙十一後期及其有關基址與YH251、330卜辭,《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4(1999),頁779-882。
    103、與張政烺先生談對日抗戰期間史語所的圖書館《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頁15-19, 763-773。
    104、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九例兼論乙五基址的現象與天象,《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2(2003),頁189-291。
    105、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十例兼述乙六基址及YH005大穴與銀河,《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74,4(2003),頁585-617。
    書評
    1、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3/24(1964),頁109。讀《侯家莊1001號大墓》,《中國學志》2(1965),頁1-34。
    2、李濟、萬家保,《殷虛出土青銅觚形器之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1(1965),頁9-13。
    3、讀曹著〈殷商考古論叢〉,《中國文字》新23(1997),頁1-9。
    4、讀〈各家釋七衡圖.說蓋天說起源新例初稿〉,《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4(1997),頁787-816。
    其他
    1、中國考古對象的認識,《南京中央日報》1946.2.30。
    2、陝西岐山周公廟的碑目,《南京中央日報(史學周刊)》1947.9。
    3、洛陽金村出土的幾件玉器,《上海中央日報(文史周刊)》1948.1。
    4、尋求古代文化的三途徑,《民族報文史》5(1949)。
    5、楊梅的磚瓦業,《台灣文化季刊》6,1(1949)。
    6、台灣有肩石斧與有段石斧的經濟階段,《台灣文化季刊》6,2(1950)。
    7、一個虔誠者的拜歷,《公論報(台灣風土)》103(1950),頁703。
    8、遺址徵年與文化傳播,《公論報(史地)》1950.5.24、31。
    9、楊梅土葬三步驟,《公論報》1951.4.6。
    10、酒泉的制玉工業,《技與藝》1,4(1952),頁18。
    11、案頭考古學的缺憾,《中央日報(學人)》2。
    12、台南在台灣考古學上的重要性,《台南文化》3,4(1954)。
    13、圓山貝冢發掘概況,《台北文物》3,1(1954),頁8-13。
    14、民國以來考古學發展概況,《中華民國科學志‧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第三輯》(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
    15、四十三年度考古學的研究,《中國教育學術與文化中篇‧教育與文化》6,4(1954)。
    16、桃園史前志要,《桃園縣誌稿》(桃園:文獻會,1955)。
    17、石器時代的慶州與安陽,《中韓文化論集》11(台北:中華文化事業出版委員會,1955)。
    18、歷史的背景-人類的起源故事,《教育與文化周刊》9,2(1955),頁26-27。
    19、第九屆太平洋科學會議概況,《政論周刊》172(1958),頁9-13;21。
    20、憶昔當年在敦煌,《作品一卷》2(1959)。
    21、董作賓先生,《中國歷史學會會訊》17(1985),頁5,26。
    22、高去尋先生與殷虛發掘,《田野考古》2,2(1991)頁3-10。
    23、照林與侯家莊1001大墓,《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1995),頁81-84。
    24、考古方法改革者梁思永先生,《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353-366。
    25、田野考古第一——吳金鼎先生,《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631-637。 26.我在史語所。

歷史評價

中研院史語所所長王泛森指出,石璋如的逝世“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不但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第一代的結束,也是史語所創所第一代的結束。
王泛森說,石璋如是中國考古學泰斗,也是台灣當代考古工作的奠基者,他的學生將開會討論治喪事宜,目前已決定安葬台北縣三芝鄉北海墓園。
石璋如的主要學術貢獻,是中國考古發掘資料的整理與研究,他以五十年時間,投入當年安陽發掘與中國西北、西南地區調查所蒐集的龐大資料,把封在地層與歷史故紙堆中的知識呈現出來。石璋如有關安陽考古的專著,呈現中國商代文明的光彩;有關敦煌石窟的著作,呈現中古佛教藝術風貌及文化意涵。
王泛森表示,石璋如一生的學術成就,都不是在光環圍繞的環境中滋長,而是沈澱在考古學研究最基層,歷經無數光陰才得以完成,他的治學態度與研究成績,已成為學術界典範。
王泛森說,石璋如也展現一個學者的“韌性”,他在七十歲以前發表的著作,都是單篇的研究,但七十歲以後卻開始發表專書,愈老愈努力、愈有成就,讓人欽佩。
石璋如在生命晚期對學術仍充滿雄心,病中的夢話常是安陽、小屯等地名,或是與考古夥伴在田野工作的情形。在史語所人員眼中,石璋如是一位“一生唯一念”的學者。
鄒衡先生說,石璋如先生可以說就是中國田野發掘的祖師爺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