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梗死
- 中醫學名:瘀證
- 其他名稱:梗塞、栓塞
- 所屬科室:外科 - 血管外科
- 發病部位:心臟,腦
- 主要症狀:心痛,頭暈
- 主要病因:高血壓,血栓
- 多發群體:中老年人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傳播途徑:無
- 是否進入醫保:是
器官或局部組織由於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導致缺氧而發生的壞死,稱為梗死(infarction)。梗死一般是由動脈阻塞引起局部組織的缺血缺氧而壞死,但靜脈阻塞,使局部血流停滯導致...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中醫稱之為卒中或中風。本病系由各種原因所致的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進而產生臨床上對應的神經功能缺失...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
脾梗死(splenic infraction)指脾動脈及其分支的阻塞,造成局部組織的缺血壞死。由於脾動脈是沒有交通的終末動脈,又是動脈終末循環部,脾梗死的發生率比其他器官高。...
肺梗死是由於肺外的栓子引起肺動脈栓塞,進而引起肺組織出血和壞死,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 PE) 亦稱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
骨梗死又稱骨髓梗死、骨脂肪梗死,指發生於乾骺端和骨幹的骨性壞死,多發生於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呈多發性和對稱性改變...
結果185例後循環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症狀依次為語言障礙(60%)、肢體無力(57.84%)、頭暈(35.14%)、眩暈、(35.14%)、嗆咳(30.27%)、嘔吐(26.49%)及行走不...
大面積腦梗死(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通常是頸動脈主幹,大腦中動脈主幹或皮質支完全性卒中,導致該動脈供血區的腦組織壞死,軟化。該病是是腦卒中較為嚴重的...
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指大腦半球或腦幹深部的小穿通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基礎上,血管壁發生病變,導致管腔閉塞,形成小的梗死灶。據統計其發病率...
腦幹梗塞又稱腦幹梗死(brain stem infarction),是腦梗死的一種,也是最嚴重的一種。腦幹梗塞是指椎-基底動脈及其分支血管因動脈硬化、栓塞、痙攣,炎症,導致上述動脈...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常見於肺,腸等具有雙重血液循環、組織結構疏鬆的器官,而且在伴有嚴重淤血的情況下,因梗死灶內有大量出血,故稱之為出血性梗死,...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是指腦血供突然中斷後導致的腦組織壞死。通常主要是由於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
肝梗死(infarction)是肝局部組織因動脈血流阻斷而引起的壞死。可累及或超過一個肝葉。由於肝有雙重血供,因此梗死發生相對少見。任何引起肝血流阻斷又未建立有效的側...
分水嶺梗死是分水嶺是一地質學上的名詞,指的是兩條供水水系間的供水相對缺乏區域。醫學上指的是兩條或兩條以上腦血管供血系統的交叉區域,由於這一區域的供血單一...
垂體梗死:(由於產後大出血引起)最常見的是分娩時發生大出血引起休克所致的希恩氏綜合徵。...
腔隙性腦梗死是長期高血壓引起腦深部白質及腦幹穿通動脈病變和閉塞,導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壞死和液化腦組織由吞噬細胞移走形成腔隙。梗死灶較小,直徑一般不超過...
分水嶺樣梗塞或稱為腦分水嶺梗死(Watershed infarction,WI),是指發生在腦的兩條主要動脈分布區的交界處的腦梗死,多發生於腦的較大動脈供血交界區。...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而發生的軟化壞死。...
腦梗死舊稱腦梗塞,又稱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腦梗死的臨床常見類型...
美國試驗結果顯示阿司匹林使首次腦梗塞發生率下降24%,是目前腦梗死防治中的最基本用藥之一;缺點是47%的阿司匹林服用者都會產生抗藥性,長期服用會產生腦、胃出血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