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校園風光,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創立時期,崛起時期,歷任校長,辦學實力,行政管理,辦學理念,學生學制,院系設定,研究聲譽,聲譽概況,總體排名,學科排名,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訓,校徽,校歌,競技,校園環境,知名人物,
歷史沿革 創立時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所在的土地是1866年由私立的加利福尼亞學院(College of California)所買下的,但由於當年資金短缺,學院和州立的“農業、礦業和機械工藝學院”合併,並於1868年3月23日在加州
奧克蘭 市成立了
加利福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該大學也是
加利福尼亞州 第一所全日程的公立大學。學校於1869年9月開始招生,當時全校共有10個教職員工與40名學生。1873年,學校搬遷至奧克蘭附近的新地址,而作為加州大學理事的Frederick H. Billings提議,為了紀念18世紀偉大的哲學家
喬治·貝克萊 (George Berkeley),在學校名字中加入“Berkeley”(
伯克利市 的命名也是為了紀念這位偉人)。因此,最初的加州大學也等價於“伯克利加州大學”。(註:“分校”是歷史上遺留的翻譯誤區,現今加州大學的一個“分校”等價於一所獨立的大學)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1870年,學校創立者Henry Durant 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第一任主席(President)。1873年,當北樓(North Hall)和南樓(South Hall) 完工後,學校正式遷入位於
伯克利 市的新址,新校區的第一屆學生共有167名男性和222名女性學生組成。從1891年開始,
加州 富翁Phoebe Apperson Hearst女士不斷地向伯克利進行捐贈,這使學校能夠大量開展新的學科,添置新的教學設施。1905年,學校在伯克利東北部的
薩克拉門托 附近設立“學校農場” (University Farm),之後從伯克利獨立,成為加州大學另一個校區——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
20世紀30年代,美國教育委員會向2000名著名學者進行調查,結果伯克利以其“傑出的”和“適宜的”的學科建設而躋身美國一流學府之列——這是美國200餘年來公立大學向東部
常春藤 大學發出的首次挑戰。1942年,美國教育委員會評定伯克利所擁有的美國
頂尖 院係數量躍升為全美第二,僅次於
哈佛大學 。
崛起時期 從1952年開始,
加州大學 開始以一個大學
行政系統 的身份從伯克利的校園分離、“主席(President)”與“校長(Chancellor)”分離。加州大學現今僅僅是作為一個加州政府對公立大學的管理機構,設有主席等職務,管理所有加州大學系統內的10所大學(校區)。每個加州大學的校區都擁有極大的自主管理權,並設有自己的校長。
言論自由運動 20世紀60年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
越南戰爭 期間由於其學生對於美國政府的抗議而變得全球知名。而1964年在伯克利發起的“言論自由運動 (Free Speech Movement)”更是改變了幾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伯克利成為了當時美國社會變革的策源地之一。後來為了紀念此次運動,伯克利校園內還建立了“言論自由運動咖啡廳(Free Speech Movement Cafe)”。
同一時期,隨著自由主義、反抗精神在伯克利興起,
嬉皮士 文化(Hippies)在此孕育;而體現反抗精神的代表電影《
畢業生 》(The Graduate)也以伯克利為背景拍攝,並獲得1968年
金球獎 最佳影片、第40屆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提名,其電影主題歌《
寂靜之聲 》(The Sound of Silence)和《
斯卡堡集市 》(Scarborough Fair)廣為傳唱。值得注意的是,以特立獨行著稱的知名華人女作家張愛玲也於這一時期在伯克利從事學術研究(1969年 -1971年)。
學術方面,20世紀前、中期開啟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等學科研究的黃金時代,從那時起伯克利一躍成為世界學術研究的最重要中心之一。
華裔數學大師、二十世紀
微分幾何 奠基人
陳省身 從1960年起一直擔任伯克利的數學教授,使得伯克利成為世界微分幾何研究中心之一,而著名華裔數學家、
菲爾茲獎 獲得者
丘成桐 也在1971年在伯克利獲得數學博士學位(師從陳省身)。1981年,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應陳省身、
艾沙道爾·辛格 、開爾文·摩爾等人的申請,在伯克利成立了
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 ,陳省身教授擔任研究所首任主任,而數學所的主樓也被命名為“陳省身樓(Shiing-Shen Chern Hall)”。
20世紀前期,伯克利物理學教授、核子彈之父
羅伯特·奧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在伯克利成立了“奧本海默理論物理學中心”,吸引了大批頂尖理論物理學家、研究人員,形成“伯克利物理學派”,使得伯克利成為世界理論物理學研究中心之一,後來該研究中心更名為“伯克利理論物理學中心” (Berkeley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1942年,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美國核子彈研發計畫“
曼哈頓計畫 ”(Manhattan Project)的首席科學家,領導曼哈頓計畫的各個科學部門,而眾多伯克利的物理學家也在曼哈頓計畫中做出了卓越貢獻,包括後來的“
氫彈 之父”
愛德華·泰勒 。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標誌 同一時期,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歐內斯特·勞倫斯 (Ernest O. Lawrence) 於1931年在伯克利校園後山建立“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Radiation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最初主要用於物理學中的粒子回旋加速研究,勞倫斯也於1932年在此發明
回旋加速器 (Cyclotron),並於1939年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 。放射實驗室建立後,伯克利迎來了大批頂尖實驗物理學家和研究人員,包括後來著名華裔物理學家、美國物理協會第一位女性會長、素有“中國
居里夫人 ”之稱的
吳健雄 (她於1940年取得伯克利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通過實驗驗證了
李政道 、
楊振寧 的“弱作用下
宇稱不守恆 ”假說,使得後者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藉由勞倫斯教授發明的
回旋加速器 ,在伯克利的研究學者發現了許多重於92號化學元素
鈾 的元素,包括93號到106號所有14種化學元素(以及43號元素
鎝 和85號元素
砹 )。其中,97號
錇 (Berkelium)和98號
鐦 (Californium)就是以伯克利和加州的名字來命名的,而103號
鐒 (Lawrencium)和106號
釒喜 (Seaborgium)則是分別以
歐內斯特·勞倫斯 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伯克利校長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Glenn T. Seaborg)的名字來命名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期,放射實驗室承包了“
曼哈頓計畫 ”的部分任務,此後該實驗室逐步成為了美國最重要的科學研究所之一。1971年,為紀念勞倫斯,放射實驗室正式更名為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隸屬於
美國能源部 、由
加州大學 負責具體運行。
勞倫斯實驗室夜景 在美國科學界,美國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相當於“卓越”(Excellence)的同義詞,截止2016年,與該實驗室相關的13個科學家/組織曾獲得諾貝爾獎、70位科學家是
美國國家科學院 的院士、13位科學家獲得了科研領域國家最高終身成就獎—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8位工程師當選為
美國國家工程院 院士、3位科學家被選入醫學研究所。此外,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還培養了數千名大學理科和工程專業的學生,他們推動著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技術革新。前
美國能源部 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朱棣文 就曾在2004-2008年擔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主任,同時兼任伯克利物理學教授,而1976年他也從伯克利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漢斯·愛因斯坦 歷任校長 校長的職位在1952年加利福尼亞大學 重新組織和擴張時創設;自此共有12名校長(Chancellor):
Clark Kerr (1952–1958)
薩瑟塔 (Sather Tower) Edward W. Strong (1961–1965)
Martin E. Meyerson (1965,代理)
Roger W. Heyns (1965–1971)
Albert H. Bowker (1971–1980)
Ira Michael Heyman (1980–1990)
Robert M. Berdahl (1997–2004)
Robert J. Birgeneau (2004–2013)
Nicholas B. Dirks (2013 - 2017)
辦學實力 行政管理 1)加州大學評議會(the Board of Regents)(第一級管理)
加州大學 系統最高權力機構稱為“加州大學評議會(the Board of Regents)”,包括:
- 職務成員。其所任職務期限即為評議會成員任期,共七人,分別為:州長、副州長、議會發言人、公共教育監督官、校友會主席、校友會副主席、加州大學系統主席。
- 指定成員。由州長徵詢顧問委員會決定成員人選,共18人,各任期十二年。學生代表 由評議會指定一人,全權參與,任期一年。教師代表 由學術委員會正、副主席擔任,無表決權,可參與一切討論和決策。
評議會的主要職責:制定和裁決涉及大學教育方向、重大的設施性建築和改革之類的決策;接受州財政撥款和各項公私贈予,監督大學的財政支出與實施;任命和指定加州大學系統的主席(President)、各校區的校長(Chancellor)、各機構的主管負責人,監督大學行政方面的管理和實施等等。法律規定:“加州大學評議會對加州大學有充分的組織和管理的權力,只有在這種立法條規的控制下才能對在規定範圍內使用大學的捐贈提供必要的保證和維護大學的資產。由此可見,加州大學評議會的主要權力在於對大學財政支出的監督和控制上,這是公立大學在美國社會中必須採取的措施。
伯克利最古老的建築:South Hall(南樓) 加州大學評議會的管理稱為第一級管理,上對州議會與州政府負責,下對九個分校施行統一管理,實際行政職權屬於加州大學系統主席(President),由主席指定副主席(Vice President)人選,並分別組成各自的辦公室,行使日常行政職能。現共有六個副主席分別主司學術、商業財政、農業和自然資源、大學和對外關係、保健和醫療服務發展。分校這一層次的管理稱為第二級管理層次。在這一層次上,管理事務更為具體,直接關係到教學安排和學生培養以及科研活動。
2)各個加州大學校區的管理(第二級管理)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實行的是校長(Chancellor)和副校長(Vice Chancellor)分級負責制。分校校長由加州大學評議會任命,副校長經過多層次的嚴格考核、評選,由分校校長任命。另設教務長(Provost),也是校級管理人員。校級管理人員之下設各職能辦公室。各院系設院長、系主任。
校長、副校長的具體職責:校長總理一切校務行政和教學科研管理,下設校長助理兩名,分別負責人事和法律事務。副校長分工負責,實施橫向管理。現共有副校長七名,其中:一名副校長兼任教務長,協助校長總司一切;一名副校長總司商業和行政事務,下設三名副校長助理,九名(執行)主任分別負責:人力資源;公共安全和交通服務;社區關係;體育運動和娛樂活動;大學生健康服務;行政計畫;內部審計;環境健康和安全;貪污舞弊監督。一名副校長總司資金項目,下設一名副校長助理,四名(執行)主任分別負責:建設和檢查服務;設計和項目管理;預算;環境計畫。一名副校長總司學術研究,下設一名副校長助理,主管信息系統和技術。一名副校長總司資源計畫和預算,下設五名(執行)主任分別負責:預算;信息系統;財政和管理分析;規劃和分析;空間管理和資金項目。一名副校長總司本科生事務,下設兩名副校長助理分別負責招生和大學生生活教育。另有一名執行主任負責學生食宿。一名副校長總司大學關係,下設一名副校長助理,四名(執行)主任分別負責:發展項目和服務;學生活動;預算和行政;加州大學校友會。其它職能辦公室:伯克利分校各行政與教學職能部門是一個很大的攤子,除上述部門設定外,還有一些職能辦公室分別負責以下事務:繼續教育;職業和研究生服務;環境健康和安全;國際合作;財政支援;留學生和外國學者服務;大學健康服務;婦女資源;註冊和警務監督等等。
3)院系的管理(第三級管理)
加州大學各個校區(分校)的第三層次諸如學院、學校、研究所、中心、實驗室均設院長、主任等實施管理,他們擁有對一切行政事務的最後裁決權。院系之下又分系科,設系主任,跨系科組織負責人,新學科協調人。分校現有院長(Dean)16名,分別負責文理學院;商學院;化學學院;教育研究院;工學院;環境設計學院;研究生部;信息管理和系統學院;國際和地域研究中心;新聞研究院;法學院;自然資源學院;眼科學院;公共保健學院;公共政策學院;社會福利學院。
辦學理念 1)學校多元文化的發展歷程
如果說美國形成史是一部由東向西不斷開發的歷史,那么,伯克利就是美國"西部大開發"中的"智力開發"基地。這所公立大學與私立的
史丹福大學 、
加州理工學院 共同支撐起與美國東部常春藤大學相比肩的西部學術脊樑。
校園全景 作為
加州大學 的創始校區,伯克利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何以如此成功?曾任伯克利校長的華裔科學家
田長霖 認為:天時、地利、人和是該校成功的外在條件;堅持學術本位,充分尊重教授會決定 的學術方針是它成功的關鍵。伯克利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頂尖學府,其根本原因有兩點:1) 一是目光遠大。在建校之初,校方在伯克利的發展目標上就達成了共識 --採取兼收並蓄、自由開放的方針,容天下賢士於一堂,從而把大學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沿著這一思路,伯克利開創不久便在文理農工等學科上,瞄準當時的世 界先進水平緊緊追趕,大力發展。一份辛勞一份收穫。伯克利在19世紀80年代初以其初具規模的學科設定和嶄新的綜合性大學形象屹立於美國高等學府之林。2) 二是重視人才。在加速發展各學科的同時,伯克利還竭盡全力延攬各路人才。通過高薪聘請的手段,輔之以優良的工作環境與自由開放的學術氣氛,再加上加州西海岸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伯克利 從美國東北部的學術重鎮羅致了大批名牌教授和著名學者,使得伯克利的師資隊伍在較短時間裡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和發展。
伯克利以多元文化著稱。1990年2月15日,加州大學董事會任命華裔教授
田長霖 為伯克利校長——這是全美著名大學的第一位華裔校長。他治校的第一個方向就是"致力維持伯克利加大在師資和學術上的傑出地位",堅持"多元而卓越"的治校理念。在其任內,加大伯克利吸引了全國最有才華也最多樣的學生。同時“伯克利加大想要的頂尖人才,80%都爭取到了”。
伯克利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並重。長期以來,該校的研究生院在全美高校中保持最大規模,其研究生與博士後人數占全校學生總數的1/3。作為合格的高層次專家學者,他們源源不斷地奔向美國社會的各個工作崗位,為美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作貢獻。
2)影響個人,改變世界
伯克利傳播的理念是一個人一個人地影響,直至改變整個世界,每天伯克利都有學生去窮學校支教。這個傳統歷史悠久。伯克利的理念就是幫助需要幫助的,從而把自己變得更強大。伯克利有三個宗旨:教育本科生,贊助研究項目,回饋大眾。學校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公共服務。學校有一棟樓是學生學習中心,大三、大四的學生會到這裡來做助教,給低年級的學弟學妹答疑解惑。每個宿舍樓都有小型學習幫助機構。伯克利是美國最有回饋心的大學,致力於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超過一半的學生都志願在公益社團中服務。
3)自治傳統
加州大學 素以學術自由和學生自治著稱。在加州大學伯克利,沒有來自保守傳統的約束,沒有不可逾越的清規戒律,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你可以天馬行空,放開思維暢想,自由探索未知世界,在這裡你的思想永遠會得到尊重,即使別人並不同意你的觀點。正是這種緣自西部開發的自由思想在伯克利加州大學孕育了無數的新思想和偉大的發現。伯克利分校堅持學術
民主 ,不搞論資排輩,不用名人、權威壓人。學校要求新教師不與著名教授合作搞科研、寫論文,鼓勵年輕教師自己去開創新領域。這種做法是鼓勵競爭,促使學術研究領域充滿勃勃生機的明智之舉。伯克利充分發揮教授會的力量。美國高等教育界有句老話,“教授就是大學”,在伯克利,教授是決定教育方向,參與決策,推動教育政策實施的“主要力量”,教授會在學校決策和管理中擁有相當大的權利。
田長霖(伯克利第7任校長)
加州大學歷任校長都鼓勵學生自立自治。校長斯普勞爾就曾是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在其任期內更是大力提倡學生和教員自治。在惠勒施政時期,發動了學生自行管理的“高年級學生作用”活動,就是讓高年級學生自行組織學生會,帶動和領導低年級學生,使學生的學習、課餘活動以及學生的交往由學生自己去主持。這樣,一方面使學生在大學就得到組織管理的鍛鍊,有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另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管理的任務,使教師可以專注於教學,而不致於由於管理學生而分心。惠勒發動的運動也並非無水之源。加州大學1887年就成立了學生自治團體,但那時的學生自治會僅限於組織學生之間的交往,對諸如學習、教務之類的事是不過問的,活動的開展也是時斷時續,有時甚至是名存實亡。惠勒因勢利導,有力的利用這一組織,使其活動得到充分的開展,作用和影響日益擴大。形成了加州大學的三大組織之一。學生以自治會的形式參與到了學校的管理,一方面符合學術自治的原則,另一方面有利於學校保持常新的局面,而不是逐步趨於保守,落後於時代。
正是由於自由的傳統,伯克利才能夠保持常新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在自由主義的薰陶下,伯克利新學科的建設一直處於時代前列,學校也非常注意對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研究 ,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文理學院是全國最先幾所設立男
同性戀 、女同性戀、
雙性戀 和跨性別者研究學科的大學,並從而在此領域取得了領先地位。
學生學制 1)本科教育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科項目是四年、全日制的,非常強調藝術與科學方面的培養。大一新生的入學競爭非常激烈,但有很多學生通過轉學在大二大三時進入到伯克利就讀。伯克利最受歡迎的專業有: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政治科學、分子細胞生物學、環境科學以及經濟學等。
伯克利-舊金山 本科生完成學業的要求主要來自四個方面:加州大學系統、伯克利校區、相應的學院以及專業開設的系所。這些要求包括:Entry-level的英文寫作(必須滿足SAT或ACT的最低分數要求),完成 “美國歷史及機構(American History and Institutions)”以及 “美國文化的廣度(American Cultures Breadth)”課程,然後達到相應學院及專業的課程學分要求。本科生的期末考試一般為3個小時,在秋季學期的12月中旬或者春季學期的五月中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分數體系是:letter grades,也就是按照A, B, C, D, F五個等級來給出每門課程的成績。A=4.0, B=3.0, C=2.0, D=1.0, F=Fail, 也就是掛科,需要進行補考。此外,每個等級有+號就上浮0.3個績點(比如B+=3.3),-號就減去0.3個績點(比如A-=3.7),最高只有4.0,也就是說A+也是4.0。不同的專業對於畢業的學分績點有不同的要求,學術表現最好的學術在畢業的時候會獲得榮譽畢業生稱號。
2)研究生教育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供非常廣泛的研究生項目,很多都是本科相應專業的拓展和延伸。研究生學位包括:Master’s of Art文學碩士,Master’s of Science理學碩士,Master’s of Fine Art美術碩士,Ph.D 博士學位,以及一些特殊的研究生學位,如Juris Doctor法學博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等。2012年,該校共授予887個博士學位,2506個碩士學位。申請進入各研究生項目是獨立的,學院和系所有獨立的錄取招生權利。2010年美國國家科研理事會將伯克利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排名全美頂級;2015-16年伯克利主要文理研究生項目幾乎全部位列全美前5。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院系設定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傳統的多學科綜合為主,以新興學科和專業學院為輔。全校共有14個學院,涵蓋170個系所。14個學院中:"Colleges"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而"Schools"只有研究生,唯一的例外是商學院。伯克利共提供106個本科學位項目,88個碩士研究生項目,97個學術型的博士研究生項目,以及31個職業導向的研究生項目。
1)文理學院
文理學院是西方教育體制中一種傳統的分學科綜合教育組織,以係為主幹,伯克利的文理學院是14個學院中最大的,學生人數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學院,它共有6個學部,46個系。文理學院的許多系都提供輔修學位,以下是詳細列表。
伯克利分校文理學院 生命科學部:生物學系、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生化和分子生物學系、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系、遺傳學系、免疫學系、細胞核生物學系和生理學系
人文科學部:藝術史系、藝術實踐系、古典藝術系、比較文學系、戲劇藝術系、東亞語言系、英語系、法語系、德語系、義大利 研究系、音樂系、近東研究系、哲學系、修辭系、斯堪的那語系、斯拉夫語言文學系、南亞和東南亞研究系以及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系
物理科學部:物理學系、天文學系、地質地理系、數學系和統計學系
社會科學部:美洲黑人研究系、人類學系、民主學系、經濟學系、民族學研究系、地理系、歷史學系、語言學系、政治學系、心理學系、社會學系和女性學系
跨學科和本科生教育部:能源和資源小組、美國研究項目、認知研究項目、創造性寫作項目、環境科學項目、交叉學科研究項目、法律制度研究項目、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研究項目、大眾傳播研究項目、宗教研究項目、亞洲研究項目、發展研究項目、拉丁美洲研究項目、中東研究項目、和平和衝突研究項目、工業社會的政治經濟研究項目、國防教育研究項目等等
2)商學院
哈斯商學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成立於1898 年,它的前身是商業學院 (College of Commerce),其成立的宗旨是為了服務太平洋沿岸的商務活動,所以學院從成立起就很重視對亞洲其他國家的研究和交往。1989年,商業學院被改名為哈斯商學院,是以
沃爾特·哈斯 (伯克利校友、
李維斯 公司前董事長) 來命名的。依託加州的強大財政支持和西海岸的優秀商業環境,再加上舊金山的亞太商貿樞紐地位,哈斯商學院現在已經成為美國最頂尖的商學院之一,它在金融,國際商務,非贏利機構管理,創業等方面頗具特色。在2016年的US News全美最佳商學院排名中,哈斯商學院高居全美第七,兼職MBA (Part-time)項目更是位列全美第一。此外,哈斯商學院的金融工程碩士(MFE)項目更是被譽為全美最好的金融工程項目之一。
哈斯商學院外觀 商學院提供本科生項目和研究生項目。研究生項目包括:MFE(金融工程碩士項目);Full-time MBA(全職工商管理碩士項目);Weekend&Evening MBA(兼職MBA項目);JD/MBA(法律博士和工商管理碩士雙學位項目);MBA/MPH.(工商管理碩士與公共衛生雙學位項目);MBA/MA(
工商管理碩士 和亞洲研究雙學位項目)E.M.B.A(在職的MBA)和管理學的PH.D博士項目。提供本科商業管理教育,稱為UGBA: Undergraduat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3)化學學院
下設3個系,化學、化學工程和化學生物。提供3個理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學位:化學,化學工程,化學生物;以及1個文學學士學位(Bachelor of Arts):化學。(註:文學學士學位相應的會要求一些人文社科類的課程,而理學學士學位的課程更專業化)
4)教育研究院
提供認知和發展教育;語言文學文化教育;政策、組織、衡量和評價等研究領域。提供本科輔修項目。
5)工程學院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學院被譽為世界頂尖工程師的搖籃,由於毗鄰
矽谷 ,眾多畢業生在畢業後都進入了頂尖的科技公司,如
微軟 、
谷歌 、
蘋果 等。伯克利的工學院一直以來都與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一起位列全美前三。工程學院下設生物工程系、土木工程與環境工程系、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產業工程與運籌管理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機械工程系以及核工程系。七個系所提供八個相應的本科工程學項目。
提供理學學士學位,專業包括:土木與環境工程,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工程科學,產業工程與運籌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核工程等。此外,工學院還提供豐富的主修、輔修制度,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及各人能力進行拓展。
6)環境設計學院
下設建築系、城市和區域規劃系和景觀建築系。提供文學學士學位,專業包括:建築學、城市設計、景觀設計與環境規劃、可持續環境設計等。提供本科輔修項目。
7)新聞學院
提供法律項目、亞洲研究項目和拉丁美洲研究項目。只提供碩士學位。
8)法學院
提供J.D.法律專業博士項目(高級職業學位);L.L.M. 法律碩士項目(為外國律師提供的學位);J.S.D.法律科學博士項目;M.A./PH.D;法律和社會政策碩士;
哲學博士 項目。
9)信息學院
提供信息管理和系統的碩士學位和如下哲學博士學位:信息用戶和社會;信息組織的管理和服務;
信息經濟學 ;信息檢索;信息技術;系統分析和設計;
信息政策 。
10)自然資源學院
下設農業和資源經濟系、環境科學系、營養科學系、植物科學系。原獨立的“能源與資源小組”於2011併入自然資源學院。專業包括:保護與資源研究、環境經濟與政策、環境學、森林與自然資源、遺傳與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分子環境生物學、分子毒理學、營養學、社會與環境等。提供本科輔修項目。
11)眼科學院
提供視力科學項目。
12)公共保健學院
提供衛生統計項目、環境衛生科學項目、傳染病研究項目、健康服務和政策分析項目、免疫項目、微生物項目、健康和藥學項目、基因諮詢項目。
13)公共政策學院
提供本科輔修項目、公共政策碩士項目、公共政策哲學博士項目。
14)社會福利學院
提供社會福利哲學博士項目、社會福利碩士項目(為準備參加社會福利實際工作者提供的項目)。
研究聲譽 聲譽概況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水平達到世界頂級,2016年擁有1642個全職以及600多個兼職的教職員工,分布在各大院系。伯克利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崇高的學術聲譽,在其所擁有的100多個子學科里,有眾多世界級的學術大師。
諾貝爾獎得主(NL)專用停車位
依據世界權威的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伯克利一直與
哈佛大學 、
史丹福大學 等一起屹立於世界學術研究前五的位置。2010年,伯克利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位列第2,僅次於哈佛大學;在2014-15年、2015-16年兩年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伯克利的物理和化學專業同時排名世界第1,自然科學綜合排名也是世界第1;2015-16年,計算機、工程學排名世界第3,數學、經濟學排名世界第4。此外,伯克利的
研究生 教育一直被認為是美國最為頂尖的水平,其每年培養的傑出人才在過去的100多年來,為美國社會做出了傑出貢獻,同時也為世界培養了很多國際人才,其影響遍及全球。研究生院獲得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 獎學金(Fellowship)的研究生數量高居全美第一,還擁有許多著名獎金獲得者(如:137位Fulbright獎學金獲得者)。
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 總體排名 世界上主要有四大權威世界大學排名:1)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綜合衡量高校研究與教學實力(側重研究生);2)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
ARWU ),該排名完全以客觀數據為標準,注重衡量一個大學的學術研究能力;3)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THE);4)
QS世界大學排名 (QS)。後兩項排名是對大學的教學(側重本科)和研究實力綜合衡量,但是易受到商業因素和人為主觀偏見影響,應綜合理性看待。以下是伯克利的綜合排名情況:
此外,2018-19年,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伯克利位列世界第6名。2019-20年,《
福布斯 》發布“美國100所最具價值大學”排名,伯克利位列全美第5名。
在全美範圍內,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US News) 對各個高校的本科項目也有排名(US News Best Colleges),2018-19年伯克利本科項目原位列第22名、公立大學第2名(2019年7月25日,US News發布聲明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五所大學因遞交的數據錯誤致使其本科項目的排名高於實際排名,因而被US News從2018-19美國大學本科排名中移除,所有其他學校在該榜單上的排名保持不變)。
學科排名 以下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各領域的詳細排名。
學術領域
世界排名
學科(系)
世界排名
理科(自然科學)
1
物理學
1
社會科學
3
化學
1
生命科學
7
計算機科學
3
工科
8
數學
4
醫科
47 (6)*
經濟學/商學
4
* 特別註明 :由於伯克利沒有自己獨立的醫學院,其絕大多數醫學項目是與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合作進行,故“醫科”一欄伯克利的世界排名有雙重含義—— 世界第47名為伯克利少數的獨立醫學項目排名,而世界第6名則為綜合醫科方向排名(即包括與舊金山分校所有合作項目的排名)。
學術領域
自然科學 (理科)
工程技術 (工科)
醫科
生命科學
人文藝術
社會科學
世界排名
9
11
7
11
9
13
3)2019-20年QS世界大學學科(系)或學科內專業 排名:
學科/專業
世界排名
學科/專業
世界排名
學科/專業
世界排名
環境科學
4
現代語言學
4
表演藝術
21
化學
2
歷史學
5
心理學
6
通訊及媒體研究
6
英語與文學
4
哲學
13
社會學
3
物理及天文學
5
語言學
7
化學工程
3
發展研究學
6
法學
8
地球及海洋科學
6
人類學
4
會計及金融
9
電機工程
4
社會政策及管理
5
政治及國際關係
8
建築學
6
數學
7
工商管理
5
統計及運籌學
6
考古學
4
藝術設計
無
機械及航空工程
6
生命科學
6
獸醫學
無
經濟及計量經濟
4
地理學
4
醫學
無
農學及林學
7
礦業工程
無
藥學
無
材料科學
5
計算機科學
4
牙醫學
無
土木及結構工程
3
教育學
8
護理學
無
4)2018-19年US News全美主要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排名:
自然科學(系)
全美排名
人文社科(系)
全美排名
化學
2(並列)
社會學
1(並列)
計算機科學
1(並列)
歷史學
4(並列)
統計學
2
英語及文學
1(並列)
物理學
3(並列)
心理學
1(並列)
數學
2(並列)
經濟學
1(並列)
地球科學
2(並列)
政治學
4(並列)
生命科學
1(並列)
犯罪學
無
2019-20年US News全美主要職業學院 (Professional School) 排名:
職業學院
工程學院
商學院
法學院
教育學院
醫學院
護理學院
全美排名
3
6(並列)
10(並列)
18(並列)
無
無
學術資源 學校圖書館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總面積約為1232
英畝 (499
公頃 ),而主校區約178英畝(72公頃)。截止2018年,伯克利圖書館共有3座主圖書館、24座分科圖書館及11座附屬圖書館,藏書超過1,000萬冊,是北美地區第五大的大學圖書館,排名僅次於
哈佛大學 圖書館、
耶魯大學 圖書館等。
除此之外,伯克利還與眾多學術研究機構保持緊密聯繫:
-
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 (Mathematic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 美國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 伯克利理論物理學中心(Berkeley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 伯克利宇宙學中心(Berkeley Center for Cosmological Physics);
- 伯克利
人工智慧 研究實驗室(Berkele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Lab);
- 西蒙斯計算理論研究所(Simons Institute for the Theory of Computing);
- 伯克利量子信息及運算中心(Berkeley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Center);
- 伯克利納米科學及納米工程研究所(Berkeley Nanosciences and Nanoengineering Institute);
- 東亞研究所(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 伯克利法學及經濟學中心(Berkeley Center for Law and Business);
- 伯克利地震學實驗室(Berkeley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
- 伯克利人口研究中心 (Berkeley Population Center)。
文化傳統 校訓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校訓取自《
聖經 》,拉丁語:Fiat Lux;英語:Let There Be Light;中文: 讓光明普照。
校徽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校徽 (Berkeley Seal)呈圓形,中間印有圖書和校訓,寓意讓知識成為指引人類前進的光,普照大地。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徽 校歌 伯克利的主校歌是“Sons of California” (加州之子),而校體育隊的歌曲是“Big C"。
競技 伯克利的校體育團隊屬於美國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NCAA)第一分區 (NCAA Division I - Pac-12)。著名的校體育隊包括
橄欖球 隊、
籃球 隊等等,其中伯克利橄欖球隊和
史丹福大學 橄欖球隊於每年秋季會舉行一次盛大的比賽,俗稱 Big Game。伯克利的吉祥物是“Oski 熊(Oski the Bear)”,由於顏色是金色故稱“金熊(Golden Bear)”。
在歷屆
奧運會 上,伯克利的學生及校友共贏得過117枚奧運金牌、51枚奧運銀牌和39枚奧運銅牌,金牌數和總獎牌數均位列全美第4,僅次於
南加州大學 (144金,309枚獎牌)、
史丹福大學 (139金,270枚獎牌)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123金,233枚獎牌)。
校園環境 薩瑟塔 - 金門大橋 伯克利主校區大約178英畝(72公頃,1081畝),總校區(包括伯克利山丘上的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
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 等等)大約1232英畝(499公頃,7479畝)。伯克利的校園中心是著名的
薩瑟塔 (Sather Tower, The Campanile),是世界最高的鐘樓之一,每天在重要的正點時刻塔上便會有人敲鐘、奏樂。傍晚時分,在鐘樓下可以觀看到日落於金門大橋的壯觀景象。伯克利校園環境優美,植被覆蓋茂密,幾乎隨處可見
松鼠 、
麻雀 等野生動物,而且時常還會有野生的
鹿 、
火雞 和
浣熊 出沒。
學校有東西南北四個校門,其中以南門(薩瑟門,Sather Gate)為主校門,而薩瑟門也是伯克利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薩瑟門是20世紀60年代“言論自由運動”的中心地點之一,位於Sproul 廣場旁(Sproul Plaza),周圍設有大型學生市場“金熊咖啡廳”(Golden Bear Cafe),白天會有各個學生組織擺攤宣傳或進行各種學生活動,十分熱鬧;而在學校西門處設有加州大學的標識。校園周邊分布有大量餐廳(包括許多中餐館)、市場和學生公寓等,包括學校食堂和學校的學生宿舍。
知名人物 1)數學、物理學及天文學
陳省身 ,世界級數學大師、
微分幾何 之父,1960年起擔任伯克利數學系教授,並建立
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 ,其中研究所主樓被命名為“陳省身樓”(Shiing-Shen Chern Hall);
陳省身 丘成桐 ,世界著名數學家,
菲爾茲獎 獲得者,1971年獲得伯克利數學博士學位,師從陳省身教授;
史蒂芬·斯梅爾 ,世界著名數學家,主攻
拓撲學 和動力學系統,1966年菲爾茲獎獲得者,1960年起一直擔任伯克利數學教授直到退休;
羅伯特·奧本海默 ,“
核子彈 之父”、美國
曼哈頓計畫 首席科學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在伯克利成立了著名的“奧本海默理論物理學中心”(後更名為“伯克利理論物理學中心”),使得伯克利成為世界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之一;
愛德華·泰勒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氫彈 之父”、曼哈頓計畫重要人物,伯克利物理學教授,曾主持建立了伯克利空間科學實驗室;
奧本海默 史蒂芬·溫伯格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因對“弱電統一論”作出了卓越貢獻而獲得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59-1966年在伯克利擔任教職;
謝爾登·
格拉肖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因對“弱電統一論”作出了卓越貢獻而獲得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62-1966年在伯克利擔任(副)教授;
李政道 ,著名華裔理論物理學家,因提出
宇稱不守恆 理論而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曾在伯克利任教(1950-1951年);
戴維·格婁斯 ,著名理論粒子物理學家、
弦理論 專家,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家得主,1966年獲得伯克利物理學博士學位;
歐內斯特·勞倫斯 ,著名實驗物理學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1932年發明了
回旋加速器 並於193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後在伯克利成立了“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而後更名為“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103號化學元素
鐒 (Lawrencium)就是為紀念勞倫斯而命名;
勞倫斯 路易斯·阿爾瓦雷茨 ,著名實驗物理學家、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同其子共同提出了“
小行星撞擊說 ”的恐龍滅絕理論(Alvarez Hypothesis),他幾乎在伯克利度過了整個學術生涯;
查爾斯·哈德·湯斯 ,世界著名實驗物理學家、
雷射 研究先驅、被譽為“雷射之父”,196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7年起擔任伯克利教授直到去世;
吳健雄 ,著名華裔實驗物理學家、
美國物理學會 (APS)第一位女性會長、素有“中國
居里夫人 ”之稱,於1940年取得伯克利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通過實驗驗證了
李政道 、
楊振寧 的“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假說,使得後者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唐納德·格拉澤 ,著名實驗物理學家,因發明了著名的“
氣泡室 ”而獲得196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59年起擔任伯克利教授直到去世;
朱棣文 ,國際著名實驗物理學家、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第12任
美國能源部 部長,1970 - 1976 年在伯克利攻讀物理學學博士, 1976 - 1978 繼續在伯克利進行博士後研究,2004年 - 2008年間擔任美國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主任, 期間還擔任伯克利物理系、分子生物學系教授 ;
朱棣文 莊小威 ,著名華裔生物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1997年獲得伯克利物理學博士學位;
麗莎·藍道爾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哈佛理論物理學教授,1987-1990年在伯克利從事博士後研究;
沈元壤 ,著名華裔物理學家、被譽為“非線性光學之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
喬治·斯穆特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因在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而於200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伯克利成立了著名的“伯克利宇宙學中心”(BCCP);
索爾·珀爾馬特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1998年領導團隊發現宇宙膨脹加速現象,證明
暗能量 的存在,201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化學及生命科學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著名化學家、1958-1961年伯克利分校第二任校長(Chancellor),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與
埃德溫·麥克米倫 領導團隊在伯克利發現了10餘種化學元素,包括97號
錇 和98號
鐦 這兩種以伯克利、加州的名字來命名的,106號化學元素
釒喜 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著名化學家,因發現了重氫“
氘 ”而獲得1934年諾貝爾化學獎,1921年進入伯克利攻讀化學博士學位;
威廉·弗朗西斯·吉奧克 ,著名化學家,因其在物質接近絕對零度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而獲得1949年諾貝爾化學獎,他一生中絕大多數學術生涯都在伯克利度過;
威拉得·利比 ,著名化學家,因發明
碳—14年代測定法 而獲得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20世紀30年代初在伯克利取得本科以及博士學位,後擔任伯克利化學系教授;
托馬斯·切赫 ,著名化學家、生化學家,因起在
RNA 方面的卓越貢獻而獲得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1975年獲得伯克利化學博士;
楊培東 ,世界頂尖化學家、納米材料專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9年起擔任伯克利教授;
李遠哲 李遠哲 ,著名台灣化學家,因其在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而獲得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1965年獲得伯克利化學博士學位,1974年起擔任伯克利化學教授;
錢永健 ,著名生化學家、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飛彈之父
錢學森 的堂侄,1982年-1989年擔任伯克利教授;
賽爾曼·A·瓦克斯曼 ,著名生化學家、微生物專家,發現了
鏈黴素 等抗生素,195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18年獲得伯克利生化博士學位;
錢澤南 ,著名生化學家、美國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現任主席、美國科學院院士,1971年於伯克利取得學士學位, 於1979年返回伯克利任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教授;
凱利·穆利斯 ,著名生化學家,因發明了
PCR 技術而獲得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1972年獲得伯克利生化學博士學位;
3)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
蘋果公司 創始人之一,1971年前後在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後休學),後返回伯克利並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87年);
肯·湯普遜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1983年
圖靈獎 (計算機界最高獎)獲得者,創立了
UNIX 系統和
B語言 ,先後獲得伯克利計算機本科(1965年)及碩士學位(1966年);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1991年圖靈獎得主,“
滑鼠 ”的發明者,先後獲得伯克利碩士(1953年)和博士學位(1955年);
巴特勒·拉姆潑遜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1992年圖靈獎得主,曾任
微軟 總工程師,1967年獲得伯克利博士學位;
姚期智 ,著名華裔計算機科學家、2000年圖靈獎得主,現任
清華大學 計算機系教授,1981-1982年在伯克利擔任計算機系教授;
倫納德·阿德曼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2002年圖靈獎得主,發明了
RSA 加密法,先後獲得伯克利數學本科學位(1968年)和電機工程博士學位(1976年);
莎菲·戈德瓦塞爾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2012年圖靈獎得主,先後獲得伯克利計算機碩士(1981年)及博士學位(1984年);
希爾維奧·米卡利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2012年圖靈獎得主,1982年獲得伯克利計算機博士學位;
田長霖 ,國際著名熱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及工程學院雙院外籍院士,伯克利歷史上第7任校長(1990 - 1997),也是美國頂尖大學中首位華人校長;
林同炎 林同炎 ,世界著名華裔結構工程學家、
預應力 之父,畢業於伯克利(1933年),之後還長期擔任伯克利的工程學教授,為了紀念他,伯克利還成立了林同炎實驗室;
張翔 ,著名材料學家、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2004年起任教於伯克利、1996年獲伯克利博士學位,主持研製的
隱身衣 被美國《
時代 》雜誌列入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
蔡少棠 ,著名華裔工程學家,被譽“非線性電路理論之父”、“細胞式類神經網路之父”,從1971年起也一直擔任伯克利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其大女兒
蔡美兒 就是著名的“
虎媽 ”;
4)政治學、經濟學 及人文社科
厄爾·沃倫 ,1953年-1969年
美國首席大法官 、原加州州長、著名政治家、著名法學家,1912年獲得伯克利政治科學本科學位、1914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J.D);
珍妮特·耶倫 ,著名經濟學家、前任
美聯儲 主席(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美聯儲主席),伯克利經濟學及哈斯商學院教授,丈夫
喬治·阿克爾洛夫 是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伯克利經濟學教授;
耶倫
迪安·臘斯克 ,美國原
國務卿 (1961-1969年)、美國著名外交家,1940年獲得伯克利法學學位;
孫科 ,孫中山長子、前中華民國考試院、行政院、立法院長,1916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
宋楚瑜 ,著名政治家、台灣
親民黨 創始人及現任主席,1966 - 1967 年間在伯克利攻讀政治學碩士;
保羅·蓋蒂 ,美國著名實業家、前美國首富,創立了蓋蒂石油公司,曾在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
沃爾特·哈斯 ,美國著名企業家、
李維斯 公司前總裁、董事長,1910年畢業於伯克利商學院,伯克利哈斯商學院即以其名字命名;
沃爾特·哈斯 王雪紅 ,台灣女首富、著名企業家、
HTC 董事長、台塑集團董事長
王永慶 之女,1981年獲得伯克利經濟學本科學位;
孫正義 ,日本首富、著名企業家、日本
軟銀集團 創始人和現任董事長,曾投資
馬雲 的
阿里巴巴 (軟銀集團現為阿里巴巴最大股東),1980年獲得伯克利本科經濟學位;
加爾布雷斯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美國新制度學派代表人物,獲得伯克利碩士及經濟學博士學位;
勞倫斯·克萊因 ,著名經濟學家、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
計量經濟學 之父”,1942年獲得伯克利經濟學本科學位;
道格拉斯·諾斯 ,著名經濟學家、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先後獲得伯克利本科學位(1942年)和經濟學博士學位(1952年);
孫正義 丹尼爾·麥克法登 ,著名經濟學家、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計量經濟學大師,伯克利經濟學教授;
丹尼爾·卡內曼 ,著名經濟學家、心理學家,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61年獲得伯克利心理學博士學位,1986-1993年在伯克利擔任教授;
托馬斯·薩金特 ,著名經濟學家、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64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
錢穎一 ,著名經濟學家、
清華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院長,2001-2006年任教於伯克利經濟系;
張愛玲 張愛玲,著名中國現代作家,代表作有《
傾城之戀 》、《
半生緣 》等,於1969年 -1971年在伯克利從事近3年的學術研究(應
陳世驤 教授之邀);
羅伯特·佩恩·沃倫 ,美國第一位桂冠詩人、“新批評派”(New Criticism)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後半葉美國最重要的詩人”,曾三次獲得
普利茲獎 ,1926年獲得伯克利碩士學位;
趙元任 ,著名國學大師、語言學家,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1947年-1963年長期任教於伯克利(東亞語言學教授),後從伯克利退休;
蔣夢麟 ,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學者,原北大校長、國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部長,1912年獲得伯克利本科教育學學位;
唐明照 ,中國著名外交家、中國首任
聯合國 副秘書長,1937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並獲得歷史學士學位;
翦伯贊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原北京大學副校長、歷史系主任,1924-26年間在伯克利進行學術研究。
5)其它領域
凱文·詹森 ,美國前NBA巨星、前美國加州首府
薩克拉門托 市的市長,1987年年獲得伯克利本科政治學學位;
馬特·比昂迪 ,世界著名游泳運動員(美國)、歷史上獲得奧運金牌數最多的十位運動員之一(8金、2銀、1銅),曾至少打破6項世界紀錄,1988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
米西·富蘭克林 ,世界著名游泳運動員(美國)、被譽為“女版
菲爾普斯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獲得4金1銀,並打破兩項世界紀錄,2012年進入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
娜塔莉·考芙琳 ,世界著名游泳運動員(美國),在2008年
北京奧運會 上連奪6枚獎牌(包括100米蛙泳金牌), 一生共獲得12枚奧運獎牌,2001年進入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
亞歷克斯·摩根 ,美國著名(女)足球運動員、美國女子國家隊隊員,於2007-2010年在伯克利攻讀政治經濟學本科學位;
克里斯·派恩 ,著名
好萊塢 影星,曾主演《
星際迷航 》、《公主日記2:皇室婚約》等電影,2002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並獲得英語文學學位;
派克(右)和奧黛麗赫本 約翰·趙 ,好萊塢著名韓國影星,參演過《
星際迷航 》、《
美國派 》等電影和電視劇,1996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並獲得英語文學本科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