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格局
李家大院景區位於山西運城市區以北38公里處的
萬榮縣閆景村。走進李家大院,錯落有致、古香古色的漢族傳統民居,青磚高牆、棹楔鴟吻的巷陌老街,磚木石雕、字畫、碑帖等遍布景區。
景區布局
李家大院創建於清
道光年間,距今二百年,原有院落20組,現存院落11組,另有祠堂、花園等。景區占地面積近1000餘畝,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由古建區、仿古區、新建區、服務區、農業生態園五大部分組成。
整體構造
主體建築為豎井式聚財型四合院,同時又吸納了徽式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國南北兩大建築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層次分明;體量宏闊,用材肥碩;結構嚴謹,通風透光。
院落特色
傳統的四合院藏風聚氣,精緻的大宅門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築的磚雕、石雕、木雕及鐵藝等飾品有晉南地區漢族民間
多子多福、
三星高照、
五福臨門、
松鶴延年、
耕讀傳家等吉祥含義,體現出晉南的漢族民俗、民風和文化特點。因西院院主李道行(李子用)曾留學英國,並娶英國女子麥克蒂倫為妻,部分院落為歐洲“
哥德式”建築風格,從而又呈現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藝術特點,為漢族地方特色民居中的獨例。
建築藝術
建築藝術分布在李家大院老院建築的多個重要部位。具有裝飾和實用功能的磚、木、石“三雕”以及彩繪和鐵藝,內容題材涵括名人軼事、文學作品、戲劇唱本、宗教神話、風俗民情和社會生活等。
雕刻
石雕多飾於房屋基礎部分,主要是柱礎石,此外還有夾門石和門獅等。木雕裝飾品主要分布在房屋的結構部分,如梁枋、檁條、瓜柱、斗拱等主要構架和撐木、挑頭、梁墊、雀落等構件,以及構成外廊空間的天花、桶扇、門窗上的木雕。木結構外露部位,如屋檐、門罩等多有彩繪,流暢細膩。
磚雕主要飾於木結構門庭外的八字或一字影壁上,以及仿木結構的垂花門罩、檐椽、額枋、斗拱、牌匾、下垂的蓮柱等。院裡的磚雕一般分布在
墀頭、
山牆、正廳兩側的牆壁,二門兩邊的院牆、園林里的花牆等處,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裝飾
李家大院建築裝飾藝術直接或間接取材於自然界和平民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器皿、用具等。這些裝飾藝術可分為人物類如
福祿壽三星高照、八仙祝壽、
漁樵耕讀等,祥禽瑞獸類如蝙蝠代表福、鶴鹿同春、魚躍龍門等,植物類如牡丹富貴、松竹梅等,文字類如私塾院外牆福壽題字,幾何紋有盤長紋、銀錠紋、龜背紋、萬字不斷頭等,器物組合類有
博古圖等。這些具象的事物,通過能工巧匠的創作,把晉南的漢族民俗、民風和文化心理滲透其中。
家族興衰
李氏家族的發展脈絡是中國近代經濟史的一個縮影:李氏家族遷居閆景以後,以
傳統農業為立家根本,逐漸進入商貿領域,後投資經營
近代工業實業,從而由農轉商,後又轉為民族資本家。李家以土布起家,以義制利,利義相濟,世代“富而不驕,富而不奢,富而行仁”。李家的經商史及其數代人遵古“忠恕”的
家規家風和歷世樂善好施的義舉至今仍有參照意義。
由農轉商
李氏家族第八代李永山遷居閆景村後,繼承先祖農耕遺風,併兼營小手工業。經過幾代人辛勤勞作,逐漸家道殷實,為日後經商打下了基礎。至第十三代後裔李文炳出生,已是清
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李文炳之父李廷槐弟兄四個,因老大李廷桂膝下無子,所以李文炳一出生便被過繼給伯父李廷桂承嗣。
李文炳,字虎臣,清
監生。自幼聰明,富有商業頭腦,無心務農而有志於商道。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年僅十六歲的李文炳開始
棄農經商,乾起了逢集
趕會擺賣土布的營生,經常肩挑布包、走街串巷叫賣。隨著時間推移,李文炳認識到靠擺攤賣布這樣的小打小鬧,生存容易發展難。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他得知
靖邊、
安邊、
定邊等地,因土地貧瘠、氣候寒冷不能種植棉花,當地土布的價格猛漲,往返一趟利潤頗豐,便用手頭積蓄在萬泉一帶收購土布,組織
馬幫向“
三邊”販運,同時把西北的皮貨、藥材等販回內地,當地人稱其為“
邊客”。李文炳的馬幫從
禹門渡擺渡過河,翻山越嶺1000多公里,每年往返數次,有時還會遇到土匪搶劫,艱辛異常。由於他講究誠信,生意便順利地做大,逐漸積累起擴大經營的原始資本。李文炳決心改變中間商人身份,立志在“三邊”設立商鋪,占據整個商貿渠道。1827年,李文炳在定邊縣凝條梁鎮設立商鋪,改變自晉南零散收購的進貨渠道為到河南的
禹州﹑湖北的
棗陽一帶設莊批量收購土布,並捎購茶葉﹑藥材﹑雜貨到“三邊”一帶出售,馬幫又將皮貨、藥材馱回銷售。
壯大經營
李文炳單槍匹馬走三邊的做法,與商道繁榮的趨勢不適應,所以在設立商鋪的同時,他又讓自己的兩個弟弟李文階、李文蔚加入到李家的經營行業是家族的傳統做法,在最興旺的時候實現了傳承。1830年,李文炳再次思變,決定與兩個弟弟分開經營。他把相對比較好的店鋪給了兩個弟弟經營,而自己卻背負債把不易經營的生意一併攬了過來。這一次是李家經商之路的又一個新的起點,當時的李文階、李文蔚兄弟經過了三年的商海搏擊後商業才華已經顯露,由於分流之後的李文炳帶走了李家的
不良資產,其生意從此不景氣。
貿易四海
分開經營後,李文炳在閆景村創建了“通順成”、“通順興”商號,李文階、李文蔚兄弟在閆景村成立了“敬信義”商號。不久李文階、李文蔚兄弟又在
解州關帝廟附近成立了“敬信義”分號,經營的商品有食鹽、醬菜、茶葉、酒類、糕點、藥材、皮貨、綢緞、布匹、日雜等。1852年後,“敬信義”商號生意不斷擴大,分號逐漸向西發展到了西安、平涼、蘭州、
西寧、銀川一帶。同時,“敬信義”商號實行股份制。商號規定:每三年結算分紅一次,在三年的總收入中扣除股金總額和“財神股”,盈餘部分按股份多少分給股東和
人力股。採取死分活值(即東家的股份是死的,人力股是活的),一般按四六分成,股東六份,人力股四份。人力股折抵財股最多為一股(指經理),最少為一厘(指滿三年的學徒工),由於增設了人力股,使得各商號掌柜以店為家, “敬信義”商號也成為晉商著名的商號之一。
在“敬信義”分號向西北擴展的十年間,李氏家族達到鼎盛時期。1865年前後,李文蔚、李文階不僅在“敬信義”商號中入股,還利用分紅所得發展自己的商號。
李文階
李文階在閆景村創建以川廣藥材雜貨為主的“長壽東”,以收購棉花為主的“公生明”、“長恆東”、“長豐東”等商號。在
絳州設立
錢莊,以匯兌業務為主。在
汾城縣(今屬
襄汾縣)設立“敬信誠雜貨鋪”購銷中草藥和糧食,後轉行專門經營中藥材。1936年2月更名為“恆記藥店”,店鋪房屋達54間。“恆記藥店”的進貨渠道正規,當時經營的中藥有350多種,藥品銷往汾城、
新絳、
襄陵、
鄉寧、
大寧、
蒲縣、
石樓、
永和等地,受到藥品零售店和郎中的信任。山區六縣常年在汾城住有採購員,一方面從這裡購買藥品運回本地;一方面又將山區的
柴胡、
黃芪、知母等中藥材售給藥店,如收到名貴藥材,藥店則發往
北京同仁堂。
李文蔚
李文蔚的商號主要向解州、西安、平涼、蘭州、銀川、西寧一帶發展,後又發展到上海、天津、武漢等地。李文蔚在銀川開設的“
敬義泰”商號後來資產達百餘萬銀元,發展成為舊寧夏省城的“八大家”之首,故址設在今銀川市
玉皇閣西邊。創業之初,“敬義泰”在寧夏各縣設有
莊客,負責收購羊毛、枸杞、
髮菜和藥材等土特產。後又經銷綢緞、布匹和雜貨等。“敬義泰”的銷售方式,在清末民初以零售為主,民國十一年(1922年)以後,轉為批發為主,兼顧零售。初創時,進貨主要靠山西老號批發,後改由天津進貨,運貨主要靠河運。黃河
解凍後,僱船將收購的土特產品順水運到包頭,再轉運天津銷售;又將包頭運集的貨物,逆水運回寧夏。黃河冰封后,雇用駱駝來往寧夏、包頭之間。
伴隨著商號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李氏家族的生意由傳統的貨物貿易進一步走向金融
匯兌和興辦實業,由商人轉化為實業家,行商足跡遍及天下。
李子用
1917年,曾留學英國的李氏十五代後裔
李子用在陝西
三原縣北大街設立了“鼎記花店”,創辦實業。每逢八九月份,花店就派員下鄉辦理預購棉花業務,先付款後交貨。“鼎記花店”每年投入收購棉花的資金達二十餘萬
銀元,收購棉花六百多擔(一擔100斤),送打包廠整裝,由火車經
永樂店運往滬、津、武漢的
申新紡織公司、中紡公司、
大華紗廠。由於資金雄厚、業務量大,各紗廠與“鼎記花店”的業務聯繫最多。“鼎記花店”為李家創造了頗豐的財富,民國時期,三原縣形成了一條山西人經商的“山西街”。
1925年,李子用為擴大生意,在山陝咽喉之地、鑄造業發端極早的陝西省
韓城縣(現
韓城市)建立“敬信義”爐院(明清時冶煉鑄造的工廠稱爐院)。“敬信義”爐院在入爐配料、模具尺寸、生產操作等方面嚴格把關,主要產品有大、小五齒
鏵、風齒鏵、柳葉鏵、籠圈、鐵鍋之類。最出名的產品是芝川鏵。李子用後又投資入股了
新絳縣大益紡紗廠,1922年經山西榆次晉華紡紗廠總工程師王世毅(1917年留學日本,
臨猗縣人,李子用
親家)引薦,入股經營晉華紡紗廠,其所學的紡織專業知識得到發揮。
走向鼎盛
李子用接管家門商務後,第一件事就是修訂店規。為調動各商鋪掌柜、店員的積極性,李子用把
東家股份由六成改為五成,人力股由四成改為五成,人力股一股由原三厘升為五厘,把每三年分紅一次改為一年分紅一次。當年,李家的生意利潤比上年翻了一番多。1916年,李子用著手將銀川“敬義泰”的門面擴大為五間,在“敬義泰”東邊附設“敬義棧”,後改為“敬義醬園”。主要生產和銷售醬油、醬菜、醬、醋、糕點、黃酒、玫瑰露酒和枸杞酒,併兼銷糖、茶和其他雜貨。前店後廠,產銷見面。敬義醬園成為寧夏第一醬園。李子用投資紡織業並抽股退出“敬義泰”後,他的侄子李大輔(字丕丞)同王和君(第十六代李大猷
原配,大猷行三,早亡,人稱王和君為三寡婦)成為大股東,“敬義泰”成為寧夏“八大商號”之首,現銀達20萬兩。
1862年到1937年的七十多年,是李氏家族鼎盛時期,生意遍及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內蒙、湖北、河南、上海、北京、天津等15個省市、40多個縣,總計100多個店鋪,總資產數百萬銀元。李家媳婦王和君接手“敬義泰”生意後,每年到各地商號巡查,從閆景村坐馬車出發,每天行程60里,“只住自家店,不吃別人飯,直到銀川城”。
生意衰退
隨著軍閥的壓迫和抗日戰爭的爆發,李氏家族生意逐漸走下坡路。1938年日軍占領
萬泉縣後,李氏家族大都逃往西安或西北自家店鋪所在地,只有少數幾戶仍住在閆景村,晉南的生意漸趨衰落。抗日戰爭時期,西安市物價大幅度下降,貨幣貶值,人心不穩,加之洋貨進入,“敬”字號雜貨鋪經營每況愈下;西北一帶生意在當地軍閥的壓迫下也開始衰退。以“敬義泰”為例,1933年,
馬鴻逵入主寧夏後,商業環境越來越糟糕,營業逐漸衰退。戰爭開始後,貨源斷絕,收入下降,遂改為“大同慶”,生意也到了停頓的境地。至解放前夕已奄奄一息。
解放後,李家各地商號大都接受了
社會主義改造。1949年9月23日,寧夏和平解放,“大同慶”商號時任總經理張誠之接受黨的和平改造政策。他將蘭州的資金、貨物、人員全部轉回銀川,與“大同慶”合併,由原來的批發轉為零售。此後,張誠之回山西原籍未歸,“大同慶”遂由程仰山主持,程突然病故後由王海天主持業務,後來王也回山西,最後由閆壽庵主持。1956年,在社會主義改造中參加
公私合營,當時“大同慶”有股金8萬餘元,閆為
私方代表,從此“大同慶”商號走上了新生的道路。1992年,銀川市政府重新註冊“
敬義泰”老字號商標,地址遷往市區北門外,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總投資400萬元。西安的“敬”字號雜貨鋪於1952年接受了社會主義和平改造。韓城縣敬信義爐院併入縣鐵業生產合作社。陝西三原縣“鼎記花店”併入三原縣花廠。1955年,“恆記藥店”公私合營後更名為“古城公私合營醫藥部”。
大事記
年代/年份 | 事件 |
---|
明永樂年 | 相里百泉東渡黃河,落戶萬泉縣薛店村 |
明朝末年 | 第八代李永山遷居萬泉縣閆景村 |
1805年 | 第十三代李文炳出生 |
1809年 | 第十三代李文蔚出生 |
1823年 | 李文炳販貨“三邊” |
1826年 | 李文炳始在陝西定邊縣凝條梁鎮設立商鋪 |
1829年 | 李文炳與李文蔚、李文階分開經營 |
1830年 | 李文階、李文蔚兄弟在閆景村成立了“敬信義”商號 |
1840年 | 李及第出生 |
1851年 | 李敬修出生 |
1853年 | 李敬義出生 |
1871年 | 李道升出生 |
1880年 | 李敬義卒 |
李子用(名李道行)、李道在出生 |
1882年 | 李文蔚卒 |
1883年 | 李道昭出生 |
1884年 | 李道榮出生 |
1886年 | 光緒十二年創建李氏祠堂 |
1900年 | 清光緒26年,李敬修官居河南通判之職; |
李及第卒 |
1907年 | 李子用、李道在赴英國留學 |
1909年 | 清宣統己酉年,萬泉縣知縣丁璜為李道在贈“孝廉方正”匾 |
1911年 | 李子用與麥氏(21周歲)結為伉儷 |
1912年 | 民國成立,李敬修被推舉為山西省議會議員 |
1914年 | |
1915年 | 李敬倫卒; |
李子用接管西院家務、生意 |
1916年 | 李子用著手將銀川“敬義泰”的門面擴大為五間,並買下店鋪旁邊地皮,建起食品加工廠,形成前店後廠,產銷見面的格局 |
1917年 | 李敬修卒 |
1918年 | 李道在被推舉為京眾議院議員,國民政府授予四等“ 嘉禾章”; |
李子用繼配麥氏病故 |
1919年 | 李子用當選為山西省議會第二屆議員; |
|
1920年 | 李子用在省會太原蓋東夾巷38號房院 |
1922年 | 李子用當選山西省議會第三屆議員,被省議會選舉為省參事會 參事員 |
1925年 | 李子用返鄉擔任閆景村村長 |
1929年 | 李道升卒 |
李大輔(李道升之子)畢業於日本 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本科、獲學士學位 |
1931年 | 李道榮在村南買地修池蓄水,供村民飲用 |
1935年 | 李道昭卒 |
1937年 | |
1938年 | 日軍占領萬榮,李氏後人逃散四方,大部分逃到西北自家商店所在地,只有少數幾戶仍住在閆景村,李氏家族生意漸趨衰落 |
1939年 | 閆景村全體村民為李道升妻武氏贈“懿德千古”匾 |
1944年 | 日軍在閆景村設了據點,警備隊侵占了閆景國小,國小被趕到李家西院 |
1946年 | 1946年春,被編為晉綏34軍汾南特務團的雷文清(雷哼哼)部因聽到34軍有北調的訊息,從原日軍兵營(今運城棉科所)駐地撤駐閆景村,司令部設在李家大院。後因其擾民搶劫閆軍物資,4月17日,中央軍新三師和34軍44師圍剿,雷部被太岳區收編為汾南人民自救軍(一說汾南人民獨立支隊)。李家大院又被國民黨 胡宗南占用 |
李子用返里 |
1947年 | 李子用遷往陝西三原縣經營鼎記花店 |
1948年 | 10月,汾南中學遷閆景村李家大院,改名晉綏區公立汾南中學 |
1949年 | 李子用在陝西三原縣送孫子李同溫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
1951年 | 李道榮卒 |
1952年 | |
李子用太原賦閒 |
1954年 | 萬泉、榮河兩縣合併為萬榮縣,萬泉中學改名“萬榮一中” |
1957年 | 李子用入民革 |
1958年 | 稷山、河津、萬榮三縣合併為“稷山”大縣,萬榮一中改為稷山四中。9月5日,萬榮一中的高中部遷到縣城,名為“萬榮城關中學”,萬榮二中的國中部遷到萬榮一中,改名為“閆景中學” |
1960年 | 閆景中學又恢復招收高中部;(汾南中學遷到閆景後占住李家大院,因學校分占東溝街道兩旁,當時的西北區為教學區,坡下為宿舍區,宿舍區排列在街道兩旁,為了來往,曾架過一座天橋,後來與村協商,將街道改在校外南邊,把村的東關門封堵,才拆掉天橋,學校的西北區和東南區成為渾然一體。在此期間,將今校大門內的四座四合院和緊靠的北邊兩座四合院拆遷到西北區蓋了教室。在平台下曾蓋過學生食堂和開會的大禮堂,這兩座建築物已不存在。“文革”前,閆景中學從1958年起招收過七個高中班。“文革”中停招高中。“文革”後開始恢復高中,因為學生較少,只占部分房舍。) |
李子用返閆景 |
1965年 | 李子用病逝故里 |
1972年 | “運城農校”遷到李家大院,與閆景中學合併,稱為“運城地區技術學校”,閆中的國中部遷出。(招收“文革”後第一批農校學生,在校學生均為推薦,1973年遷回運城) |
1973年 | 運城地區戲劇學校在南院部分校舍開辦,招收三個班。(後於1977年5月間遷到池神廟,現為運城藝術學校) |
1977年 | 閆景中學附設中師班,成為中學、中師雙軌制。(高中辦到40班後停辦,成為“運城師範閆景分校” ) |
2001年 | 6月,李家大院被公布為萬榮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004年 | 6月,李家大院被公布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006年 | 8月10日,運城市政府成立運城市師範學校閆景分校移交工作領導組;運城市民俗博物館籌建領導組;運城民俗博物館協調領導組8月底,運城師範閆景分校遷往運城 |
9月,運城市政府批准成立市民俗博物館,接收李家大院;10月,李家大院景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 |
12月,對李家大院進行古建修繕、復建設計並對周邊區域按旅遊景區進行了規劃 |
2007年 | 4月13日,李家大院景區暨民俗博物館工程奠基開工 |
2008年 | 10月,景區建設竣工並正式對外開放 |
2013年 | 5月,李家大院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表格資料來源 |
文化研究
李家大院於2004年6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家大院的主宅院大門兩旁鐫刻著《
朱子家訓》,上面寫到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粒,恆念物力維艱”的節儉警句,讓子孫後代進門出門都念念不忘。
晉商文化
李家先祖在明朝永樂年間因災荒從陝西省韓城縣(今韓城市)逃荒至山西省萬泉縣(今萬榮縣),辛勤勞作,耕讀傳家,後由農入商,創辦企業,成為當地巨富。李氏家族以農為本,以商賈興,以誠信立,以慈善而名揚天下,演繹了一個白手起家、誠信經商、富甲一方、善行天下的晉商故事。李氏家族的發展史是中國近代經濟史的一個縮影,其以傳統農業聚集資本,進而轉入商業領域。又由封建商人積極進取,成功進入近代工業領域,轉化為民族資本家。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家族經濟發展的三個跨越,這在同一時期並不多見,李家大院正是這一歷史階段的實物見證。
慈善文化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壁”,用不同字型書寫著365個“善”字,意在要求自己及後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遠行善。李家經過10餘代努力成為晉南首富,為富不仁者不在少數,李家偏偏為富行善。萬榮是多災多難之地,突出表現在乾旱,旱起來便赤地千里,莊稼絕收,無數人被餓死。李家大行善舉,出錢買糧,廣設粥棚,接濟窮人。李家的粥有標準:筷子插到粥里不許倒。李家第十二代“廷”字輩里的李廷槐、第十三代“文”字輩里的李文階、李文蔚,第十四代“敬”字輩的李敬修,都救活無數災民性命。凡閆景、薛店村因婚喪嫁娶困難者,李家均施捨錢糧;對特別貧困戶的喪葬之事,李家親送棺材一口,讓其入土為安。
助國救民
清
光緒三年,“天大旱,人相食,種幾絕,斗粟白金四兩”。李家出資在萬泉一帶放賑舍飯,救活百姓無數。因樂善有德,
清廷贈“廷”字輩的李廷槐、“文”字輩的李文蔚、“敬”字輩的李敬義為
奉政大夫(清
正五品);封“廷”字輩的孫氏、“文”字輩的閆氏、“敬”字輩的閆氏為宜人。
清光緒十六年,李敬修捐助五百金重修萬泉書院,清萬泉縣令鹿公為李敬修單獨樹起一塊碑石,並贈“急公好義”匾額,清右副都御史奎中丞和劉學使賜李敬修 “樂善好義”匾。
清光緒二十年,
孤峰山發大水,房倒屋塌,糧食遭淹,李家伸手相助,不讓一人受飢餓。
1900年,河東大旱,李敬修、李敬倫同侄子李道升拿出數十
斛糧食賑濟村民。
民國五年十二月,閆景村全體村民為李敬倫贈“為善有方、世人標的”匾。
民國17年,河東大旱,李家兄弟為災民捐款6000塊銀元,並且在薛店村家廟、閆景村祖師廟、運城
池神廟三處設粥場舍飯,長達一年之久。
1928年至1929年,山西接連大旱,李家“道”字輩先後賑濟河東十七縣災區每縣1000銀元,給河東旱災救濟總會捐款10000銀元,對本縣、本村及原籍薛店村特別救濟4000銀元和2000銀元。再設粥場。當時山西省政府主席
閻錫山為李氏家族頒發“博施濟眾”牌匾一塊,以示表彰;萬泉縣知事王德成為李氏家族贈“樂善好施”匾。
1929年十一月,萬泉縣36村共為李子用母親王氏贈“澤潤河東 懿範永垂”匾;十二月,閆景村全體村民為李道升贈“德風善霖”匾。
民國十九年(1930年),瘟疫流行,李家購回防疫用藥,戶戶發放,安度疫情之災。
1930年秋,閻錫山動員山西各地捐資興建公路。李氏家族兄弟代表萬泉縣西、南片共36個村莊,以每村1000塊銀元標準,共捐錢36000塊。
1931年前後,猗氏至萬泉的公路破土動工,一年後建成。
尊師重道
李家不僅重視教育子女,更尊師重道,院內建有學堂私塾,專門用於教育後代。每年
冬至,男主人都會特意宴請教書先生,家庭主婦都要穿上褶裙、帶上求學子弟向教書先生行禮。李家教育後輩要讀經書不讀死書,大院中的一塊影壁上有磚雕的 “司馬光砸缸”圖,在影壁兩邊有一副
對聯:“擁林千頃眼底蒼浪方悟種德若種樹, 存書萬卷筆下瀚海才知作文即做人” 。
李道升十分注重教育,認為“人才是立國之本,只有振興教育,才能強國富民”,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祿,潛心修身養性。他曾捐銀五百兩在高村廟建育嬰堂;捐銀千兩以資興辦縣立高等國小校。有一年,兩個小偷到李家偷東西,剛上到房頂,李道升就發覺了,高聲說:“房上的人請下來吧!夜深危險,如果掉下來摔傷了,家中的父母誰來奉養?等我給你搬梯子!”小偷聽了以後非常慚愧,下來跪地磕頭,李道升送了他們一些錢糧,並叮嚀以後有難處就來找他——從此再也沒有人進李家偷過東西。李道升的五位夫人去世以後,村民送了一塊“懿德千古”的合村匾。
李子用的三房妻子麥氏居住的院落大門上有這樣一副對聯:“三省台前設棋枰歡留朋友,一經樓上藏書籍遺訓子孫”。麥氏教子女們學英語;她仿效中國古代的“
四大賢母”教育子女,引用“斷機勖學”、“ 畫荻傳書”、“
精忠報國”等古訓說服子女;對孩子們的小錯誤從不姑息遷就;常用鋼琴、手風琴教子女學音樂。麥氏提倡男女平等,堅決反對子女早婚,並堅持婚姻自由。麥氏的先進理念影響了李家人, 李道行在生活習慣、教育子女等方面受到麥氏的巨大影響,他平時身著西裝、扎領帶,吃飯使用刀叉;把傳統的土炕改為木床;冬季取暖使用英制鐵鑄的取暖爐;歸國以後辦工業,用實業興國。
民居研究
中國民居建築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說,建築大師
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山西古建築後寫道:“由莊外遙望,十數里外猶見,百尺矗立,崔嵬奇偉,足鎮山河,為建築上之榮耀”。晉商的興起,源於河東鹽池的開發,晉商的宅院見證了晉商500年的興衰史。李家大院建築規模宏大,在院落布局上以北方傳統四合院為主,整個建築多為二進、三進四合院格局,但又不局限於四合院;在建築風格上以晉南地區漢族傳統民居建築為基礎,同時吸納了徽式建築風格,部分院落建築採用了日式“推拉門”和歐洲“哥德式”建築,因而整體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體現了南北融匯、中西合璧的建築理念。
民俗研究
作為晉南民居和晉商大院,李家大院是晉南漢族
民俗文化和晉商精神的物化,為研究、展示和教育提供了場所。李氏家族歷世以民間疾苦為懷,樂善好施、博施濟眾,善行善舉無數,官民共譽,人稱善人。其白手起家的歷史、善行天下的美德,對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李家大院蘊含著豐厚的文物價值和文化內涵,2006年7月,運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李家大院為基礎,集中保護一批當地漢族傳統民居建築,建設運城市民俗博物館,把李家大院打造成知名的文物旅遊景點。
旅遊參考
開放時間
4月至10月:8:00-18:00
11月至次年3月:8:30-17:30
門票優惠
①
兒童票:身高1.2米—1.4米半票,1.2米以下免票
②持
老年證60-70歲之間可購優惠票,70歲以上免票
交通路線
①火車:從太原方向乘火車至運城,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②汽車:太原方向—大運高速—運城,沿209國道40分鐘即到
北京方向
①火車:從北京方向乘火車至運城,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鄭州方向
①火車:乘火車至三門峽轉運城,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西安方向
①火車:從西安方向乘火車至運城,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②汽車:西安方向—西潼高速—運風高速—運城,沿209國道40分鐘即到;西安方向—
西禹高速—
韓城—
河津,沿209國道40分鐘即到
(詞條圖冊部分圖片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