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縣(永和(山西省臨汾市所轄縣))

永和縣(山西省臨汾市所轄縣)

永和(山西省臨汾市所轄縣)一般指本詞條

永和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游晉陝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東鄰隰縣,南連大寧縣,北與石樓縣接壤,西與陝西延川縣一河之隔。縣境東西寬41千米、南北長46千米,總面積1219平方千米。

永和縣歷史悠久,民風淳樸,遠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3000多年前即有建制。西漢置狐讘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始稱永和縣。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下轄2個鎮、5個鄉,常住人口為66183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115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3345億元,第二產業完成1.6227億元,第三產業完成5.157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800元,按2018年平均匯率(6.6174)計算為2085.4美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和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山西省臨汾市
  • 下轄地區:2個鎮、5個鄉
  • 政府駐地:芝河鎮
  • 電話區號:0357
  • 郵政區碼:041400
  • 地理位置:山西省西南部,臨汾地區西北隅
  • 面積:1219平方千米
  • 人口:66183人(2018年常住人口)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黃河乾坤灣
  • 車牌代碼:晉L
  • 行政區劃代碼:141032
歷史沿革,地名由來,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脫貧攻堅,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平安建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據《元和郡縣誌》,縣以縣西永和關為名。“永和”典出“永履和樂”語。

建置沿革

永和縣歷史悠久,早在數十萬年之前的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即有遠古的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商、周屬晉之同姓諸候國蒲(今石樓)。
春秋時代仍屬晉之蒲,置樓邑。
戰國屬魏蒲陽(今隰縣),仍屬樓邑。
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屬河東郡北屬(今吉縣)。
西漢置狐讘縣,屬司州平陽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東和州,貞觀初東和州,改北樓縣為樓山縣,後改為永和縣,屬河東道隰州。
五代永和縣廢,先後屬梁唐、晉、漢、周之隰州。
北宋復置永和縣,屬河東路隰州。
金屬河東南路隰州。
元屬山西行書省赭寧路隰州。
明屬山西省平陽府隰州。
清屬山西省隰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山西省。民國二年(1913年)屬河東道。民國五年(1916年)復屬省。民國十五年(1926年)9月屬山西省第六行政區。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屬第四行政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9月永和縣解放。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元月屬晉綏邊區呂梁分區第十專區,後改屬第九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屬山西省臨汾專區,1954年9月屬晉南專區,1958年9月25日撤銷永和縣建制併入呂梁縣,1961年5月28日恢復永和建制,1970年復歸臨汾地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永和縣下轄2個鎮、5個鄉。永和縣人民政府駐芝河鎮。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141032100000
芝河鎮
141032101000
桑壁鎮
141032200000
閣底鄉
141032201000
南莊鄉
141032202000
打石腰鄉
141032203000
坡頭鄉
141032204000
交口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永和縣地處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游晉陝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縣境東西寬41千米、南北長46千米,介於東經110°22′45″—110°56′45″,北緯36°31′15″—36°56′45″之間,總面積12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永和縣屬晉西高原的組成部分,梁峁重疊,溝壑縱橫,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境內山脈分為三支;縣城西部一支以四十里山為最高,海拔1399米;縣城東部一支地勢高亢,海拔在1500米以上,茶布山海拔1524米,為縣內最高峰;縣境南部一支,海拔也在1500米左右;西部黃河岸畔,海拔在600米以下。

氣候特徵

永和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5℃,極端高溫35.8℃,極端低溫—22.2℃,無霜期平均183天,最長199天,最短161天,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平均2541.7小時,年10℃以上積溫,平均3674℃,年平均降水量554.3毫米,主導風向:西北風,平均風速2.4米/秒,主要災害有旱、風、雹等。

水系水文

永和縣境內河流除黃河縱貫西境外,還有芝河、桑壁河。這些河流均屬黃河水系。
黃河黃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2018年,永和縣水資源總量2688萬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385.3萬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20萬立方米,工業用水6.3萬立方米,農業用水245.3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耕地保有量23768.78公頃,基本農田272198.54畝。全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13.664655公頃。其中,工礦倉儲用地6.7864公頃,房地產用地0.565855公頃,商業服務用地0.2444公頃,基礎設施等其它用地6.068公頃。

植物資源

永和縣植被以沙棘、黃薔薇、虎榛子等灌草叢為主,此外,尚有刺槐、榆、油松、山楂等林木。

礦產資源

永和縣礦藏資源貧乏,分布有少量煤炭、煤層氣及石材等。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常住人口為66183人,比上年末增加354人。男女性別比為109.98%(女性為100)。全年出生人口748人,出生率為11.33‰;死亡人口394人,死亡率為5.97‰;自然增長率為5.36‰。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4.17%,比上年提高1%。

經濟

綜述

2018年,永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達9.1150億元。GDP增速為4.3%,比全市高1.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3345億元,同比增長7.7%;第二產業完成1.6227億元,同比下降7.4%;第三產業完成5.1579億元,同比增長6.8%。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一產占GDP比重為25.6%;二產占GDP比重為17.8%;三產占GDP比重為56.6%。從三次產業對經濟的作用看,第一產業的貢獻率為44%,拉動經濟33.1%;第二產業的貢獻率為-32.3%,拉動經濟-31.8%;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88%,拉動經濟29.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800元,比上年增長9%,按2018年平均匯率(6.6174)計算為2085.4美元。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永和縣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4.35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6%。其中,第二產業完成6.5369億元,同比增長47.06%;第三產業完成7.8174億元,同比增長20.9%。全部投資中,國有投資完成10.4327億元,同比增長31.94%,占全縣投資總額的72.68%;民間投資完成3.9216億元,同比增長30.57%,占全部投資的27.32%;基礎設施投資完成7.8174億元,同比增長27%;工業投資完成6.5369億元,同比增長47.1%。轉型項目統計監測顯示:轉型項目投資完成6.5369億元,同比增長48.6%,占全部投資比重的45.5%。其中新能源產業完成6.1239億元,同比增長39.08%。
財稅收支
2018年,永和縣財政總收入完成2.79億元,增長17.9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4億元,增長12.8%;稅收收入完成9864萬元,增長20.3%。其中,企業所得稅完成1491萬元,增長85.4%;個人所得稅完成163萬元,增長5.8%。全年財政支出12.5998億元,增長16.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494億元,同比增長44.04%;教育支出1.0324億元,同比減少7.9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239億元,同比增長18.9%;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1.0608億元,同比增長12.03%;住房保障支出5359萬元,同比增長43.2%。
人民生活
2018年,永和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7元,同比增長8.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8元,同比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8元,同比增長12.7%。城鎮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9元,低收入比重44.6%,增長7.7%;農村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元,低收入比重37%,增長16.8%。

第一產業

2018年,永和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93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2.4337億元,同比增長7.17%。其中,農業1.4736億元,同比增長8.95%;林業4216.4萬元,同比下降23.73%;牧業4391.8萬元,同比增長1.16%;農林牧漁服務業992.5萬元,同比增長2.91%。全縣累計取得無公害產品認證6個、綠色產品認證3個、地理標誌認證1個。
種植業
2018年,永和縣農作物種植面積25426.7公頃,比上年下降6.5%。糧食種植面積24330.4公頃,同比增長3.2%,其中,夏糧(小麥)90.4公頃,同比增長2.4%;秋糧24240公頃,同比增長3.2%;玉米15575.3公頃,同比增長10.1%。果園面積9157.9公頃,同比下降0.1%。其中,蘋果園面積1238.9公頃,同比下降0.1%;紅棗面積7838.6公頃,同比下降0.2%。農產品產量:全年糧食總產量93071.54噸,比上年增產38418.14噸,同比增長70.2%。其中,夏糧(小麥)108噸,比上年減產30.9噸,同比下降22.2%;秋糧92963.54噸,增產38449.04噸,同比增長70.5%。
畜牧業
2018年,永和縣肉類總產量2085.75噸,比上年下降5.58%。其中,豬肉產量1264.35噸,比上年下降1.53%;羊肉產量694.25噸,比上年增長1.64%;禽肉產量159.48噸,比上年增長104.46%。禽蛋產量1752噸,比上年增長0.57%;奶類產量72噸,比上年增長2.8%。
林業
2018年,永和縣實施三北防護林、呂梁山生態脆弱區荒山、省級通道兩側荒山綠化、旅遊路通道綠化等造林工程,共造林13.4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8.03%。
生產條件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共有農機專業合作社14個,農機戶1046戶,鄉村農機從業人員1115人。擁有農業大、中、小型拖拉機1659台,比上年增長37.8%。農業機械總動力43356千瓦,比上年增長103.3%。機械耕地面積8773公頃,機械播種面積8042公頃。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永和縣全部工業增加值2.4386億元,比上年減少26.5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618萬元,同比減少30.5%。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182億元,比上年增長80.06%;實現利稅13.7萬元,比上年增長585%;實現利潤-1607萬元,同比減296.28%。
建築業
2018年,永和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658萬元,比上年增長20%,資質以上建築企業總產值11245.3萬元,比上年增長69.7%,簽訂契約額總計1.705元,同比增長188.1%。全縣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共3家,均為三級企業。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永和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5.2384億元,同比增長7.8%。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市場零售額4.1961億元,增長7.7%,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0.0%;鄉村消費品市場零售額1.0422億元,增長8.6%;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9.9%,比城鎮消費品市場高0.6%。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為4.5407億元,同比增長7.3%;餐飲收入6977.2萬元,同比增長11.6%;商品零售4.5407億元,同比增長7.3%。按規模統計,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86.6萬元,同比增長14.6%;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2297億元,同比增長7.8%。全縣制定了《永和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實施方案》,成立電子商務企業聯盟,註冊了專門買賣永和農副產品的“各街網”,與臨郵樂購、公益中國等電商平台實現精準對接。自主開發“情暖永和”銷售平台,通過槐花扶貧活動,線上線下銷售槐花110噸,創造季節性崗位300多個,帶動180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銷售“永和乾坤灣”大禮包1100餘份,銷售額達30.3萬元。
房地產業
2018年,永和縣房地產業完成6690萬元,增長3.4%。
郵電通信
2018年,永和縣郵政業務總量594.12萬元,增長1.78%;郵政業全年完成快遞業務量25.3萬件,郵政函件業務16.71萬件。年末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3.61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065戶,增長30.4%。其中,固定電話1050戶,行動電話35050戶。在行動電話用戶中,4G用戶達30768戶,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53部/百人。全縣寬頻接入用戶達到8714戶,同比增長1.9%。
旅遊業
2018年,永和縣遊客人數達19.6萬人次,同比增長了28.1%,旅遊總收入達到9800萬元。東征村獲“2018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稱號,奇奇里村獲“新時代中國最美鄉村”稱號。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全部金融機構本幣各項存款餘額24.47億元,比年初增長21.6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4.41億元,比年初增長17.55%;機關團體存款3.26億元,比年初增長19.72%。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幣各項貸款餘額7.98億元,比年初增長73.85%。其中:住戶貸款餘額4.56億元,比年初增長15.01%;經營性貸款1.71億元,比年初增長213.3%;消費貸款695萬元,比年初增長1020.97%。
保險業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共有保險公司3家,全年保費收入1523.85萬元。其中,車險保費收入428.36萬元;非車險保費收入1095.49萬元。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69.84萬元。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公路通車裡程934.83千米。其中,國道92.274千米;省道46.575千米;縣道202.169千米;鄉、村道及專用道593.812千米;高速公路35.616千米。全縣公路密度為76.98千米/百平方千米。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729萬元,同比減少8.5%。
永和縣自古就是秦晉交通要道,也是連線華北與西北地區物流的重要門戶。境內328省道穿境而過,省級沿黃幹線二級公路貫穿南北。

運輸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民用車輛擁有量2831輛,比上年末增加6.1%。其中:大型車輛284輛,增長33.96%;小型汽車2509輛,增長24.9%。大型車輛中:客車43輛,貨車231輛。公路客運量9.6萬人,比上年增長14.8%;公路貨運量226萬噸,比上年增長19.6%。
永和交通永和交通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永和縣受理專利申請4件,比上年增長33.33%。其中,受理髮明專利申請4件,比上年增長33.33%。全縣共授予專利權8件,增長33.33%,其中,授予發明專利權8件。年末,共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1個,省授權行業建立的檢驗中心1座。全年共監督抽查11家企業,完成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12台(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在校生6458人。其中,高級中學1所,招生178人,在校生555人,畢業生243人;中學3所,招生354人,在校生1126人,畢業生369人;普通國小11所,招生660人,在校生3286人,畢業生563人;特殊教育招生3人,在校生26人,畢業生2人;學前教育招生311人,在校生1482人,畢業生556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館藏圖書2.6萬冊,檔案館1個。市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其中國家級1處,市級1處。擁有廣播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用戶5300戶。廣播人口覆蓋率91.2%,電視人口覆蓋率98.5%。全年送戲下鄉演出42場,舉辦晚會30場,公益電影放映948場。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現有籃球協會、足球協會、太極拳協會和田徑協會各1個,專職教練5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6個。其中,醫院2個,衛生院7個,鄉鎮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0個,村衛生室7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17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08人,註冊護士61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83張,其中醫院128張,衛生院55張。

勞動就業

2018年,永和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01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302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2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1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4660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37055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5054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5135人,參加失業保險2991人,參加工傷保險3924人,參加生育保險3055人。

社會福利

截至2018年末,永和縣共有敬老院1座,養老中心1座,收養98人。年末共有6649人納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發放城市低保資金601.75萬元;1828人納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發放農村低保資金686.09萬元。312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五保)。

脫貧攻堅

2018年,永和縣共脫貧25個村,1776戶,4945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9.84%。

環境保護

2018年,永和縣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4.75,比去年同期上升0.08,二級以上(含二級)天數為278天。年末,永和縣綠地面積88.49公頃,同比增長1.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18.44%。全年中心縣城污水處理率達100%;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安全生產

2018年,永和縣共發生道路交通運輸事故37起,死亡6人,全年無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發生。

平安建設

2018年,永和縣先後打掉惡勢力團伙2個,核查掃黑除惡線索37起,辦結30起。相繼開展了禁毒人民戰爭、打擊“盜搶騙”、“緝槍治爆”、網路詐欺等嚴打整治專項行動。刑事案件立案103起,破獲46起,破案率45%。抓獲網上逃犯13人,抓獲吸毒人員4名。
永和縣永和縣

歷史文化

永和文廟創建於元代,僅存大成殿,是研究晉西南古建築區域文化的有效實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2013年,永和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朝陽寺位於永和縣縣城西,創建年代不詳。寺內原存鐵佛1尊,石窯3孔,原植白牡丹數株,據推測花齡在300年以上,已呈野生狀態,在寺前建起牡丹園。
永和文廟大成殿永和文廟大成殿
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位於永和縣閣底鄉東征村,於2005年重新修建。以“英明決策築輝煌”“紅軍東征在永和”和“老區人民愛紅軍”為主題分三個展廳,用大量的實物圖片、塑刻作品等真實再現了一幅可歌可泣的東征歷史畫卷,全面展示了當年東征紅軍的豐功偉績。
在永和縣,有一種特產還與紅軍東征有關係。永和盛產紅棗,而且品種繁多,其中有一種棗的棗臍呈五角星狀。據當地棗農講,過去永和並沒有這種棗,自從毛澤東率紅軍東征後這裡才出現了這種棗。於是,便有了“自從主席東征後,永和有了五星棗”的民謠。

風景名勝

永和縣(永和(山西省臨汾市所轄縣))
黃河乾坤灣黃河流經永和縣境西部,為永和縣與陝西省延川、延長2縣的天然界河。黃河流經永和68千米,自北而南形成英雄灣、永和關灣、郭家山灣、河澮里灣、白家山灣、仙人灣和於家嘴灣七個大灣,統稱為黃河乾坤灣。傳說中,伏羲正是看到這條河灣,以象取義,才畫出了太極圖,所以,永和人把乾坤灣當做大自然賦予永和最寶貴的財富。2011年,國土資源部批准成立“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
永和縣(永和(山西省臨汾市所轄縣))
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位於永和縣閣底鄉東征村,距縣城80餘華里,於2005年重新修建,占地2500平方米,分三個展廳,分別以“英明決策築輝煌”、“紅軍東征在永和”和“老區人民愛紅軍”為主題,用大量的實物圖片、塑刻作品等真實地再現了東征歷史畫卷,全面展示了當年東征紅軍的豐功偉績。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澤東主席、彭德懷總司令率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進行了著名的渡河東征,壯大了紅軍力量,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永和縣(永和(山西省臨汾市所轄縣))
望海寺景區在打石腰鄉境內,寺廟距縣城24千米,位於一個小山包上,占地近六百平方米,創建年代待考,僅存三個建築。

榮譽稱號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