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義泰

敬義泰

“敬義泰”是清朝同治末年,是山西回民李子榮在父輩的基礎上在創辦經營的唯一一家清真綜合食品加工企業。商號附設敬義醬園,生產醬油、醋、醬菜、酒、糕點,還有聞名遐邇的黃酒和玫瑰露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敬義泰
  • 時代:清朝同治末年
  • 實質:一個輝煌的稱謂
  • 地位:深厚文化底蘊的品牌
企業發展,發展歷程,歷史由來,艱難發展,繁榮興盛,若干片段,管理模式,企業文化,

企業發展

“敬義泰”是寧夏八大家之一,是一個輝煌的稱謂,一個積澱了深厚文化底蘊的品牌。2003年通過上報國家商標局對“敬義泰”品牌進行商標註冊,由國家商標局註冊登記頒發了“敬義泰”品牌證書;2005年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11年成功得到符合國際伊斯蘭標準的哈拉認證;2012年得到通過中國商務部頒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證書。
現在的“敬義泰”品牌由寧夏吉晟集團法人控股。在銀川、西寧、蘭州等地,特別是回族地區,“敬義泰”品牌非常有名。該品牌與中阿經貿論壇達成長期合作,並與阿聯等中東國家的達成深度合作意向。
一百五十歲的敬義泰仍健步走在成長之路上。

發展歷程

1862年同治年間,山西省萬泉縣閆景鎮李氏兄弟李敬信、李敬義、李敬泰開了一家雜貨鋪,以供本家開銷。信、義、泰三兄弟去世後,李敬信之子李子榮在雜貨鋪基礎上創辦了“敬義泰”商號。當時,除經營雜貨外,“敬義泰”還經營綢緞、布匹等。
敬義泰發展歷程敬義泰發展歷程
19世紀30年代,戰亂頻發,民生凋敝,“敬義泰”元氣大傷。1933年,“敬義泰”改名為“大同慶”,試圖以改變商號名稱、縮小資金來應對時局,但收效甚微,只能慘澹經營。
1949年9月,寧夏解放。已更名為“大同慶”商號的“敬義泰”,接受了和平改造。此後的10年間,百年“敬義泰”先後經歷了公私合營後又轉為國營企業。這時的“敬義泰”既無生產資金,又無政策扶持,加上所有財產被無償劃撥給了其他國有單位,基本上停止了生產經營活動。
1978年,銀川市政府下令恢復了“敬義泰”的生產。1984年,“敬義泰”恢復了老字號“敬義泰清真糕點廠”的廠名,主要生產低脂、低糖、鹹、甜、淡等各式糕點和桃酥、大麻花、江米條、薩琪瑪、餅乾、煮餅以及廣式、蘇式、潮式、京式、港式、日式、韓式等十幾個大類上百種月餅系列。
2006年5月,經自治區工商局批准,“銀川敬義泰清真糕點廠”更名註冊為“寧夏敬義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寧夏敬義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由銀川市雙寶副食品有限公司法人控股,藉助雙寶公司十餘年大型商超的經驗,擴大敬義泰原有糕點類商品的品相,提高銷售。同時,藉助敬義泰公司現有的生產場地、生產設備以及糕點製作的技術與經驗,加大雙寶公司生鮮類自製商品的生產,擴大規模,開創市場。
2008年4月7日,寧夏敬義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由商務部批准成立寧夏敬義泰清真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成為寧夏首批由商務部同意為自治區主食加工配送試點企業,主要為銀川市零售業、社區提供主食加工配送服務。

歷史由來

《敬義泰》從其先祖走西口闖三邊起,至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823年,李家第十三代李文炳(東院),十七歲開始渡過黃河、遠涉西北,往返於西北和山西之間跑買賣做生意。1827年在定邊縣凝條梁鎮開設了第一個店鋪。1830年後,李文炳的兩個弟弟李文階(中院)、李文蔚(西院)在閆景村成立了敬信義商號,從此有了李家的第一個字號。隨著商業的發展壯大和家族的繁衍分支,在李文階(中院)李文蔚(西院)兄弟倆分家後,大約在清同治(18621874年)年間,李文蔚與其子李敬修、李敬義在閆景成立了《敬義泰》,並派第一任掌柜王秉初攜銀1000兩在寧夏銀川的玉皇閣西邊的三間鋪面籌辦了《敬義泰》分號。李文蔚在敬信義的股份仍然保留。1907年李敬修之子李子用留學英國前後,李子用將其西院的股份從《敬義泰》中全部退出,從此《敬義泰》為李文蔚(西院)的另一孫子李道升(後稱南院,實為西院的一支)獨股獨資。
敬義泰舊址敬義泰舊址
在李道升及掌柜、店員們的辛勤經營下,《敬義泰》逐漸發展壯大。最初的《敬義泰》經營日雜、百貨、副食,樣樣齊全。以後又在旁邊設立了客店敬義棧(後變為醬園),接著陸續又成立了銀號敬義豐及各專業店敬義瑞、敬義公、敬義成、敬義德、敬盛永等等。這些分號設在西安、蘭州、天津等地。從山西到銀川一路重鎮都有各分號的鋪面。《敬義泰》在最興盛時期,為適應外貿出口的需要,將天津的莊點改為《敬盛永》貨棧,在包頭、上海、北京、涼州(甘肅武威)、歸綏(內蒙古呼和浩特)、漢口等地設有常駐莊點,為商號採購、推銷、運輸貿物,並提供商業信息。最興盛時店員莊客近百人,各字號每年共收現銀百萬兩之多,為寧夏八大商號之首。
民國18年(1929年)李道升去世後,《敬義泰》由其長子李大輔(字丕丞)主持,直至解放後公私合營。李大輔留學日本明治大學經濟系本科。解放後居住在北京,上世紀70年代去世。先後擔任《敬義泰》掌柜的是王秉初、謝自立、閆漢三、王玉章、范星三、張誠之、閆竹生、程仰山、王海天、閆壽安。這些掌柜及店員們為李家商業的發展付出了自己畢生的聰明才智。在清末民初,李家中、西、南院的宗族兄弟們,或共資、或獨資,在《敬信義》字號發展的基礎上,除《敬義泰》等字號外,還擴大發展有敬信源、敬信誠、敬信永、敬信裕、敬信明、敬信泰、敬信公、大同慶、公生明、同心協、同順興、同順成、和順貞等幾十個字號。可惜這些字號至今都不復存在。

艱難發展

1933年至1949年馬鴻逵主政寧夏的十七年是《敬義泰》等民族工商業最為衰敗的時期。作為軍閥、買辦的馬鴻逵從多方面擠壓民族工商業。一是苛捐雜稅名目繁多、舉不勝舉。特別是在交通要道遍設關卡,亂徵稅賦、勒索錢財,貨物無法運輸。二是強迫雇兵。“七七事變後”,馬鴻逵以抗戰為名,加速徵兵擴軍。每次徵兵必向商號派兵。商號沒人,只得出錢雇兵頂替。《敬義泰》及南院在銀川的其他商號一次雇兵40多名,每個兵至少得400塊大洋。這些雇兵如果以後在部隊中跑一名,罰再雇兵35名,逃官1名,罰兵10名。這一項規定使《敬義泰》每年損失幾萬現洋,且每日盡應付了政府的雇兵、追逃、要錢等等,無法做生意。三是馬鴻逵為了獨攬寧夏金融大權,於1938年6月將原寧夏省銀行改為寧夏銀行,自任董事長。官股100萬、商股50萬。《敬義泰》等寧夏八大商家被強迫攤派入股,不給紅利。馬鴻逵的寧夏銀行變為大煙、糧食、百貨、皮毛、枸杞、藥材、木材、食鹽、髮菜等多種經營的投機壟斷機構,且規定凡屬銀行經營的物資,一律列入統購範圍,按官價收購,禁止民間買賣。這樣《敬義泰》等八大家在官僚買辦壟斷集團的排擠下,走向衰敗。四是在1948年8月國民黨敗逃前,大量發行“金元券”,收購黃金、白銀,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各商號賣掉庫存貨物,換回的是一堆廢紙。儘管也儘量兌換黃金、白銀,但與官商相比,微不足道,虧損巨大。在馬鴻逵的擠壓下,寧夏民族商業的八大家紛紛破產,另立字號。《敬義泰》也不得不改換門庭,縮小規模。當時東家李大輔將銀川和蘭州的《敬義泰》改為《大同慶》(大、同兩輩各取一字),將資金、人員、經營範圍都縮小,以應付馬鴻逵的各種排擠,勉強慘澹經營。
敬義泰敬義泰

繁榮興盛

1949年9月23日,寧夏和平解放,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國民經濟恢復時期銀川蘭州的《大同慶》及西安等地的敬義泰、敬義成、敬義德等商號接受了和平改造政策,1956年參加公私合營。鑒於過去《敬義泰》在寧夏的聲望很高,李家的諸多字號保留了《敬義泰》字號。當時的銀川市《敬義泰》副食品公司已成為公私合營的企業,從此《敬義泰》走上新生。1960到1962年的三年困難時期,由於政府給敬義泰公司的生產糕點原料不受限制,在大家都吃不飽的時期,紛紛購買《敬義泰》糕點等食品,《敬義泰》生意特別興隆,這三年是《敬義泰》在解放後發展最興旺的一個階段。“文革”中《敬義泰》被衝擊,“敬義泰”三字被去掉改為銀川市副食品公司。改革開放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又恢復了《敬義泰》字號,重新繁榮興盛,發展壯大。現在已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僅有的兩個全國第一批中華老字號之一的大型企業。
敬義泰食品熱賣敬義泰食品熱賣
現在的《敬義泰》是由銀川市雙寶副食品有限公司法人控股。在銀川、西寧、蘭州等西北省(市)區,特別是回族地區,《敬義泰》品牌非常有名。2008年4月7日,經商務部批准,《敬義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又成立了寧夏清真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成為寧夏首批由商務部同意為自治區主食加工配送試點企業,主要為銀川市零售業、社區、單位提供主食加工配送服務。

若干片段

敬義泰”商號是老銀川人記憶的一道大門。這道大門的背後,藏著近一個半世紀的歷史。幾經沉浮,塵煙散盡,“敬義泰”至今活躍在我們腦海中的是那些鮮活的記憶的片段。
最早的記憶
話說清朝同治(1862年-1874年)年間,在如今的山西省萬泉縣閻景鎮有一李姓的大戶人家。李氏家族人丁興旺,一應花銷物用自然不小,全賴李家弟兄仨(李敬信、李敬義、李敬泰)開的一家小雜貨鋪供給。小雜貨鋪取名“敬信義”,也兼理外售。李氏兄弟死後,李敬信之子李子榮在“敬信義”的基礎上創辦了“敬義泰”商號,除雜貨外,還經營綢緞、布匹。
“敬義泰”的生意滾雪球般越做越大,轉眼到了同治末年。此時正值晉商在中國北方非常活躍之際,“敬義泰”見寧夏工商業落後,一應生活用品基本仰賴外地輸入,便派出一名叫王秉初的經理攜銀1000兩來銀川籌辦“敬義泰”分號,定址在現在的銀川市玉皇閣西邊。
“敬義泰”分號的開張給李氏家族開闢了滾滾財源。都說晉商是天生的經營人才,此話不假。分號開張之初,為增加收入,“敬義泰”在寧夏各縣都專設了莊客推銷貨物、收購寧夏土特產。
每年舊曆五六月間,寧夏引黃灌區大片妖冶的罌粟花落盡之後,便結出了飽滿圓實的罌粟果———“敬義泰”收購大煙的時間到了。泥黑的罌粟膏經過翻曬加工,製成了50兩和75兩重的磚板,再貼上“敬義泰”的紅色標封,就成了“粟板貨”。運到外省銷售一空,白花花的銀兩便流水般匯入到了“敬義泰”的賬上。煙土生意讓“敬義泰”寧夏分號一夜暴富。
玫瑰露酒
又是若干年過去了,寧夏“敬義泰”分號的生意已遠遠好過了山西總店。山西的股東、經理和親友頻繁來寧,“敬義泰”分號東邊新建的敬義棧整日人歡馬嘶,好不熱鬧。數年後,敬義棧改作敬義醬園,是當時寧夏的第一家醬園。敬義醬園前店後廠,產銷見面,生產和銷售醬油、醬菜、醬、醋、糕點、黃酒、玫瑰露酒和枸杞酒。玫瑰露酒和枸杞酒是當時寧夏最好的酒。
一壇壇殷紅甜美的玫瑰露酒讓敬義醬園揚名。玫瑰露酒採用野生玫瑰釀製。春夏盛花之際,沿引黃灌區大大小小的渠堤居住的農人便紛紛採摘了野玫瑰交售到敬義醬園。店內的夥計將酒桶洗淨,取白酒60斤(60度)倒入,再倒入炮製好的玫瑰花6斤,用水澆開,溶解分層後,打開酒鍋閥門,讓酒流入缸內;再取一口小鍋,倒入淨水、白糖各15斤、紅糖2斤,攪拌後打入4隻雞蛋清,清出渣滓後,用小火熬20分鐘,製成配料;最後,將配料倒進缸內兌均,玫瑰露酒就製成了,封缸儲存一個多月後,即可上市。
新酒出缸的日子,整條街的人都沉醉在若有若無的玫瑰的馨香中。
恭順的學徒
敬義泰”寧夏分號創辦之初,有鋪面3間,學徒和店員十幾個,資金白銀1000兩。最紅火的時候,店員、學徒多達30餘人,現銀20萬兩。
學徒和店員永遠是商鋪里最清苦卻又是最勞碌的一群,他們可能姓王、姓李或是姓張……從青發到白頭,若干年後,他們留在人們記憶中的永遠都是些或高或低、或胖或瘦的身影,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名字。
“敬義泰”嚴守晉商舊習,全部學徒和店員均出自山西本土,絕不招收經商地本地人。“敬義泰”選徒嚴格,招收的學徒大多與店內的經營者有親朋關係,而且有可靠的鋪保。學徒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都是晚睡早起,除乾零雜活外,還要負擔很多其他事務,所謂“開門掃地涮菸袋,提茶倒尿暖鋪蓋”。學徒有工資,年底時店東贈送每人三四兩銀子,3年出徒後,根據工作表現和能力大小規定工資。店員每3年可以回家探一次親,每次半年,探親期間工資照發。
幾經浮沉
“敬義泰”寧夏分號的紅火延續了半個多世紀,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漸漸走向了衰微。馬鴻逵主寧後繁重的苛捐雜稅、連年不斷的強迫雇兵、官僚資本集團的排擠、貨幣的貶值,將“敬義泰”逼入了困境。“敬義泰”輝煌的年代永遠地過去了。
1949年寧夏解放後,已改為“大同慶”的“敬義泰”寧夏分號接受了和平改造。1956年,“敬義泰”又順迎社會主義改造,參加了公私合營。1959年,“敬義泰”轉為國營企業,主要從事糕點生產。
六十年代
上世紀60年代初,已轉為國營企業的“敬義泰”意外地迎來了一個生產高峰。記者尋訪到“敬義泰”當年的一位員工。據他介紹,60年代初,全國上下糧食緊張,但此時國家有一項政策,就是百分之百保證食品企業的原料供應。當時銀川市只有兩三家食品加工企業,“敬義泰”就是其中規模較大的一家。由於食品生產所需的糧油、糖等供應不受限制,而同時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又是那么的迫切,這種情況下,“敬義泰”生產的紅火可想而知。據當年的老員工回憶,當時“敬義泰”70餘名工人不分晝夜地加工生產糕點、醬、醋等,每天光做糕點用的麵粉就有100多袋。此種特殊情形下的紅火注定不會長久,三年自然災害還未過去,“敬義泰”便在1963年秋徹底停產了,只保留了幾間門面。
兩個轉折點
1978年,銀川市政府下令恢復了“敬義泰”的生產,依然延續前店後廠的格局,只是規模比往昔小了很多。由於當時寧夏還沒有個體的食品企業,“敬義泰”的生產可謂順風行船,波瀾不驚。
王全鎖是今天還能尋找得到的為數不多的幾位“敬義泰”的老員工之一。1983年,王全鎖進入“敬義泰”當工人。據他回憶,當時“敬義泰”有正式職工40餘人,臨時工五六人,生產的糕點在銀川市的各個商店都有銷售。他1987年秋天升任“敬義泰”廠長。1988年,恢復生產整10年的“敬義泰”又趕上了第一輪承包責任制。經上級委派,廠長王全鎖承包了“敬義泰”,一包3年,每年向國家上交7萬元利潤。此後,王全鎖又連續兩次承包“敬義泰”,直至1994年。1993年,“三角債”再次牽絆住了一度處於上升態勢的“敬義泰”,令其不堪重荷。
1998年,苦撐度日的“敬義泰”被銀川古樓飯店兼併,“敬義泰”原來的一位副廠長買下了“敬義泰”,重起爐灶,加工生產糕點。
新時期
2003年通過上報國家商標局對“敬義泰”品牌進行商標註冊,由國家商標局註冊登記頒發了“敬義泰”品牌證書。2005年通過了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6年被銀川市人民政府授予糧食加工骨幹企業。2006年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單位。現食品生產年產量達680噸,占區內糕點的1/5的市場份額。全區各大商場及鄰省銷售網點達230多家。其產品有麵包、蛋糕、低脂低糖糕點、桃酥、天津風味大小麻花、江米條、薩琪瑪、餅乾、煮餅及各種乾點,有廣、蘇、潮、京、港、日、韓等各式月餅,共十幾大類,上百種糕點系列產品。根據季節變化和市場需求,每月糕點種類生產各有側重。

管理模式

“敬義泰”嚴守晉商舊習,全部學徒和店員均出自山西本土,絕不招收經商地本地人。“敬義泰”選徒嚴格,招收的學徒大多與店內的經營者有親朋關係,而且有可靠的鋪保。學徒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都是晚睡早起,除乾零雜活外,還要負擔很多其他事務,所謂“開門掃地涮菸袋,提茶倒尿暖鋪蓋”。學徒有工資,年底時店東贈送每人三四兩銀子,3年出徒後,根據工作表現和能力大小規定工資。店員每3年可以回家探一次親,每次半年,探親期間工資照發。
敬義泰食品敬義泰食品
敬義泰的銷售方式,在清末民國初以零售為主,民國11年(1922年)以後轉為批發為主,兼顧零售。初創時,進貨主要靠山西老號批發。包頭通火車後,改由天津進貨。據說當時店內商品繁多,花色齊全。平日,運貨主要靠河運。黃河解凍後,僱船將收購的土特產品順水運到包頭,再轉運天津銷售;又將包頭運集的貨物逆水運回寧夏。冬天黃河冰封后,雇運戶的駱駝來往於寧夏、包頭之間。
敬義泰的店規是逐步形成的,比較健全,而且嚴格。其目的主要是使店員誠心誠意為商工作。
店規主要有以下幾條:
(1)營業時間,店員必須衣帽端正,不準坐,不準背靠櫃檯。
(2)店員對待顧客要和顏悅色,熱情接待,不準出言不遜。
(3)嚴禁店員在外酗酒、打架、抽大煙、嫖賭。
(4)店員對待店東必須誠懇老實,不準欺騙說謊。
(5)不準夜不歸宿,違者解僱。
(6)有事必須請假,不準逾假不歸。
(7)不準帶家屬或親友進店居住。
店員每三年可以回家探親一次,每次半年。探親期間工資照發。店員和學徒的食宿由店東供給,每人每年供給8丈老布,最多的有十二三丈。店員的工資為年薪,等級由店東、經理、掌柜視其工作表現和能力大小而定,—般每年四五十兩銀子,最多的100兩。店員升為頂生意的小掌柜,也由上述三者決定,但必須經過10年以上的清苦工作。
敬義泰的分紅和其它商號大同小異,規定每三年結算一次。在三年的總現金收入中扣除股金總額和“財神股”外,餘額按股份多寡分給股東和頂人力股者。採取死分活值,東家的股份是死的,人力股是活的,一般按四六分成,股東6分,人力股4分,頂人力股的最多1股,最少1厘。敬義醬園的分紅,敬義泰占7股,敬義醬園的人力股占3股。為了增值,股東和頂人力股的—般不取紅利,用紅利擴大生產。

企業文化

經營理念:誠信經營、文明服務、弘揚清真食品文化。
榮譽榮譽
經營宗旨:統一標識、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服務。
企業精神:艱苦奮鬥、團結向上、求實創新、創造卓越。
價值觀念:品牌是我們的財富
信譽是我們的生命
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效益是我們的保障
貢獻是我們的義務
格言: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品牌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