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幣結算

本幣結算

本幣結算是指用本國貨幣進行企業、事業、機關等單位之間因商品交易、勞務供應或資金調撥等原因所發生的貨幣收、付業務的清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幣結算
  • 主要構成方式:銀行結算,鈔結算
  • 含義:單位間因交易發生的貨幣收付清算
  • 相關評論:統一台灣的更好方法
基本含義,什麼是本幣,什麼是結算,主要構成方式,結算情況,相關結算特點,面臨相關難題,跨境認識誤區,完善相關措施,相關評論,

基本含義

什麼是本幣

本幣指的是某個國家法定的貨幣,除了法定貨幣之外其他的貨幣都不能在這個國家流通。如中國大陸唯一法定貨幣為人民幣,所以這時我們也把人民幣稱為本幣,但這種概念大多是用在匯市上的。除了本幣之外其他的都統稱外幣

什麼是結算

企業、事業、機關等單位之間因商品交易、勞務供應或資金調撥等原因所發生的貨幣收、付業務的清算。
所謂本幣清算,打個比方,就是你去XX國旅遊,可以用RMB付錢。

主要構成方式

1、銀行結算:即通過銀行渠道,以機構或個人間匯款的方式進行結算。中方銀行的服務水平較高,因而邊境貿易項下進口付匯大都通過銀行進行且第三國銀行轉匯結算仍然是我省邊貿銀行結算的主體,從2008年的統計數據上看約占九成,而直接按本幣進行結算規模只約占一成。銀行結算方式仍以電匯為主,其他依次為信用證保函、托收、銀行現鈔結算和市場流通結算。
2、鈔結算:由於邊境貿易中有相當一部分商品是農副、輕工等低附加值產品交易商很多是個體商販,出於對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的考慮,加之現鈔結算具有操作簡便、靈活、便於周轉的特點,因此在邊境貿易中特別是邊境出口貿易結算中,現鈔結算占有一定比例,並藉助民間“地攤銀行”的媒介,實現人民幣、美元、盧布的兌換。

結算情況

2003年至2008年,通過賬戶行辦理的本幣結算業務量增長了54倍,本幣結算量占全省對俄貿易比重逐年上升,從2003年的0.5%上升到2008年的7.1%。2009年上半年,在國際金融危機蔓延深化、雙邊貿易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通過代理行賬戶辦理本幣結算業務折合16845萬美元,同比下降52.8%。其中盧布結算折合16747萬美元,同比下降47.5%;人民幣結算折合97萬美元,同比下降36.9%。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哈爾濱黑河綏芬河東寧佳木斯同江)率先開辦了盧布現鈔兌換業務,上半年共辦理盧布現鈔結售匯業務1193筆,金額3011萬盧布。
1、境貿易中本幣計價結算情況。與本幣結算方式相對應,在國際收支統計監測系統內,中俄間以本幣進行契約計價及結算的跨境資金流動被計入到國際收支統計數據範疇,而中俄雙方基於邊境貿易背景的支付結算活動均需要藉助銀行劃轉進行,因此,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近年來本幣結算頭寸的流動情況,從而間接掌握兩國貨幣的跨境流通規模。
2、同計價及結算貨幣的選擇情況。2009年上半年,黑龍江省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俄羅斯的41家銀行及分支機構簽約建立了82個結算賬戶,其中,美元賬戶44個,人民幣賬戶19個,盧布賬戶19個。上半年,全省本幣結算折16300萬美元,同比下降51.49%。其中盧布結算折16200萬美元,同比下降51.74%;人民幣結算折112萬美元,同比下降15.62%,本幣結算量占全省中俄貿易結算總量的11.7%。俄羅斯銀行在我方開立的美元賬戶資金流入量15594萬美元,流出量15100萬美元,餘額494萬美元。盧布賬戶資金流入量511100萬盧布,流出量511100萬盧布,餘額為零。人民幣賬戶資金流入量487萬元,流出量482萬元,餘額5萬元。
一般來說,中俄貿易主體在簽訂貿易契約時一般採用美元作為計價貨幣,計價貨幣與結算貨幣大部分一致,少部分採用美元計價、本幣結算(主要是盧布)的方式,這主要是因為受進出口商品結構的限制,通常俄方企業在貿易活動中占主導地位。
3、算方式的選擇及其占比。2009年上半年,邊境貿易進出口額為16.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9.3%,占對俄進出口的63%、全省進出口總額的21%。邊貿結算總額14.6億美元,同比下降55.04%。其中銀行結算86883萬美元,占59.6%;現鈔結算5.9億美元,占40.4%。各幣種占比情況為:美元12.96億,約占89%;盧布結算約折1.62億美元,約占11%;人民幣結算約折112萬美元,占比很小。
4、幣結算賬戶頭寸及現匯數額管理。隨著本幣結算業務的發展,中國銀行與哈爾濱商業銀行實現了現鈔結售匯業務的突破,經過兩年的發展,業務總量不斷攀升。通過對上述兩家銀行經營模式的調查發現,一方面,在結算賬戶的頭寸管理上,仍然沿用每日營業終了賬戶藉助美元清零的模式,使其在俄方合作行的盧布賬戶上不留敞口頭寸;另一方面,在現匯頭寸管理方面,為了應付日常現鈔兌換的需要,各業務開辦行總行為其設定10萬美元左右的每日頭寸風險敞口。中俄兩國合作代理行統一進行資金跨境調撥,實現對調本幣,以總量控制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匯率風險

相關結算特點

近年來隨著中俄兩國貿易的發展,本幣結算的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對雙邊貿易的發展起到了應有的帶動與促進作用,與中俄間貿易往來形成了良性互動。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結算總量提高的背後,是本幣結算“畸形發展”,集中表現為幣種的失衡和配套業務的缺失。
1、幣結算幣種不均衡,呈現向“盧布一邊倒”的狀況。無論是本幣結算業務發生額還是本幣資金跨境流通額,人民幣結算量與盧布結算量相比,在總量、增幅、占比上微乎其微,且逐年下降,而俄羅斯盧布表現的非常強勢和活躍。
2、靠匯率套算,無法實現直接清算。目前中俄本幣結算是通過美元套算,與用美元結算無實質性差別,這歸根結底是由於人民幣與盧布之間的市場匯率沒有形成,只能藉助第三國貨幣套算完成。據了解,一些開辦了盧布兌換業務的地方,辦理兌換業務時的匯率,主要依據當地的外匯民間市場行情,並參考俄羅斯官方和民間比價形成,層次低,內涵因素少,缺乏科學性,容易受外匯黑市的操縱和控制,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匯率還有差距,還不能將其作為本幣結算匯率使用。人民幣與盧布的市場匯率形成機制建設任重道遠。
3、賴美元賬戶進行清算,不保留頭寸是清算的主要方式。從企業來看,中方企業不能設定盧布賬戶,俄方企業不能設定人民幣賬戶。從銀行來看,兩國本幣結算業務的清算是通過互設單邊賬戶實現的,即中方簽約銀行在俄方簽約銀行設立盧布賬戶,俄方簽約銀行在中方簽約銀行設立人民幣賬戶,每日營業終了將頭寸全部通過第三國調回,不保留頭寸。這種賬戶模式不可能使雙方本幣在對方國家真正落地,不利於本幣結算發展。
4、理行不能辦理外幣存款及相關業務。中俄雙方雖然都允許本國企業建立對方國家貨幣賬戶,但現行的本幣結算模式無法實現人民幣的跨境劃轉,致使中國的進口商不能將人民幣直接劃轉給俄方出口商,也就無法實現人民幣的跨境流動。在俄羅斯,人民幣無法在俄羅斯境記憶體儲、直接兌換,在中方境內盧布雖然實現了直接兌換,但仍無法實現自由存取。

面臨相關難題

1、邊貿本幣結算逐步發展壯大
國家外匯管理局黑龍江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2002年8月中俄金融合作委員會簽署邊境地區貿易的銀行結算協定以來,中俄邊境貿易以人民幣和盧布進行的計價結算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截至目前,黑龍江省有11家商業銀行與俄羅斯20家商業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係,雙方銀行共設代理行賬戶100餘個。從2003年至2009年6年間,通過賬戶行辦理的本幣結算業務量增長了67倍,本幣結算量占全省對俄貿易比重逐年上升。在合作中創造了我國金融史上的“四個第一”,也是雙邊合作不斷深化的見證:2003年底第一批盧布現鈔實現了跨境調運,2007年底中國銀行黑河分行成為我國首家開辦盧布現鈔結售匯業務的銀行,2009年9月哈爾濱銀行成為全國首家直接對外公布人民幣盧布牌價的銀行,2010年4月中國辦理了首筆真正意義上的盧布結售匯業務。
2、合作中的問題不容忽視和迴避
據了解,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哈爾濱銀行在黑龍江的分支機構由於地緣優勢,與俄銀行合作有較長的歷史。幾家銀行的高管人員提出,目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在貿易中採用人民幣結算正在顯示出日益光明的前景。然而,合作中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和迴避。哈爾濱銀行董事長郭志文提出,雖然兩國央行、海關已經簽署了有關中俄邊境地區銀行間調運現鈔的協定,但是俄方收費高一直是困擾本幣業務中現鈔調運的難題。“無法解決現鈔調運問題,導致雙方商業銀行無法實現盧布、人民幣現鈔頭寸平補,制約了本幣結算業務的發展。”
3、旅遊服務貿易本幣結算進展緩慢
2009年旅遊服務貿易本幣結算業務結算金額僅為40萬元人民幣和25萬盧布;2010年以來通過銀行僅實現旅遊服務項下本幣結算收入業務兩筆,金額為6萬元人民幣,結算量較小。其主要原因除了俄方旅行社習慣用美元結算外,還由於中俄雙方內陸地區商業銀行沒有開辦本幣結算業務。“本幣結算的地域範圍較窄,也影響了本幣結算業務的拓展。”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國際部總經理呂國莉說。目前,本幣結算業務僅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的口岸銀行能辦理。而葉卡捷琳堡莫斯科聖彼得堡烏拉爾以東至布拉戈維申斯克地區,儘管有大量的結算需求,卻由於沒有開辦本幣結算業務的銀行,不能辦理本幣結算,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幣結算業務的發展。
中國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國際部副總經理朱晨玲認為,“結算方式過於單一,也是制約本幣結算深入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本幣結算業務產品比較單一,各行基本以本幣匯入和匯出業務為主,局限於匯款方式。因貿易不對等性,使得中俄貿易間本幣融資業務尚無需求,企業對信用證保函等結算方式很少問津。
4、中俄應聯手擴大本幣結算範圍
金融界人士提出,為進一步擴大合作成果,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建議擴大本幣結算的範圍和領域、減免現鈔調運手續費、建立人民幣和盧布的區域交易市場,並出台鼓勵人民幣跨境交易的政策等。繼續擴大本幣結算業務的範圍和領域。將邊境地區中俄銀行間本幣結算業務推進到俄羅斯腹地,並將其擴展到服務貿易領域。同時,敦促俄方海關給予人民幣和盧布現鈔跨境調運減免手續費待遇。儘快建立盧布對人民幣的區域清算中心,或者雙方銀行在邊境地區互設銀行分支機構代表處,不僅有助於提高對本國客戶的服務能力,也有助於本幣結算業務的擴大及本幣清算系統的建立。
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出入境管理辦法,雙邊協商放寬對出入境攜帶人民幣的限制和標準,鼓勵出境使用人民幣消費。同時可借鑑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經驗,在真實申報的前提下,允許企業和個人以外幣攜帶證的方式攜帶超過限額的人民幣現鈔出入境,方便人民幣跨境流動。建議邊境地區政府出台支持人民幣跨境交易的優惠政策。如對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的企業出台減少稅收、工商費用、簡化報關手續、提高出口退稅比例等優惠政策,提升人民幣跨境結算優勢,切實推動本幣結算業務的發展。

跨境認識誤區

誤區一:境外人民幣存放在境外
自2004年香港地區銀行開辦個人人民幣存兌匯業務或更早些時候允許個人攜帶人民幣出境開始,人們就開始樸素地認為這些境外人民幣都存放在了境外。產生這一認識誤區的原因,是人們對貨幣的流動以及結算過程缺乏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根據貨幣及其清算原理,所有貨幣的清算遵循以下三個規律:一是所有貨幣的結算都在其發行國完成最終清算,且以中央銀行的清算為終極清算;二是所有貨幣都存放在銀行體系內,除了民間收藏的現鈔;三是所有結算和清算都是通過銀行賬戶間的借貸記動作完成的,也即銀行間跨境代理結(清)算。根據上述三個規律可以容易地得出“所有貨幣都存放在其發行國銀行體系內”的結論。事實也確實如此。反映在現實中,就是所有美元都存放在美國的銀行體系內,所有歐元都存放在歐元區銀行體系內……人民幣也遵循相同規律。
根據中國央行為香港銀行開辦個人人民幣存兌匯業務做的清算渠道安排,香港地區的人民幣最終通過中銀香港存放於境內中國人民銀行――中銀香港作為香港地區人民幣清算行、中銀香港在深圳人民銀行開立人民幣清算賬戶並加入人民幣大額支付系統、香港地區的其他銀行需要在中銀香港開立人民幣賬戶後。再來看個人攜帶出境的人民幣現鈔。開放“自由行”並提高人民幣攜帶出境限額後,大量人民幣現鈔被攜帶出入境並流通。當地商戶對收到的人民幣現鈔一般有以下處理方式:一是囤積,但人們並不傾向這么做;二是向銀行交存,進入存款賬戶中,而這最終進入前面描述的銀行系統。因此,所有流出境外的人民幣現鈔,除了銀行留下少量的備用金外,都將被解付回存我國境內銀行,因為只有這樣才滿足效益最大化的經濟學原理。根據同樣原理,去年7月啟動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也在跨境銀行代理結算和清算模式下進行。由此,境外人民幣並非存放境外的人民幣,而是境外持有的、存放在境內銀行體系中的人民幣。
認識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本幣結算與外幣結算截然不同的地方。採用外幣結算時,外幣資金的所有權隨結算方向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轉移的同時,因其存放地本身就在境外,所以中國支付的外幣真實地匯劃到了境外,離開了中國的銀行體系;而採用人民幣結算時,人民幣資金雖然轉移了所有權,但無論收付都依然留存在中國的銀行體系內。
誤區二:境外人民幣具有外匯性質
境外人民幣是否具有外匯性質呢?對當地來說,毫無疑問是諸多外幣中的一種;但對作為人民幣發行國的我國來說,則不應視同外匯或具有外匯性質。
這也不符合法理和國際慣例:一是,一國主權貨幣對其發行國而言永遠都是法幣,無論其持有主體是誰。試想,若我國都將境外人民幣作為“外匯”來處理和管理,那國際上又該如何定位這一走出去的人民幣呢?二是,人民幣支付結算功能從境內向跨境發展,是人民幣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其支付結算功能依據貨幣發展規律自然演進的結果,不應再貼上“具有外匯性質”這樣的標籤,人為地矮化或限制人民幣的支付結算功能。進一步地,境外通過與中國經濟交往獲得的人民幣也不是外匯。對於中國而言,人民幣就是中國發行的主權貨幣,不能因其用於支付時不作外匯,持有時又作外匯來區別處理。
誤區三:人民幣對外負債=外債
實際上,人民幣對外負債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外債,它確實是中國的對外負債,是人民銀行貨幣發行量中的一部分,但與外幣對外負債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從技術層面來看,人民幣對外負債的具體表現是境外持有人民幣,因此,其本質是人民銀行的對外負債,是人民銀行眾多貨幣發行量中為境外主體持有的那部分人民幣,反映在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用於衡量貨幣供應量的M0、M1、M2等指標中。也就是說,在人民幣未走出去之前,上述指標均為人民銀行的對內負債;人民幣走出去之後,上述指標將表現為人民銀行的對內負債和對外負債兩個部分。
本幣對外負債與外部對外負債有很大的不同。從償付角度來看,本幣對外負債時,償付採用的是中國的法幣――人民幣,其貨幣供應量由中國掌握。外幣對外負債時,償付採用的是他國的法幣――外幣,中國需要通過兌換獲取,其貨幣供應量則由外國央行掌握。
從承擔的風險角度來看,借用前美聯儲理事米什金在《下一輪偉大的全球化》中的一段論述來說明本外幣對外負債的風險情況:“已開發國家很少發生貨幣危機金融危機的雙重危機,因為其債務結構與新興市場國家非常不同。已開發國家的債務通常以本幣計值,而且期限較長。當已開發國家貨幣貶值的時候,貶值對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影響非常有限,因為債務以本幣計值。因此,貶值並不會引發金融危機。”通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等業務的發展推動中國對外負債本幣化,無論是從巨觀上還是微觀上對中國都有利。
誤區四:
人民幣跨境=資本賬戶可兌換
國際上通常把與資金流動相關的管制分為兩類,一是兌換管制,二是資本管制。兌換管制通常是指對本外幣之間兌換活動的管制,比如經常賬戶可兌換、資本賬戶可兌換等。資本管制是專指對資本跨境流動的管制,主要是對歸入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資本及金融賬戶”欄下的各類交易的管制,因為這類交易具有典型的孳息(利)性質。
貨幣可兌換性會影響資本的跨境流動,但資本跨境流動不一定受貨幣的可兌換性約束,尤其是無兌換的本幣資本跨境流動。就功能而言,人民幣跨境是人民幣支付結算功能的延伸;就資金流動而言,屬於無兌換性質的本幣跨境流動。這與資本賬戶可兌換之間是有區別的,具體表現在:一是本幣跨境導致的結果是本幣對外債權債務的變化。對於我國而言,影響人民幣境外債權債務變化的控制權――貨幣政策調控權掌握在我國,其隱含的風險遠小於外幣
資本賬戶可兌換控制的是“資本及金融賬戶”下交易時的兌換行為,我國對“資本及金融賬戶”交易本身實行著政府核准制管理,即屬於資本及金融賬戶性質的交易(跨境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等)都需要獲得相關部門的核准。比如,外商直接投資需要獲得商務部門的前置核准,對外直接投資也一樣;跨境證券投資(包括發行股票和債券等)需要獲得證監會等部門的批准等。因此,人民幣跨境結算涉及的不是資本賬戶可兌換問題,而是資本及金融賬戶交易的本幣結算問題。正如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解決的是貿易便利化問題一樣,資本及金融賬戶交易的人民幣結算解決的是投資便利化問題,將有助於推動我國資本及金融市場的開放。而且,這種開放是可以藉助人民幣是中國主權貨幣的貨幣政策調控,而非以往的兌換管制來進行調節。
誤區五:
人民幣跨境=人民幣國際化
這是一個學術界非常熱衷的話題,通過考察貨幣職能的發展階段不難發現,當前的人民幣跨境離人民幣國際化還相去甚遠。
對國際貨幣發展的一個路徑判斷:跨境貿易本幣結算(貨幣的支付結算功能從境內向境外延伸)→本幣境外持有(貨幣的資產功能)→境外對保值增值的需求→境外持有者對本幣金融市場的參與→本幣金融市場的發展(貨幣的交易及投資功能)→本幣資產境外持有(貨幣的儲值功能)。因此,貨幣國際化將是一個貨幣職能逐步發展的過程。
如果人民幣也遵循這一發展路徑,那么,人民幣目前正處於國際化的起步階段,尚處於支付結算功能從境內向跨境的發展階段,最後是否能夠沿著路徑實現國際化,要看本幣金融服務和金融市場的發展情況,即是否能滿足境外主體對保值增值的需求,從而發展出人民幣的國際交易投資及儲值功能。
一直以來,中國人民幣的各項貨幣職能以服務境內主體為主。自去年7月人民幣用於跨境貿易結算後,人民幣就面臨著服務境外主體的需求。
一般而言,本幣的崛起與本國金融體系的發展之間存在著正向互動的關係,但由於金融服務的提供具有跨境提供、境外消費等多樣性,本國金融體系能否支撐本幣崛起,並在本幣崛起過程中盡享收益最大化,還取決於制度安排、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發展程度等一系列問題。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這中間還必須防範因境內金融市場和體系發展跟不上實體經濟發展需要而導致需求外移、市場外移和人民幣定價權外移的風險。

完善相關措施

第一,劃分職責、監管到位。我國銀監會在監管金融機構的同時,還應加強對邊貿銀行結算業務的監管。雙方中央銀行應步調一致,明確各自的監管責任,對雙方本幣結算業務實施有效監管。
第二,認真研究雙方貨幣現鈔頭寸的平衡,研究跨境運輸現鈔等問題,並加快具體實施步伐。
第三,適時開辦離岸業務。為了更好地服務於雙方邊民及邊貿企業,中俄雙方商業銀行應利用本幣結算試點工作的機會,開辦離岸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第四,增加結算工具種類。隨著本幣結算試點工作的開展,原有的匯款結算方式顯得單一,應鼓勵兩國間的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使用信用卡票匯結算工具開拓本幣結算業務
第五,雙方中央銀行應積極完善信息交流內容,加快信息交流速度。雙方邊境地區政府、銀行間應定期舉行會晤,互相交流外貿、外匯、金融、稅收等相關政策信息,以及商業銀行資信情況,為雙方銀行廣泛進行金融合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另外,中俄應以國家的形式組織建設相關信息網路,提供法律、信用、安全保障體系,以保證兩國銀行的合作安全。
第六,雙方中央銀行應在打擊外匯黑市、反洗錢等違法活動方面加強合作,以維護雙方邊境地區正常的外匯市場秩序。

相關評論

推行本幣結算——統一台灣的更好方法
本幣結算
最近,在各大論壇上關於台海關係的帖子不斷,無非是以武力統一為主的,我當然贊成在必要的時候動用武力,但是有更好的方法我們國家卻一直沒用,那就是人民幣的力量。
歐盟的統一,以歐元啟用為里程碑;美國的霸權,以美元通行為標誌。我們讓利於台灣人民,而台灣當局以兩岸貿易盈餘所得美元用於巨額軍購的現狀必須打破。釜底抽薪之策就是推行本幣結算,立法規定大陸企業在採購台灣商品時支付人民幣。台灣如果為獲貿易順差,就必須不斷接受大陸更多的人民幣。
在不對稱貿易的前提下,人民幣更有條件以強勢地位深入台灣經濟。人民幣既可以深入人們的腰包,更可以深入人們的心房。
近期溫家寶總理有關巨觀調控的一個談話,尚且並非針對台灣,台灣股市就已經應聲連跌幾百點,比3月20日之後的選舉爭端和大規模民眾抗議集會影響還要大,一時之間,島內人人爭談“溫氏效應”。見微知著,由此可證大陸經濟之於台灣經濟舉足輕重的地位。
又據統計,2003年,大陸新設立台資企業4495個,簽訂契約台資金額86億美元,實際使用金額34億美元流向大陸。去年兩岸貿易總額584億美元,其中大陸自台灣進口494億美元,大陸對台灣出口才不過90億美元。也就是說,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達404億美元,資金流回台灣不斷充實著台灣的外匯儲備
另一個可以對照的數字是,截至2004年4月,台灣的外匯儲備已超過2200億美元。這些外匯儲備正是台灣對外軍事採購的經濟後盾。最近陳水扁還提出200億美元軍購預算,準備從明年起大量增購美國武器,這不僅便宜了西方特別是美國的軍火商(以及與這些軍火商有利益輸送關係的政客),也造成財政重負,阻礙著島內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引起爭議不斷。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5月8日在一個兩岸關係研討會上表示,“2004年台灣大選,陳水扁最大的助選員是大陸,因其近一年來對台灣大量入超,讓台灣擺脫經濟凋零的窘境。如果沒有大陸,去年台灣的貿易赤字將達200多億美元”。
在台灣經濟高度依賴於對大陸出口的形勢下,許信良認為,“如果大陸真的不跟你玩,台灣絕對吃不消。到2008年,台灣不會有‘統獨’或藍綠的問題,因為四年內大陸勢必對台灣攤牌,而其中對台灣進行經濟制裁的可能性最高”。
但是在我看來,通常意義上的經濟制裁相對於軍事手段,雖然不會傷及性命,但是也必然殃及無辜,影響島內人民生活,助長社會敵對情緒,反被“台獨”政客加以利用。出於投鼠忌器的考慮,諸如貿易禁運之類的措施,儘量不要採用。而限制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也往往具有為淵驅魚的負面效果。
我們可以讓利於台灣人民;而台灣當局以兩岸貿易盈餘所得美元用於巨額軍購的現狀,也必須打破。一個釜底抽薪的兩全之策就是,在兩岸貿易中推行本幣結算,這可以是一種對等的安排,本身並不構成貿易制裁。如果台灣當局居間阻撓,就會損害到台灣出口企業乃至整個台灣經濟,但這一責任將完全由台灣當局承擔,而大陸當局因此握有強大的籌碼。簡言之,就是在“三通”之外,先行“通貨”,即貨幣之直接通用。“三通”如果沒有對方配合,那是一個巴掌拍不響。而“通貨”之策,具有隔山打牛的功效,完全可以我自為之,占據主動。
具體言之,就是通過立法或行政命令,規定大陸企業在採購台灣商品之時,向台灣出口商支付人民幣,而不再支付美元或任何其它外匯。當然,台灣方面可能會提出“對等”的要求,在購買大陸商品時,向大陸支付新台幣,對此大陸也儘管可以接受。兩岸彼此支付的人民幣與新台幣相互抵消之後,仍有相當於貿易順差的餘額,按照去年的規模,就是相當於404億美元的等值人民幣,按照1:8.3的匯率,約合3350億人民幣,留歸台灣方面所有。台灣方面如果為了繼續獲得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就必須不斷接受大陸更多支付的人民幣。
這對於台灣廠商並無不公,只要他們接受人民幣,兩岸貿易的既有格局和發展勢頭不受影響。如其拒絕接受人民幣,也聽憑自願,大陸可以另覓他處購買。除此之外,大陸對於自台灣進口仍然不加限制。只是台灣自大陸實現的貿易盈餘,表現為人民幣。
儘管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尚不可自由兌換,但是近些年來,其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已經與日俱增。尼泊爾越南俄羅斯蒙古巴基斯坦等國已先後批准在本國對華出口貿易中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高棉更把人民幣作為國家的儲備貨幣,在這些國家以及泰國緬甸朝鮮等國,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已被普遍接受。在孟加拉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以及香港台灣地區,與人民幣有關的部分業務也陸續出現。尤其是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人民幣已經成為一種硬通貨。這是一個自發的過程,並非中國政府有意推動的結果,但是現在有必要採取順勢而為的措施。
歐盟的統一進程,以歐元的啟用為重要里程碑。美國的全球霸權,更以美元之通行世界為標誌。美元的對外輸出,與各國對美貿易順差,乃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中國近些年來的發展尤其是在98年的金融風暴中人民幣所體現出來的不可動搖的力量,已經充分顯示出人民幣的巨大影響力。對於大陸和台灣這兩個經濟體而言,其實力相差將日漸懸殊,而相互聯繫之日益密切,大大超過中國與周邊國家。在不對稱貿易的前提下,人民幣更有條件採取強勢地位,深入台灣經濟。人民幣既可以深入人們的腰包,更可以深入人們的心房。在這個意義上,人民幣的力量也許有甚於飛彈。
2012年3月29日,金磚國家銀行簽署兩項協定,穩步推進金磚國家間本幣結算與貸款業務,為各國間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服務。這兩份協定是本次峰會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